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教案

除法的初步認識

第一種分法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二)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三)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除法的含義.

難點:掌握第一種分法.

教具和學具

教具:6支鉛筆,8個正方體,6個桃,3個盤子.

學具:8個小正方體,12根小棒和15個小三角形.

教學過程 設計

(一)通過實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義

教師拿出6支鉛筆,分給2個同學,可能有哪幾種分法?

其中一人1支,另一人5支;

其中一人2支,另一人4支;

其中一人3支,另一人也3支.

在這些分法中,前兩種每人分的不是同樣多,最後一種分的每人同樣多,我們叫它為“平均分”.

怎樣進行平均分呢?

教師拿出6支鉛筆,請3個同學到講台前邊.教師把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要分得同樣多,並請學生註意分的過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給1支.最後教師問:“分完了嗎?”學生回答後,教師再接著分.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給1支,教師問:“分完了嗎?”(分完了)

教師讓全體同學觀察,這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學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師問:“每人分得同樣多嗎?”這就叫做“把6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2支.”

(二)教學例1

要求每個同學拿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後把8個正方體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樣多”,讓每個同學都動手擺一擺,分分看.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擺的情況.

學生擺完後,教師指定1名分得好的學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過程,並說一說是怎樣分的.(學生:先拿出4個正方體,每份放1個,再拿出4個剩下的正方體,每份放1個)

“每份分得同樣多嗎?每份是幾個?”

教師指出:這就是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2個.

(三)學習“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教學例2,出示:“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裏,每盤幾個?”(邊口述題目,邊拿出6個桃和3個盤子)

“平均放在3個盤子裏是什麽意思?(就是每盤放得同樣多)

“把6個桃放在3個盤裏,每盤放得同樣多,應該怎樣放?”學生回答後,教師再向學生演示平均分的過程.因為要平均放在3個盤子裏,因此,先要拿3個,每盤裏放1個.然後再提問:“分完了嗎?”

教師再把剩下的3個桃,每盤放1個,提問:“分完了嗎?”

“每盤放幾個?”

“是不是每盤同樣多?”

“這樣分東西的方法叫怎樣分?”(平均分)

像上面這樣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裏,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在數學裏我們要用一種新方法——除法來計算.(板書課題:)

“÷”叫除號,寫的時候,先畫一橫線,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要對齊.

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個?這道題的除法算式怎麽列呢?(邊談話邊寫)要分的桃是幾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板書:6÷);把6平均分成幾份?把“3”寫在除號後面;每份是幾?把這個“2”寫在等號後面.教師指著“6÷3=2”說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接著引導學生讀出算式:6除以3等于2.再指名一兩名學生說出算式的意思,並讀出算式.

然後讓學生開啟書,引導學生看第45頁上小朋友分桃的圖.先要學生說說圖意,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中剩下的3個桃分完.

(四)鞏固反饋

1.做課本中第46頁“做一做”中的題.

第1題的第(1)小題,先讓每個學生拿出12根小棒,動手擺一擺,然後把除法算式寫完全,再指名學生說出除法算式中每個數表示什麽.

第(2)小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然後集體訂正.

第2題先引導學生看懂圖意,要分多少個球?怎樣分?讓學生實際連一連,表示分的過程.然後在書上填寫算式,並指名讀出除法算式.

2.做練習十四的第1題和第2題.

第1題,先指名讀出除法算式,再讓學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說完全.

第2題,先指名讀算式,再讓每個學生用三角形擺一擺,然後填出得數,並說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小結:今天我們從動手分東西,學會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會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除法的最基本含義是“平均分”.因此,在教學過程 設計中,首先通過分東西,使學生了解哪種分法是平均分,哪種分法不是平均分.

在此基礎上,研究怎樣分才能平均分.通過學生多次操作,對平均分有一定認識後,教師介紹“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時,用除法計算.把除法算式的讀法、除法算式的含義與具體操作緊密聯系起來.

在鞏固反饋時,再一次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