首頁 古文典籍 尚書

皋陶

對從政者的告誡
【原文】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2),謨明弼諧(3)。”
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④。淳敘九族⑤,庶明勵翼(6),還可遠,在茲。”
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7),在安民。”
  禹曰:“吁!鹹若時(8),惟帝其難之。知人則哲(9),能官人(10)。安 民則惠,黎民懷之。能哲而惠,何憂乎讙兜?何遷乎有苗(11)?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12)?”

【注解】
    (1)皋陶(gao yao)是舜帝的大臣,掌管刑法獄訟。謨的意思是商討,謀劃。本篇的內容是舜帝、大禹和皋陶在一起商討大事的討論記錄,雖然經過 了後人的加工潤色,但仍儲存有較高的史料價值。②允:誠信。迪:履 行,遵循。③明:高明,英明。弼:輔佐。④都:啊。永:長久。 ⑤淳:敦厚。敘:順從。(6)庶:眾人。勵:努力。翼:輔佐。(7) 人:這裏指官員。(8)鹹:全部,完全。時:這樣。(9)哲:明智。。 (10)官:管理,任用。(11)遷:流放。(12)巧言:花言巧語。令:善于。 色:臉色。孔;十分,非常。壬:奸侫的人。

【譯文】
  考察古代傳說。皋陶曾說:“要真正履行先王的德政,就會決策英明,大臣們團結一致。”
  禹說:“是啊!怎樣才能做到呢?”
皋陶說:“啊,對自己的言行要謹慎,自己的修養要持之以恆。 要使親屬寬厚順從,使眾多賢明的人努力輔佐,由近及遠,首先從這裏做起。”
禹十分佩服這種精當的見解,說:“是這樣啊!”
皋陶說:“啊!重要的還在于知人善任,在于安定民心。”
禹說:“唉!要是完全做到這些,連堯帝也會感到困難啊!知人善任是明智的表現,能夠用人得當。能安定民心便是給他們的恩惠,臣民都會記在心裏。能做到明智和給臣民恩惠,哪裏會擔讙兜?哪裏還會放逐三苗?哪裏會懼怕花言巧語、察言觀色的奸侫之人呢?”

【讀解】
皋陶對參與治理國家的人提出了修身、知人、安民三項要求。 這些要求的前提是實行德政,而不是苛政、暴政。孟子曾說,“苛政猛于虎。”意思是說殘暴的統治者像凶猛的老虎一樣吃人不眨眼。這是後來的事情,與堯、舜時代的清明廉正的政治是兩碼事。
修身、知人、安民從理論上說起來很容易,在實際當中卻非常非常不容易。政治家因為公務繁忙,權力鬥爭激烈,少有時間用于增加修養提高貭素,況且應酬宴席交際遊玩佔去了不少業餘 時間,加上有秘書操勞,修不修身就無關緊要了。知人更難。官場上野心家、陰謀家、奉承獻媚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多半戴著厚厚的面具,難以識破。他們抓住人性中喜歡別人奉承的弱點,化裝表演,實則為自己撈取好處。得逞了,就為世人做出了榜樣,以行動告訴人們還是做官的好。安民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人力物力。 老百姓的生活內容多種多樣,除了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之外,還要有精神生活的要求、娛樂等等,單是滿足基本必需的物質生活條件就夠忙乎的了,要處處讓老百姓滿意,非得全心全意做老黃牛才行。再說,老黃牛也有累的趴下的時候。從政者要具備九種品德

【原文】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①。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採採②”
禹曰:“何?”
皋陶曰:“寬而傈③,柔而立④,願而恭⑤,亂而敬(6),擾而毅(7),直而溫(8),簡而廉(9),剛而塞(10),強而義(11)。彰厥有常吉哉(12)!
   “日宣三德(13),夙夜浚明有家(14);日嚴祗敬六德(15),亮採有邦(16)。翕受敷施(17),九德鹹事(18),俊乂在官(19)。百僚師師(20),百工惟時(21),撫于五辰(22),庶績其凝(23)。

【注解】
  ①亦:檢驗。行;德行。②乃:考察。載:為,這裏的意思是以... 為證明。採:事,採採就是很多事,這裏指事實。③傈;嚴肅恭謹。 ④柔:指性情溫和。立;指有自己的主見。⑤願:小心謹慎。恭:庄 重嚴肅。(6)亂:治,這裏指有治國才幹。敬:認真。(7)擾:柔順,指 能聽取他人意見。毅:果斷。(8)直:正直,耿直。溫:溫和。(9)簡; 直率而不拘小節。廉:方正。(10)剛:剛正。塞:充實。(11)強:堅毅。 義:善,合符道義。(12)常:祥,常吉的意思是吉祥。(13)宣:表現。 (14)夙:早晨。浚明:恭敬努力。家:這裏指卿大夫的封地。(15)嚴:嚴 肅庄重。祗:恭敬。(16)亮:輔佐。邦:諸侯的封地。(17)翕(Xi):集 中。敷施:普遍推行。(18)鹹:全部。事:擔任事務。(19)俊乂:指特 別有才德的人。(20)百僚:指眾大夫。師師:互相學習和仿效。(21)百 工:百官。惟:想。時:善。(22)撫:順從。五辰: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23)庶:眾多。績;功績。凝:成就。

