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智囊 第三部 察智

察智·洞察真情

【原文】
口變緇素①,權移馬鹿;山鬼晝舞,愁魂夜哭;如得其情,片言折獄②;唯參與由③,吾是私淑④。集“得情”。

【注解】
①緇素:緇為黑色的布,素為白色的布,此處指顏色的黑白。
②折獄:判斷訴訟。
③參與由:曾參與仲由,孔子的兩個學生,于政事善明察。
④私淑:不能當面得到教誨,隻能心裏敬仰。

【譯文】
有口才的人,可以把黑的說成白的;有權勢的人,能夠指著鹿卻說是馬;但在有才智的人眼中,隻要隻字片語就能察出實情。集此為“得情”卷。

殷雲霽
【原文】
正德中,殷雲霽字近夫,知清江,縣民朱鎧死于文廟西廡中,莫知殺之者。忽得匿名書,曰:“殺鎧者某也。”某系素仇,眾謂不誣。雲霽曰:“此嫁賊以緩治①也。”問左右:“與鎧狎②者誰?”對曰:“胥姚。”雲霽乃集群胥于堂,曰:“吾欲寫書,各呈若字。”有姚明者,字類匿名書,詰之曰:“爾何殺鎧?”明大驚曰:“鎧將販于蘇,獨吾候之,利其資,故殺之耳。

【注解】
①緩治:延緩破案。
②狎:親近。

【譯文】
明武宗正德年間,殷雲霽(壽張人,字近夫)任清江知縣。縣民朱鎧死于文廟西邊廊下,不知道凶手是誰,但有一封匿名信,說:“殺死朱鎧的是某人。”某人和朱鎧有舊仇,大家都認為很可能是他。殷雲霽說:“這是真凶嫁禍他人,要誤導我們的調查。朱鎧左鄰右舍誰和他親近?”都回答說:“姚姓屬吏。”殷雲霽就將所有屬吏聚集于公堂說:“我需要一個字寫得好的人,各呈上你們的字。”屬吏之中,姚明的字最像匿名信的筆跡,殷雲霽就問他:“為什麽殺朱鎧?”姚明大驚,隻好招認說:“朱鎧將到蘇州做生意,我因貪圖他的財物,所以殺他。”

高子業
【原文】
高子業①初任代州守,有諸生江槔與鄰人爭宅址。將哄②,陰刃族人江孜等,匿二屍圖誣鄰人。鄰人知,不敢哄,全畀以宅,槔埋屍室中。數年,槔兄千戶楫枉殺其妻,槔嗾妻家訟楫,並誣楫殺孜事,楫拷死,無後③,與弟槃重襲楫職。訟上監司台,付子業再鞫。業問槔以孜等屍所在,槔對曰:“楫殺孜埋屍其室,不知所在。”曰:“楫何事殺孜?”槔愕然,對曰:“為槔爭宅址。”曰:“爾與同宅居乎?”對曰:“異居。”曰:“為爾爭宅址,殺人埋屍己室,有斯理乎?”問吏曰:“搜屍槔室否?”對曰:“未也。”乃命搜槔室,掘地得二屍于槔居所,刃跡宛然,槔服罪。州人曰:“十年冤獄,一旦得雪。”
州豪吳世傑誣族人吳世江奸盜,拷掠死二十餘命,世江更數冬不死。子業覆獄牘,問曰:“盜贓布裙一,谷數斛。世江有田若廬,富而行劫,何也。”世傑曰:“賊餌色。”即呼奸婦問之曰:“盜奸若何?”對曰:“奸也。”“何時?”曰:“夜。”曰:“夜奸何得識賊名?”對曰:“世傑教我賊名。”世傑遂伏誣殺人罪。

