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第二卷

周紀二 顯王元年(癸醜、前368)

周紀二 周顯王元年(癸醜,公元前368年)

[1]齊伐魏,取觀津。

[1]齊國攻打魏國,奪取觀津。

[2]趙侵齊,取長城。

[2]趙國入侵齊國,佔領長城。

三年(乙卯、前366)

三年(乙卯,公元前366年)

[1]魏、韓會于宅陽。

[1]魏國、韓國在宅陽舉行會議。

[2]秦敗魏師、韓師于洛陽。

[2]秦國在洛陽擊敗魏國和韓國軍隊。

四年(丙辰、前365)B>

四年(丙辰,公元前365年)

[1]魏伐宋。

[1]魏國攻打宋國。

五年(丁巳、前364)

五年(丁巳,公元前364年)

[1]秦獻公敗三晉之師于石門,斬首六萬。王賜以黼黻之服。

[1]秦獻公在石門大敗韓、趙、魏三國聯軍,斬首六萬人。周王特地頒賞他綉有黑、白、青花紋的服飾。

七年(己未、前362)

七年(己未,公元前362年)

[1]魏敗韓師、趙師于澮。

[1]魏國在澮地擊敗韓國和趙國軍隊。

[2]秦、魏戰于少梁,魏師敗績;獲魏公孫痤。

[2]秦國、魏國在少梁激戰,魏國軍隊大敗而逃,公孫痤被俘。

[3]衛聲公薨,子成侯速立。

[3]衛國衛聲公去世,其子衛速即位為衛成侯。

[4]燕桓公薨,子文公立。

[4]燕國燕桓公去世,其子即位為燕文公。

[5]秦獻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是時河、山以東強國六,淮、泗之間小國十餘,楚、魏與秦接界。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翟遇秦,擯斥之,不得與中國之會盟。于是孝公發憤,布德修政,欲以強秦。

[5]秦國秦獻公去世,其子即位為秦孝公。孝公已經二十一歲了。這時黃河、崤山以東有六個強國,淮河、泗水流域十幾個小國林立,楚國、魏國與秦國接壤。魏國築有一道長城,從鄭縣沿著洛水直到上郡;楚國自漢中向南佔有巴郡、黔中等地。各國都把秦國當作未開化的夷族,予以鄙視,不準參加中原各諸侯國的會議盟誓。目睹此情,秦孝公決心發憤圖強,整飭國家,修明政治,讓秦國強大起來。

八年(庚申、前361)

八年(庚申,公元前361年)

[1]孝公下令國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裏,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于是衛公孫鞅聞是令下,乃西入秦。

[1]秦孝公在國中下令說:“當年我國的國君秦穆公,立足于岐山、雍地,勵精圖治,向東平定了晉國之亂,以黃河劃定國界;向西稱霸于戎翟等族,佔地廣達千裏;被周王賜與方伯重任,各諸侯國都來祝賀,所開闢的基業是多麽光大宏偉。隻是後來歷代國君厲公、躁公、簡公及出子造成國內動亂不息,才無力顧及外事。魏、趙、韓三國奪去了先王開創的河西領土,這是無比的恥崐辱。到獻公即位時,平定安撫邊境,把都城遷到櫟陽,親往治理,準備向東征討,收復穆公時的舊地,重修穆公時的政策法令。我想到先輩的未竟之志,常常痛心疾首。現在賓客群臣中誰能獻上奇計,讓秦國強盛,我就封他為高官,給他封地。”衛國的公孫鞅聽到這道命令,于是西行來到秦國。

公孫鞅者,衛之庶孫也,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賢,未及進。會病,魏惠王往問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諱,將柰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衛鞅,年雖少,有奇才,願君舉國而聽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王許諾而去。公叔召鞅謝曰:“吾先君而後臣,故先為君謀,後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殺臣乎!”卒不去。王出,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衛鞅也!既又勸寡人殺之,豈不悖哉!”衛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監以求見孝公,說以富國強兵之術;公大悅,與議國事。

公孫鞅,是衛國宗族旁支後裔,喜好法家刑名之學。他在魏國國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深知他的才幹,但還未來得及推薦,就重病不起。魏惠王前來看望公叔痤,問道:“您如果不幸去世,國家大事如何來處置?”公叔痤說:“我手下任中庶子之職的公孫鞅,年紀雖輕,卻有奇才,希望國君把國家交給他來治理!”魏惠王聽罷默然不語。公叔痤又說:“如果國君您不採納我的建議而重用公孫鞅,那就要殺掉他,不要讓他到別的國家去。”魏惠王許諾後告辭而去。公叔痤又急忙召見公孫鞅道歉說:“我必須先忠于君上,然後才能照顧屬下;所以先建議惠王殺你,現在又告訴你。你趕快逃走吧!”公孫鞅搖頭說:“國君不能聽從你的意見來任用我,又怎麽能聽從你的意見來殺我呢?”到底沒有出逃。魏惠王離開公叔痤,果然對左右近臣說:“公叔痤病入膏肓,真是太可憐了。他先讓我把國家交給公孫鞅去治理,一會兒又勸我殺了他,豈不是糊塗了嗎?”公孫鞅到了秦國後,托寵臣景監推薦見到秦孝公,陳述了自己富國強兵的計畫,孝公大喜過望,從此與他共商國家大事。

十年(壬戌、前359)

十年(壬戌,公元前359年)

[1]衛鞅欲變法,秦人不悅。衛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甘龍曰:“不然,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衛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製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不告奸者與降敵同罰。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1]公孫鞅想實行變法改革,秦國的貴族都不贊同。他對秦孝公說:“對下層人,不能和他們商議開創的計畫,隻能和他們分享成功的利益。講論至高道德的人,與凡夫俗子沒有共同語言,要建成大業也不能去與眾人商議。所以聖賢之人隻要能夠強國,就不必拘泥于舊傳統。”大夫甘龍反駁說:“不對,按照舊章來治理,才能使官員熟悉規矩而百姓安定不亂。”公孫鞅說:“普通人隻知道安于舊習,學者往往陷于所知範圍不能自拔。這兩種人,讓他們做官守法可以,但不能和他們商討舊章之外開創大業的事。聰明的人製訂法規政策,愚笨的人隻會受製于人;賢德的人因時而變,無能的人才死守成法。”秦孝公說:“說得好!”便任命公孫鞅為左庶長的要職。于是製定變法的法令。下令將人民編為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監督,犯法連坐。舉報奸謀的人與殺敵立功的人獲同等賞賜,隱匿不報的人按臨陣降敵給以同等處罰。立軍功者,可以獲得上等爵位;私下鬥毆內訌的,以其輕重程度處以大小刑罰。致力于本業,耕田織布生產糧食布匹多的人,免除他們的賦役。不務正業因懶惰而貧窮的人,全家收為國家奴隸。王親國戚沒有獲得軍功的,不能享有宗族的地位。明確由低到高的各級官階等級,分別配給應享有的田地房宅、奴僕侍女、衣飾器物。使有功勞的人獲得榮譽,無功勞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顯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崐予五十金。乃下令。

法令已詳細製訂但尚未公布,公孫鞅怕百姓難以確信,于是在國都的集市南門立下一根長三丈的木桿,下令說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門去就賞給十金。百姓們感到此事很古怪,沒人動手去搬。公孫鞅又說:“能拿過去的賞五十金。”于是有一個人半信半疑地拿著木桿到了北門,立刻獲得了五十金的重賞。這時,公孫鞅才下令頒布變法法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國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數。于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民勇于公戰,怯于私鬥,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衛鞅曰:“此皆亂法之民也!”盡遷之于邊。其後民莫敢議令。