【譯文】
  皋陶說:“啊!檢驗一個人的行為可以依據九種品德。檢驗言論也一樣,如果說一個人有德行,那就要指出許多事實作分依據。” 禹說:“什麽叫做九德?”
  皋陶說:“寬宏大量而又嚴肅恭謹,性情溫和而又有主見,態 度謙虛而又庄重嚴肅,具有才幹而又辦事認真,善于聽取別人意見而又剛毅果斷,行為正直而又態度溫和,直率曠達而又註重小節,剛正不阿而又腳踏實地,堅強勇敢而又合符道義。能在行為中表現出這九種品德,就會吉祥順利啊!
  “每天都能在行為中表現出九德中的三德,早晚恭敬努力地去實行,就可以做卿大夫。每天都能庄重恭敬地實行九德中的六德, 就可以協助天子處理政務而成為諸侯。如果能把九種品德集中起來全面地實行,使有這些品德的人都擔任一定職務,那麽在職官員都是才德出眾的人了。大夫們互相學習仿效,官員們都想盡職盡責,嚴格按照五展運行和四時變化行事,眾多的功業就可以建成了。”

【讀解】
皋陶提出的從政者應具備的九種品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 對政治家們最高的要求,是政治家能達到的最理想的境界。倘若全部具備九德難以企及的話,可以退而求其次,隻要六德;再不行,還可以退一步,隻具備三德,便可以于國于家于民有益了。一德都不具備,就該回家種田賣紅薯。
具備九德需要足夠的修養,而且還要經過實際行動來考驗和陶冶。比如,性情溫和的人往往沒有主見,要他兩者皆備,可以讓他多去處理一些棘手的事情來鍛煉。有才幹的人往往自視甚高, 恃才傲物,主觀自信;這樣的人讓他多碰幾次壁,多摔幾次跟鬥, 讓他知道世界有多大、有多復雜、有多少人力所不及的意外,他才會知道“鍋兒是鐵鑄的”。
  所以,培養九德就是一個過程,也許還是一個很長很長的過程。這就有個問題:讓無德的人或少德的人到重要的領導崗位去摔打鍛煉,豈不是誤國誤家誤民?也可以反問:如果不通過摔打鍛煉的實際考驗,不把驢和馬牽出場路一溜,怎麽知道是馬還是驢,有德還是無德? 好在人民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可是有時候,人民民眾的眼睛再雪亮,也作不了主。培養德行靠個人的自覺。對從政者應具有的德行,恐怕光靠自覺遠遠不夠,還得要有一種法律的和社會的製約機製來進行規範,才會更合理。這一點,先輩皋陶沒有想到。尊卑等級由上天命定。


【原文】
“無教逸欲①,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②。無曠庶官③,天 工(4),人其代之。天敘有典⑤, 勅我五典五敦惇哉(6)!天秩有禮(7),自我五禮有庸哉(8)!同寅協恭和衷哉(9)!叫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10)!天 討有罪(11)十五刑五用哉(12)!政事懋哉!懋哉(13)! “天聰明(14),自我民聰明。天明畏(15),自我民明威。達于上下, 敬哉有土(16)!”
  皋陶曰:“朕言惠可氐行(17)?”
禹曰:“俞!乃言氐可績。”
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贊贊襄哉(18)!”

【注解】
①無教:不要。逸欲:安逸貪欲。(2)一日二日:意思是天天,每天幾:機,這裏指事情。③曠:空,這裏指虛設。庶官;眾官。(4)天 工:上天命令的事。⑤敘:秩序,指倫理、等級秩序。典;常法。 (6)勅(Chi):命令。五典: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間的倫理關系 (7)秩:規定等級次序。(8)自:遵循。五禮:指天子、諸侯、卿大夫 士、庶民五種禮節。庸:經常。(9)寅:恭敬。協恭和衷:同心同德,結一致。(10)五服: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五種等級的禮服。章;顯 示。(11)討:懲治。(12)五刑:墨、剔、剮、宮、大闢五種刑罰。 (13)懋:勉勵,努力。(14)聰:聽力好,這裏指聽取意見。明:視力好,這裏指觀察問題。(15)明:表揚。畏:懲罰。(16)有土:保有國土。 (17)氐(ZhT):一定,必須。(18)贊:輔佐。襄;治理。

