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百戰奇略 第八卷

歸戰

【提示】
    本篇以《歸戰》為題,旨在闡述對退歸之敵作戰應註意掌握的原則,同前篇《逐戰》一樣,仍屬追擊作戰的問題。它認為,對于退歸之敵,必須在查明其退歸原因後,再決定是否追擊。凡屬兵疲糧盡的“歸師”,可以派兵追擊之;但對為了儲存實力而主動撤退歸國之敵,就不可以輕率攔擊它。本篇所引之“歸師勿遏”,乃孫子所論用兵八則之一,意思是,對于退歸本國的敵人不要去攔擊。孫子此論雖在當時的具體條件下不無其一定正確性,但若對敵之“歸師”情況、原因不加具體考察和分析,就一律主張“勿遏”的話,則未免失之偏頗了。本篇在繼承孫子思想合理核心的基礎上,對敵之“歸師”情況、原因能作具體分析,不同情況區別對待,較好地體現了用兵的彈性。應當說,這比孫子當時提出的“歸師勿遏”的主張,則更加符合戰爭實踐的客觀需要。
    東漢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三月,曹操率軍圍攻張綉于穰城,不久因得悉袁紹將襲許昌而解圍北歸,張綉于是乘機率眾尾隨追擊,而此時荊州劉表遣兵援救張綉屯駐于安眾,正憑險固守以扼曹操歸路。曹操軍至安眾,前後受敵,不得前進。在此情勢下,曹操巧施計謀,利用夜暗“鑿險偽遁”,並設伏兵以待張綉來追。天明之後,張綉誤認曹操已經敗逃,遂率全部兵馬追來,曹操揮軍配合伏兵夾擊,大敗張綉軍。事後,曹操在回答荀彧問題時說張綉的失敗在于“遏吾歸師,而與吾死地戰”(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曹操此論並沒有說到實質性問題。事實上,張綉的失敗並不在于他率軍阻扼了曹操“歸師”,而在于他對此“歸師”情況缺乏正確分析和判斷,輕率出兵追擊,結果中了曹操偽遁誘殲之計。

【譯文】
    大凡與敵人相攻戰,如果敵人無緣無故地突然退走,就必須認真查明其原因。敵人果然因為力衰糧盡而退走,就可以選派輕裝精銳部隊跟蹤追擊它。倘若敵人是為了儲存實力而退歸,那麽,就不要輕率地攔截它。誠如兵法所說:“對于退歸本國的敵人,不要輕率攔擊它。”
    東漢獻帝建安三年,曹操率軍圍攻據守穰城的張綉。荊州牧劉表派兵援救張綉。張綉企圖扼守安眾險要地勢,以切斷曹操軍的後路。致使曹操部隊不得前進,處于前後受敵的被動不利地位;曹操于是乘夜暗命令部隊于險要地方開鑿地道偽裝成逃走的樣子,而暗設伏兵以等待敵人。張綉率領全部兵力追到這裏,曹操立即揮縱伏兵與步騎主力實施夾擊,一舉大敗張綉軍。事後,當謀士荀彧問到此戰取勝原因時,曹操對他說:“敵人企圖阻遏我軍退歸之路,同我們被置于死地而戰的部隊較量,我因此知道是能夠取得勝利的。”

【原文】
    凡與敵相攻,若敵無故退歸,必須審察,果力疲糧竭,可選輕銳躡之。若是歸師,則不可遏也。法曰:“歸師勿遏。”①
    漢獻帝建安三年,曹操圍張綉②于穰③。劉表④遣兵救之,綉欲安眾⑤守險,以絕軍後。操軍不得進,前後受敵,夜乃鑿險〔為地道〕偽遁,伏兵以待。綉悉兵來追,操縱奇兵〔步騎〕夾攻,大敗之。謂荀彧⑥曰:“虜遏我歸師,而與吾死地〔戰〕,吾是以〔知〕勝矣。”⑦

【注解】
    ①歸師勿遏:語出《孫子兵法·軍爭篇》。
    ②張綉:東漢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西南)人。董卓部將張濟之侄。濟死,繼領其眾,屯據宛城,後降曹操,不久復叛。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五月,于安眾被曹操打敗;次年,曹操征袁紹時,他再度降操,任揚威將軍。後從攻烏桓而死于途中。
    ③穰:縣名。故址在今河南鄧縣城外東南隅。
    ④劉表:東漢山陽高平(今山東魚台東北)人,字景升。漢室遠支皇族。官至荊州牧。死後,其子劉琮歸順曹操。
    ⑤安眾:縣名。故址在今河南鄧縣東北。
    ⑥荀彧:曹操謀士。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字文若。出身士族,初附袁紹,後歸曹操。官至尚書令,參與軍國大事。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失寵,被迫自殺身亡。
    ⑦本篇史例出自《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