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畢業論文 論文格式

臨床醫學論文寫作技巧講解

1 醫學論文寫作的基本原則

一篇好的臨床醫學論文必須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條理性和規範化。這是撰寫醫學論文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1)科學性

科學性是指論文資料詳實,內容先進。報道的內容必須是客觀存在事實,能經得起科學的驗證和實踐的考驗,並具有可重復性。做到立論客觀,論據充足,論證嚴謹。對臨床觀察和實驗所得的資料和實踐材料加以整理、分析和推導,不能主觀臆斷,更不能為達到“預期目的”而歪曲事實,偽造資料。具體要求:①資料資料來源正確可靠。如病例來源及其選擇應有一定標準;②要有周密的臨床科研設計。對觀察病例要進行隨機分組,試驗組與對照組要具有可比性,觀察指標的選定必須客觀,統計學方法運用恰當。

2)創新性

創新性是指論文總結的成果有新的發現、新的理論,提出新的構想,探索新的規律;採用的是新方法或新技術;在重復模仿他人已有成果或科研課題中,補充實現該成果的新條件、新方法或新改進,即仿中有創。

3)實用性

實用性是指通過基礎或臨床醫學的科研活動,解決醫學實踐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一般情況下,臨床醫學論文對臨床醫學實踐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其實用性較強。不論其報道的是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都可為他人所利用或借鏡。雖有些暫時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但從發展來看仍有其重要意義者,也應列入有實用價值的範疇。例如回顧性研究可為前瞻性研究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4)條理性

條理性是指思想、語言、文字達到的層次。要求:①用客觀的論據和符合邏輯的推理來論證和闡述問題,形成結構嚴密、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有力、結論明確、說理性強、可信度大的文章;②文字簡潔、文法正確、表達清晰、層次分明,讀起來流暢易懂,避免使用華麗的辭藻和誇張性詞語。

5)規範化

規範化也是醫學論文寫作的基本原則之一。一篇好的醫學論文按規定的格式撰寫,一般在內容發表上可以達到要求,但要保證論文的寫作質量,還應該在名詞術語、計量單位、數位用法、外文字母和規範漢字上達到規範化的要求。名詞術語應該使用全國自然委員會審定的名詞,葯物名稱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為準。

2 基本結構和要求

臨床醫學論文的基本結構包括文題、署名、結構式摘要、引言、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和參考文獻。下面分別介紹如下。

1)文題

文題應簡短明了,開門見山,對讀者具有吸引力。能準確地概括論文內容,點名主題。做到文題與內容相符。一般文題不超過20個字。寫作中應註意:①文題中無虛詞,如“關于”、“對于”等;②文題開頭避免使用阿拉伯數位(如病例數),以利于編製索引;③少用或不用副標題;④盡可能避免使用標點符號;⑤需要特殊說明時在文題右上角標註“*”,並在本頁左下腳說明。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9854367);⑥非公知公用的名詞術語要書寫全稱,不能隨便縮寫,如把甲狀腺功能減退性心髒病寫成甲減心。

2)摘要

摘要是論文的縮影,是全文的概括和濃縮,是論文內容不加評論和注解的簡短陳述,是一篇有資料有結論的短文。他可以使讀者一目了然,從而大大節約閱讀時間,能在短時間內讓讀者決定是否值得進一步詳讀全文。目前,醫學論文的摘要大多採用結構式摘要的格式,即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個要素。摘要的字數不宜超過250個實詞。除了實在無變通辦法可用以外,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縮略語、略稱、代號,在首次出現處必須加以說明。一般比較重要的論文都有摘要,內容較簡單或較短的論文也可沒有摘要。

3)關鍵字

是指用以表示論文主題內容的規範名詞或術語(或片語)。它可以有以下作用:①供讀者了解全文涉及的主要內容;②供讀者檢索已發表的有關文章;③編製個人檢索卡片;④供電腦檢索,收錄文章用。每篇論文選取3~8個關鍵字;可從文題或摘要中選取能代表論文主題內容的有關詞或片語作為關鍵字,這些詞最好與正式出版的主題詞表或詞典提供的規範詞一致;如主題詞表暫缺,可用本學科當前常用詞作為關鍵字。為了國際交流,應標註與中文關鍵字對應的英文關鍵字。可供查閱主題詞的工具書有:《漢語主題詞表》(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和北京圖書館主編)及《醫學主題詞注解字順表》以及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等。

4)引言

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是讀者註意的焦點。其內容主要包括:①簡明扼要地交待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範圍;②交待研究的背景。包括同一領域前人所做的工作,同行們的進展程度,要解決、已解決和尚待解決的問題,引述重要的參考文獻,以及與本研究的關系,比較出本研究報道的特異之處;③闡述主要研究結果及意義。寫作時註意對研究的歷史回顧應避免煩瑣,不要與摘要雷同,一般教課書中已有的知識,在前言中不必敘述;切忌空話套話,一般在250~300字左右。

