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戰國策

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

【提要】

在國際關系中,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一切以現實的利益作為進行外交的標準和圭臬。趙國合縱攻秦失敗之後,蘇秦再一次將合縱的希望寄托在齊國身上,憑著他的凌厲詞鋒和對國際鬥爭的真知灼見,說服趙國駕馭他國、與秦國分庭抗禮。

【原文】

齊欲攻宋,秦令起賈禁之。齊乃趙以伐宋。秦王怒,屬怨于趙。李兌約五國以伐秦無功,留天下之兵成皋,而陰構于秦。又欲與秦攻魏,以解其怨而取封焉。
魏王不說。之齊,謂齊王曰:“臣為足下謂魏王曰:‘三晉皆有秦患。今之攻秦也,為趙也。五國伐趙,趙必亡矣。秦逐李兌,李兌必死。今之伐秦也,以救李子之于死也。今趙留天下之甲于成皋,而陰鬻之于秦,已講,則令秦攻魏以成其私封,王之事趙也何得矣?且王嘗濟于漳,而身朝于邯鄲,抱陰、成,負蒿、葛、薜,以為趙蔽,而趙無為王行也。今又以何陽、姑密封其子,而乃令秦攻王,以便取陰。人比然而後如賢不,如王若用所以事趙之半收齊,天下有敢謀王者乎?王之事齊也,無入朝之辱,無割地之費。齊為王之故,虛國于燕、趙之前,用兵于二千裏之外,故攻城野戰,未嘗不為王先被矢石也。得二都,割河東,盡效之于王。自是之後,秦攻魏,齊甲未嘗不歲至于王之境也。請問王之所以報齊者可乎?韓處于趙,去齊三千裏,王以此疑齊,曰有秦陰。今王又挾故薛公以為相,善韓徐以為上交,尊虞商以為大客,王固可以反疑齊乎?’于魏王聽此言也甚詘,其欲事王也甚循。甚怨于趙。臣願王之日聞魏而無庸見惡也,臣請為王推其怨于趙,願王之陰重趙,而無使秦之見王之重趙也。秦見之且亦重趙。齊、秦交重趙,臣必見燕與韓、魏亦且重趙也,皆且無敢與趙治。五國事趙,趙從親以合于秦,必為王高矣。臣故欲王之偏劫天下,而皆私甘之也。王使臣以韓、魏與燕劫趙,使丹也甘之;以趙劫韓、魏,使臣也甘之;以三晉劫秦,使順也甘之;以天下劫楚,使順也甘之。則天下皆秦以事王,而不敢相私也。交定,然後王擇焉。”

【譯文】

齊國想進攻宋國,秦國派起賈前去阻止。齊國就聯合趙國共同進攻宋國。秦昭王很生氣,把怨恨都集結于趙國。趙國的李兌聯合趙、韓、魏、燕、齊五國去攻打秦國,沒有成功,于是就把諸侯的軍隊留在成皋,自己卻暗中與秦國和解。同時又想和秦國聯合進攻魏國,以此消除秦國對趙國的怨恨,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自己取得封地。
魏昭王很不高興。蘇秦就到齊國去,對齊王說:“我替您對魏王說:‘趙、魏、韓三國都遭受過秦國的威脅,這次聯合進攻秦國,是因為趙國的緣故。如果秦、齊、燕、韓、魏五國聯合進攻趙國,趙國必定會滅亡。如果秦國趕走李兌,李兌隻有死路一條。現在去討伐秦國,實際上是在救李兌的性命。如今趙國把諸侯聯軍駐留在成皋,暗中出賣諸侯,和秦國勾結媾和,並且已訂立了和約,還想聯合秦國一起來進攻魏國,圖謀為李兌奪取封地,這麽一來,大王您尊崇趙國究竟又得到了什麽好處呢?況且,大王您曾經親自北渡漳水去邯鄲拜訪趙王,獻出陰、成之地,割讓葛、薛,用來作為趙國的屏障,而趙國卻一點不為大王效力。現在又把河陽、姑密兩地分給李兌的兒子,而李兌卻勾結秦國攻打魏國,以便奪取陶邑。
大凡人隻有通過比較才能知道賢與不賢,大王如果拿出對待趙國一半的誠意去聯合齊國,又有哪個諸侯國敢圖謀大王您呢?大王您如果為齊國助力,就不會有稱臣朝拜的屈辱,也沒有割地的損失。齊國因為大王為齊國助力,就會趕在燕、趙兩國之前出動所有的軍隊,在二千裏以外的地方作戰,不管是攻城,還是野戰,齊國軍隊都會為大王打頭陣當先鋒。攻下城邑,割取河東之地,全都獻給大王。從此以後,秦兵進攻魏國,齊國沒有一次不是越過邊境前來援救的。請問大王您用來報答齊國的做法又是如何呢?韓在楚國,距離齊國有三千裏,大王卻因此懷疑齊國,竟說齊國和秦國有私交。現在大王又扶持齊國的故相做國相,把趙將韓徐當作知己,把虞商作為貴客,大王竟然可以反倒對齊國產生懷疑嗎?
“魏王聽了這番話感到自己很理屈,所以很想事奉大王,特別怨恨趙國。我希望大王逐漸了解魏國而不要厭惡它。我請求替大王把秦國對魏國的怨恨轉移到趙國去。希望大王您能暗中尊重趙國,而且不讓秦國知道大王您看重趙國。秦國知道齊國看重趙國,那麽我料想燕、韓、魏三國也必將看重趙國,而且都不敢和趙國對抗。這樣,五國共同事奉趙國,趙國又與秦國結成聯盟;趙國的地位一定會居于齊國之上。所以,我想讓大王您使諸侯之間互相沖突,然後您暗暗從中進行調解。大王可使韓、魏、燕三國與趙國發生沖突,派公玉丹暗中調解;讓趙國和韓、魏兩國發生沖突,派大臣我去進行調解;讓韓、趙、魏三國和秦國發生沖突,派順子從中說和;讓所有諸侯和楚國發王沖突,派韓從中調解。這樣,諸侯都會背棄秦國而投靠大王,而且不敢私下與秦國交往。大王的邦交穩定以後,看與五國中的誰友好對您有利,再從中加以選擇。”

【評析】

要想贏得國際霸主的地位,就要處處插手國際事務,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經常出頭露面、大顯身手。有實力者可以操縱各國間的聯合結盟、分化與戰爭。戰國時代的秦國和齊國就多次挑起國際爭端,然後處理這些事端,從而贏得各國的倚重和服從,彰現和鞏固自己的領袖地位。冷戰時代的美國和蘇聯,可謂這方面的代表,在國際上翻雲覆雨、操縱戰爭、簽署協定,儼然成為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大國。
戰國各諸侯達成合縱聯合的目的,是為了各自的兼並擴張,並無互利互存可言。今天聯甲攻乙,明天又聯乙攻甲。聯甲攻乙,既聯甲則甲不助乙而減少攻乙之阻力,並可借甲之力而成破乙之功,待乙破甲孤,乙無力助甲之時再回頭攻甲。也可以說今日之聯甲攻乙,即是為了有利于明日之攻甲。其合縱聯合的實質如此而已。這正是合縱連橫復雜多變、極不穩定的重要原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