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弟子規

出則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出則弟】
什麽叫“出則弟”?就是離開家裏,或者我們要外出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註意我們的行為。請看第八條: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從第八條開始,就講到如何與人相處。我們都曉得,一個人不能離開社會而自己獨居。既要與眾相處,我們就不得不註意我們的言行舉止,我們的行為,我們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別的留心註意。這裏一開頭就講“兄道友,弟道恭”,在家裏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處。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來跟弟弟相處。“弟道恭”,弟弟又應該如何來對待哥哥。“兄道友”,這個“友”就是友愛。做哥哥的要友愛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長,還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長曾經這樣抱怨過,他說孩子沒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總是會打打鬧鬧。我們曉得,雖然子弟在家裏,他們是玩樂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從小父母就要灌輸他們觀念,讓他們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樹幹、樹枝一樣,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兩個人慪氣,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時候,身為父母的應該要曉以大義,如果能講一些故事給他們聽,可以說會更好。
歷史上有很多這種孝悌的故事,譬如說唐朝的李績。李績當時已經貴為像宰相那麽大的一個臣子,當他年老的時候,他還不忘照顧他的姐姐,還為他的姐姐熬煮稀飯,不小心當中,一陣風吹來,火就把李績的胡子給燒焦了。我們想一想,當姐姐年紀這麽大了,李績年紀也不小、也已經老了,他還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姐姐,實在是非常難能可貴。
而且我們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處,往往比父母還要長久。因為我們距離父母的年齡,相差一段很長的時間,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處的時間,幾乎可以說從小一直到我們終老,所以相處的機會非常的多。更何況童年的時候,非常的難得,從小我們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長,做兄長的懂得愛護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裏能和睦共處,將來在社會上也能與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幫助,互相的關懷。所以,從小能建立這種友愛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再看下一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裏能和睦共處,這個就是屬于孝道了。怎麽說?如果你經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讓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媽媽氣得半死,這就是不孝了。所以,從小讓孩子建立這個友愛的觀念非常的重要,因為影響將來非常的大。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也就是說孩子在家裏從小就要建立一個觀念,不可以讓他感覺錢財非常的重要。當然錢財也是重要,我們要教他懂得節儉,教他要從小就要愛惜家裏的物品。如果他從小知道這個物質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當的重視,他對錢財看得那麽重,將來會有很大的禍害。為什麽?中國傳統的社會,一旦父母百年之後(就是往生之後),往往為了爭田產,兄弟姊妹彼此不能和睦相處,甚至是反目成仇。在現今的社會裏,我們可以見到非常多,為了爭家產告到法院去,這些都是很不應該的。如果父母當時曉得留下財產會起這麽大的紛爭,一定不願意留這麽多財產讓子女爭吵。
所以孩子在家裏,身為父母的也要告誡他要節儉,有道是“勤儉持家家業盛”。如果不能勤儉,把物質、錢財看得非常重,很重視物質的享受,將來如果面對財產的紛爭,這個彼此的怨恨會從此而產生。所以能輕財物,我們把物質看得很輕,就會有布施的心,會把你多餘的財產、多餘的財物分散與人,同時也可以減少許多的怨恨,很多的紛爭都是由于錢財太多所引起的。