5)資料與方法

資料中應包括:①病例來源:觀察對象來自某年、某月,是住院還是門診患者,分組時多少例,完成療程的多少例;②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病程、就診時間、伴發疾病等;③診斷標準:為了方便別人參考,診斷標準為國際或國內標準的應給出參考文獻;④排除標準:指出哪些情況不在本次研究之列;⑤分組情況:要隨機分組,不但要介紹治療組的情況,對照組的年齡、性別等也要說清楚,兩組要具有可比性;⑥統計學方法:對不同的資料資料要選擇正確的統計學方法。

方法中包括:①治療方法,如觀察葯物治療某種疾病時,應介紹葯物劑量、劑型、服用方法療程;②實驗室檢查及特殊檢查,包括一些常規檢查如血尿便常規,x線胸透、心電圖等,特殊檢查包括腦電圖、ct、核磁共振等;③療效判斷標準;④隨訪情況,包括隨訪人數及失訪人數、隨訪結果、有無誤診等;⑤實驗器材要寫清名稱、規格、性能,以便別人能夠重復。

6)結果

是論文的核心部分,要求將研究過程觀察所得的原始資料或資料,經過審查核對、分析歸納和進行正確統計學處理後得出來的結果,未經統計學處理的觀察記錄的資料叫原始資料,是不準確的資料,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不可靠的。

特別是在療效評價中,一定要有對照組,要做統計學處理。統計學處理主要是使原始資料,從難以理解變得容易理解,並從原始資料的偶然性中揭示出隱藏在其中的某種必然規律。如能用圖表的形式表達,比較直觀。但文字與圖表的關系,應該是文字為主。凡文字可以說清的,不必用圖表;圖表更能說清楚的,就應壓縮文字。圖與表之間的內容更不能重復。如果資料與方法中給出了療效判定標準,在結果中要按療效判定標準列出結果。圖表與正文中的數位要一致。每個圖表要有獨立的標題。而對于一些不成功或發生了某些預想不到的觀察結果,如患者的意外死亡、沒有預見的並發症、患者不能耐受而不能完成療程以及不良反應等,也要適當說明,這樣就能讓別人少走彎路。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失敗的記錄比陽性結果更有意義。

7)討論

是論文所要報道的中心內容,是將研究結果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的階段。它應該包括:①對所得結果進行補充說明或解釋;重點說明該項研究的創新性、先進性;②對結果進行分析探討,對可能原因、機製提出見解,並闡明觀點;③將結果與當前國內外研究結論進行比較,提出新的見解,並對其理論和實踐意義作出評價;④提出在調查研究過程中的經驗體會;⑤指出該結果的可能誤差,以及教訓。此部分的寫作要求:①大量閱讀有關文獻,充分地了解本研究的歷史、發展及現狀;②不羅列文獻,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著重關註圍繞本研究課題近5年文獻的結果和觀點,比較自己的結果與別人的異同點;③實事求是地對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公正的評價,對于與別人不同的研究結果,要分析原因,切忌報喜不報憂。對某些現象不好下結論時,措辭要客觀、留有餘地,不要輕易去填補“國內空白”;④層次清楚。如討論的問題較多,可按內容進行分段,列出小標題,每段圍繞一個論點加以論證,做到論證充分,層次清楚。

8)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指為撰寫或編輯論文中引用的有關圖書和期刊資料。引用參考文獻時應按其在文內出現的順序,依次以阿拉伯數位在文後標註。參考文獻引用得是否正確、書寫格式是否符合標準,已成為審核醫學論文和醫學期刊質量的一項指標。選用參考文獻的時候需要經過篩選,列出參考文獻的目的是:①為了說明本文所借鏡內容的科學依據的出處,以供讀者查閱參考;②減少對前人文獻的復習以縮減篇幅;③對前人成果及著作的認同與尊重。

引用參考文獻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①權威性及專業性。一般權威性、專業性雜志上發表的科技論文最能代表相關課題的研究水準及現狀,應盡量引用;②自閱性。即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一次性文獻;③準確性。即正文中標註的準確性和著錄項目的準確性;④公開性。即公開發表的論文,不應引用非公開發表的文獻,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讀者查閱及核對,為讀者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⑤緊密性。即所引內容與論文所研究內容結合應貼切、緊密;⑥時限性。根據普賴斯指數的原理,所引用的近5年的文獻越多,即普賴斯指數越高,說明論文所涉及的問題越接近當前課題。因此,所引文獻至少50%~70%為近5年內發表的。特別當論文所涉及的問題是當前國內外研究的熱門課題,其近5年內的文獻比例應更高;⑦數量限製。

醫學期刊一般要求論著的參考文獻數不超過10篇,綜述不超過20篇;⑧規範化。主要指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及標註方式的規範化。目前,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各刊不盡相同,投稿前作者應註意雜志稿約的有關規定,至少得先看看有關期刊發表的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如何標註的,筆者建議,在寫文章時,最好把參考文獻的信息盡可能多地給全,哪怕多了修改時刪去也比修稿時再大海撈針地去找更方便的多。很多作者不註意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常常把卷、期、起頁和止頁寫錯,不但使讀者對論文的真實性產生懷疑,而且對原作者也不夠尊敬,希望大家在投稿時註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