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條據書信

“三萬”活動下鄉走訪民情日志

下鄉走訪民情日志

xx年3月13日 星期天

我們在入戶了解民情時,一位叫溫柏林的老人,提出希望多了解、得到一些種植方面的最新科技信息。聽後,我們這些科普工作者深感責任重大。的確,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必須時刻記住基層百姓,特別是廣大農民的需求,必須常常深入最基層,多多了解,民情民意,切實幫助基層民眾做點實事。

xx年3月14日 星期一

在駐村訪問民愛村國小留守兒童時,看見學生們在破舊的課桌椅上學習,心裏很是難過,我們下定決心要盡力幫助村裏的孩子們,解決一些當務之急的實際問題。利用單位和個人的關系,幫助他們解決課桌椅破舊、教學設備奇缺等困難。我們也呼吁一些有愛心的人士也一起來幫助這些孩子們,讓孩子們象市裏的學生一樣也能在一個好的環境裏學習。

xx年3月15日 星期二

今天我們走訪一戶名叫華成明的老人。他今年75歲,家有4個兒子,分成了5戶,有田地10畝,主要種些雜糧,收入兩萬元左右。一個兒子在外地打工,其餘的在周邊打工,他反映了很多問題,一是村委會建的太遠不方便,二是小病就醫不是很方便,三是小孩子放學路上不安全等問題。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與村委會一起商量後,村委會表示1、村委會辦公樓遷建已提上議程,2、向村民提供多個就近醫療點的聯系方式,3、針對小孩子放學路上安全問題,我們與學校商定放學後由學校班導將學生送到主要路口。

xx年3月16日 星期三

近段時間,走訪入戶村民反映比較多的問題是新農保60歲以上的老人養老金發放問題。這個問題引起了我們很大關註,經過了解,我們發現在落實新農保政策時,有的把60歲以下的參保人員與60歲以上的老人拿養老金掛鉤捆包起來。經過協調,目前民愛村60歲以上的老人都拿到了養老金,我們也很高興。國家的惠農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貫徹。

xx年3月17日 星期四

民愛村是個相對比較貧困的村,每年的集體收入不足萬元。根據村民反映,多少年沒有興辦一個村企業,也無引進大型農業項目。村裏的中青年勞動力外出打工比較普遍,在家的都是“三留”人員,即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田地基本無人種。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很痛心,下一步我們要幫助村裏拿出民愛村發展規劃來,幫助民愛村早日走出貧困。

xx年3月18日 星期五

我們走訪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地無人種的問題普遍存在。通過進一步了解得知,種地:一般種的都是水稻、玉米、黃豆等作物,一畝地產值500元左右。而通常外出打工做事一天都有幾十到百把元的收入,有的一天收入兩百多元,農民們的結論是種地不如打工。在我們看來是農民不了解經濟作物的種植信息,也就是說種什麽來錢快,來錢多,這是我們從事科普工作者的責任。

xx年3月21日 星期一

下鄉入村訪民情,對我們在城市裏長大的人來說是很新奇,也很興奮的,但在實際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就拿大冶方言來說就有很多大冶方言我們都不懂。今天晚上我們來到剛從外面打工做事回來的溫青言夫妻家,了解民情後,他非常熱情請我們在他家“過夜”,我們非常奇怪,怎麽這裏有請人過夜的風俗,就一再說:“我們在村支書家睡”。後來通過了解才知道“過夜”就是吃晚飯。哎,看來我們還要學習大冶方言上下功夫。

xx年3月21日 星期二

“屋裏坐!屋裏坐!”一位叫程良炎的村民熱情的拉著我們到他家聊聊。據了解,他在xx年的時候養了100多天豬,年底的時候下了一場大雪,豬不明原因的病死了70多頭。他想繼續把豬場辦下去,後因種種原因貸款沒有成功,讓他幾度灰心想要放棄。但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立體養殖目標,他沒有放棄,如今近500平米的養豬場還養著十幾天豬,準備東山再起。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了農民的樸實、堅毅、不折不饒的精神,更深刻的體會到我們身為科技工作者肩上的擔子之重。

xx年3月23日 星期三

今天在走訪時,一位叫梅秋良的村民得知我們是代表政府來送政策、訪民情的,就與我們在家門口促膝長談,談論關于農村嬰幼兒醫療保險如何交費問題。如今農民保險意識提高了,希望孩子出生就能享受醫保政策,但是大多數村民想知道什麽時候買或什麽時候該買才能讓幼兒在出生後就能享受到這項政策。

我們感覺到農村的各項政策宣傳到位是非常必要的,同時我們也建議村委會以後也應該將各項政策及最新政策及時的張貼在村民相對集中的地方,以便村民及時掌握和了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