除了錢財外,“言語忍,忿自泯”。為人父母的在家裏也要特別關心你的小孩,他們的互相對談當中,是不是言語很粗魯?是不是講話非常的急,會傷人?這些從小我們就要告誡孩子,做父母的更要以身作則。我們都知道,在現代的家庭夫妻不和,經常發生口角的也很多。小孩看到父母是這樣的情形,在他心目當中,也會起了這種觀念,就是父母也會吵,我跟別人吵,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過去曾經有一個朋友,她告訴我,有一次她跟她的先生吵架,吵得很凶,一時也沒有註意五歲的兒子就在旁邊。後來兩個吵得很凶的時候,突然聽到兒子在一旁拍手大叫:爸爸加油!媽媽加油!結果兩個正打得起勁、吵得很凶的夫妻,突然看到兒子的這一幕,嚇了一跳,趕快停止。從此夫妻不再吵架,即使有口角也一定不在子女的面前出現。可見為人父母的在家裏的言行舉止態度,講話的語氣,都要特別的註意。
因為孩子很小,他不能明辨是非,他在家裏學習的對象就是父母。所以父母在講話的時候,我們也要戒,戒什麽?言語也要能忍,能忍的話,夫妻就會好言相向;不能忍的話,夫妻的話語針鋒相對,孩子就會向你學習。如果孩子從小看到父母講話都是很大聲、很沖,孩子小小的心靈也會向你學習。長大之後,他的這種耐心肯定也不夠,講話也會很粗魯、粗鄙,為人所討厭。
所以從小,我們懂得言語能控製。“忿自泯”,這個忿就是生氣。我們都曉得人與人在談吐當中,都希望對方講話能很好聽。自己講話,我們也要特別註意。你講話很急、很緊張,又很大聲,對別人來講,可能會誤以為你在罵他,你在凶他,很多誤會也會因此而產生。產生之後,大家內心起了不愉快,很多憤怒就會因此起來。所以,我們在談吐當中,應該要特別註意。
人與人之間,也要替對方想一想。當別人很忙的時候,我們去問他,可能他的言語會很快很急,我們也不要誤以為他就是在罵我,他就是在凶我。能彼此互相地體讓,就可以減少很多言語所造成的不必要的誤會,還有爭吵。我們看完第八條,請再看第九條: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前面是講對錢財,還有言語,如何與自己的兄弟姊妹相處。你能與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地相處,你將來在外面也同時可以跟你的朋友好好地相處。除此之外,我們的飲食也是非常的重要,我們的日常生活的規範,也要特別的註意。這裏就舉到了飲食,應該怎麽樣才符合禮節?坐的姿勢,還有走路的禮節,又應該如何?
這裏講到“長者先,幼者後”。如果我們跟長輩在一起走路,肯定一定要先禮讓長輩。長輩走在前面,做晚輩的應該走在後面,走在後方,一定要禮讓長輩。如果我們沒有禮讓,我們就不懂得尊卑次序,也不曉得這個次第怎樣,這樣就是沒有禮節。我們想一想,年紀大的人或者尊長,他們走路行動比較緩慢,我們走在後面,同時也可以看顧他們。你能禮讓長者,長者也會很歡心。
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老。如果我們現代這一輩能敬老尊賢,等到我們老的時候,我們的下一代,他也會尊敬我們。所以從小要告誡自己的子女,不管是對自己的親人也好,將來在外頭也一樣,面對老者,我們應該要禮讓。懂得禮讓,這是很好的美德,做晚輩的一定要註意到。
我們從小就要教育孩子養成尊敬長輩的習慣,在家裏我們一定要教導他,不是孩子小,他就最大。跟我們現在的環境恰恰相反,往往孩子在家裏是當王,吃飯搶第一,做什麽完全都搶第一,從來沒有教導他應該如何尊敬長輩。所以,我們也看到現在很多的現象,年輕人不懂得敬老。所以這個沒有辦法怪誰,隻怪我們的環境潮流,前面一代他沒有受到這樣的禮教,所以傳下來之後,當然我們也見不到這樣敬老的這種情形。接下來我們看: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這裏也提到,當父母呼喚兒女,或者長輩叫喚子女或者家裏的成員,我們聽到,如果這個人不在旁邊,應該要趕緊地代替父母去轉達。“呼”,就是叫喚的意思。“即代叫”,“即”就是很快,要趕快地去代為找來。如果找不到的話,“人不在,己即到”,如果找不到父母所要找的人,你就要趕快來回應,跟父母或長輩報告說此人不在,應該要把轉達的情形,再向父母轉達。好比我們在一個團體裏頭,如果主管叫我們代為找人,我們現在可以通過電話,直接叫喚他來,也可以通過種種的無線電傳呼就可以轉達到。
過去我們曉得,往往一戶家宅很大,有前廳還有後院,可能旁邊還有書房,往往父母要找人、要叫人,可能要走一些路,才有辦法找到那個人。所以,以前如果聽到長輩在呼喚,一定隨時回應。即使你在工作,你在吃飯,也一定趕快小步跑到尊長的面前,問問看有什麽吩咐,還有交代。由此,我們也可以延伸出來一個道理,就是長者所交代我們、交辦的,對于人的轉達、傳呼,我們都要立即去做,而且要把做完的情形向長者報告。請看第十條: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這個“稱”就是稱謂尊長。我們對于尊長,如何來稱呼他?“勿呼名”,“勿”就是不可以,“呼”就是叫他的名字。呼名,直接叫他的名字。我們要對長者尊敬。有很多父母,他在家裏,夫妻之間的應對,往往連名帶姓,互相地叫喚。兒女從小也聽到父親這樣喚母親,母親也這樣直呼父親的名字,姓名統統叫出來。所以,做兒女的難免偶爾也會脫口而出。
曾經有一次,我在一個團體裏頭,看到老師彼此之間互相叫名字。某某名字老師(某某人,然後再加老師這樣),不是說他姓陳,就叫陳老師。就是把他的名字直接呼出來叫老師這樣。結果學生聽了以後,也是直呼老師的名,雖然後面有加個老師,但是這樣也是不禮貌。為什麽?因為老師他做了不良的示範,讓孩子也這樣直呼老師的姓名,這樣是不對的。所以成年人在講話,或者父母在講話,我們都要特別註意,如果旁邊有子弟在,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為,我們都要好好地思考,不要給他們做不好的榜樣,然後來學習,這樣就非常的可惜!
