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佛說四十二章經

無著得道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第二十七章,“無著得道”。看到這個“無”字就令人生歡喜心,我們都坑在這個“有”上了。

“佛說:夫為道者”,就是修道者,像木頭一樣在水裏尋流而下,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也不為鬼神所遮,也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所以佛說,我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釋】這是本經的第二十七章,舉出一個譬喻,說修道的人要遠離一切的障礙。什麽叫兩岸呢?兩岸就是情和欲,情欲又分為見思情欲和無明情欲。見思的情欲是執著于生死,像此岸一樣;無明的情欲是執著于涅槃,也就好像觸到彼岸一樣。人和一切鬼神(人拿這木頭和鬼神取這個木頭)就譬喻所有邪見的網纏著人,如木頭被人取了似的。

就是說這個木頭不能觸兩岸,也不能被人取,要是觸了兩岸,它就不能入海了,是不是啊?若是被人取,木頭也不能入海,也不能被鬼神所遮。

【釋】至于洄流所住,這是指懶惰,和精進正相反。

你懶惰就等于住在這地方不走了。我們打坐,如果說:“我們睡一會兒吧,多睡一會兒吧,今天先這麽地,明天再說吧!”你今天就被這個旋流所住。或是,“行啊,我先跟這個人多嘮幾句嗑,嘮完了,明天就不跟他嘮了。”實際上,你今天已經被“洄流”所住了。

【釋】腐敗和無為法正相反,因為他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所以,他常常想精進,又退了。就像那洄流一樣,流得很急,但是一轉彎又流回來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證精進一步,腳踏實地一步,絕不能這面跑得挺快,那面一碰點事馬上就回來了。也就是說走一步,就給自己後面斷一條死路,就把那個路給堵死,走一步斷一步。你看看你所作為,或是你思念的東西,或是你想的東西,都要把它斷掉,包括書信,有些人來往,連地址都不要了。最後,家住在哪,不知道了;什麽電話號碼,不知道了,忘了,腦子裏沒有印象了。走一步斷一步,別怕痛苦。

昨天煙台那個記者又來電話,告訴我一個好訊息:“師父,我秋天有可能就出家了,可以到這來了。”我說:“你怎麽回事?”他說他母親已經開始透露口信了,說你夏天別走,秋天再說。他說:“我到秋天肯定走,同意不同意我也得走。”他同時問:“我走了以後,將來還能不能回去?”意思是看看父母。我說:“你可千萬別跟你父母這麽說,一定要斷除,不回去了。”他說:“那行,那我跟他講明白了。”

講得挺有意思,他說:“師父您看,我去了,都得準備什麽東西?得需要帶多少錢呢?”我說:“你準備你自己的三衣這些東西吧,這錢需要多少,我不能跟你說,反正你自己準備。”他說:“師父,等到剃度,我是不是得供養師父和寺院呢?”我說:“我不供養你就不錯了。”他說:“我明白了。”就是說很有決心。我說:“你來了得考驗,不是來了就剃度。”他說:“那行,我考驗十年都沒問題。”有這個決心,挺好。昨天又來了一個出家的,是陝西還是什麽地方的,今天也許還能有人來。

就是說我們不能往後退,不能給自己留後路,有時候發些願也是很有重要性的。我也是不斷地發,我說:“我是寧可死在臭水溝,也不回那個俗家,那些事就別想了。我不會那樣做的,那是不可能的事,大不了就是個死。”你必須自己斷,有時候發完願,自己剛要一動念,“哎呀,我都發過願了,我哪能違犯我的誓願呢?”對不對?順著願力來堅固我們的道心,這個是很重要的。你要是沒發願,“哎呀,我那時候沒說,反正這時候也不算妄語。”這不行啊。有時候也得有點願,願能激勵我們,能看住我們。因為我們發願的時候往往是心比較清凈,我們有了想法的時候心裏已經不清凈了。如果有了願力,這樣的話,使我們能夠往前走,說話就得是大丈夫說話,是吧?

