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演講稿 競聘演講稿

新聞工作者競聘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好:

感謝大家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和同事們一起參加演講競聘,展示我自己。相信今天每個走上演講台的人都做過思想鬥爭:到底參加不參加競聘?如果失敗了怎麽辦?尤其是我,參加競聘似乎很不是時候——面臨休產假,身體很不方便。但是我想:產假隻是暫時的,我還年輕,還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做工作。至于能不能成功的問題,還是要報著和平時工作一樣的“但求耕耘,莫問收獲”的心態。

說起來,我走上新聞工作的崗位,已經有12個年頭了。最早接觸新聞工作的時候,我還是個22歲的小姑娘。這些年來,我幹過編輯,幹過記者,現在在晚報經濟部做採編一體的工作。我懂得編輯工作的辛苦,更明白記者工作的酸甜苦辣。

新聞工作對人的貭素有比較高的要求。除了有比較高的文字水準和專業知識,還要有比較高的政治素養和大局意識,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甚至要有一定的交際知識。

每走到一個新的崗位上,該怎麽幹,我都虛心向老同志請教,同時購買專業方面的書籍,廣泛閱讀同類報紙,充實自己。剛開始做記者時,我認真地學習過新聞採訪寫作方面的書籍,這樣有針對性的學習讓我寫的稿件很快有了進步。做了編輯,我又買了《編輯學》學習專業知識。

我在記者部當記者時,編輯們都喜歡用我的稿件,他們說我寫的稿件常常很新穎,思路清晰,病句、錯字也很少,他們用起來很省勁。

我知道,對于一名有著十幾年資歷的新聞工作者來說,想做一名記者很容易,但是想做一名優秀的記者,就需要自己付出汗水和智慧。“新聞”重在“新”,四季年年輪回,但是新聞如果年年都一樣,春天講“開春第一耬”,冬天講煤炭漲價,而且講不出什麽新意來,那麽讀者讀起來就味同嚼蠟。就是同樣報道“開春第一耬”,報道煤炭漲價,我也要努力從中找出與往年不一樣的內容,從中發掘新氣象,發現新內容,力求寫出新意。

在我看來,新聞的新,很大一部分要依賴于題材的新穎。是否有獨特的新聞視角,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沒有寫過的新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記者能否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稿件。稿件的新穎,是我多年來一直追求的。前幾年在記者部,我參加過包括兩會、3·15在內的許多大型活動。每次參加之前,我總要認真地想一想,該從哪些方面發掘一些新鮮的東西,我從來不滿足于例行的表面的報道,所以每次領導派我去參加大型活動,我總能拿回精彩的稿件,從來不讓領導失望。

XX年,晚報成立了經濟部,做起了幾個周刊。對于記者們來說,做經濟新聞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它要求記者在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採寫稿件,這相當于讓天馬行空的記者戴著鐐銬跳舞。一聽說要讓自己到經濟部,不少記者都往後縮。記者部主任推薦了幾個人,其中就有我。說心裏話,當時我也想往後縮,繼續在呆在記者部,想寫什麽寫什麽,主任時不時給派個採訪任務,幹起來多輕松。但是我沒有。一方面我覺得對于領導指派的工作不應該掂輕怕重,另一方面,我覺得,挑戰同時也是機遇,越是有難度的工作,越能鍛煉人,也越能出成績。

我最初負責餐飲周刊的新聞。我記得當時正是春天,冰雪消融。萬事開頭難。第一篇餐飲新聞該寫些什麽,就是一個難題。我騎著腳踏車上了街。轉著轉著發現了,有兩三家飯店門前掛上了宣傳畫,幾條躍躍欲出的大肥魚,上面寫著“河開了,魚肥了,開河魚多少多少錢一斤”。在我的感覺中,開河魚應該是黃河開河時候從河裏打出來的魚。那麽,這些飯店裏賣的,真的是黃河裏的魚嗎?我走訪了幾家掛著宣傳畫的飯店負責人和水產部門,最後明白了:黃河處在禁漁期,嚴禁捕魚,市場上賣的所謂開河魚,並不是黃河裏的魚,這些魚有的是從納林湖等一些湖泊中打上來的,有些是人工喂養的魚。我把這些寫成稿件,同時介紹了一些飯店開河魚的烹飪方法。做經濟周刊的第一周過去了,領導對餐飲周刊的稿件表示了首肯,這對我來說,就是莫大的鼓勵。在餐飲周刊漸漸走上正軌的時候,地產周刊出現了問題。我記得,那段時間,負責地產周刊的一個叫劉和平的年輕記者每天眉頭緊鎖。一到編地產周刊的日子,編輯就在走廊裏著急地走來走去,等著劉和平的稿件,嘴裏念叨著“地產等于難產,地產等于難產”。有一天,劉和平提出要和我換,他做餐飲周刊,我做地產周刊,我想也沒想就同意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