變法令頒布一年後,秦國百姓前往國都控訴新法使民不便的數以千計。這時太子也觸犯了法律,公孫鞅說:“新法不能順利施行,就在于上層人士帶頭違犯。”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能施以刑罰,便將他的老師公子虔處刑,將另一個老師公孫賈臉上刺字,以示懲戒。第二天,秦國人聽說此事,都小心翼翼地遵從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國一片路不拾遺、山無盜賊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為國作戰,不敢再行私鬥,鄉野城鎮都得到了治理。這時,那些當初說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來說新法好,公孫鞅說:“這些人都是亂法的刁民!”把他們全部驅趕到邊疆去住。此後老百姓不敢再議論法令的是非。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不善者反之,欺其鄰國,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以至于敗。所利不能葯其所傷,所獲不能補其所亡,豈不哀哉!昔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稱刻薄,又處戰攻之世,天下趨于詐力,猶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況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司馬光曰:信譽,是君主至高無上的法寶。國家靠人民來保衛,人民靠信譽來保護;不講信譽無法使人民服從,沒有人民便無法維持國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騙天下,建立霸業者不欺騙四方鄰國,善于治國者不欺騙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騙親人。隻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欺騙鄰國,欺騙百姓,甚至欺騙兄弟、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以至一敗塗地。靠欺騙所佔的一點兒便宜救不了致命之傷,所得到的遠遠少于失去的,這豈不令人痛心!當年齊桓公不違背曹沫以脅迫手段訂立的盟約,晉文公不貪圖攻打原地而遵守額度,魏文侯不背棄與山野之人打獵的約會,秦孝公不收回對移動木桿之人的重賞,這四位君主的治國之道尚稱不上完美,而公孫鞅可以說是過于刻薄了,但他們處于你攻我奪的戰國亂世,天下爾虞我詐、鬥智鬥勇之時,尚且不敢忘記樹立信譽以收服人民之心,又何況今日治理一統天下的當政者呢!

[2]韓懿侯薨,子昭侯立。

[2]韓國韓懿侯去世,其子即位為韓昭侯。

十一年(癸亥、前358)

十一年(癸亥,公元前358年)

[1]秦敗韓師于西山。

[1]秦國在西山擊敗韓國軍隊。

十二年(甲子、前357)

十二年(甲子,公元前357年)

[1]魏、韓會于。

[1]韓國、魏國在地舉行會議。

十三年(乙醜、前356)

十三年(乙醜,公元前356年)

[1]趙、燕會于阿。

[1]趙國、燕國在阿地舉行會議。

[2]趙、齊、宋會于平陸。

[2]趙國、齊國、宋國在平陸舉行會議。

十四年(丙寅、前355)*十四年(丙寅,公元前355年)

[1]齊威王、魏惠王會田于郊。惠王曰:“齊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惠王曰:“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臣者,將照千裏,豈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慚色。

[1]齊威王、魏惠王在效野約會狩獵。魏惠王問:“齊國也有什麽寶貝嗎?”齊威王說:“沒有。”魏惠王說:“我的國家雖小,尚有十顆直徑一寸以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車子的大珍珠。以齊國之大,難道能沒有寶貝?”齊威王說:“我對寶貝的看法和你可不一樣。我的大臣中有位檀子,派他鎮守南城,楚國不敢來犯,泗水流域的十二個諸侯國都來朝賀。我的大臣中還有位盼子,使他守高唐,趙國人怕得不敢向東到黃河邊來打漁。我的官吏中有位黔夫,令他守徐州,燕國人在北門、趙國人在西門望空禮拜求福,相隨來投奔的多達七千餘家。我的大臣中有位種首,讓他防備盜賊,便出現路不拾遺的太平景象。這四位大臣,光照千裏,豈止是十二乘車子呢!”魏惠王聽了面色十分慚愧。

[2]秦孝公、魏惠王會于杜平。

[2]秦孝公、魏惠王在杜平舉行會議。

[3]魯共公薨,子康公毛立。

[3]魯國魯共公去世,其子姬毛即位為魯康公。

十五年(丁卯、前354)

十五年(丁卯,公元前354年)

[1]秦敗魏師于元裏,斬首七千級,取少梁。

[1]秦國在元裏擊敗魏國軍隊,斬首七千餘人,奪取少梁。

[2]魏惠王伐趙,圍邯鄲。楚王使景舍救趙。

[2]魏惠王率軍攻打趙國,圍困邯鄲城。楚王派景舍為將出兵救趙。

十六年(戊辰、前353)

十六年(戊辰,公元前353年)

[1]齊威王使田忌救趙。

[1]齊威王派田忌率軍救趙。

初,孫臏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仕魏為將軍,自以能不及孫臏,乃召之;至,則以法斷其兩足而黥之,欲使終身廢棄。齊使者至魏,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者;齊使者竊載與之齊。田忌善而客待之,進于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于是威王謀救趙,以孫臏為將;辭以刑餘之人不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

起初,孫臏與龐涓一起學兵法,龐涓在魏國做將軍,自己估量才能不如孫臏,便召孫臏前來魏國,又設計依法砍斷孫臏的雙腳,在臉上刺字,想使他終身成為廢人。齊國使者來到魏國,孫臏以受刑罪人身份與他暗中相見,說動了齊國使者,偷偷地把孫臏藏在車中回到齊國。齊國大臣田忌把他奉為座上客,又推薦給齊威王。威王向他請教了兵法,于是延請他為老師。這時齊威王計畫出兵援救趙國,任命孫臏為大將,孫臏以自己是個殘疾之人堅決辭謝,齊威王便以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讓他坐在簾車裏,出謀劃策。

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拳,救鬥者不搏,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內;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據其街路,沖其方虛,彼必釋趙以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于魏也。”田忌從之。十月,邯鄲降魏。魏師還,與齊戰于桂陵,魏師大敗。

田忌準備率兵前往趙國,孫臏說:“排解兩方的鬥毆,不能用拳腳將他們開啟,更不能上手扶持一方幫著打,隻能因勢利導,乘虛而入,緊張的情勢受到阻禁,就自然化解了。現在兩國攻戰正酣,精兵銳卒傾巢而出,國中隻剩老弱病殘;您不如率軍急襲魏國都城,佔據交通要道,沖擊他們空虛的後方,魏軍一定會放棄攻趙回兵救援。這樣我們一舉兩得,既解了趙國之圍,又給魏國國內以打擊。”田忌聽從了孫臏的計策。十月,趙國的邯鄲城投降了魏國。魏軍又急忙還師援救國內,在桂陵與齊國軍隊發生激戰,魏軍大敗。

[2]韓伐東周,取陵觀、廩丘。

[2]韓國攻打東周王朝,奪取陵觀、廩丘。

[3]楚昭奚恤為相。江乙言于楚王曰:“人有愛其狗者,狗嘗溺井,其鄰人見,欲入言之,狗當門而噬之。今昭奚恤常惡臣之見,亦猶是也。且人有好揚人之善者,王曰:‘此君子也,’近之;好揚人之惡者,王曰:‘此小人也,’遠之。然則且有子弒其父、臣弒其主者,而王終己不知也。何者?以王好聞人之美而惡聞人之惡也。”王曰:“善,寡人願兩聞之。”

[3]楚國任用昭奚恤為國相。江乙對楚王說:“有個寵愛自己狗的人,狗向井裏撒尿,鄰居看見了,想到他家裏去告訴他,卻被狗堵住門咬。現在昭奚恤常常阻撓我來見您,就像惡狗堵門一樣。況且一有專說別人好話的人,您就說:‘這是君子啊!’便親近他;而對愛指出別人缺點的人,您總是說:‘這是個小人。’便疏遠他。然而人世間有兒子殺父親、臣下殺君主的惡人,您卻始終不知道。為什麽呢?原因在于您隻愛聽對別人的稱頌,不愛聽對別人的指責呀!”楚王聽後說:“你說得對,今後我要聽取兩方面的言論。