有的人就是像洄流似的,流得很急,但一轉彎又回來了。這個回頭路我們應該加小心,不走這回頭路,腳踏實地,穩穩當當,走一步斷一步,連想回來的道路全都給它堵死。什麽家庭、財產、女人,包括親人,甚至父母那面都給它斷掉,斷了以後,我們這個道心才能頂著走。因為我們那個情感,今天你剛覺得挺好,過一會兒、過一段時間,遇到難處的時候,身體有病了,或是吃飯不相應了,或互相之間有點心情不愉快了,等等的事情,他就想尋找一個能理解他、安慰他的一個地方。他把這些事情看成是壞事情,需要一個來講述和發泄的地方。

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最好的辦法,最好的辦法是把它吸收。本來是給你這個糧食,你把它吸收了就行。像火炬一樣,火炬的燃燒是靠燃料。什麽是燃料呢?就是那些亂七八糟的違緣,得靠這燃料。你吸收了燃料,火才旺呢,是不是?你得把這個東西吸收,你的火才會變得更大;你不吸收,你的光芒就小。所以修道得吸收這些煩惱和這些情欲,怎麽樣吸收呢?就是不被它轉,不被它轉就是吸收。

我們想達到無為法,自己就得有一個明確的方法。首先,我們為了這個無為法,什麽都要放下。

【釋】不能達到無為法,我們就著相了。所修的福慧不成功,就像木頭爛了似的。必須要墮落,不會到涅槃的彼岸,也不會了生死。

因為情欲就是有為法,起心動念那都是不行的,何況再達到情欲那種深的程度,那更不行了。我們一定要深深知道,有念就是邪,這玩意最厲害。但是人每天都在和這個念頭打交道,成天沒有離開過,就是睡覺也做夢,是不是?沒有離開過,所以我們必須得離開這個。

無為法,不住在這裏。像不觸兩岸的木頭似的,“你來碰我,我就不碰岸,不著岸邊。”所以就順流下來。你如果貪著哪個,碰了岸,它都會卡住的。所以說,要不為情欲所惑,就像“人取”和“鬼遮”,這都是情欲的問題。不管你是哪面來的,我都不被你所沾,你高貴也好,低賤也好,我都不被你這個情欲所纏,所以他就住不了你。所以佛說,我保證這木頭入大海,也就是保證我們人肯定得道。

如果我們一有了有為法,福報就沒有了,修不成功,木頭也就爛了,而且必然要墮落。今天親舟師說,有個日常法師還是哪個法師曾經講過那麽一句話,他說:“佛經裏有一句話討論在家的,在家就是地獄。”在家就是地獄,他說佛經裏有這麽一句話,在家確實是很可怕的。

【釋】不能了生死,這就是被這情欲所迷,為愛見的眾邪所嬈了。

被情欲所迷啊,主要是這個情,特別是男女的情和欲望,還有男人和男人的情,女人和女人的情,這個很可怕。有的見了男人也生歡喜心,就是現在這種同性戀,這個可怕。所以宣化上人講,這個同性戀如果一旦發起來,就會變成一種病毒,這種病毒和現在的病一旦結合起來,就像那個肺炎一樣,傳遍世界各地,最後造成大量的人死亡。這些東西都是人心的變形,所以才出現這些東西。由于這些東西,世間人就造業紛飛,好人現在也基本都沾染這些東西。因為沒有正確的概念,所以很難逃出這一關,惟獨信佛能逃出這一關。信佛真正修行,就能逃出這一關。如果在佛教造業,我看也危險。所以大家得註意這個問題。

這些本來不應該講得過多,但是也不得不講。現在這個事基本上都明顯了,外面確實存在這些事,很厲害的。有些魔都混進了佛教,披著袈裟,你根本就認不清楚。他們的誘惑力非常強,不斷地給你吃的、好的,滿足你、稱贊你、鼓勵你,你想得到的他都能給你,但下手的功夫最後就是情欲。不光做,而且還會造謠。他的造謠,首先混淆視聽,把所有的大德牽扯進來,他說大德也都做這種事情,真是可怕極了!哪個大德有名,他就說:“他也那樣。”隻要有倆人和他反對,他都會給你添一句:“他們倆有這種關系。”這種人非常可怕!

