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話題作文 中秋節 中秋節作文

關於中秋節的作文:年少時的中秋節

我是鄉下人,兒時的中秋節,直到十六歲那年為止,都是在鄉下過的。

那些年,總是早早地盼著過中秋節,為的是這一天能夠吃飽飯,能夠吃到月餅,也許還能吃到一點好菜。

中秋節到了,飯是吃飽了,但月餅很少,每人只能吃到一個或半個麻餅,好菜更少,就是一點豬肉,我們兄弟姐妹每人吃上一兩塊。在父母親的“領導下”過中秋節,又有肉吃,又有魚吃,在我的記憶里是不曾有過的。

我們固然沒有多少東西吃,但是,父親、母親吃了沒吃、吃了多少呢?我們兄弟姐妹們,誰也沒有去留心,更沒有誰能夠想到父母親辛辛苦苦因而自己不吃,把自己的一份讓給父母親吃。我們都很想吃,都沒想到要讓,都沒有那么“優秀”。至於兄弟姐妹之間更是互不相讓,當然也不爭不搶,都各自津津有味地吃完母親分給的“那一份”。“孔融讓梨”的事情是沒有發生過的,我們家沒有“孔融”。

鄉村過節,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吃”。由於中秋節只能吃到那么一點點東西,吃帶來的快樂也就那么一點點。所以,我現在實在想不起來兒時中秋節有過什么吃的快樂。

是不是當時的中秋節就沒有別的快樂的事情了呢?並不是。快樂的事情還是有的,而且非常非常的快樂。這就是“賞月”,因為這種“賞月”的方式非同一般。

那時候的月光特別特別的明亮,那時候鄉村的空氣、鄉村的風特別特別的清新,既如宋人蘇軾文中所說的“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又如唐人李白詩中所稱道的“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實在是妙不可言。

時至今日,那時的清風,那時的明月,已經不可再得。當年的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現如今,不論是誰,不論他拿出的錢有多少,卻再也買不回當年的明月,當年的風了!

當然,說是“賞月”,其實既不登高,又不臨水,也沒誰說是“賞月”,而且還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叫做“守月”。所謂“守月”,就是守護月亮,保衛月亮,目的是防止“天狗吃月”。據說,到了中秋節的這個晚上,月亮面臨危險,“天狗”很有可能要來吃它,所以需要人來守護。

為了“守月”,中秋之夜全村老少在家裡吃罷了晚飯和月餅,帶著各種各樣的板凳、椅子,都坐在明晃晃的月光下,坐在曬穀坪上,聽會講故事的人講古老的故事。在月光下講故事,這種有味道的事情,平時也有,但是不常有,到了中秋節就非有不可了。因為“守月”的時間很長,自月出守到月落,若是沒有很多好故事聽,是熬不住的。

要是中秋之夜平安無事,“天狗”沒有來“吃月”,小孩子和一部分大人往往聽著一個一個的故事,守著守著慢慢就睡著了,而不知東方之既白。許多人睡到月亮落下去,太陽升起來,都完全渾然不知。直到睜開眼睛看到紅日杲杲生於東了,這才知道“守月”的任務已經完成,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已經過去,下一個中秋節又要再等三百六十五天了。

要是發生了“天狗吃月”,人們就一齊呼喊。那是聲嘶力竭的呼喊,那是歇斯底里的呼喊,也是發自內心的呼喊,為的是從“天狗口裡”把月亮救出來。這時候曬穀坪上的氣氛,不僅是很緊張,簡直是很恐怖了。呼喊聲中還會夾雜著哭泣聲,上了年紀的老奶奶與軟心腸的大嬸大媽呼喊到後來便成哭喊,一邊哭一邊喊。如果“天狗”遲遲不把月亮“吐”出來,村裡的大人們就會搬出響器來,一邊敲鑼打鼓,一邊拚命呼喊,甚至於還會不斷地朝天鳴放鳥銃,直到把月亮救出來為止。

我開始時覺得天狗實在厲害,月亮掛在天上,那么高,又那么大,它竟然能夠把月亮給吃了!但再一想,又覺得天狗其實並不可怕。月亮雖然被它吃了,但只要人們一喊,它還得把吃進口裡的月亮乖乖地吐出來,所以還是人最厲害。然而,“天狗吃月”之後,村里人用盡所有法子,一直折騰到天亮也沒能把月亮從“天狗口裡”救出來的事情,也是有的。到了這種時候,村裡的大人們便會情緒低落,產生一種不祥的預感。雖然過後又看到月亮照樣升起,照樣明亮,卻並不放心,總擔心這個被“天狗”吃進去卻沒有吐出來、後來卻又稀里糊塗地出來了的月亮,不知什么時候會給人帶來災難。

回想起來,兒時的中秋節,也有因下雨或者天陰根本看不見月亮的情況。這樣的中秋節,沒有“守月”活動,更不用擔心“天狗吃月”,雖然省事又省心,卻總覺得有些遺憾。在有月亮的中秋節中,發生“天狗吃月”的少,平安無事的多,但村里人“守月”從沒有人認為“天狗不吃月”就是白守,從來沒有人有什么怨言。相反,大家覺得“守月”而“天狗不吃月”是最好的事,不“守月”而被“天狗”吃掉了月亮才是糟糕透頂的事。甚至,還有人認為“天狗”之所以沒有“吃月”,就是因為有人“守月”才不敢吃。若是不守,肯定吃了。

今天看來,這種執著,明顯不免於蒙昧。然而,這樣一種執著何以能夠由古及今世代相傳,卻不是付之一笑可以了得,而是大有思索的必要。

孩提時的我,以為月亮之所以年年月月地照耀大地,不過是為了報答人類的救命之恩。人類一年一年地救它,它理所當然地要一年一年地來給人類照夜,這叫知恩圖報。若是什么時候它偷懶了,不肯來給人照夜了,那么下一次“天狗”吃它的時候,我們就不管它了。

一直到讀國中,我才知道根本就沒有什么“天狗”。所謂“天狗吃月”,其實是月亮被一片烏雲遮住了,月亮重新露臉,那是風吹雲動的結果,絕不是人們的吶喊之聲、鐘鼓之聲、槍銃之聲嚇得“天狗”把月亮從口裡吐出來。而“天狗吃月”之後不肯吐出來,原來是烏雲蓋住月亮之後,風不吹雲不飄,久久地蓋住月亮沒有散去。所以人類實未曾救過月亮,而月亮來照耀我們並不是為了來報什么“救命之恩”。

按說,這應該叫做覺悟,或者應該叫做活明白了。只可惜,覺悟了,明白了,並不等於快樂也隨之增加了,事實上卻是正好相反。

從十六歲開始,我少小離家,外出讀書,自此再未能同父母親一起過過中秋節。

雖然,我離開父母以後的中秋節,月餅與好菜是越來越多,過得越來越“豪華”。甚至,不缺美酒佳肴、月餅果品山積的月下盛宴,不缺被人前呼後擁的熱鬧,也有把酒問月的風雅,也有長嘯狂吟的豪舉,可說是足慰平生,應有盡有了。

方其時,人以為“四美具,二難並”,樂莫樂兮,樂莫大兮!

然而,樂則樂矣!又誰知,良辰美景奈何天?貧賤中兒時中秋節的那種快樂,已經不可再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