【注解】
①高子業:高叔嗣,字子業,明朝人。
②哄:聚眾鬥毆。
③無後:沒有後代。

【譯文】
高子業初任代州太守時,有秀才江槔和鄰人爭奪住屋,幾乎發生毆鬥。江槔暗中殺死族人江孜等兩人,把屍體藏匿起來,準備誣害鄰人。鄰人知情因而不敢和他毆鬥,把住屋都給江槔,江槔就將屍體埋在房子裏。數年後,江槔的哥哥江楫誤殺了妻子,江槔于是唆使江楫妻子的家人去告江楫,同時誣陷江楫殺死江孜等兩人。江楫被拷打而死,沒有後代,就由弟弟江槃繼承職位。訟案呈上專管刑獄的監司,交付高子業再審查。高子業問江槔,江孜等屍體在哪裏,江槔說:“江楫殺死江孜後,把屍體埋在房子裏,不知道確實的地點在何處。”高子業問:“江楫為什麽要殺死江孜?”江槔慌張地回答:“為我和鄰人爭住屋。”高子業問道:“你和江楫住同一幢屋子嗎?”“不住一起。”高子業說:“他和你去爭住屋,殺人後把屍體埋在自己房子裏,有這種道理嗎?”又問差役說:“在江槔的房子搜查過屍體沒有?”差役回答:“還沒有。”于是高子業命人搜查江槔的房子,果然在地下挖到兩具屍體,刀刃砍傷的痕跡還很清楚,江槔才認罪。州人都說:“十年的冤獄,如今才洗清。”
州中的大族吳世傑,誣害族人吳世江。世澤竊盜,逼供拷打,吳世江幸而經過數年不死。高子業重新審查訟案的記錄,問吳世傑道:“竊盜的贓物有布裙一條、谷物數斛。吳世江有房子和田地,家境富裕,為什麽要當竊賊?”吳世傑說:“是要劫色。”于是高子葉又叫奸婦來問道:“竊賊怎麽對你?”“qiáng奸(著作權 所 有 ew en ya n .c om 易 文 言網)。”“什麽時候?”“半夜。”“半夜qiáng奸(著作權 所 有 ew en ya n .c om 易 文 言網),怎麽知道竊賊是誰?”“是吳世傑告訴我竊賊名字的。”吳世傑這才承認誣告殺人罪。

李德裕
【原文】
李德裕鎮浙右。甘露寺僧訴交代常住①什物,被前主事僧②耗用常住金若幹兩,引證前數輩,皆有遞相交領文籍分明,眾詞指以新得替人隱而用之,且雲:“初上之時,交領分兩既明,及交割之日,不見其金。”鞫成具獄,伏罪昭然。未窮破用之所③,公疑其未盡,微以意揣之,僧乃訴冤曰:“積年以來,空交分兩文書,其實無金矣。眾乃以孤立,欲乘此擠之。”公曰:“此不難知也。”乃召兜子④數乘,命關連僧人對事,遣入兜子中,門皆向壁,不令相見;命取黃泥各模交付下次金樣以憑證據,僧既不知形狀,竟摸不成,前數輩皆伏罪。

【注解】
①常住:不能耗費的固定資產。
②主事僧:主管寺院事務的僧人,即住持。
③破用之所:挪用到什麽地方。
④兜子:一種小轎子。

【譯文】
唐朝人李德裕鎮守浙東時,甘露寺的僧侶控告在移交寺院雜物時,被前任住持耗費常住金若幹兩,引證前幾任住持都有互相移交,記載得很清楚,眾僧也指證前任住持私下挪用常住金,而且說初上任時,移交的銀兩數目很清楚,到交出來時銀兩卻不見了。審判結束後,罪證昭然,但沒有追究銀兩用到哪裏。李德裕懷疑案子沒有審問清楚,于是隱約地對僧人稍加誘導,僧侶于是說出他的冤情道:“多少年來,都是隻移交記錄銀兩的文書,其實早就沒有銀兩了,眾僧因為我孤立,想乘此機會排擠我。”李德裕說:“這種事不難查清楚。”就找了數頂轎子,命令相關的僧侶都進入轎中,轎門對著牆壁,彼此看不見,再命令人取各種形狀的黃泥來,讓每個僧侶分別捏出交付給下任的黃金模式,作為證據,僧侶既不知道形狀,當然捏不出來,前數任住持僧侶才俯首認罪。

張齊賢
【原文】
戚裏①有分財不均者,更②相訟。齊賢曰:“是非台府所能決,臣請自治之。”齊賢坐相府,召訟者問曰:“汝非以彼分財多,汝分少乎?”曰:“然。”具款,乃召兩吏,令甲家入乙舍,乙家入甲舍,貨財無得動,分書則交易,明日奏聞,上曰:“朕固知非君不能定也。”

【注解】
①戚裏:皇帝外戚聚居的地方,此處指外戚。
②更:互相。

【譯文】
宋朝時,王室外戚所住的鄰裏中,有人認為財產沒有平均分配,因而互相控告。張齊賢(冤句人,字師亮)對皇帝說:“這不是御史台所能判決的,請讓微臣親自去處理。”張齊賢對互相控告的人問道:“你不是認為他分的財產多,你分的少嗎?”“是的。”兩者都如此回答。張齊賢便讓他們詳列財物條目,再找兩名役使,命令甲家的財物搬入乙的房舍,乙家的搬入甲的房舍,所有的財物都不能動,分配財物的檔案也交換,第二天就向皇帝奏報,皇帝說:“朕就知道沒有你不能決斷的。”

宣彥昭 範邰
【原文】
宣彥昭仕元,為平陽州判官,天大雨,民與軍爭簦①,各認己物。彥昭裂而為二,並驅出,使卒踵其後。軍忿噪不已,民曰:“汝自失簦,于我何與?”卒以聞,彥昭杖民,令買簦償軍。
範邵為浚儀令,二人挾絹于市互爭,令斷之,各分一半去,後遣人密察之,有一喜一慍之色,于是擒喜者。
〔評〕李惠②斷燕巢事,即此一理所推也。
魏雍州廳事有燕爭巢,鬥已累日。刺史李惠令人掩護,試命紀綱斷之,並辭。惠乃使卒以弱竹彈兩燕,既而一去一留。惠笑謂屬吏曰:“此留者,自計為巢功重;彼去者,既經楚痛,理無固心。”群下服其深察。