十七年(己巳、前352)

十七年(己巳,公元前352年)

[1]秦大良造伐魏。

[1]秦國大良造率軍攻打魏國。

[2]諸侯圍魏襄陵。

[2]各諸侯國出兵圍攻魏國襄陵城。

十八年(庚午、前351)

十八年(庚午,公元前351年)

[1]秦衛鞅圍魏固陽,降之。

[1]秦國公孫鞅率軍圍攻魏國固陽,固陽歸降。

[2]魏人歸趙邯鄲。與趙盟漳水上。

[2]魏國把奪來的邯鄲城歸還趙國,與趙國在漳水之畔締結和約。

[3]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

[3]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國相。

申不害者,鄭之賤臣也,學黃、老、刑名,以幹昭侯。昭侯用為相,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

申不害,原是鄭國的卑賤小臣,後來學習黃帝老子著作和法家刑名學問,向韓昭侯遊說。韓昭侯便用他為國相,對內整飭政治,對外積極開展交往,這樣進行了十五年,直到申不害去世,韓國一直國盛兵強。

申子嘗請仕其從兄,昭侯不許,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為學于子者,欲以治國也。今將聽子之謁而廢子之術乎,已其行子之術而廢子之請乎?子嘗教寡人修功勞,視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將奚聽乎?”申子乃闢舍請罪曰:“君真其人也!”

申不害曾經請求讓他的堂兄做個官,韓昭侯不同意,申不害很不高興。韓昭侯對他說:“我之所以向你請教,就是想治理好國家。現在我是批準你的私請來破壞你創設的法度呢,還是推行你的法度而拒絕你的私請呢?你曾經開導我要按功勞高低來封賞等級,現在你卻有私人的請求,我該聽哪種意見呢?”申不害便離開了自己正式居室,另居別處,向韓昭侯請罪說:“您真是我企望效力的賢明君主!”

昭侯有弊褲,命藏之。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賜左右而藏之!”昭侯曰:“吾聞明主愛一顰一笑,顰有為顰,笑有為笑。今褲豈特顰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韓昭侯有條破褲子,讓侍從收藏起來,侍從說:“您真是太吝嗇了,不賞給我們還讓收起來。”韓昭侯說:“我知道賢明君主珍惜一舉一動,一皺眉頭,一個笑臉,都是有感而發。現在這褲子比皺眉笑臉更重要,必須等到有人立功才給。”

十九年(辛未、前350)

十九年(辛未,公元前350年)

[1]秦商鞅築冀闕宮庭于鹹陽,徙都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並諸小鄉聚,集為一縣,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廢井田,開阡陌。平鬥、桶、權、衡、丈、尺。

[1]秦國公孫鞅在鹹陽修建宮殿,將國都遷到那裏。又下令禁止百姓家庭不分長幼尊卑地父子、兄弟混居一堂。把四散的小村落合並到一起,成為一個縣,設定縣令、縣丞等官員,共設了三十一個縣。還廢除舊的井田製度,打破原來的土地疆界。並統一鬥、桶、權、衡、丈、尺等計量單位。

[2]秦、魏遇于彤。

[2]秦軍和魏軍在彤地發生遭遇戰。

[3]趙成侯薨,公子紲與太子爭立;紲敗,奔韓。

[3]趙國趙成侯去世,公子趙紲與太子爭奪君位,趙紲失敗,逃奔韓國。

二十一年(癸酉、前348)

二十一年(癸酉,公元前348年)

[1]秦商鞅更為賦稅法,行之。

[1]秦國公孫鞅改革賦稅製度,付諸實行。

二十二年(甲戌、前347)

二十二年(甲戌,公元前347年)

[1]趙公子範襲邯鄲,不勝而死。

[1]趙國公子範襲擊邯鄲,未能取勝卻被殺死。

二十三年(乙亥、前346)

二十三年(乙亥,公元前346年)

[1]齊殺其大夫牟。

[1]齊國殺死大夫田牟。

[2]魯康公薨,子景公偃立。

[2]魯國魯康公去世,其子姬偃即位為魯景公。

[3]衛更貶號曰侯,服屬三晉。

[3]衛國把自己的爵位降低為侯,臣服于韓、趙、魏三國。

二十五年(丁醜、前344)

二十五年(丁醜,公元前344年)

[1]諸侯會于京師。

[1]諸侯在京師舉行會議。

二十六年(戊寅、前343)

二十六年(戊寅,公元前343年)

[1]王致伯于秦,諸侯皆賀秦。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帥師會諸侯于逢澤以朝王。

[1]周顯王封秦國國君為諸侯之長,各國都來致賀。秦孝公命令公子少官率軍隊與諸侯在逢澤舉行會議,以朝見周顯王。

二十八年(庚辰、前341)

二十八年(庚辰,公元前341年)

[1]魏龐涓伐韓。韓請救于齊。齊威王召大臣而謀曰:“蚤救孰與晚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則韓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孫臏曰:“夫韓、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韓受魏之兵,顧反聽命于韓也。且魏有破國之志,韓見亡,必東面而訴于齊矣。吾因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則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乃陰許韓使而遣之。韓因恃齊,五戰不勝,而東委國于齊。

[1]魏國龐涓率軍攻打韓國。韓國派人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商議說:“是早救好呢,還是晚救好呢?”成侯鄒忌建議:“不如不救。”田忌不同意,說:“我們坐視不管,韓國就會滅亡,被魏國吞並。還是早些出兵救援為好。”孫臏卻說:“現在韓國、魏國的軍隊士氣正盛,我們就去救援,是我們代替韓國承受魏國的打擊,反而聽命于韓國了。這次魏國有吞並韓國的野心,待到韓國感到亡國迫在眉睫,一定會向東再來懇求齊國,那時我們再出兵,既可以加深與韓國的親密關系,又可以乘魏國軍隊的疲弊,正是一舉兩得,名利雙收。”齊威王說:“對。”便暗中答應韓國使臣的求救,讓他回去,卻遲遲不出兵。韓國以為有齊國的支持,便奮力抵抗,但經過五次大戰都大敗而歸,隻好把國家的命運寄托在東方齊國身上。

齊因起兵,使田忌、田嬰、田盼將之,孫子為師,以救韓,直走魏都。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魏人大發兵,以太子申為將,以御齊師。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裏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裏而趣利者軍半至’”。乃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崐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二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此樹下!”于是令齊師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日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到斫木下,見白書,以火燭之,讀未畢,萬弩俱發,魏師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大破魏師,虜太子申。

齊國這時才出兵,派田忌、田嬰、田盼為將軍,孫臏為軍師,前去援救韓國,仍用老辦法,直襲魏國都城。龐涓聽說,急忙放棄韓國,回兵國中。魏國集中了全部兵力,派太子申為將軍,抵御齊國軍隊。孫臏對田忌說:“魏、趙、韓那些地方的士兵向來驃悍勇猛,看不起齊國;齊國士兵的名聲也確實不佳。善于指揮作戰的將軍必須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孫武兵法》說:‘從一百裏外去奔襲會損失上將軍,從五十裏外去奔襲隻有一半軍隊能到達。’”于是便命令齊國軍隊進入魏國地界後,做飯修造十萬個灶,第二天減為五萬個灶,第三天再減為二萬個灶。龐涓率兵追擊齊軍三天,見此情況,大笑著說:“我早就知道齊兵膽小,進入我國三天,士兵已逃散一多半了。”于是丟掉步兵,親率輕兵精銳日夜兼程追擊齊軍。孫臏估計魏軍的行程當晚將到達馬陵。馬陵這個地方道路狹窄而多險隘,可以伏下重兵,孫臏便派人刮去一棵大樹的樹皮,在白樹幹上書寫六個大字:“龐涓死此樹下!”再從齊國軍隊中挑選萬名優秀射箭手夾道埋伏,約定天黑後一見有火把亮光就萬箭齊發。果然,龐涓在夜裏趕到那棵樹下,看見白樹幹上隱約有字,便令人舉火照看,還未讀完,兩邊箭如飛蝗,一齊射下,魏軍大亂,潰不成軍。龐涓自知敗勢無法挽回,便拔劍自盡,臨死前嘆息說:“讓孫臏這小子成名了!”齊軍乘勢大破魏軍,俘虜了太子申。

