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老子

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①,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②;九層之台,起于累土③;千裏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④。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⑤。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⑥,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⑦。

[譯文]

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于每一堆泥土;千裏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有所作為的將會招致失敗,有所執著的將會遭受損害。因此聖人無所作為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著所以也不遭受損害。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聖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學習別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經常犯的過錯。這樣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會妄加幹預。


[注解]

1、其脆易泮:泮,散,解。物品脆弱就容易消解。

2、毫末:細小的萌芽。

3、累土:堆土。

4、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一說是二十九章錯簡于此。

5、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此句仍疑為二十九章錯簡于本章。

6、學:這裏指辦事有錯的教訓。

7、而不敢為:此句也疑為錯簡。


[引語]

這一章從內容上講與前一章相接續,仍然是談事物發展變化的辯證法。由于與上一章聯系起來讀,也可以說又返回到“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的道理。老子認為,大的事物總是始于小的東西而發展起來的,任何事物的出現,總有自身生成、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人們應該了解這個過程,對于在這個過程中事物有可能發生禍患的環節給予特別註意,杜絕它的的出現。從“大生于小”的觀點出發,老子進一步闡述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說明“合抱之木”、“九層之台”、“千裏之行”的遠大事情,都是從“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為開端的,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從細小的東西發展而來的。同時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麽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


[評析]

老子依據他對人生的體驗和對萬物的洞察,指出“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許多人不能持之以恆,總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麽?老子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將成之時,人們不夠謹慎,開始懈怠,沒有保持事情初始時的那種熱情,缺乏韌性,如果能夠做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認為,一個人應發揮智慧型或技能的最佳狀態,隻有在心理平靜的自然狀態下才能做到。總之,在最後關頭要像一開始的時候那樣謹慎從事,就不會出現失敗的事情了。

在本章的第二個部分中,老子運用三個排比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裏之行,始于足下。”由此,再看一下荀子《勸學篇》中所寫的這幾句話:“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可見,他們在思想觀點上有某些相同或承繼關系,或者說,荀子吸取了老子的這一觀點。但接下來的結論,荀子與老子不同,他說“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人要像蚯蚓那樣“用心一也”,雖然“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也要“上食埃土,下飲黃金”;提出積極進取的主張;而老子則主張“無為”、“無執”,實際上是讓人們依照自然規律辦事,樹立必勝的信心和堅強的毅力,耐心地一點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會造成前功盡棄、功虧一簣的結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