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散文 抒情散文

關于母愛的散文

有一種愛,偉大而平凡,如潤物春雨,似拂面和風;有一份情,無私而博大,綿綿不斷,情誼深長。這就是母愛,永遠都是不求回報,無私的付出。

在許多人記憶的殿堂裏,媽媽一直都是你最忠實的後盾,每一步的成長,都在媽媽慈愛的目光中長大;每一次的成功,都在媽媽欣慰的笑容中度過。

小的時候,一部《媽媽再愛我一次》的電影,讓多少人流下了淚水;一首《世上隻有媽媽好》的歌曲,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母愛是首無言的歌,總會在某個午後、某個黃昏、某個黑夜,輕輕響起,母愛是幅淡淡的畫,總會在某個陌生街頭、某個陌生小站、某個異鄉旅店,在你最失意、最需要求助的時候。閃現在眼前……

孩子時候的淚水落滿了母親的衣襟,處次學走路的時候握緊了母親的雙手。母親的年輪,記載著你人生的軌跡;母親的四季,牽掛著你在外的冷暖。

母愛是那頂始終為你撐著的傘,暴雨襲來才突然發現母親的艱辛;母愛是你身後堅定的目光,驀然回首才看到母親守望的身影。

母親給了你生命,給了你善良,更給了你一個永遠的家。回到母親身邊,起得再晚,也會精心為你準備早餐;手腳再懶,也會幹幹凈凈、整整齊齊的衣衫放在枕邊。

母愛最真、最純,她的一切,早已融入到兒女的衣食起居,融入到日常的點點滴滴,讓生命沐浴著愛的光輝健康成長;母愛最深、最沉,無論經歷多少風霜雪雨,無論承受多少誤解委屈,對兒女的摯愛從不改變。

每一個喜慶的日子,都會有母親更加忙碌的身影;每一樣普通的飯菜,都包含著母親細膩的心思。

母愛簡簡單單,平平常常,從來沒想過什麽回報,卻讓生命在仁愛中延續、船承;母愛堅忍不拔,無怨無悔,母性的慈愛常常會超越血緣,創造出一個個奇跡。有位撿破爛的母親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腎捐給了患尿毒症兒子;還有一位母親收養了一個腦癱的孩子,不僅視如己出,而且不去理醫生的斷言,硬是讓鐵樹開了花,讓低能弱智的孩子也考入了高等學府……

兒女的目光總是向著最美的遠方,母親的目光卻總是落在兒女身上,常常會忘記自己。母親已習慣了兒女的疏忽,那顆心卻追隨著兒女漂泊不定。

兒女的生日喜好讓母親如數家珍,兒女的一頻一笑更是母親驕傲的珍藏。可作為兒女,誰又能說清母親的黑發在何時便白了,母親的腰背為何彎下了……

1952年,為了挽回朝鮮戰爭敗局,“聯合國”軍增援了一批士兵,韋爾森就是其中的一員。在人民軍強大的攻勢下,“聯合國”軍開始撤退。途中,韋爾森由于傷勢脫離了大部隊。就在這時,他突然聽到幾聲凄厲的嬰兒哭聲,他循聲找去,哭聲是從一個雪洞裏傳出來的。韋爾森本能地扒開積雪,眼前的景象讓他驚呆了。

在一個母親的懷裏,嬰兒大聲地哭著。更令人吃驚的是母親一絲不掛。原來,當時天氣酷冷,這位母親背著孩子避難的時候,又被困在了這個山溝裏,天下起了大雪。母親毅然把自己穿得很單薄的所有衣服都裹在孩子身上,然後把孩子緊緊抱在懷裏。赤裸的母親已經死去了,但她懷裏的孩子卻活了下來。韋爾森被眼前的這個情景深深感動了。他用野戰工具在冰凍三尺的雪地上挖了個坑,把這位母親埋葬了,然後抱著大哭的嬰兒追趕大部隊去了。

戰爭結束後,他領養這個孩子,並把他帶到美國。孩子慢慢長大,韋爾森把當年的故事告訴了他,並帶著他來到這個當年烽火連天的山溝裏,尋找並前來祭奠媽媽。

一天深夜,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土石流吞沒了小山村。次日,當救援人員趕來尋找幸存者時,一陣哭聲把他們引到了一座倒塌的泥屋旁。他們挖開泥土,掀開屋頂,發現一個光著身子蜷縮在屋梁下的兩三歲小女孩竟然活著。救援人員趕緊將小女孩抱出來,可她死活不肯離開,她用小手指指身旁哭喊起來:“媽——!”救援人員沿著隱約露出的一雙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現出一幅驚心動魄的畫面:

一個半身赤裸的女人,呈站立姿勢,雙臂高高舉過頭頂,仿佛一尊舉重運動員的雕塑……女人竟是一個盲人,身體早已僵硬。而她的身下,又刨出一個昂首挺立的半裸男人!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肩上,雙手高舉小女孩,小女孩這才沒有被土石流吞沒,她奇跡般地成為這場土石流中惟一的幸存者!

塔蜜莎維先後生下兩個孩子,可是他們都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從小就生活在黑暗的世界裏。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到處訪醫尋葯,天南地北地奔波,結果卻隻有一個結論:除非有人捐獻眼角膜,否則他們將永遠生活在漆黑的世界裏。

為了給兒子治病,她賣光了家裏所有值錢的東西,最後連嫁妝也搭了進去。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她每天準時接送,還為他們照料大小便。孩子們經常在學校受到別的小孩的歧視欺侮。這使她極為傷心。當大兒子13歲,小兒子12歲時她毅然將兩個連國小都沒能念完的孩子接回了家,親自教授起了他們的學業。

一晃五年過去了,在這五年裏她查遍了所有的醫學資料,證實了醫生的話沒有錯,要見光明唯一出路就是進行視網膜移植。兩個孩子在她的精心呵護下學習都非常優秀,並以驕人的成績考取了高中。就在兒子們拿到通知書的那天,她第一時間就去了醫院,她想了解一下什麽時候有合適的眼角膜可以移植,但是醫生的回答還是讓她徹底絕望了。

她回到家裏,看到孩子們正在談論著新學校的美好話題,憧憬著對高中生活的渴望與企盼,甚至還談起了大學生活的燦爛美景。看得出兩個孩子對他們的未來充滿了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樂觀與信念。

次日一早,兩個孩子哭喊著叫醒他們的父親。就在兩個小時前,年僅37歲的塔蜜莎維——兩個失明孩子的母親,用一條綢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桌子上除了兩張入學通知書外,還有一封遺書,上面是幾個墨跡未幹的在大字:我死後,請把我的眼角膜分別移植給兩個孩子。

這個故事發生在印度,時間是2006年3月18日。

 四

5月13日下午在都江堰市一處坍塌的民宅裏,一名年輕的媽媽雙手懷抱著一個三四個月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中,她低著頭,上衣向上掀起,已經停止了呼吸。懷裏的女嬰依然愜意地含著母親的乳頭吮吸著,紅樸樸的小臉與母親粘滿灰塵的雙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醫生小心地將女嬰抱起,離開母親的乳頭時,她立刻哭鬧起來。一個死去的媽媽還在為自己的孩子喂奶,從母親抱孩子的姿態看,她是很刻意地在保護自己的孩子。臨死前,她將乳頭放進了女兒的嘴裏,這樣可以給孩子提供營養,延長孩子的生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