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讀後感 讀後感範文

水滸傳梗概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被後人歸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迫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又名《忠義水滸傳》,初名《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全書定型于明朝。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金聖嘆刪節為七十回本。

水滸傳梗概

宋仁宗時期,東京開封有個叫高俅的無賴,因為提得一腳好球而結識了端王。端王後來登基成為宋徽宗,這個無賴也被任命為殿帥府太尉,乘機報復了跟他有過節的王升之子和禁軍教頭王進。王進逃離後來到延安結識了史進。史進遇見了殺人逃竄的魯智深,並一起出掉了宗教惡勢後分手。魯智深在大相國寺認識了林沖結為生死之交。林沖去被陷害淪落在梁山。在眾好漢推舉晁蓋梁山首領。

晁蓋與宋江的信被發現,並以此威脅宋江。情急之中,宋江失手殺死閻婆並逃亡,後卻在逃亡中被捕,宋江被判死罪,卻被梁山等人就出,人稱“及時雨”.

梁山日益強大,晁蓋卻不幸陣亡。宋江成為首領。經過幾番周折在宋江的勸說下為國效力,被派往攻打遼國,許多重要將領戰死沙場,最後隻有二十幾位豪傑到京城受封。宋江本人也被毒酒毒死,因為擔心李逵造反,給李逵也喝了毒酒。後來宋徽宗蓋起廟宇祭奠眾位豪傑。

水滸傳梗概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為打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于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沖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林沖原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個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庭出身和官場生活,養成了他奉公守法,安分守己的性格,但他畢竟也被逼上梁山,這說明在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復雜,政治極端黑暗的情況下,統治階級內部必然發生分化,其中的一些人因受到當權派的排擠打擊,起而反抗,也會投身于農民起義的洪流。

《水滸傳》反映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的規律,是循序漸進,步步深入,而終于全面展開的。英雄們的起義行動,是由小到大,由個人反抗,到集體行動,由無組織到有組織,由小山頭到大山頭,最後匯成一股浩浩蕩蕩的起義巨流。魯智深、武松等人的鬥爭活動,開始多半是出于被迫,或是抱打不平,或是出于個人報復性的反抗,後來上了二龍山落草,接著又參加梁山起義。“智取生辰綱”最初就是有組織的反抗行動,但晁蓋等上梁山後,就更大規模地反抗政府了。起義的武裝,也是由小股發展到大股,最後都匯合到聲勢浩大的梁山泊。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對于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熱情的謳歌,歌頌了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義行動,也歌頌了他們超群的武藝和高尚的品格。一些出身下層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對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感受最深,因此當他們一旦造反後,他們的反抗性也最強,什麽統治階級的法度條例,對他們毫無約束,象李逵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裏。他們為了起義的正義事業,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作者對這些英雄人物的贊揚,完全是出自內心的熱愛。作品歌頌這樣一批被統治階級視為所謂“殺人放火”的強盜、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謂“不赦”的罪人,把他們寫得如此光輝動人,可敬可愛,這顯示了作者的膽識和正義感情。與此相反,作者對于統治階級的人物,則將他們寫得醜惡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啓發人們去愛什麽人,恨什麽人。金聖嘆評論《水滸傳》“無美不歸綠林,無惡不歸朝廷。”不管金聖嘆主觀動機如何,這句話卻確實說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傾向和《水滸傳》的深刻社會意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