我出關的時候就見過這樣的人,他問我怎麽修行,我說:“持戒啊!”我告訴他要持戒修行,我也知道我這話可能不起什麽作用,但是也給他種下這個種子。而且他也穿著袈裟,唱念也很好,所以說你們不知道,那是很可怕的!他也經常給人做佛事,說話那很仁義的,表面上很體貼人的。不像我這個做師父的,又臭又硬,盡得罪人,人家很會順著人心去說話的,所以我們都得加小心。現在已經變為很明顯的一件事情,特別是混進佛教,太可怕了!對于這個,我們既不能宣傳,不能在外面講,同時我們要提高警惕。

為什麽咱們的洗澡間都設在那屋,不允許非僧人使用,包括新發心出家的居士也不允許使用,都是在避免這個東西。我們都得加小心啊,處處加小心!不是說:“你看師父盡貪戀,底下澡堂不是挺好的嗎?師父你又蓋那麽個大澡堂幹嗎呀?你不是享受嗎?”不是享受。為什麽弄出這麽多?就是讓大家身心都幹凈,都清凈,遠離這些不凈的東西。所以我們大家都得加小心!

不能墮落,不能住在有為法上,特別是情欲上,更不能沾染半點,否則就會像木頭一樣,會爛的。你永遠不會歸入大海,也不會到達涅槃的彼岸,也不會了生死,主要就是被愛見和眾邪所嬈。而且這些人還有一套理論的,世間有世間的理論,他說的:“人活著幹嗎?不就是成立個家庭嗎?不就是男女這些事、生兒育女嗎?”他有他的理論。他這一說,我們有時候不加小心,就能上當,“是呀,你活著幹嗎呀?”一想也是,活著幹嗎呀?

他不知道一個關鍵的問題,人生是修行的一個過程,所以我提醒大家註意的地方就在這塊。一定要記住:人生是一個修行的過程。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奔修行來的,但是這個過程,有的人沒有過關,有的人或在這裏打了個旋轉而被迷了,所以墮落了。我們現在出家就是覺悟了,覺悟什麽呢?“哎呀,我原先的願望是來修行,不是到這個世間混來了,不是要被它所染。”我們本來是要克服所染,來成就道業的,來度眾生的,最後我們到這裏一迷,就墮落那裏去了。我相信大家很多都有大志願,也可能是從天上來的,也可能是從各個道來的,但都是有一個目的,都想了脫生死,度眾生,使自己能夠早日成就。都是奔這來的,隻不過有一部分人迷在這裏了。

對這種不正確的看法,隻要知道人生就是修行的過程,一下就把它破了,而且我們的心馬上得到正念,就回來了。你若不這麽破它,不行的。而且這種說法是符合真理的,符合事實,也符合我們大家的本來面目。所以這樣思惟我們就會得到正念,而且我們也可以跟這些人講一講這個事情,讓他們能夠反省反省,回憶以前的願望。每個人都有願望,是吧?這樣的話就能破除他的愛見,一下就可以斷除它,因為愛見的眾邪會幹擾你獲得正知正見。

【釋】正念真如而精進,明白法的本性本來就是無為的。

不是說我們要通過無為法想達到個什麽,不是這個目的,是什麽呢?是我本來那個就是無為法,我們本來的面目就是無為法。雖然我們現在在不斷地談無為法,實際上離無為法的本體還很遠,但是我們通過談無為法、修無為法,來逐步地回到我們本來的面目上。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無為法,這是我們應該記住的。

【釋】若能這樣子,不為情愛所轉,一定會得道的,這是這一章的大概意思。

“佛言”:佛說。“夫為道者”:修道的人。“猶木在水”:就像一根木頭在水裏一樣。“尋流而行”:順流向下走。“不觸兩岸”:不被兩岸的石頭所障礙。不觸,就是不把木頭定下來。沒有觸兩岸,這木頭就不會被兩岸所留(即不被情愛所留)。這木頭就好像一個修道人似的,“不為人取”:也不會被人拿去。“不為鬼神所遮”:也沒有被鬼神所遮擋。

為什麽這個木頭有時候會觸到兩岸,會被人拿走,會被鬼神所遮,誰能說一下?

