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演講稿 大學生演講稿

大學生文明禮儀演講稿

【大學生文明禮儀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文明在我心中》。

大家都知道,文明是一個國家進步的根本,是一個人修身養性必修的課程。古時候的聖人君子都是尊崇文明的。正是這種文明,推動了中國的發展。

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苦苦的追尋文明,但他們沒有發現,實際上,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文明就在我們心中,我們常把文明看得那麽神聖,那麽高貴,那麽遙不可及。其實不然。文明不就是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嗎?其實,隻要多留心一下你身邊的人和事,文明不難找到。每當你走在大街上,看見有人將老人扶過馬路的時候;每當你坐在公車上,看見一個天真的小孩把車位讓給老阿麼的時候;你所看到的都是文明。我們不要總以為文明是神聖的,是要經過千辛萬苦才能找到的。

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也要學會創造文明,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我想,也許有人會說:“我哪兒會創造文明啊。”其實,請大家想一想,如果沒有創造文明的人,又哪兒來的文明呢?所以,我們要在平時的學習 ,生活中有意識的去培養我們文明的習慣。我們要把文明和我們的生活合而為一。我們要做到每當我們走在路上看見廢紙可以自然而然的將它撿起;每當你看見老師同學能夠自然而然的打招呼。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這些,那這就反映了你是一個講文明的人。因為文明的意識早已在我們的心裏扎了根,這些看似平常卻能折射出我們修養的事,早已和我們的生活融為一體,根本不用我們去特意想起它並且刻意去做。

文明是一種修養,它透露的是我們的純潔、謙遜、有文化底蘊。如果一個粗魯、野蠻的人站在你面前,你一定會感到很不快吧!那是因為他是個沒有修養、不講文明的人。相反,如果一個文質彬彬、朝氣蓬勃的人站在你的面前,你難道還會覺得不快嗎?你一定會上前主動去和他打招呼吧!因為那是個有修養的人、是個講文明的人!

文明又是一種氣質。它讓別人看到了你“高雅脫俗”的一面 ,可能你做的一切是微不足道的、平平常常的,但是,你良好的習慣、講文明的行為,往往會使人稱贊:“這人真有氣質!”

因此,尋找文明並不難,難的是你不知道什麽是文明,什麽叫講文明。文明就在你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中,隻要註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文明就會悄悄在你心裏扎根、開花、結果了!

現在,就請望望你們的身邊,看看你們的腳下,拾起你們身邊的每一片紙,提醒你們身邊的每一位同學:“爭當文明人,爭做文明事”吧!

我們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大學生文明禮儀演講稿】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那麽,什麽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貭素、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貭素、外塑單位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系。

作為具有50xx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遊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于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于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情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裏,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在單位,領導如果能夠帶好頭;在視窗單位,視窗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民能夠帶好這個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毫不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麽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我們十三億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