[2]成侯鄒忌惡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為將三戰三勝,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執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臨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

[2]齊國成侯鄒忌嫉恨田忌的赫赫戰功,便派人拿著十金,去集市上算卦,問道:“我是田忌手下的人,田將軍率軍作戰三戰三勝,現在是舉行登位大事的時候了嗎?”待到算卦人出來,鄒忌令人把他抓住,準備以此傾陷田忌。田忌無法洗刷清楚,一氣之下率親丁攻打國都臨淄,想抓住鄒忌,卻不能取勝,隻好出逃楚國。

二十九年(辛巳、前340)

二十九年(辛巳,公元前340年)

[1]衛鞅言于秦孝公曰:“秦之與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並秦,秦即並魏。何者?魏居嶺厄之西,都安邑,與秦界河,而獨擅山東之利,利則西侵秦,病則東收地。今以君之賢聖,國賴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齊,諸侯畔之,可因此時伐魏。魏不支秦,必東徙,然後秦據河、山之固,東鄉以製諸侯,此帝王之業也。”公從之,使衛鞅將兵伐魏。魏使公子將而御之。

[1]公孫鞅對秦孝公說:“秦國與魏國的關系,譬如人有心腹大患,不是魏國吞並秦國,就是秦國攻佔魏國。為什麽呢?魏國東面是險厄山嶺,建都于安邑城,與秦國以黃河為界,獨享崤山以東的地利。它強盛時便向西侵入秦國,窘困時便向東收縮自保。現在秦國在您的賢明領導下,國勢漸強;而魏國去年大敗于齊國,各國都背棄了與它的盟約,我們可以乘此時攻伐魏國。魏國無法抵抗,隻能向東遷徙。那時秦國據有黃河、崤山的險要,向東可以製服各諸侯國,就奠定了稱王稱霸的宏偉大業。”秦孝公聽從了他的建議,派公孫鞅率兵攻打魏國。魏國也派公子為將軍前來抵抗。

軍既相距,衛鞅遺公子書曰:“吾始與公子歡;今俱為兩國將,不忍相攻,可與公子面相見盟,樂飲而罷兵,以安秦、魏之民。”公子以為然,乃相與會;盟已,飲,而衛鞅伏甲士,襲虜公子,因攻魏師,大破之。

兩軍對壘,公孫鞅派人送信給公子,寫道:“當年我與公子您交情很好,現在都成為兩軍大將,不忍心互相攻殺。我們可以見面互相起誓結盟,暢飲之後罷兵回國,以使秦國、魏國的百姓安心。”公子信以為真,便前來赴會。兩方盟誓已畢,正飲酒時,公孫鞅事先埋伏下的甲士沖出來,俘虜了公子,又乘勢攻擊魏軍,使其大敗。

魏惠王恐,使使獻河西之地于秦以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乃嘆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

魏惠王聞知敗訊,十分驚恐,派人向秦國獻出河西一帶的地方以求和。此後他離開安邑,遷都到大梁。這時才嘆息說:“我真後悔當年不聽公叔痤的話殺掉公孫鞅!”

秦封衛鞅商於十五邑。號曰商君。

秦國封賞給公孫鞅商於地方的十五個縣。于是他號稱為商君。

[2]齊、趙伐魏。

[2]齊國、趙國攻打魏國。

[3]楚宣王薨,子威王商立。

[3]楚國楚宣王去世,其子商繼位為楚威王。

三十一年(癸未、前338)

三十一年(癸未,公元前338年)

[1]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復內之秦。商君乃與其徒之商於,發兵北擊鄭。秦人攻商君,殺之,車裂以徇,盡滅其家。

[1]秦國秦孝公去世,其子即位為秦惠文王。因公子虔的門下人指控商君要謀反,便派官吏前去捕捉他。商君急忙逃往魏國,魏國人拒不接納,把他送回到秦國。商君隻好與他的門徒來到封地商於,起兵向北攻打鄭。秦國軍隊向商君進攻,將他斬殺,車裂分屍,全家老小也被殺光。

初,商君相秦,用法嚴酷,嘗臨渭論囚,渭水盡赤。為相十年,人多怨之。趙良見商君,商君問曰:“子觀我治秦孰與五大夫賢?”趙良曰:“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僕請終日正言而無誅,可乎?”商君曰:“諾。”趙良曰:“五大夫,荊之鄙人也,穆公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東伐鄭,三置晉君,一救荊禍。其為相也,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于國中,不從車乘,不操幹戈。五大夫死,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今君之見也,因嬖人景監以為主;其從政也,凌轢公族,殘傷百姓。公子虔杜門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殺祝歡而黥公孫賈。《詩》曰:‘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此數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後車載甲,多力而駢脅者為驂乘,持矛而操戟者旁車而趨。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書》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此數者,非恃德也。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貪商於之富,寵秦國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商君弗從。居五月而難作。

起初,商君在秦國做國相時,製訂法律極為嚴酷,他曾親臨渭河處決犯人,血流得河水都變紅了。他任國相十年,招致很多人的怨恨。一次,趙良來見商君,商君問他:“你看我治理秦國,與當年的五大夫百裏奚誰更高明?”趙良說:“一千個人唯唯諾諾,不如有一個人敢于直言不諱。請允許我全部說出心裏的意見,而您不加以怪罪,可以嗎?”商君說:“好吧!”趙良坦然而言:“五大夫,原是楚國的一個鄉野之人,秦穆公把他從卑賤的養牛郎,提拔到萬民之上、無人可及的崇高職位。他在秦國做國相六七年,向東討伐了鄭國,三次為晉國扶立國君,一次拯救楚國于危難之中。他做國相,勞累了也不乘車,炎熱的夏天也不打起傘蓋。他在國中視察,從沒有眾多車馬隨從前擁後呼,也不舞刀弄劍咄咄逼人。五大夫死的時候,秦國的男女老少都痛哭流涕,連兒童也不再唱歌謠,舂米的人也不再唱舂杵的謠曲,以遵守喪禮。現在再來看您。您起初以結交主上的寵幸心腹景監為進身之途,待到掌權執政,就凌辱踐踏貴族大家,殘害百姓。弄得公子虔被迫杜門不出已經有八年之久。您又殺死祝歡,給公孫賈以刺面的刑罰。《詩經》中說:‘得人心者興旺,失人心者滅亡。’上述幾件事,可算不上是得人心。您的出行,後面尾隨大批車輛甲士,孔武有力的侍衛在身邊護衛,持矛揮戟的武士在車旁疾馳。這些保衛措施缺了一樣,您就絕不出行。《尚書》中說:‘倚仗仁德者昌盛,憑借暴力者滅亡。’上述的幾件事,可算不上是以德服人。您的危險處境正像早晨的露水,沒有多少時間了,卻還貪戀商於地方的富庶收入,在秦國獨斷專行,積蓄下百姓的怨恨。一旦秦王有個三長兩短,秦國用來逮捕您的罪名還會少嗎?”商君沒有聽從趙良的勸告。隻過了五個月就大難臨頭了。

三十二年(甲申、前337)

三十二年(甲申,公元前337年)

[1]韓申不害卒。

[1]韓國申不害去世。

三十三年(乙酉、前336)

三十三年(乙酉,公元前336年)

