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戰國策

齊欲伐魏淳于髡謂齊王

【提要】

坐收漁翁之利者,是最為聰明不過的。我們與他人相爭,一定要警惕兩敗俱傷、漁翁得利。

【原文】

齊欲伐魏。淳于髡謂齊王曰:“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于前,犬廢于後,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而獲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齊、魏久相持,以頓其兵,弊其眾,臣恐強秦、大楚承其後,有田父之功。”齊王懼,謝將休士也。

【譯文】

齊王想發兵攻打魏國。淳于髡對他說:“韓子盧,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東郭逡則是世上數得著的狡兔。韓子盧追逐東郭逡,接連環山追了三圈,翻山跑了五趟,前面的兔子筋疲力盡,後面的狗也筋疲力盡,大家都跑不動了,各自倒在地上活活累死。有個老農夫看到了,不費吹灰之力撿走了它們。與此相同,要是齊、魏兩國相持不下,雙方士兵百姓都疲憊不堪,臣擔憂秦、楚兩個強敵會抄我們後路,以博取農夫之利。”齊王聽後很是害怕,就下令休養將士,不再出兵。
 
【評析】

除了“鸛蚌相爭、漁翁得利”外,這裏又出來一個典故:“犬兔相爭、農夫得利”。它們都用形象的故事說明了多方鬥爭中最後一方取勝的真理。多方鬥爭,一定要善于借力打力,以他人的內耗、相爭來消滅與自己為敵者的有生力量,戰國時代秦國之能一統天下、元末農民起義中朱元璋之能最後稱帝、工農紅軍之能最後打敗國民黨軍隊,實際上都與敵人互相損耗、兩敗俱傷有著重大關系。
淳于髡之能夠說服齊王,關鍵是他善于用寓言故事來把這層道理生動、直接的講明白。由于典故、寓言形象生動、淺顯易懂,所以說服力量強,傳播面積廣。運用典故最關鍵的是要將寓言故事用得十分恰當,這樣才能發揮典故的啓迪作用。我們在說服他人之前,不僅應多聯想寓言和典故,而且平時要註意知識積累、故事收集,並應對事件本質有深刻把握,如此才能作類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