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國小作文 國小生看圖作文

題目:接××(看圖作文)

要求:

1.仔細觀察圖畫,展開合理想象,以接××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可以是爸爸、媽媽、阿公、阿麼、叔叔、阿姨或其他人)。

2.敘事完整,內容具體,有中心。

3.不少于400字。

接媽媽

上海市長寧區幸福路國小五年級  張雁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傍晚,我穿著雨衣,拎著雨傘和套鞋來到了32路汽車站,等候媽媽。

天色漸漸暗下來,雨也越下越大,豆大的雨點不斷地打在我的頭上。風怒吼,雨滂沱,我焦急地等待著媽媽。今天一早,媽媽就去上班了,連早點也沒吃,媽媽為了單位的工作,不顧勞累,我也應該支持媽媽的工作。我模模糊糊地看見遠處出現了一絲亮光,心想:媽媽肯定乘這輛車。車子靠站了,可下來的並不是媽媽,我有點懊喪了。路旁的街心公園也已關門了,那些花草在風雨的襲擊下不停地搖晃著,水在地上匯成了一條小溪。

又來了一輛車,可這回仍跟第一次一樣連媽媽的人影也不見,我的腳已經站麻了,手也酸了,可我還是站在汽車站旁等著,等著……

街上的行人已經很少了,天也暗了,人們也許已經吃好晚飯了,在電視機旁觀看電視節目。我心中呼喚著:媽媽你怎麽還不回來,你已經工作了12小時了,女兒此時在車站等您呢!

過了好一會兒,又來了一輛車,第一個下來的正是媽媽。我高興極了,媽媽非常驚奇,問我:“你怎麽會來的?”我說:“媽媽,我是來接你的呀!”媽媽聽了我的話非常高興,我同媽媽一同回家,消失在雨夜中。

《接媽媽》這篇看圖作文,張雁同學根據圖意確定了圖中的“我”冒雨在車站上等候媽媽(本文隻提供了一位小朋友在車站等人的畫面),構想了事情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使故事的情節安排得合情合理。

看圖作文也和一般作文一樣,要有中心有重點。本文緊扣一個“接”字,詳寫了雨中“我”怎樣“接媽媽”的情景:焦急等待——有點懊喪——腳麻手酸——心中呼喚——高興極了。這是小作者根據畫面展開的聯想和想象。因為畫面所體現的內容是靜止的,無聲的,小作者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體驗,去充實畫面內容,使靜止的畫面活動起來,讓畫中的人物去想、去說、去做,把片斷擴展為整個過程。小作者想象了“我”的許多心理活動,並按照“來到車站、焦急等待、見到媽媽”的順序寫出了事情的整個過程,突出了一個孩子對媽媽的深情,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畫面不僅提供了事件的主要內容,往往還會提供許多細節。寫作文要註意這些細節的描寫。這篇看圖作文發生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雨天。作者對雨的描寫貫穿于整篇文章之中。開頭和結尾部分寫了雨,在接媽媽的過程中,又多次寫了雨,都寫得十分生動。尤其是“我模模糊糊地看見遠處一絲亮光”和“水在地上匯成了一條小溪”等句子,更是寫得恰到好處,從側面描寫了雨大的特點。這樣,把一個在風雨交加、行人很少的夜晚,為接媽媽而長時間站立在車站旁的孩子形象表現得十分鮮明,這對突出文章主題起到了有力的襯托作用。

總之,本文能符合圖意和題目的要求,這表明張雁小朋友已經掌握看圖作文的基本寫法。

看連圖作文,就是看兩幅以上的連環圖畫作文。

連圖作文比單圖作文的內容更復雜些。連圖一般採用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序觀察,即先要看懂每幅圖表現的內容,研究每幅圖之間的聯系和變化,然後從整體上把握這幾幅畫所要表現的主要內容。寫這類作文,一要註意線索和層次,幾幅圖的內容,用什麽線索串連在一起,先寫什麽,後寫什麽;二要註意交代人物關系,是師生關系、同學關系,還是父子關系、師徒關系;三要把時間(春夏秋冬,晴天雨天,早晨、中午、晚上)、地點的轉換等寫清楚,以便準確地表現出圖的故事情節。看連圖作文,允許更多地展開想象,可以適當突破畫上的時間、空間,引申和發展圖畫的情節。比如《不怕》一文,把小虎子護送迷路的老阿公回家的心理活動寫得惟妙惟肖,就是小作者根據圖畫合理想象出來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