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詩大全 元宵節古詩

清平樂·上元月蝕

瑤華②映闕,烘散蓂墀雪③。比擬尋常清景④別,第一團圓時節。
影蛾忽泛初弦⑤,分輝借與宮蓮。七寶⑥修成合璧,重輪歲歲中天。

【注解】
①上元:即元宵。
②瑤華:美玉口晉葛洪《抱樸子·助學》:“故瑤華不琢,則耀夜之景不發。”此處借指入蝕之月仿佛是光彩照人的美玉一般。
③蓂墀雪:謂生長著瑞草的殿階上,呈現出潔白一片的景象。 蓂,一種瑞草。《竹書紀年》卷上:“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箕英,一曰蓂莢。”據雲:古代唐堯觀蓂莢而知月。
④清景:猶清光。晉葛洪《抱樸子·廣譬》:“三辰蔽于天,則清景暗于地。”又,三國曹植《公宴》:“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
⑤影娥二句:影娥,即影娥池。漢代未央宮中池名,此池本鑿以為玩月,後代指清澈鑒月的水池。《三輔黃圖·未央宮》:“影娥池,武帝鑿以玩月。其旁起望鵠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亦曰眺蟾台。” 初弦,上弦月。 宮蓮,蓮花瓣之美稱。
⑥七寶:古代民間傳說,月由七寶合成。唐段成式《酉陽雜坦·天咫》:“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

【賞析】
此篇全用白描,不加雕琢。上片前一句描繪了月全蝕時所見的景象,後二句贊美其景象不比尋常,即更富朦朧感、夢幻感。下片寫月出蝕之情景;前二句寫月蝕漸出呈現“初弦’夕之景,後二句寫蝕出復圓。前後八句,寫了月蝕的全過程及其不同的景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