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言文 古文觀止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唐]柳宗元 
【題解】本篇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遊記。
文章著力摹寫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從中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中孤凄悲涼的心情,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對潭中遊魚的刻劃雖隻寥寥幾句,卻極其準確地寫出潭水空明澄澈的程度和遊魚的形神姿態,其生動傳神的筆觸、繪聲繪影的手段,令人嘆為觀止。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1],為嵁為岩[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3];俶爾遠逝[4];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5],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右[6],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選自中華書局校點本《柳宗元集》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一片竹林,聽到有流水聲,那清脆的聲音如環佩叮咚,心裏不禁暗暗高興。在竹叢中砍出一條通道,鑽過去俯身見有一個小潭,潭水非常清澈。小潭由整塊的巨石作底,近岸邊石底上卷露出水面,形成一處處突出水面的高低、島嶼、高岩、巨石。小潭四周綠樹翠藤,交織攀纏如網,參差懸垂,搖曳多姿。潭裏大約有一百多條魚,都好象懸空而遊毫無依托似的。陽光一直照到水底,那魚的影子點點映在潭底石上,呆呆地一動也不動;忽然尾巴一扭遊到遠處,往來倏忽,好象在和遊人取樂。
向小潭的西南方眺望,隻見一條曲折蜿蜒的小溪,時隱時現。溪岸犬牙交錯,無法探知它的源頭。坐在潭邊,四面竹樹環抱,寂寥無人,那幽深悲涼的氣氛,簡直蝕骨傷神。由于這地方環境太冷清,不可久居,所以留下標志就離開了。
這次同遊的有吳武陵、龔右,我堂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是崔家兩少年,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汪賢度)
【注解】
[1]坻(chí池):水中高地。[2]嵁(kān堪):高深的山岩。[3]佁(chì翅):痴呆的樣子。[4]俶(chù觸)爾:動的樣子。[5]鬥折:象北鬥星那樣曲折。[6]吳武陵:信州(今江西上饒)人,唐憲宗元和初年進士,因罪被貶永州,與柳宗元交好。龔右:有些版本作龔古,生平不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