“對尊長,勿見能”,這是什麽意思?就是如果長輩在場的地方,作為
晚輩的,從小父母就要告誡他,不可以在長輩之前故意賣弄你的才華,你的才藝。此地的“勿見能”,這個“見”,我們在這裏讀成“現”,表現的意思,特別會來表現自己,這是不禮貌的。為什麽?因為孩子如果從小有這種情形,他愛表現,從小就愛表達,把自己的鋒芒畢露,將來會隱藏很大的危機。
我們都曉得,社會上往往很有才藝的人、很有才華的人,他很容易遭到嫉妒,有時候我們可以說是他鋒芒太露了。所以古人很重視韜光養晦,即使你有才華,也不能在大庭廣眾當中故意賣弄,這樣對自己有很不好的負面作用。所以,從小子弟在家裏,做父母的也要特別小心註意,千萬不能讓子弟與人覺得這麽小就愛賣弄自己,這是相當危險的,對將來的前途,對將來立身處世,都有負面的影響。我們再往下看: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這裏是講到當我們在路上看到有長輩、有老師或者有長輩親戚,我們應該要過去跟他打招呼。這個“疾”是有一點快步走過去,“趨”也是小步的走過去,“揖”就是很恭敬地來向他問候。在以前,由于交通沒有那麽發達,往來于路上,車輛沒有那麽多,所以我們在路上行走的時候,往往遠遠看到有長輩過來,或者有鄰人也是長輩,一定會過去問候。我們現在在路上行走,可能沒有這麽的方便,因為時代畢竟不同。
譬如說我們在學校,也曾經問過學生:在學校看到老師或者看到校長,緩緩地從前面過來,會逃避的,請舉手?大概有一半。會很大方地跟老師、跟校長問候的,請舉手?大概有一半。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也可以看出來,有很多小朋友不愛這種社交,他往往會害怕,所以掉頭而走。我們想一想,如果兩個人,遠遠的一個已經看到對方,一個故意沒看到掉頭就走,他有可能產生誤會,就是你故意不看我。所以“路遇長,疾趨揖”,這也是從小我們就要養成如何尊敬長者,在路上看到長者,我們應該要問候。
“長無言,退恭立”。如果長輩沒有跟我們講話,我們就退後一點,禮讓長者先過去。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禮節,也有很多人感慨,我們現在都不講人情。在大都會裏頭,我們都說水泥森林,跟以前比起來,我們現在的社會,淳樸的這種景況已經完全沒有了。記得小的時候,經常在外面遊玩,很多戶人家,他們即使家裏都沒有人,也不用鎖門,也不用關門,因為根本就不怕有小偷,左鄰右舍也會互相的關心,幾乎鄰人沒有一個不認識的。所以在這種守望相助之下,社會治安非常良好。我們在路上,如果遠遠看到隔壁的婆婆、伯母過來,我們都會打招呼,她也會叫我們的名字,某某是不是出去,還是怎樣?最少都會打個招呼,偶爾還會寒暄幾句。
我們想想,現代幾乎是完全沒有。所以,有的人隔壁住了誰?不曉得。對面住了誰?也不清楚。因為我們現在不懂得尊長,也不懂得鄰人相互的照應,所以彼此當然不認識;不認識,感覺就沒有那一份親切。往昔的人,他為什麽會這麽親切?原來他遠遠隻要看到有長輩過來,就會打招呼。打招呼當中,我們就會說:你是某某人的子弟,大家就好像很親切。
即使住在這麽一個區域裏頭,可以說彼此都相互的認識,跟我們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這裏也提到,剛剛所指的是說走路,你看到長者應該要跟他打招呼。此地講到如果你是騎著馬,這裏所指的都是以前的社會環境背景。以前的人,即使乘著馬車,坐在馬車上面,遠遠看到隔壁的伯伯或者叔叔,他一定會下來跟他打招呼;打過招呼以後,又目送著他遠離,所以說“過猶待,百步餘”,即使他已經走過了,也要目送著他遠去,直到沒有看到為止。差不多有多遠?差不多行走有百步多一點這樣。
