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老子

第四十八章

[原文]

為學日益①,為道日損②,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③,取④天下常以無事⑤;及其有事⑥,不足以取天下。

[譯文]

求學的人,其情欲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于“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為。治理國家的人,要經常以不騷擾人民為治國之本,如果經常以繁苛之政擾害民眾,那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注解]

1、為學日益:為學,是反映探求外物的知識。此處的“學”當指政教禮樂。日益:指增加人的知見智巧。

2、為道日損:為道,是通過冥想或體驗的途徑,領悟事物未分化狀態的“道”。此處的“道”,指自然之道,無為之道。損,指情欲文飾日漸泯損。

3、無為而無不為:不妄為,就沒有什麽事情做不成。

4、取:治、攝化之意。

5、無事:即無擾攘之事。

6、有事:繁苛政舉在騷擾民生。


[引語]

本章講“為學”和“為道”的問題。他先講“為學”,是求外在的經驗知識,經驗知識愈積累愈多。老子輕視外在的經驗知識,認為這種知識掌握得越多,私欲妄見也就層出不窮。“為道”和“為學”就不同一。它是透過直觀體悟以把握事物未分化的狀態或內索自身虛靜的心境,它不斷地除去私欲妄見,使人日漸返樸歸真,最終可以達到“無為”的境地。這一章所講的“為學”是反映“政教禮樂之學”,老子認為它足以產生機智巧變。隻有“清靜無為”,沒有私欲妄見的人才可以治理國家。因而,老子希望人們走“為道”的路子。


[評析]

任繼愈先生認為:“老子承認求學問,天天積累知識,越積累,知識越豐富。至于要認識宇宙變化的總規律或是認識宇宙的最後的根源,就不能靠積累知識,而要靠‘玄覽’、‘靜觀’。他註重理性思維這一點是對的,指出認識總規律和認識個別的東西的方法應有所不同,也是對的。老子的錯誤在于把理性思維絕對化使他倒向了唯心主義,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識的錯誤。”(《老子的研究》,《老子哲學討論集》第23頁)張松如先生說:“‘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並不是老子的一種什麽神秘的、蒙昧的反理性的主張,而是一定發展中的歷史現象在觀念形態上的客觀反映。”“本章正是從認識論和方法論上,概括了對‘禮’所作的探源與批判,而且是具有相當深刻性的。”“在這剖析過程中,由于受著不得突破的階級的和歷史的局限,在所推導的結論中,還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主義色彩,顯示了骸骨迷戀的情緒,而不曾投射出向前看的目光。然而,這並不能掩蓋它有關‘學’與‘道’,有關‘日益’和‘日損’的辯證思維的光輝。“(《老子校讀》第281頁)“無為而無不為”是老子提出來的極富智慧的命題。事實上,在中國古代,主張“無為”的學者不止老子一人,例如孔子就曾說過“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不做什麽事情而使得天下太平的人,大概隻有舜了,他做了什麽呢?他隻是庄重端坐在他的王位上罷了。老子把“無為”的思想發揮到極高的程度,從哲學高度來論證“無為”的社會意義。“無為”表面看來,似乎是一種後退的手段,但真正的目的,則在于避開前進中所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從而佔據主動,以達到“無不為”的最終目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