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話題作文 清明節

清明節習俗作文

清明節習俗作文六年級作文

在清明節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令食品。

由于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系,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征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幹後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在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清明節習俗作文初一作文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隻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相傳是源于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背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麽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于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製。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系,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這畢竟不利于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蕩秋千、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庄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于塋樹。其去鄉裏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遊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1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寒食打秋幹,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這恐怕隻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秋千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鉤與打毯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于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蕩秋千等俗也隻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幹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儲存于清明節中。

清明節習俗作文初二作文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舊時,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說,隻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于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隻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

關于包袱裏的冥錢,種類很多。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巨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

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于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于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征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插柳]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隻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闢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闢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裏,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于《詩經。小雅。採薇》裏“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戴柳]清明戴柳,有將柳枝編成圓圈戴在頭上者,也有將嫩柳枝刮結成花朵而插于頭髻者,還有直接將柳枝插于頭髻者。明朝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清明,“家家插柳滿檐,青茜可愛,男女或戴之”。

今人《蕪湖古今》:清明,“清晨,街市叫賣楊柳,家家折一枝綠柳蘸上清水,插上門楣,婦女則結楊柳球,戴在鬢邊”。

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毗鄰諸姐妹,一株斜插綠雲翹。”民間諺語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清明不戴柳,來世變豬狗。”說明戴柳有闢邪功用。清明戴柳之俗遍見各地。

清光緒二年《懷安縣志》:清明,“插柳于門,男女亦各戴之。諺雲:‘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白首’”。清朝插柳戴柳,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為闢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紀年華之義,有所謂清明插柳“紀年華”,“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之說。這種習俗是宋代“寒食”冠禮的遺存。宋代將男女成年行冠禮的時間統一定在“寒食”節,而不論生時年月,“凡官民不論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頭。”(《夢梁錄》)戴柳即為成年標志。據此,後世便有“紀年華”之遺俗,並演化成婦女戴柳球于鬢畔以祈紅顏永駐的習俗。在此,青青春柳,又有象征青春之義。時值春季婦女戴柳,則表現出對青春年華的珍惜與留戀。

[蕩秋千]古代,清明節有蕩秋千的習俗。秋千,古字兩字均有“革”字旁,千字還帶走字,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獲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蕩秋千的活動。最早稱之為“千秋”。傳說為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後來,齊恆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至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為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以後為避忌諱,將“千秋”兩字倒轉為“秋千”。以後逐漸演化成用兩根繩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時代,秋千成為專供婦女玩耍的遊戲,以練習輕捷、矯健。打秋千時,人在空中蕩來蕩去,翩翩若飛,很有趣味。《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宮中至寒食節,競豎秋千,令宮嬪輩笑以為宴樂,帝呼之為半仙之戲。”

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也有人在放風箏時,把所有的煩惱寫在紙上,讓它隨風箏飛上藍天,認為一切煩惱都會隨風而去。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俗。據宋朝史籍記載:“清明前後十日,城中士女艷妝飾,金翠琛縭,接踵聯肩,翩翩遊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人們帶著食物,來到郊野,投向大自然。宋代踏青之風盛行,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了宋代清明時節京都人民踏青遠足的熱鬧情景。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蹴鞠”為用足去踢球,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據《說苑》記載,相傳為黃帝發明,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鞠”在戰國時代已開始流行。其時的鞠“以皮為之,中實以毛”。唐代用動物的膀胱為球膽,內中充氣,增加了球的彈性,可拳打腳踢。

大約在漢代有了蹴鞠的專著《蹴鞠經》。唐宋時出現蹴鞠的專門組織球會“圓社”。杜甫“十年蹴鞠將雛運,萬裏秋千習俗同”的詩句說明在唐朝時,清明蹴鞠已十分興盛。

唐人仲無顏在《氣球賦》中描寫了時人足球賽的情景“寒食景妍,交爭競逐,弛突喧鬧,或略地以丸走,乍陵空似月圓”。當時的球賽有兩人對踢的“白打”,即以踢的花樣和次數多少決定勝負;亦有三人踢的“官場”。到了宋代,開始使用球門,同時有了評判勝負的裁判員,此為現代足球的前身。蹴鞠不僅在民間十分流行,在宮內亦然。韋庄在《長安清明》中說:“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王建在《宮詞》中亦說:“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

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中“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的詩句,說明除了民間和宮延,軍隊中亦開展踢球活動。

據說唐僖宗非常喜歡踢球,他曾對俳優石野豬誇口說:“騰若步打進士,當得狀元”。宋徽宗也非常喜歡蹴鞠,高俅之所以深得徽宗寵信,並被封為太慰,就是因為他“踢得好腳氣球”。