我們今人,應該怎樣“騎下馬,乘下車”?我們如何來對待我們的長輩?今天馬車已經沒有,今天所取代的是汽車,我們就要懂得對于長者、長輩,他搭乘交通工具的時候,我們要特別註意,要先禮讓他。幫他開門,然後看他坐好之後,我們再輕輕把門給關上,讓他坐得很舒服。長輩要下車的時候,做晚輩的一定要先去開門,讓他輕輕地很安全地下來。所以雖然時代不一樣,但是我們的做法可以隨著交通工具的不同而不同,我們也要懂得如何幫助老者。在交通工具上,我們要幫助他;在禮節上面,我們也要懂得禮讓,老者乘車或者下車,我們都要特別的禮讓他們。
我們現在禮節可以說也很不錯,譬如說搭乘飛機,我們會到機場送機、迎機。搭乘其他的交通工具,我們也懂得送父母要送到車站,目送他搭上車子再離開。在這個接送、迎送當中要特別的註意,尤其年紀大的人行動不方便。如果為人子女的你有駕車,你開車,對于長者,我們要看他完全身體手跟腳都已經伸到車子裏頭坐安穩了,還要再問他坐好了沒有?他答好,才可以把門關上。
曾經看到一個老者,他的腳受傷,末學就問他說:你的腳何以受傷?他就說他搭朋友的車子,腳還沒有伸進到車子裏頭,這個朋友司機,他從前面沒有看到他的腳還在後面,就把門用力關上,結果腳受傷了,三個月才好。可見我們在這一方面也要特別的謹慎小心,對于老者,他如果有乘載交通工具,要特別的謹慎,以保護他們的安全為要。送這個老者離開,或者長輩離開,我們也要記得不是隻有送出門就好了。往往我們看到很多人在機場送別的時候,都看到沒有人影了,揮揮手再離開,這個也告訴我們要目送長者安全地離開。看完了第十條,我們接著再往下看十一條: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這裏也是教導我們在行儀上面,應該重視社交禮節。我們經常參加一些聚會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感受,譬如說有一些帶小孩子到現場,如果小孩沒有受到約束,他往往會在會場裏頭東跑西跑,非常沒有禮貌,也沒有禮節。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就是從小父母沒有約束他。當有長者、有長輩在場的時候,做兒女的應該要懂得進退應對,統統要了解。
所以此地這一條就告訴我們,長者如果沒有坐下來,“幼勿坐”,所有的晚輩統統不能坐下來;這個主人沒有坐,所有的客人也不能坐下來。所以這裏就講到“長者立,幼勿坐”,作為晚輩的就不能坐下來。“長者坐”,長者已經有跟大家講:大家請坐!晚輩才可以坐下來,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交禮節。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這裏也提到在長輩尊長或者長官主管的前面,我們講話聲量要放低一點,要小聲一點。有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聲量很大,講起話來許多人都要為之側目,都會看看他,但是他往往不曉得自己的講話聲音非常的大。所以子弟在家裏,做父母的也要告誡,也要註意到他們講話的聲量。家裏有客人來,這個時候就是最好的觀摩情形。有這樣的機會,我們也可以讓我們的子女,跟他講:你可以出來。測試看看他的這種情形,禮貌的情形,還有應對的情形,給他這樣的機會學習。學習之後,父母如果發覺孩子有哪些過失,或者表現得不妥的地方,一定要當下就來跟他指導,應該如何做是最好。但是這種做,不是做作,不是刻意,而是很自然地在教育他、在引導他。