弟子:道心不堅固。

道心不堅固,這是一個,還能不能具體一點說呢?

弟子:貪心沒除。

弟子:心在動。

弟子:因為他行為不正。

弟子:就是我們人心裏這個正念不夠,就像木頭它可能是彎曲的,它就會觸到兩岸。

弟子:情欲沒斷。

情欲沒斷,這章主要講的就是情欲沒斷。大家講得對不對?是對的。

因為情欲沒斷,心就動,心一動,兩岸就起來了,心一動就生兩岸。情欲沒斷心必動,情欲沒斷,兩岸就現前了,人也出來了,鬼也出來了,人鬼俱現前,人就把木頭給你撈走了。這裏也說到女人,你要是情欲一動,那女人順手就把你給拿走了,你像木頭一樣輕飄飄地被她抓住了。害死人,這個女人真害死人。你情欲一動,鬼神就把你找著了,鎖了你就走,不費事就拉你走。你沒有根了,道心沒有了,拉你就走,那太快了。我們為什麽叫人給拽著走?叫鬼神給拉著走?就因為我們有了貪欲心,所以說,絕對不能貪欲。

有人說:“如果母親不是女人,可以把天下女人都殺掉。”有一個出家師父就發這麽個願,他說:“要是母親不是女人,我可以把天下女人都殺掉。”就是這樣。他說的那個“殺掉”,不是砍人這個“殺”,你可別理解錯了。就是說他生生世世永遠不見女人,在他眼裏絕對不允許有女人存在。但是惟獨還存在一個女人,就是因為一個母親,所以他這一念沒有把女人徹底看破,原因就在這,就因為母親這一關過不了。

實際上,什麽是母親呢?就是慈悲。不要把母親看成女人,這樣的話就把這個問題轉了,是吧?特別是修道人,對這個要特別加小心。因為啥呢?這女人還怪,你越修道、越清凈,那女人可願意找你了,找你談話、請法,她專門找你。因為啥呢?有的是有欲望心,有的是沒有欲望心,但她需要個什麽東西呢?需要他的這個清凈。你一清凈了,眾生就來了,來找你,來吸取清凈。但是你如果沒有那麽大的定力,一下就被它轉走了。這就是害己害人,你不光害了自己,連人家也都被你害了。所以清楚這個也是很重要的。

【釋】“不為洄流所住”,也不被洄流——來回流的水所停止在那個地方。

不能說是:“我現在修道了,我已經遠離女人了,這就行了。”如果修道不努力,盡想睡覺,或是就混飯吃,那也不行,還得努力。你一天不精進,一天就喪失了很多的東西,而且你原先修的那點定力逐漸就沒了,你這個弦也就松下來了。所以你得攢,你不攢,最後你沒有什麽東西了。

【釋】“亦不腐敗”,也不會腐爛,敗壞。

怎麽不會腐爛?就是不住在有為法上。我們修無為法,無為,就是空。

【釋】“吾保此木”,佛說:我保證此木,這根木頭,“決定入海”,一定會流到大海裏去。

就是說我們如果能夠斷除情愛,你一定會得道的,佛給下了這麽大的保證。隻要我們斷除愛欲之心,你肯定會得道的,別著急。有時候我們這個欲望心也是反反復復,因為有它的習性和種子,有它生理的反應。有時候本來沒有這個心,但它生理上還有。這個生理的反應是哪的呢?是我們的習性種子。過去種那個因了,你今生想修道,不償還好使嗎?是不是?有時候就得重報轉輕報。它重報轉輕報,表現為一種習性的種子出現了,所以你不能喪失信心。

