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戰國策

楚圍雍氏五月

【提要】

向他國、他人有所求而得不到對方的援手是比較難堪的一件事。求人是被動的,如何將被動變為主動,使對方來積極的回應你的請求,確實需要動點腦筋。  

【原文】

楚圍雍氏五月。韓令使者求救于秦,冠蓋相望也,秦師不下。韓又令尚靳使秦,謂王曰:“韓之于秦也,居為隱蔽,出為雁行。今韓已病矣,秦師不下。臣聞之,唇揭者齒寒,願大王之熟計之。”宣太後曰:“使者來者眾矣,獨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後謂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盡置其身妾之上,而妾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韓,兵不眾,糧不多,則不足以救韓。夫救韓之危,日費千金,獨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尚靳歸書報韓王,韓王遣張翠。張翠稱病,日行一縣。張翠至,甘茂曰:“韓急矣,先生病而來。”張翠曰:“韓未急也,且急矣。”甘茂曰:“秦重國知王也,韓之急緩莫不知。今先生言不急,可乎?”張翠曰:“韓急則折而入與楚矣,臣安敢來?”甘茂曰:“先生毋復言也。”
甘茂人言秦王曰:“公仲柄得秦師,故敢捍楚。今雍氏圍,而秦師不下,是無韓也。公仲抑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國南合于楚。楚、韓為一,魏氏不敢不聽,是楚以三國謀秦也。如此,則伐秦之形成矣。不識坐而待伐,孰與伐人之利?”秦王曰:“善。”果下師于崤以救韓。

【譯文】

楚軍包圍了韓國雍氏城長達五個月。韓襄王派眾多使者向秦國求救,使者車輛絡繹不絕、冠蓋相望于道,秦國的軍隊還是不出崤山來援救韓國。韓國又派尚靳出使秦國,對秦昭王說:“韓國對于秦國來說,平時就像個屏障,有戰事時就是先鋒。現在韓國萬分危急,但秦國不派兵相救。我聽說過這樣的話,'唇亡齒寒',希望大王您仔細考慮這個問題。”
秦宣太後說:“韓國的使者來了那麽多,隻有尚先生的話說得有道理。”于是召尚靳進見。宣太後對尚靳說:“我服侍惠王時,惠王把大腿壓在我身上,我感到疲倦不能支撐,他把整個身子都壓在我身上時,而我卻不感覺重,這是為什麽呢?因為這樣對我來說比較舒服。秦國幫助韓國,如果兵力不足,糧食不多,就無法解救韓國。解救韓國的危難,每天要耗費數以千計的銀兩,難道不能讓我得到一點好處嗎?”
尚靳回國後把宣太後的話告訴了韓襄王,韓襄王又派張翠出使秦國。張翠假稱自己有病,每天隻走一個縣。張翠到了秦國,甘茂說:“韓國已經很危急了,而先生還抱病前來。”張翠說:“韓國還沒有到危急的時刻,隻是快要危急了而已。”甘茂說:“秦國堂堂大國,秦王智慧聖明,韓國的危急之事秦國沒有不知道的。現在先生卻說韓國並不危急,這樣行嗎?”張翠說:“韓國一旦危急就轉向歸順楚國了,我怎麽還敢來秦國?”甘茂說:“先生不要再說了。”。
甘茂進宮對秦昭王說:“公仲以為能夠得到秦國的援助,所以才敢抵御楚國。現在雍氏被圍攻,而秦軍不肯去援救,這就勢必要失去韓國。公仲因為得不到秦國的援救而憂鬱不上朝,公叔就會趁機讓韓國向南去跟楚國講和。楚國和韓國結為一體,魏國就不敢不聽從,這樣一來楚國就可以用這三個國家的力量來圖謀秦國。這樣,它們共同進攻秦國的情勢就形成了。我不知坐等別人來進攻有利,還是主動進攻別人有利?”秦昭王說:“不錯。”秦軍終于從崤山出兵去解救韓國。楚國很快從韓國撤軍了。

【評析】

秦國本想在救助韓國前撈到土地等眾多好處,但讓張翠的巧妙說辭和毫不低三下氣的姿態所迷惑,終于無條件的出兵援韓。張翠一改以前使者的急促、積極和低下的姿態,在秦國前面有些怠慢、有些架子,這反而引起了秦國的重視。最關鍵的,張翠又以要與楚國講和來試探、脅迫秦國,這一招果然管用,秦國不想丟失昔日的盟友,更不想讓盟友跟敵人聯合。如此張翠由被動地位很快轉化為主動地位,秦國隻能以積極的援助行動來拉攏韓國了。
現實人情世故,也大都如此。人性中的利益權衡、自私自利等否定性的東西太多,所以用求情、喚醒對方同情心的手段很難奏效,倒是採取否定的、威脅的、懲罰的方式以重大利益損失來脅迫,倒容易使應該幫你的人就範。化被動為主動,就象年輕人追求異性,一味地追人家,反而讓人家輕視你,而不時擺擺高姿態、甚至造成其他異性追你的假象,就會使你追求的對象開始看重你、仰視你。人性復雜,要想成事,必然要懂得如何駕御人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