【譯文】
“不要貪圖安逸和放縱私欲,當諸侯就要兢兢業業,每天要處理成千上萬的事。不要虛設各種官職,上天命定的事情,要由人來完成。上天安排了等級秩序的常法,命令我們遵循君臣、父子、 兄弟、夫婦、朋友之間的倫理,並使它們淳厚起來!上天規定了尊卑等級次序,要我們遵循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種等級的禮節,並使它們經常化!君臣之間要相互敬重,同心同德!上天任命有德的人管理民眾,要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五 種等級的禮服來顯示有德者的區別!上天懲罰有罪的人,要用墨、劓、剕、宮、大闢五種刑罰來處治犯了罪的人!處理政務要互相勉 勵!要共同努力!”
“上天明察一切,來自于臣民的意見。上天賞罰分明,來自于臣民的賞罰意願。上天和下民之間互相通達,所以要恭敬從政才能保有國土。” 皋陶說:“我的話一定會得到實行嗎?”
  禹說:“是的,你的話會得到實行並會獲得成功。”
  皋陶說:“其實我沒有什麽智慧,隻是想輔佐君王治理好國家啊!”

【讀解】
皋陶本人是謙卑的,心目中沒有自我,隻有上天、君王和民眾。他的自我價值和人生目標,就是按照上天事先規定好了的一切,履行自己的職責。離開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這樣的等級座標,自我就不存在,就沒有價值和意義。
那麽,上天是誰?他憑什麽規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尊卑等級秩 序?他憑什麽命令人們必須遵守他規定的這種等級秩序?說穿了,“上天”其實是人自己。是人自己規定了人有尊卑貴賤之分,是人自己要求遵守等級秩序。反復宣揚這樣的觀點,造成的實際效果是:人有尊卑貴賤之分是不言自明、不容置疑的真理,于是有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的說法。另一方面,相信命定論造成的效果是普遍的愚昧,是對自我和個人價值的無情否定。
可以作一個構想:如果真有“上天”存在,那麽“上天”說人人生來都是天使,人人都可以做國王,人人都可以升官發財成為款爺,江山輪流坐,即使是雞也可以變鳳凰,效果會是怎樣?天 下會不會亂套、會不會群龍無首?
看歷史,想今天,答案不言自明。乞丐可以當皇帝,皇帝也有淪為階下囚的時候。人生是個大舞台,大伙兒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台。再美好的筵席,也有結束的時候。自古英雄出草莽,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全沒有了尊卑貴賤的等級秩序。
如果“上天”有眼,該不會氣得糊塗吧?大禹治水的自述

【原文】
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 襄陵①,下民昏墊②。予乘四載③,隨山刊木④,暨益奏庶鮮食(5)。予決九川距四海(6),浚賦治距川(7)。暨稷播(8),奏庶艱食鮮食(9)。懋遷 有無化居(10)。蒸民乃粒(11),萬邦作乂(12)。”皋陶曰:“俞!師汝昌言(13)。”

【注解】
①懷:包圍。襄:淹沒。②昏墊:意思是沉陷,吞隊③四載:四種交通工具,指車、船、橇、轎。④刊:砍削,這裏指砍削樹木作路標。⑤暨:及,和。益:人名,伯益。奏:進。鮮食:剛殺了的鳥獸。(6)決:疏通。距:到達。(7)浚;疏通。歐法(qbon kodi):田間的水溝。 (8)稷:人名,後稷。傳說他教人們播種庄稼。(9)艱食:根生的糧食, 指谷類。(10)懋:用作“貿”,懋遷的意思就是貿易。化居:遷移囤積的貨物。(11)粒:立,意思是成,定。(12)作:開始。乂;治理。(13)師: 用作“斯”,意思是這裏。

【譯文】
  舜帝說:“來吧,禹!你也談談高見吧。”禹拜謝說:“是啊,君王,我說些什麽呢?我整天考慮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皋陶說:“喔,到底是些什麽工作?”禹說:“大水與天相接,浩浩蕩蕩包圍 了大山,淹沒了山丘,民眾被大水吞沒。我乘坐著四種交通工具, 順著山路砍削樹木作路標,和伯益一起把剛獵獲的鳥獸送給民眾。 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進四海,還疏通了田間小溝,使 田裏的水都流進大河。我和後稷一起播種糧食,為民眾提供谷物和肉食。還發展貿易,互通有無,使民眾安定下來,各個諸侯國開始得到治理。”皋陶說:“是啊!你這番話說得真好。”

【讀解】
我們從小就知道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傳說,現在我們讀到的是大禹自己談如何整治洪水。聽了他的敘述,我們不由得贊嘆:“真神奇!”然後仔細一想,發現不要由此產生誤會。
  如果真有大禹整治洪水這回事兒,那麽可以肯定的是,這事兒他一個人幹不了!這道理就像拿破崙在阿爾卑斯山上望著追趕他的敵軍時明智地說的,要是沒有面前這些敵人,他成不了英雄。 大禹是治水的英雄;但是沒有洪水,沒有眾多的人齊心協力,他也成不了英雄。
  把大禹治水的事說出來寫出來,是想說明聖人君子不要忘記為民造福。做官是通過治理人民來為人民造福,為民除害也是為民造福,殊途同歸。可是還要補充一點,想一想是誰來為聖人君子造福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不需腦筋急轉彎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