【注解】
①簦:雨傘。
②李惠:北魏獻文帝皇後之父,長于思察,曾為青州刺史。

【譯文】
宣彥昭在元朝時擔任平陽州判官(節度使、觀察使的僚屬)。有一天下大雨,百姓與士卒爭傘用,各自認為是自己的。宣彥昭將傘分裂為二,並趕二人出門,派士兵跟隨在後面,隻見那個士卒氣憤得不得了,而百姓卻說:“你自己失去傘,與我何幹?”跟隨的士兵把這個情況告訴宣彥昭,宣彥昭用杖刑處罰百姓,並命令他買傘還士卒。
範邰任浚儀令時,有兩個人在市場上搶奪一匹絹,範邰命令將絹裁斷,每人各取一半後離去,派人暗中觀察,有一個很高興,一個很生氣,于是逮捕高興的那個人。
〔評譯〕李惠(後魏人)判斷燕子爭巢的事,就是這個道理的推廣。
雍州官衙屋檐下,有燕子爭巢爭了好幾天,刺史李惠派人將燕巢小心地取下來,派人用細竹子彈兩隻燕子,後來一隻飛走,一隻留著,李惠笑著對屬下說:“留著的燕子自認為築巢功夫大,飛走的燕子經過痛苦之後,就失去了堅持的心意。”屬下都佩服他觀察的深刻。

安重榮 韓彥古
【原文】
安重榮雖武人而習吏事。初為成德節度,有夫婦訟其子不孝者。重榮拔劍,授其父使自殺之。其父泣不忍,其母從旁詬夫面,奪劍而逐其子,問之,乃繼母也。重榮為叱其母出,而從後射殺之。
韓彥古字子師,延安人,蘄王世忠之子。知平江府。有士族之母,訟其夫前妻子之者,以衣冠①扶掖而來,乃其嫡子也。彥古曰:“事體頗重,當略懲戒之。”母曰:“業已論訴,願明公據法加罪。”彥古曰:“若然,必送獄而後明,汝年老,必不能理對,姑留扶掖之子,就獄與證,徐議所決。”母良久雲:“乞文狀歸家,俟其不悛,即再告理。”由是不敢復至。

【注解】
①衣冠:此處指衣冠整齊。

【譯文】
後晉時安重榮雖然是武人,但熟習文治的事,曾經任成德節度使。有一對夫婦控告自己的兒子不孝,安重榮拔劍交給父親,叫他殺自己兒子,父親哭著不忍心下手,而母親卻在旁邊責罵丈夫,並且搶下劍來追趕兒子。問明原因,乃是繼母,安重榮因而勒令母親出去,而從後面殺了她。
宋朝人韓彥古(字子師,名將韓世忠之子)出知平江府時,有一位士族的母親前來控告她丈夫前妻的兒子,當時有一位士紳攙扶著她,原來是她的親生子。韓彥古道:“這件官司茲事體大,本官認為將令郎略加懲戒就好了。”婦人道:“民婦已經告到官府了,但願大人依法論罪。”韓彥古道:“若是如此,就必須進行一段漫長且繁復的審訊過程,你年紀已老,你能將所有細節一一分辯嗎?我看暫且將你的親生兒子關入獄中慢慢查證,再考慮如何處置比較好。”婦人想了良久,說:“民婦請求將訴狀暫且撤回,他如果仍不悔改,便可告請鄉裏公斷。”于是,那名婦人再也不敢前來告狀了。

孫亮
【原文】
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黃門①至中藏②取蜜漬梅,蜜中有鼠矢。亮問主藏吏曰:“黃門從汝求蜜耶?”曰:“向求之,實不敢與。”黃門不服,左右請付獄推③,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裏燥,亮曰:“若久在蜜中,當濕透;今裏燥,必黃門所為!”于是黃門首服。

【注解】
①黃門:宦官。
②中藏:宮中的倉庫。
③推:決斷。

【譯文】
吳主孫亮一天走出西苑,想吃生梅,于是遣宦官到宮內的倉庫去取蜜浸漬生梅。發現取來的蜜中有老鼠屎,孫亮便問管倉庫的官吏說:“是不是有宦官從你這兒拿蜜了?”回答說:“他剛剛來求蜜,不過小人確實沒敢給他。”宦官不服,左右的人便請求交監獄官判斷,孫亮說:“這很容易弄清楚。”于是孫亮就命人剖開老鼠屎,發現裏面是幹燥的。孫亮說:“老鼠屎如果在蜜中很久了,裏面一定是濕透的;現在裏面還是幹的,一定是宦官剛剛加入的。”宦官于是甘願服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