[鬥雞]鬥雞作為一種娛樂活動,早在春秋時就相當流行,傳承至唐代,風靡一時,並形成了主要于清明時鬥雞的習俗。

唐玄宗在即位前就十分喜愛鬥雞活動,待他即位以後,在宮中專門修建了雞坊,選養了千餘隻“金毫鐵距、高冠昂尾”的雄雞,並派五百小兒專門負責訓養。皇帝如此,達官顯貴爭先效仿。許多人為此不惜重金,以至傾家蕩產。由于鬥雞之風大興,城中男女均事鬥雞,貧寒者無資購雞,便以玩假雞為樂。

傳說唐玄宗在一次出遊途中,遇一小兒賈昌玩木雞。玄宗將小兒召入宮中,使其在雞坊訓養雄雞。因賈昌訓養有方,深得玄宗賞識,遂“金帛之賜,日到其家”。賈昌在當時號稱“神雞童”,社會地位日變。他的父親去世時,唐玄宗下令“縣令為葬器喪車”。時人有詩諷刺說:“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

關于鬥雞的記載,早期可見于《戰國策.齊策》、《左傳》、《史記》等書。《三輔黃圖》記載漢長樂宮有鬥雞台。漢畫像石、畫像磚有屢見不鮮的鬥雞圖。唐杜淹在《吟寒食鬥雞應秦王教》中對鬥雞的場面作了淋漓盡致的描寫:“寒食東郊道,揚鞴競出籠。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風。顧敵知心勇,先鳴覺氣雄。長翹頻掃陣,利爪屢通中。飛毛遍綠野,灑血漬芳叢。雖然百戰勝,會自不論功”。

清明節習俗作文初二作文

寒食節的祭掃所表達的感恩情結,具有強化中國傳統道德支柱綱常倫理的效能。而據歷史記載,上巳節的春遊,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了類似歐洲中世紀突破“男女之大防”的狂歡節的某些萌芽。兩種截然不同的需求,最終奇妙地融合進了一個清明節氣,這不能說不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施愛東說,與其他傳統大節不太一樣,由于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與“節俗”的綜合節日,因而清明節也是傳統節日系統中少有的依陽歷而確定的節日,節日時間比較固定地在現行公歷每年的4月5日前後。此時正是春暖花開的踏青時節。

《周禮》中有一段被歷代無數文人墨客征引過的記載:“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什麽意思呢?是說中春二月,萬物萌生,這樣的時節應該順應天時,讓青年男女自由約會,甚至私奔交合也不必禁止。

鄭玄認為,這是“重天時,權許之也。”而據張君房的《雲笈七簽》:“每歲三月三日,蠶市之辰,遠近之人,祈乞嗣息”,可見三月三日在製度化的道教中也被賦予了明確的求子功能,因為青年男女雖有水邊桑林“野合”之實,但這是拿不上台面的理由,而“求子”可能是最拿得上台面的理由。

唐代開始,寒食與清明並列放假,不同年號分別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展的時代。

為了讓人們能夠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一日。“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圃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

清明掃墓與踏青,本來是兩個不同的文化主題,宋以後慢慢地融為一體,並不斷地被賦予肯定的文化意義。人們把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系起來,認為清明節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其文化意義部分與西方感恩節有異曲同工之處。

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道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系,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一大文化支柱,有助于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系,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清明節習俗作文初一作文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向先人祭拜。

在中國北方有清明戴柳的習俗,就是折柳枝扎成圓圈或帽子戴在頭上,或插柳枝于屋檐和門窗上。據《燕京歲時記》上說:”至清明戴柳者,乃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水之隅,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蠆毒。“北京有句民諺:”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可見此俗流傳到民間,戴不戴柳卻與死後的下場有關了。

踏青,即郊外春遊活動。由于各地春天到來的時間不一,過此節亦有先後,福建、四川等地在農歷二月二日,陝西等地在農歷三月三日。在北京地區卻與清明節同時進行。舊時的踏青,以西直門外的高梁橋為最盛。《瓶花齋集》有一段真實地記載:”高梁橋在西直門外,京師最勝地也。

清明還有放風箏,蕩秋千、吃寒食的習俗。

沒錯,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幹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製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中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現在流行于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吃清明螺,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隻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潮汕人過清明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食薄餅: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薄餅分皮。餡兩部份,皮是用面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壤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紙。餡分鹹、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臘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餡的稱鹹餡;用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成為“糖蔥”的為甜餡。食時用薄餅皮卷成圓筒狀就食。

蒸樸籽?。潮汕有一種樹叫樸籽樹(又叫樸丁樹,屬榆科),葉橢圓形,果實大如綠豆,味甘甜。傳說先人在飢荒年,採此樹葉充飢度荒。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樸籽樹葉滿叢嫩綠。後人為不忘過去,便在清明節採此樹葉,和米舂搗成粉,發酵配糖,用陶模蒸製成樸籽?,有梅花型及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在閩南僑鄉,每逢清明節必定做一些糕、?和米棕,在清明節前後讓家人食用,此外,中國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幹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清明節習俗作文六年級作文

摘要: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裏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隻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隻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清明節習俗作文六年級作文

摘要: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

啊,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人們都趕著去祭拜自己死去的親戚和朋友,有的人買菊花和美酒;有的買紙錢和香和燭。可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清明節是怎麽來的,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隻吃涼的食品。

而且關于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隻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隻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關于清明節的傳說是多種多樣的,是說不完的,今天就講到這裏吧!從去年開始,清明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日,便于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祭奠親人。清明節真是來之不易啊!

