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題目材料作文

精選材料作文審題素材(五)

精選材料作文審題素材(五)

二十六、老鼠愛大米

在一個青黃不接的初夏,一隻老鼠餓得眼冒金花,意外地掉進一口盛有半滿的米缸裏。這飛來的口福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警惕地望了望四周,確定沒有什麽危險之後,接著就是一通猛吃,吃完後倒頭就睡。

老鼠就這樣在米缸裏吃了睡,睡了再吃。日子不知不覺在豐衣足食的悠閒中流逝。有時老鼠也曾為是否要跳出米缸去進行過激烈的思想鬥爭與痛苦的抉擇,但終究未能擺脫白花花大米的誘惑。直到有一天它發現米缸見底,才突然意識到了以米缸現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沒有這個能力了。臨死之前,還幻想:“主人!你再來半缸大米該是多好啊?”這可能嗎?

審題參考:對于老鼠而言,那半缸米是一塊試金石。如果它想將其全部據為己有,其代價就是自己的生命。因此管理學家把老鼠能夠跳出缸外的高度稱為“生命高度”。而這高度就掌握在老鼠自己手裏,它多留戀一天,多貪吃一天,就離死亡更近了一步。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對于每個人來說,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就是那缸“米”,如果在日後的工作中不註意學習,一旦知識消耗殆盡,也就隻有落伍了;而對于企業來說一旦所有員工的“米”都“吃”完,企業也就該關門了。還有的學生形象地比喻,這半缸米好比父母給我們準備的上半輩子的財富,一旦吃完了,下半輩子還得靠自己,不然後果也會像老鼠那樣悲慘。

二十七、下一個

世界球王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裏,參加過1364場比賽,共踢進1282個球,並創造了一個隊員在一場比賽中射進8個球的記錄。他超凡的技術不僅令萬千球迷心醉,而且常使球場上的對手拍手叫絕。他不僅球藝高超,而且談吐不凡。當他創造進球滿1000記錄時,有人問他:

“您哪個球踢得最好?”

貝利笑了,意味深長地說:“下一個。”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尋味,像他的球一樣精彩。

審題參考:永不滿足,永遠奮鬥,可見貝利的不懈追求。作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就是要這種永不滿足,永遠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永遠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二十八、自己造的房子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助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後來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

“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麽會這樣呢?現在他隻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裏!

審題參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舍得花血汗,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時,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裏了。

把你自己當成那個木匠吧,想一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進去一顆釘子,加上去一塊板子,或者豎起一面牆,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中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了再重建,即使隻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尚,牆上的銘牌上寫著:“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二十九、吳下阿蒙

呂蒙,字子明,三國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自幼家境貧窮,目不識丁。有一次,吳王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身負重任,應該抓緊時間讀書,借以成長自己的知識和才幹。”呂蒙推脫說:“軍中的事情太多,每天忙不過來,哪有時間來讀書呢?”孫權就給他講了自己的學習經歷,還介紹了漢光武在軍事繁忙之中仍然手不釋卷和曹操老而好學的故事。呂蒙聽後深受感動,從此發奮讀書,進步很快。後來他給魯肅獻計五條,魯肅看罷,肅然起敬,他拍著呂蒙的肩膀說:“我一直以為老兄隻是能武不能文,想不到你學識如此淵博,你已經完全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呂蒙笑道:“士過三日,即當刮目相看。”

審題參考:隻要經過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昔日吳下阿蒙也能讓人刮目相看,何況天資並不差的我們是不是更有可能成功呢?隻要你主觀上不斷努力,必定能獲得別人的重視和信任。因為天才出于勤奮,這是一條無法否認的真理。

三十、坦然面對失去

在飛速行駛的火車上,一位老人剛買的新鞋不慎從視窗掉下去了一隻,周圍的旅客無不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剩下的那隻也扔了下去。眾人大惑不解,老人卻坦然一笑:“鞋無論多麽貴,剩下一隻對我來說就沒有用處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讓揀到的人得到一雙新鞋,說不定他還能穿呢!”老人看似反常的舉動,體現了清醒的價值判斷: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果斷放棄。這種坦然面對失去的豁達心態,令人頓生敬意,也發人深思。

審題參考:人生有得必有失,不能隻贏得起而輸不起。坦然面對失去,需要及時調整心態,首先要面對失去,承認失去,不能總沉溺于已經不存在的東西之中。得到和失去是相對的。民間安慰失東西的人總是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事實正是如此。與其為了失去而懊惱,不如全力去爭取新的得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