另外呢,這種習性種子出來了,為什麽讓我們有了反應?什麽原因?就是戒律不清凈,定力不足。所以大家一定不光學戒,而且還要修定力。為什麽要修定力?你要是不修定力,你戒律不深入;你戒律不清凈,定力也不會生起來。所以它倆都得有,戒裏含定,定裏含戒,它倆都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們要嚴格持戒,同時要保證定力的形成。

如果不修定力,很多人就要還俗了,他控製不了啊,是不是?他控製不了,所以轉化不了。所以說,大家一定要好好修定力,把禪定功夫修上去。通過我們清凈的戒律,修出的定力那就真實了,而且有保證。你定力有什麽問題,戒律在那地方就幫你解決了。戒律既解決了你那些問題,又保證了你定力的真正生起。它倆是不可分離的,你缺了哪面都不行。

所以沙彌這一段主要是幹嗎呢?在戒律上一定要下功夫,你別怕浪費時間。說:“得了,我去修定力吧,定力這麽好,我去修定力。”那個定力,你沒有清凈的戒律,它生不起來。因為知見如果不正,那就壞了。這個微細的變化,你修道到一定的時候才會清楚的。當我們定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我們進行轉化的時候,它這時候就找你,俗話說找你的小腳。

“針尖大的洞,鬥大的風”,你有一點小毛病,你那點定力生得越高,它會漏得越快,順著你的小洞就走了。就像大壩似的,裏面儲了很多的水,水量越大的時候,決口的機會就越大。所以我們想修道就是這樣,必須用戒律來保證你的定力,用定力來幫助你的戒律更加地清凈、完整和深入。它倆本來是一個,戒定慧本來就是不應該分開說的,但是由于我們不能夠全面地掌握它,或產生了偏見,所以佛就把這“戒定慧”三無漏學給分開說了。說的這些整體是一個,並不是兩個,是沒有辦法,隻是一種方便說。

我們第一步就得把戒律反復地學。有時候我們學了一年二年、或是三年四年的沙彌戒,就覺得自己各方面的作為都差不多少了。你覺得差不多少,實際上裏面差得很多。為什麽呢?第一個,你覺得差不多少,本身這就是病了。一個真正持戒的人永遠沒有滿足心,永遠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普通很普通的人,而且有很多的毛病存在著,有這樣的心才在道上走。

如果你有個滿足心,“我差不多少了,我比別人高了,我已經學戒這麽多年了,可以了。”壞了,你這個已經被污染了。起心動念都是污染,何況你再生出這種知見,它也是一種污染,大家應該清楚。我們由于在戒定慧上的努力,就會控製一些欲望,最後滅除欲望,就會如佛說的“決定入海”。

【釋】學道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情和愛、物欲所迷惑。“不為眾邪所嬈”。

這個眾邪可多。現在就有一種普遍的邪,它的講法是什麽呢?就是說,“修禪定不用持戒,什麽五戒,這些戒不用持。”意思是:我的禪定全能解決了。或是“你修禪定這個期間,該吃什麽吃什麽,該怎麽地怎麽地,不用這個戒律”,這是一種邪的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說:“我們念佛人不必持戒,臨終的時候隻要念幾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把我們接走了,因為阿彌陀佛有願力啊,所以阿彌陀佛必把我們接走。”他自己不精進、不努力,反而用佛的話來誤導眾生、來謗佛。佛的哪句話說不得進行苦修啊,他把所有的因果都給否定了。本願法門(日本的一種附佛外道)就是這樣。

也有的人說:“現在念句佛號,你就已經在大法船上了,不必那麽執著,已經在大法船上了。”實際上,那都是犯妄語、大妄語。那法船是什麽?就是得道啊。你本來就沒得道,說你已經得道了;你本來還沒有破除這個無明,說你已經破除無明了;你沒控製住這個淫欲心,他就說你已經在控製了。所以有時候是犯大妄語的,而且有很多人不持戒了。這還怪,跟這些人跑的還不少,還真有人跟他跑。所以有很多說法都得小心。