清明節習俗作文六年級作文

清明節祭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古人稱這個時節為“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然而,到了現代社會,祭祀活動中的封建庸俗之風仍影響著一些人。在城市,且不說有的人當街焚香、燒冥幣紙錢污染環境,就是焚燒的祭奠紙品也“現代”得離譜:紙糊的撲克、麻將、冰櫃、彩電、汽車、別墅、紙製的“三陪女”等等應有盡有。這些東西把現代物欲享受與封建迷信色彩攪和到一起,讓純樸的情思變得怪異。在山區,人們在祭掃先人墓時隨意點火,導致火災,使山林受損,環境被破壞。這些做法完全背離了掃墓的初衷,使清明節變得並不“清明”。

紀念已逝親人,關鍵在心意。良好業績,家庭和睦,才是對已逝親人的最好告慰。時代變了,掃墓的方式應當更文明。清明掃墓要採取文明健康、符合時代特點的祭祀方式,讓人們祭拜祖先的傳統習俗和善良願望能以更加環保、自然的方式得到充分表達。目前,網上掃墓、音樂祭掃、鮮花悼念、植樹寄哀思等無污染、無危害的文明祭祀方式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採用。結合當前開展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每個人都應“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文明祭祖,破除迷信,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位新時期的文明市民。

清明節習俗作文六年級作文

清明節紀念祖先有多種形式: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由于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新加坡華人也在廟宇裏為死者立神主牌,廟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清明節當天有些人家也在家裏拜祭祖先。在清明節這一天,可到先人墳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廟的靈位前靜默鞠躬。

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了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逐漸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採用樹祭、花祭、網祭等全新的形式去祭奠逝者,表達哀思,越來越註重心底真實的情感。

清明節習俗作文六年級作文

清明節,印象就是吃煮雞蛋,蕩秋千,掃墓。

離萬松山(魯中革命烈士陵園)近,小時候的清明,老師帶我們去掃墓。雖然口頭上喊著什麽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傳統之類的口號,心卻被春遊和煮雞蛋吸引著。萬松山前繞著小汶河,山上松柏翠綠,在春回大地的清明時節,可以想象景色是多麽美好。你想,被嚴寒桎梏了一冬的孩子,來這裏掃墓,該是多麽的幸福啊......跟孩子們相比,山上的松樹和河邊的柳樹就遭殃了--家家戶戶的磨眼裏、門口都要插松枝和柳枝。孩子們就趁掃墓的時候,把樹枝折回家。那時不懂插這些是為了紀念誰,就知道把柳笛和松笛吹的不亦樂乎。

秋千好像是清明節才有的遊戲。我們那裏叫“悠千”。找兩棵靠的近的大樹,一根粗繩子,讓有力氣的大人給拴好,幾個孩子便有了自己的天地。一根繩子也讓孩子們玩得花樣疊出:單人的、雙人的、多人的,坐著的、蹲著的、站著的。要趁清明節這天盡情的玩耍,因為大人說:打前不打後,打後死他舅"--意思是秋千得在節前打,節後打就死舅舅。當然是騙人的。或許是因為大人們都忙,怕孩子們蕩秋千不安全才編出來嚇唬人的。

雞蛋,似乎是清明的最重要的標志。小時候家裏窮,雞蛋是要賣了換油鹽醬醋的,平時難得吃幾回。但是,清明節就不一樣了。家家都煮上幾個,染成紅的、綠的、紫的、花的、甚至西瓜的,更有巧手的在上面畫上好看的圖案給孩子們。女孩子喜歡比較誰的雞蛋漂亮,男孩子們並不在乎漂不漂亮,隻要硬就行--因為“杠雞蛋”是清明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每人持一個雞蛋,撞在一起,被撞破了的就輸了,就的把撞破的雞蛋送給贏方。所以,在清明節裏誰擁有一個最硬的雞蛋就會贏得大家的崇拜,當然,是因為他可以吃好多雞蛋。

10年前,我外地求學,清明節那天收到爸爸的來信,爸爸說:"清明節了,你買幾個雞蛋吃吧。家裏人都想你,你媽煮了好多雞蛋,你弟弟說給你留著呢......當時的弟弟才7歲,記得看完信,我哭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