[1]宋太丘社亡。

[1]宋國太丘縣的祭祀神壇倒塌。

[2]鄒人孟軻見魏惠王,王曰:“叟,不遠千裏而來,亦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義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曰:“善。”

[2]鄒地人士孟軻求見魏惠王,惠王問道:“老先生,您不遠千裏而來,能給我的國家帶來什麽利益呢?”孟軻說:“君主您何必張口就要利益,有了仁義就足夠了!如果君主光說為國謀利益,大夫光說為家謀利益,士民百姓所說的也是如何讓自身得到利益,上上下下都追逐利益,那麽國家就危險了。隻有仁

愛的人不會拋棄他的親人,忠義的人不會把國君放到腦後。”魏惠王點頭說:

“對。”

初,孟子師子思,嘗問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義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詐也,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起初,孟軻拜孔為師,曾經請教治理百姓什麽是當務之急。孔說:“叫他們先得到利益。”孟軻問道:“賢德的人教育百姓,隻談仁義就夠了,何必要說利益?”孔說:“仁義原本就是利益!上不仁,則下無法安分;上不義,則下也爾虞我詐,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所以《易經》中說:‘利,就是義的完美體現。’又說:‘用利益安頓人民,以弘揚道德。’這些是利益中最重要的。”

臣光曰: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夫唯仁者為知仁義之為利,不仁者不知也。故孟子對梁王直以仁義而不及利者,所與言之人異故也。

臣司馬光曰:孔、孟子的話,都是一個道理。隻有仁義的人才知道仁義是最大的利,不仁義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孟子對魏惠王直接宣揚仁義,閉口不談利,是因為談話的對象不同的緣故。

三十四年(丙戌、前335)

三十四年(丙戌,公元前335年)

[1]秦伐韓,拔宜陽。

[1]秦國進攻韓國,攻克宜陽。

三十五年(丁亥、前334)

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334年)

[1]齊王、魏王會于徐州以相王。

[1]齊王、魏王在徐州會面,互相尊稱為王。

[2]韓昭侯作高門,屈宜臼曰:“君必不出此門。何也?不時。吾所謂時者,非時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時。往者君嘗利矣,不作高門。前年秦拔宜陽,今年旱,君不以此時恤民之急而顧益奢,此所謂時詘舉贏者也。故曰不時。”

[2]韓昭侯修建一座高大的門樓,屈宜臼對他說:“您肯定走不出這座門的。為什麽呢?因為時運不宜。我所說的時候,並不是指時間。人生在世有順利、不順利的時候。過去您曾經有好時運,卻沒有修建高門樓。而去年秦國奪去

了我們的宜陽,今年國內又大旱,您不在這時撫恤百姓的危難,反而奢侈揮霍,

這正是古話所說的越窮越擺架子。所以我說時運不宜。”

[3]越王無強伐齊。齊王使人說之以伐齊不如伐楚之利。越王遂伐楚。楚人大敗之,乘勝盡取吳故地,東至于浙江。越以此散,諸公族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于海上,朝服于楚。

[3]越國國王姒無強攻打齊國。齊王派人向他遊說:伐齊國不如去攻楚國好處大。越王于是去攻打楚國,卻大敗而歸。楚國趁勢佔領了原先吳國的舊地,向東一直到浙江。越國從此分崩瓦解,各家貴族爭相為王,或自立為國君,分散在沿海一帶,各自向楚國臣服。*三十六年(戊子、前333)

三十六年(戊子,公元前333年)

[1]楚王伐齊,圍徐州。

[1]楚王攻打齊國,圍困徐州。

[2]韓高門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2]韓國的高大門樓修成。韓昭侯卻死了,其子即位為韓宣惠王。

[3]初,洛陽人蘇秦說秦王以兼天下之術,秦王不用其言。蘇秦乃去,說燕文公曰:“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趙之為蔽其南也。且秦之攻燕也。戰于千裏之外;趙之攻燕也,戰于百裏之內。夫不憂百裏之患而重千裏之外,計無過于此者。願大王與趙從親,天下為一,則燕國必無患矣。”

[3]當初,洛陽人蘇秦向秦王進獻兼並天下的計畫,秦王卻不採納,蘇秦于是離去,又遊說燕文公道:“燕國之所以不遭受侵犯和掠奪,是因為南面有趙國做擋箭牌。秦國要想攻打燕國,必須遠涉千裏之外,而趙國要攻打燕國,隻需行軍百裏以內。現在您不擔憂眼前的災患,反倒顧慮千裏之外,辦事情沒有比這更錯的了。我希望大王您能與趙國結為親密友邦,兩國一體,則燕國可以無憂無慮了。”

文公從之,資蘇秦車馬,以說趙肅侯曰:“當今之時,山東之建國莫強于趙,秦之所害亦莫如趙。然而秦不敢舉兵伐趙者,畏韓、魏之議其後也。秦之攻韓、魏也,無有名山大川之限,稍蠶食之,傅國都而止。韓、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無韓、魏之規則禍中于趙矣。臣以天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國為一,並力西鄉而攻秦,秦必破矣。夫衡人者皆欲割諸侯之地以與秦,秦成則其身富榮,國被秦患而不與其憂,是以衡人日夜務以秦權恐諸侯,以求割地。故願大王熟計之也!竊為大王計,莫如一韓、魏、齊、楚、燕、趙為從親以畔秦,令天下之將相會于洹水之上,通質結盟,約曰:‘秦攻一國,五國各出銳師,或橈秦,或救之。有不如約者,五國共伐之!’諸侯從親以擯秦,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東矣。”肅侯大說,厚待蘇秦,尊寵賜賚之,以約于諸侯。

燕文公聽從蘇秦的勸告,資助他車馬,讓他去遊說趙肅侯。蘇秦對趙肅侯說道:“當今之時,崤山以東的國家以趙國最強,秦國的心腹之患也是趙國,然而秦國始終不敢起兵攻趙,就是怕韓國、魏國在背後算計。秦國要是攻打韓、魏兩國,沒有名山大川阻擋,隻要吞並一些土地,很快就兵臨國都。韓國、魏國不能抵擋秦國,必定會俯首稱臣;秦國沒有韓國、魏國的牽製,就立即把戰禍蔓延到趙國頭上。讓我根據天下的地圖來分析一下,各國的土地面積是秦國的五倍,估計各國的兵力是秦國的十倍,如果六國結成一氣,向西進攻秦國,一定可以攻破。現在主張結好秦國的人都想割各國的土地去獻給秦國,秦國成就霸業他們可以獲得個人榮華富貴,而各國遭受秦國的踐踏,他們卻毫無分憂之感。所以這些人日日夜夜總是用秦國的威勢來恐嚇各國,以使各國割地。我勸大王好好地想一想!為大王著想,不如聯合韓、魏、齊、楚、燕、趙各國為友邦,抵抗秦國,讓各國派出大將、國相在洹水舉行會議,互換人質,結成同盟,共同宣誓:‘如果秦國攻打某一國,其他五國都要派出精兵,或者進行牽製,或者進行救援。哪一國不遵守盟約,其他五國就一起討伐它!’各國結成盟邦來對抗秦國,秦國就再也不敢派兵出函谷關來侵害崤山以東各國了。”趙肅侯聽罷大喜,將蘇秦奉為上賓,賞賜豐厚,讓他去約會各國。

會秦使犀首伐魏,大敗其師四萬餘人,禽將龍賈,取雕陰,且欲東兵。蘇秦恐秦兵至趙而敗從約,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激怒張儀,入之于秦。

這時秦國派犀首為大將攻打魏國,大敗四萬多魏軍,活捉魏將龍賈,攻取雕陰,又要引兵東下。蘇秦擔心秦兵到趙國會挫敗聯合各國的計畫,盤算沒有別人可以到秦國去用計,于是用激將法挑動張儀,前往秦國。

張儀者,魏人,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縱橫之術,蘇秦自以為不及也。儀遊諸侯無所遇,困于楚,蘇秦故召而辱之。儀恐,念諸侯獨秦能苦趙,遂入秦。蘇秦陰遣其舍人齎金幣資儀,儀得見秦王。秦王說之,以為客卿。舍人辭去,曰:“蘇君憂秦伐趙敗從約,以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激怒君,使臣陰奉給君資,盡蘇君之計謀也。”張儀曰:“嗟乎,此吾在術中而不牾,吾不及蘇君明矣。為吾謝蘇君,蘇君之時,儀何敢言!”