他們居士有時候在網路上一提到大悲寺,那些人就出來了,就和大悲寺對著幹,就是不讓你提大悲寺。一提大悲寺,不是不讓你發表,就是跟你對著幹,這也是很厲害的。咱倒不管它,願意怎麽說就怎麽說。他說得越多,對他還沒什麽好處,但是對我們來講,反而消我們的業力。因為我們的修行也有不到位的地方,有時候“盛名之下,其實難符”,咱們有時候名聲太大了,卻不像他想象的那麽好,所以他們說幾句,正好幫咱們消業了,咱們也挺好。但我還是擔心他,我們消業了,他別墮落了,是不是?這可不好。

對這個“眾邪所嬈”,關鍵是我們得認識,得認識無為法。講一個小例子,過去有一個修行人在打坐的時候,看見一個孝子背著他母親,來到他跟前。他說:“我正打坐,你背個母親上我這來,肯定是魔的化身。”越走越近,直跟他說話。“你想擾亂我的定力,那不行。”攆也攆不走,最後他身邊有斧子,在那預備一把斧子,拿著斧子朝這個孝子就給一斧子。孝子挨了這一下就走了,跑了。當時把他樂壞了,得了,這就繼續開始打坐。第二天,可能是一出定的時候,一看,那個斧子在腿上呢。那個孝子就是他腿,那母親就是他身子,是不是?

人在進入空性的時候,這種境界就現前了,不像我們想象的:身體是身體、腿是腿、腦袋是腦袋。這些東西一旦到那種程度了,它就沒有啥實際意義了。我們活著覺得有個腦袋,實際上我們是一種執著。當我們修到一定定力的時候,這個身體的執著就破了,就是暫時破或是境界現前,他也會看清楚的。

所以說,那個“我”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問題,但是我們凡夫就是認為存在,“我腦袋迷糊了,我腦袋不好使。”老怨這個腦袋,那是腦袋的事嗎?是不是?它不是腦袋的事,是我們業障在那裏。“我記不住。”那記不住就是腦袋的事啊?它不是腦袋的事,是你的業障。那業障就是讓你放棄這個我執,雖然還有個法執在那塊,但我們就是不肯放下,就說:“我腦袋是這麽想的,我身體是這麽想的。”所以這不行。如果你有了這個想法,就會被魔所擾,所以我們得修無為法。

【釋】不被一切的無明、一切的懶惰所障礙。“精進無為”:精進地修習無為法。

一切無明,什麽是無明?誰能說一說什麽是無明?

弟子:“我”就是無明。

“我”就是無明,對。你說。

弟子:有了淫欲心。

淫欲就是無明。誰能再廣泛地說一下?

弟子:起心動念就是無明。

好,他這句話全給包括了,大家說得都對。

“我”就是無明,淫欲就是無明,起心動念就是無明,你眼耳鼻舌身意全是無明,六根六塵全是無明。你不要以為,“在六根裏,我還能挑出一個好的根,在六塵裏,我還有一個好的六塵。”你不知道,整個都是在一個無明裏,我們就在大黑鍋蓋裏活著,所以我們的處境都是非常可怕的。但是我們今天能修道,能夠去聽講,能夠念佛,這就很了不起了,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萬幸。我們知道這一點,實際上就具備了修行的本錢。你知道這點就行,過去聽半句偈子都會了脫生死的,我們現在聽了這麽多,就更有了本錢。

主要就是怎麽樣“精進無為”的問題,處處得無為,處處得住空相,處處不被物質所擾。你處處得空,不能被這個物質給嚇唬住,精進地修習無為法。

【釋】“吾保此人”,我保證這個人。“必得道矣”,一定會得道的。

“吾”就是“我”的意思,這裏指佛,佛不妄語。你斷除情欲,修無為法,沒有不得道的。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佛給保證了。佛給授記了,那你還怕什麽?是不是?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千萬不要被那個邪師所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