“低不聞,卻非宜”。如果講話會緊張,在長輩之前講話很緊張、很小聲,這樣也不對。“低不聞”,聲量小到對方沒有辦法聽到,這樣也不對,也是沒有禮貌。“卻非宜”,“宜”就是適合,“非宜”就是不適宜。所以講話,從小我們就要訓練孩子要落落大方,即使有客人來,有尊長在面前,我們也要指導他,他的行儀也要很自然,很大方。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進必趨,退必遲”,就好比我們在一起聚會的時候,當會議結束,當長輩要進出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趕在前面,為長輩開門關門;等他進來以後,再把門關起來。如果在離開的時候,一定先禮讓長輩先走,做晚輩的就跟在後面。
可是我們現代有很多情景是不太相同的,譬如說要先開啟每一道每一道的門,即使在散會的時候,要有一個人先替長輩開門,或者按電鈕,或者按電梯,在電梯外面先等候。可以等候的時候,我們就有人先在外面等候長者,為長者開關門,其餘之人就跟在後面。我們要懂得,一定要尊重長輩。如果你能懂得尊重長輩,尊重你的長官,你一定可以深得大家的喜歡。因為人家看你彬彬有禮,溫文儒雅,你的前途肯定是一片光明的。
“問起對,視勿移”。這裏就談到與人對話的時候,我們的眼睛,我們的視線,應該怎麽擺。當長輩跟你講話的時候,你不能害羞,頭低低的,應該眼睛目視著長輩,不能眼睛看別的地方,這個都是不禮貌的。如果你不懂得這樣的話,往往會吃了很大的虧。尤其是你有職業,你有經商的經驗,我們都曉得,與人對談的時候往往都是看你的眸子,看你的眼神。眼神正,就表示你這個人為人正直。眼神不定、飄浮,也可以看得出來你內心輕浮、是不正之人。所以“問起對,視勿移”,這個“對”就是對答,當長輩問我們的時候,我們的回答,我們的回應,要註意我們的目光不可以隨便地飄移,應該要註視著對方,註視著長者。除了對長輩如此,我們跟一般人交往,在談吐當中,我們也要特別註意到“視勿移”這一點,這是一種相當重要的禮儀。看完了第十一條,我們接下來再看第十二條。請看課本: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我們都曉得,當我們跟群體在一起的時候,或者工作、或者職業,我們都會與人相處在一起。在團體裏頭,如果有長輩,不一定他是我們的主管,但是他的年紀比我們大,如果我們有共事,一起合作,一起工作,我們要用什麽樣的心來對待這樣的長者?此地告訴我們“事諸父,如事父”,就是他的年紀像父輩這樣的人,我們對待他,也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那樣敬重他。如果他的年齡差不多是在我們的兄長當中,我們也要愛惜他,珍惜這樣的友誼,珍惜這樣的因緣,可以相聚在一起工作的因緣,或者相聚在一起學習的這種因緣,我們都要珍惜。怎麽相處?“事諸兄,如事兄”,對待這樣年紀的人,就好像家裏的兄長一樣來尊敬他。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貴在能和睦。一個團體不能和睦,這個團體肯定不能興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共處,這個家也不能興盛。所以與人和睦共處,非常的重要。當然首先我們的出發點,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紀比我們年長的,我們一定要守住一條,要尊敬他,要尊重他。你能尊敬他,你能尊重他,他會把他所學的他會的告訴你,他一定會提攜你,教導你。如果你瞧不起他,你認為他沒有什麽,你有傲慢的這種心態,別人也不會幫助你,也不會提攜你。
所以人與人相處,也貴在能謙虛。尤其對長者,長輩的經驗豐富,雖然或許他們的學識沒有做晚輩的來得高,但是他們經驗的累積,往往不是做晚輩的所能體會了解的。所以在對待年紀如同父輩這樣的人,我們也要敬愛他,像父親這樣的,不是用孝順,而是用那樣的心來尊敬像父輩這樣的人。如果人人從小都有這一份心,我們可以說這個社會一定是相當的和諧,相當的安定,相當的幸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