張儀,魏國人,當年與蘇秦一起在鬼谷先生門下,學習聯合、分裂各國的崐政治權術,蘇秦自認為才能不及張儀。張儀遊說各國沒有被賞識,流落楚國,這時蘇秦便召他前來,又加以羞辱。張儀被激怒,心想各國中隻有秦國能讓趙國吃苦頭,便前往秦國。蘇秦又暗中派門下小官送錢去資助張儀,使張儀見到了秦王。秦王很高興,以客卿地位禮待張儀。蘇秦派來的人告辭時對張儀說明:“蘇秦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會挫敗聯合各國計畫,認為除了您沒有人能操縱秦國,所以故意激怒您,又暗中派我來供給您費用,這些都是蘇秦先生的計謀啊!”張儀感慨地說:“罷了!我在別人的計謀中還不自知,我不如蘇秦先生是很明顯的事了。請代我拜謝蘇秦先生,隻要他活著,我張儀就不說二話!”

于是蘇秦說韓宣惠王曰:“韓地方九百餘裏,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利劍皆從韓出。韓卒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以韓卒之勇,被堅甲,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陽、成皋;今茲效之,明年復求割地。與則無地以給之;不與則棄前功,受後禍。且大王之地有盡而秦求無已,以有盡之地逆無已之求,此所謂市怨結禍者也,不戰而地已削矣。鄙諺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夫以大王之賢,挾強韓之兵,而有牛後之名,臣竊為大王羞之!”韓王從其言。

于是蘇秦又勸說韓宣惠王:“韓國方圓九百多裏,有幾十萬甲士,天下的強弓、勁弩、利劍都產于韓國。韓國士兵雙腳踏弩射箭,能連續百發以上。用這樣勇猛的士兵,披上堅固的盔甲,張起強勁的弓弩,手持鋒利寶劍,一個頂百個也不在話下。大王若是屈服秦國,秦國必定索要宜陽、成皋兩城,現在滿足了它,明年還會要割別的地。再給它已無地可給,不給又白費了以前的討好,要蒙受後禍。況且大王的地有限而秦國的貪欲無止,以有限的地來迎合無窮的貪求,這正是自找苦吃,沒打一仗就丟了土地。俗話說得好:‘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大王您這樣賢明,擁有韓國的強兵,而落個尾從的名聲,那時我也背地裏要為您害羞了!”韓王聽從了蘇秦的勸說。

蘇秦說魏王曰:“大王之地方千裏,地名雖小,然而田舍廬廡之數,曾無所芻牧。人民之眾,車馬之多,日夜行不絕,轟轟殷殷,若有三軍之眾。臣竊量大王之國不下楚。今竊聞大王卒,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乃聽于群臣之說,而欲臣事秦!故敝邑趙王使臣效愚計,奉明約,在大王之詔詔之。”魏王聽之。

蘇秦又對魏王說:“大王的領地方圓千裏,表面上雖不算大,然而村鎮房屋的稠密,已到了無處可放牧的地步。百姓、車馬之多,日夜絡繹不絕于道路,熙熙攘攘,好似千軍萬馬。我私下估計,大王的國家不亞于楚國。現在聽說大王有二十萬武士、二十萬蒼頭軍、二十萬敢死隊、十萬僕從、六百輛戰車、五千匹戰馬,卻打算聽從群臣的淺見,去屈服秦國。所以我們趙王派我向您建議,訂立盟約,望大王明察決斷。”魏王也同意了蘇秦的建議。

蘇秦說齊王曰:“齊四塞之國,地方二千餘裏,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三軍之良,五家之兵,進如鋒矢,戰如雷霆,解如風雨,即有軍役,未嘗倍泰山、絕清河、涉渤海者也。臨淄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不下戶三男子,不待發于遠縣,而臨淄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臨淄之塗,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揮汗成雨。夫韓、魏之所以重畏秦者,為與秦接境壤也。兵出而相當,不十日而戰,勝存亡之機決矣。韓、魏戰而勝秦,則兵半折,四境不守;戰而不勝,則國已危亡隨其後;是故韓、魏之所以重與秦戰而輕為之臣也。今秦之攻齊則不然,倍韓、魏之地,過衛陽晉之道,經乎亢父之險,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比行,百人守險,千人不敢過也。秦雖欲深入則狼顧,恐韓、魏之議其後也,是故恫疑、虛喝、驕矜而不敢進,則秦之不能害齊亦明矣。夫不深料秦之無柰齊何,而欲西面而事之,是群臣之計過也。今無臣事秦之名而有強國之實,臣是故願大王少留意計之!”齊王許之。

蘇秦再遊說齊王說:“齊國四面要塞,廣袤二千餘裏,披甲士兵幾十萬,谷積如山。精良的三軍,郊外二十縣的五都之兵,進攻像離弦利箭,作戰如雷霆萬鈞,解散似風雨掃過。有了他們,即使遇到戰事,也不用到泰山、清河、渤海一帶去征兵。臨淄城裏有七萬戶,以我的猜度,每戶男子不下三人,不用到邊遠縣鄉去征發,僅臨淄城裏的人已夠二十一萬兵了。臨淄城富庶殷實,居民都鬥雞、賽狗、下棋、踢球。臨淄的道路上,車多得互相碰撞,人多得摩肩接踵,衣服連起來成了帷帳,眾人揮汗如同下雨。那韓國、魏國之所以十分害崐怕秦國,是因為與秦國接壤,出兵對陣,作戰用不了十天,就到了存亡的生死關頭。韓國、魏國如果打敗了秦國,自身也損傷過半,邊境難守;如果敗給秦國,那麽緊接著國家就瀕臨危亡。所以韓國、魏國對與秦國作戰十分慎重,常常表示屈服忍讓。而秦國來攻齊國就不一樣了,要背靠韓國、魏國的國土,經過衛國陽晉之路,再經過亢父的險隘,車輛、騎兵都難以並行。隻要有一百人守住險要,一千人也不敢通過。秦國即使想驅兵深入,也要顧忌韓、魏兩國在它背後的活動,所以它雖驕橫,卻又疑心重重,虛張聲勢而不敢冒進攻齊,以此而見,秦國難以危害齊國是明顯的。而你們不仔細考慮秦國對齊國的無可奈何,卻要向西俯首稱臣,這是齊國群臣的失策。現在聽我的建議,齊國可以免去屈服于秦國的卑名,而獲得強國的實際利益,因此我希望大王您能留意劃算一下!”齊王也應允了蘇秦的建議。

乃西南說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強國也,地方六千餘裏,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強則秦弱,秦強則楚弱,其勢不兩立。故為大王計,莫如從親以孤秦。臣請令山東之國奉四時之獻,以承大王之明詔;委社稷,奉宗廟,練士厲兵,在大王之所用之。故從親則諸侯割地以事楚,衡合則楚割地以事秦,此兩策者相去遠矣,大王何居焉?”楚王亦許之。

最後,蘇秦又到西南勸說楚威王道:“楚國,是天下的強國,有方圓六千餘裏,百萬甲士,千輛戰車,萬匹戰馬,存糧可支持十年,這是稱霸天下的資本。秦國的心腹之患莫過于楚國,楚國強則秦國弱,秦國強則楚國弱,兩國勢不兩立。所以我為大王著想,不如聯合各國孤立秦國。我可以讓崤山以東各國四季向您進貢,以求得大王的抗秦明令;再把江山社稷、祖先宗廟都托付給您,練兵整軍,聽從您的指揮。由此而見,聯合結盟則各國割地來歸附楚國,橫向親秦則楚國要割地去歸附秦國,這兩種辦法有天壤之別,大王您選擇哪一種呢?”楚王也聽從蘇秦的勸說。

于是蘇秦為從約長,並相六國,北報趙,車騎輜重擬于王者。

于是蘇秦成為主持六國聯盟的縱約長,兼任六國的國相。他北歸趙國復命時,車馬隨從之多,可與王君相比。

[4]齊威王薨,子宣王闢強立;知成侯賣田忌,乃召而復之。

[4]齊國齊威王去世,其子田闢強即位為齊宣王;他知道成侯鄒忌陷害田忌,于是召回田忌復位。

[5]燕文公薨,子易王立。

[5]燕國燕文公去世,其子即位為燕易王。

[6]衛成侯薨,子平侯立。

[6]衛國衛成侯去世,其子即位為衛平侯。

三十七年(己醜、前332)

三十七年(己醜,公元前332年)

[1]秦惠王使犀首欺齊、魏,與共伐趙,以敗從約。趙肅侯讓蘇秦,蘇秦恐,請使燕,必報齊。蘇秦去趙而從約皆解。趙人決河水以灌齊、魏之師,齊、魏之師乃去。

[1]秦惠王派犀首逼迫齊國、魏國,共同出兵攻伐趙國,借此破壞各國盟約。趙肅侯斥責蘇秦,蘇秦十分恐懼,請求讓他出使燕國,一定報復齊國。而蘇秦一離開趙國,聯合盟約便土崩瓦解。趙國引決黃河水淹灌齊國、魏國軍隊,齊國、魏國軍隊于是撤走。

[2]魏以陰晉為和于秦,實華陰。

[2]魏國獻出陰晉向秦國求和,陰晉實際上就是華陰。

[3]齊王伐燕,取十城;已而復歸之。

[3]齊王攻打燕國,奪取十座城,不久又歸還燕國。

三十九年(辛卯、前330)

三十九年(辛卯,公元前330年)

[1]秦伐魏,圍焦、曲沃。魏入少梁、河西地于秦。

[1]秦國進攻魏國,圍困焦城和曲沃。魏國向秦國獻出少梁、河西之地。

四十年(壬辰、前329)

四十年(壬辰,公元前329年)

[1]秦伐魏,渡河,取汾陰、皮氏,拔焦。*[1]秦國進攻魏國,渡過黃河,奪取汾陰、皮氏,攻克焦城。

[2]楚威王薨,子懷王槐立。

[2]楚國楚威王去世,其子槐即位為楚懷王。

[3]宋公剔成之弟偃襲攻剔成;剔成奔齊,偃自立為君。

[3]宋國國君宋剔成的弟弟宋偃襲擊宋剔成,宋剔成逃往齊國,宋偃自立為國君。

四十一年(癸巳、前328)

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328年)

[1]秦公子華、張儀帥師圍魏蒲陽,取之。張儀言于秦王,請以蒲陽復與魏,而使公子繇質于魏。儀因說魏王曰:“秦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無禮于秦。”魏因盡入上郡十五縣以謝焉。張儀歸而相秦。

[1]秦國公子華、張儀率軍隊圍攻魏國蒲陽,予以攻佔。張儀又建議秦王,把蒲陽還給魏國,並派公子繇到魏國去當人質。張儀于是勸說魏王道:“秦國待魏國十分寬厚,魏國可不能對秦國不講禮義。”魏國于是拿出上郡的十五個縣來報答秦國。張儀回國後被任命為秦國國相。

四十二年(甲午、前327)

四十二年(甲午,公元前327年)

[1]秦縣義渠,以其君為臣。

[1]秦國奪取西戎的義渠國,改為一個縣,把國君當作臣下。

[2]秦歸焦、曲沃于魏。

[2]秦國歸還焦城、曲沃給魏國。

四十三年(乙未,前326)

四十三年(乙未,公元前326年)

[1]趙肅侯薨,子武靈王立;置博聞師三人,左、右司過三人,先問先君貴臣肥義,加其秩。

[1]趙國趙肅侯去世,其子即位為趙武靈王;設定“博聞師”的官職三人,又設左、右司過的官職三人。即位後先問候先王的貴臣肥義,增加了他的俸祿。

四十四年(丙申、前325)

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325年)

[1]夏,四月,戊午,秦初稱王。

[1]夏季,四月,戊午(初四),秦國君首次稱王。

[2]衛平侯薨,子嗣君立。衛有胥靡亡之魏,因為魏王之後治病。嗣君聞之,請以五十金買之。五反,魏不與,乃以左氏易之。左右諫曰:“夫以一都買一胥靡,可乎?”嗣君曰:“非子所知也!夫治無小,亂無大。法不立,誅不必,雖有十左氏,無益也。法立,誅必,失十左氏,無害也。”魏王聞之曰:“人主之欲,不聽之不祥。”因載而往,徒獻之。

[2]衛國衛平侯去世,其子嗣君即位。衛國有個苦役犯逃到魏國,為魏國王後治病。衛嗣君聽說後,要求用五十金把他買回來,經過五次反復,魏國仍是不給,便打算用左氏城去換。左右侍臣勸諫說:“用一個城去買一個逃犯,值得嗎?”嗣君答道:“這你們就不懂了!治理政事不忽略小事,就不會有大亂子。如果法度不建立,當殺的不殺,即使有十個左氏城,也是無用的。法度嚴明,違法必究,失去十個左氏城,也終無大害。”魏王聽說這件事,感嘆說:

“國君的願望,不滿足他恐怕會不吉利。”于是用車把逃犯送回衛國,未取報

償。

四十五年(丁酉、前324)

四十五年(丁酉,公元前324年)

[1]秦張儀帥師伐魏,取陝。

[1]秦國張儀率軍攻打魏國,奪取陝。

[2]蘇秦通于燕文公之夫人,易王知之。蘇秦恐,乃說易王曰:“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齊則燕重。”易王許之。乃偽得罪于燕而奔齊,齊宣王以為客卿。蘇秦說齊王高宮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以敝齊而為燕。

[2]蘇秦與已故燕文公的夫人私通,被燕易王發現。蘇秦十分恐懼,于是對燕易王說:“我留在燕國不能使燕國變得重要,而我要是在齊國,可以設法增強燕國的力量。”易王同意了,蘇秦便偽裝得罪燕國逃奔齊國,齊宣王留他崐做客卿。蘇秦鼓動齊王增高宮殿、擴大林園,顯示齊王的地位,想借此來削弱齊國的財力,為燕國效勞。

四十六年(戊戌、前323)

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323年)

[1]秦張儀及齊、楚之相會嚙桑。

[1]秦國張儀與齊國、楚國的國相在嚙桑舉行會議。

[2]韓、燕皆稱王。趙武靈王獨不肯,曰:“無其實,敢處其名乎!”令國人謂己曰君。

[2]韓國、燕國都自稱為王,唯獨趙國趙武靈王當時還不願稱王,他說:“沒有這樣的實力,怎麽敢用這樣的名分!”命令國中人稱呼他為君。

四十七年(己亥、前322)

四十七年(己亥,公元前322年)

[1]秦張儀自嚙桑還而免相,相魏,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魏王不聽。秦王伐魏,取曲沃、平周,復陰厚張儀益甚。

[1]秦國張儀從嚙桑歸來後被免去國相職務,改任魏國國相。他想讓魏國臣服秦國,為各國帶頭,但魏王沒有聽從。秦王便派兵進攻魏國,奪取曲沃、平周,又暗中送給張儀豐厚財物。

四十八年(庚子、前321)

四十八年(庚子,公元前321年)

[1]王崩,子慎靚王定立。

[1]周顯王去世,其子姬定即位為周慎靚王。

[2]燕易王薨,子噲立。

[2]燕國燕易王去世,其子姬噲即位。

[3]齊王封田嬰于薛,號曰靖郭君。靖郭君言于齊王曰:“五官之計,不可不日聽而數覽也。”王從之;已而厭之,悉以委靖郭君。靖郭君由是得專齊之權。

[3]齊王把薛城封給田嬰,號稱靖郭君。靖郭君對齊王說:“各主管大臣的報告,您應該每天親自聽取並反復審核。”齊王照此做去,不久就厭煩了,全部委托給靖郭君代辦。于是,齊國的大權全部落到田嬰手中。

靖郭君欲城薛,客謂靖郭君曰:“君不聞海大魚乎?網不能止,鉤不能牽,蕩而失水,則螻蟻製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奚以薛為!苟為失齊,雖隆薛之城到于天,庸足恃乎!”乃不果城。

靖郭君想在薛建城,一個幕客對他勸阻說:“您沒有看到海裏的大魚嗎?海網罩不住它,魚鉤也牽不住它,然而它一離開海水,連小小螞蟻也可以製它于死地。今天的齊國,就是您的汪洋大海。您能長期掌握住齊國,又要薛城做什麽!如果失去齊國大權,即使把薛城城牆砌到天上,也保不住自己!”靖郭

君于是放棄了擴建計畫。

靖郭君有子四十人,共賤妾之子曰文。文通儻饒智略,說靖郭君以散財養士。靖郭君使文主家待賓客,賓客爭譽其美,皆請靖郭君以文為嗣。靖郭君卒,文嗣為薛公,號曰孟嘗君。孟嘗君招致諸侯遊士及有罪亡人,皆舍業厚遇之,存救其親戚,食客常數千人,各自以為孟嘗君親己,由是孟嘗君之名重天下。

靖郭君有四十個兒子,其中一個地位卑賤的小老婆生的兒子叫田文。田文風流通達、富有智謀,他建議靖郭君廣散錢財,蓄養心腹之士。靖郭君便讓田文主持家政,接待賓客,賓客都在靖郭君面前爭相稱贊田文,建議讓他做繼承人。靖郭君死後,田文果然接班做了薛公,號為孟嘗君。他四處招攬收留各國的遊士和有罪出逃的人才,為他們添置家產,給以豐厚待遇,還救濟他們的親戚。這樣,孟嘗君門下收養的食客常達幾千人,都各自認為孟嘗君親近自己。因此孟嘗君的美名傳遍天下。

臣光曰:君子之養士,以為民也。《易》曰:“聖人養賢,以及萬民。”夫賢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頓綱振紀,其明足以燭微慮遠,其強足以結仁固義;大則利天下,小則利一國。是以君子豐祿以富之,隆爵以尊之;養一人而及萬人者,養賢之道也。今孟嘗君之養士也,不恤智愚,不擇臧否,盜其君之祿,以立私黨,張虛譽,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烏足尚哉!《書》曰:“受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此之謂也。

臣司馬光曰:賢德的君子收養士人,是為了百姓的利益。《易經》說:“崐聖人收養賢良人才,恩澤及于天下百姓。”士人中賢良的人,道德操守足以匡正風俗,才幹足以整飭綱紀,見識足以高瞻遠矚、洞察一切,毅力足以團結仁人志士;用到大處可以有利于天下,用到小處可以有利于一國。所以賢德的君子用豐厚的俸祿來收養他們,用尊崇的地位來禮待他們。蓄養一個人就能使天下百姓都普被恩澤,這是養賢之道的真諦。然而孟嘗君的養士,不分聰明愚笨,不論好人壞人,一概收留;他盜用國庫的薪俸,結立自己的私黨,沽名釣譽,對上欺瞞國君,對下盤剝百姓,真是一個奸雄,決不值得頌揚!《尚書》說

:“商紂王是收留天下罪人的窩主、藏污納垢的匪巢。”孟嘗君也正是這種情

況。

[4]孟嘗君聘于楚,楚王遺之象床。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謂孟嘗君門人公孫戌曰:“象床之直千金,苟傷之毫發,則賣妻子不足償也。足下能使僕無行者,有先人之寶劍,願獻之。”公孫戌許諾,入見孟嘗君曰:“小國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達貧窮,存亡繼絕,故莫不悅君之義,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則未至之國將何以待君哉!”孟嘗君曰:“善。”遂不受。公孫戌趨去,未至中閨,孟嘗君召而反之,曰:“子何足之高,志之揚也?”公孫戌以實對。孟嘗君乃書門版曰:“有能揚文之名,止文之過,私得寶于外者,疾入諫!”

[4]孟嘗君代表齊國前往楚國訪問,楚王送他一張象牙床。孟嘗君令登徒直先護送象牙床回國。登徒直卻不願意去,他對孟嘗君門下人公孫戌說:“象牙床價值千金,如果有一絲一毫的損傷,我就是賣了妻子兒女也賠不起啊!你要是能讓我躲過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傳的寶劍,願意送給你。”公孫戌答應了。他見到孟嘗君說:“各個小國家之所以都延請您擔任國相,是因為您能扶助弱小貧窮,使滅亡的國家復存,使後嗣斷絕者延續,大家十分欽佩您的仁義,仰慕您的廉潔。現在您剛到楚國就接受了象牙床的厚禮,那些還沒去的國家又拿什麽來接待您呢!”孟嘗君聽罷回答說:“你說得有理。”于是決定謝絕楚國的象牙床厚禮。公孫戌告辭快步離開,還沒出小宮門,孟嘗君就把他叫了回來,問道:“你為什麽那麽趾高氣昂、神採飛揚呢?”公孫戌隻得把賺了寶劍的事如實報告。孟嘗君于是令人在門上貼出布告,寫道:“無論何人,隻要能宏揚我田文的名聲,勸止我田文的過失,即使他私下接受了別人的饋贈,也沒關系,請趕快來提出意見。”

臣光曰:孟嘗君可謂能用諫矣。苟其言之善也,雖懷詐諼之心,猶將用之,況盡忠無私以事其上乎!《詩》雲:“採葑採菲,無以下體。”孟嘗君有焉。

臣司馬光曰:孟嘗君可以算是能虛心接受意見的人了。隻要提的意見對,即使是別有用心,他也予以採納,更何況那些毫無私心的盡忠之言呢!《詩經》寫道:“採集蔓菁,採集土瓜,根好根壞不要管它。”孟嘗君是做到了這種兼容並包的雅度。

[5]韓宣惠王欲兩用公仲、公叔為政,問于繆留。對曰:“ 不可。晉用六卿而國分;齊簡公用陳成子及闞止而見殺;魏用犀首、張儀而西河之外亡。今君兩用之,其多力者內樹黨,其寡力者藉外權。群臣有內樹黨以驕主,有外為

交以削地,君之國危矣。”

[5]韓宣惠王想讓公仲、公叔來分別掌管國家政事,征求繆留的意見。繆留回答說:“不行。過去晉國重用六家大臣,而國家被瓜分了;齊簡公讓陳成子和闞止分別掌權,而自身被殺;魏國任用犀首和張儀,結果淪失了西河的大片領土。現在您打算兩家並重,那麽強的一方必然會在國內結黨營私,弱的一方便要去尋求外國支援。群臣中有在國內結黨營私、欺凌主上的,有裏通外國賣國求榮的,您的國家就危險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