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讀後感 讀後感範文

讀《陶淵明作品集》後感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的魏晉南北朝文學史的老師叫高原,她的人和她的名字一樣淡雅而又美麗。由于她的每節課都是我們漢語言文學系中唯一滿堂爆滿甚至連體育系都搶著座位來聽的課,所以我才開始從關註她的課,到喜歡她的課,轉而喜歡上了陶淵明——這位東晉末期唯一的一位集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于一身的學者。

事隔七年,當我再次把這本《陶淵明作品集》拿起拜讀時,才逐漸理解了當年高原老師講給我們的關于陶淵明的處世哲理和他的一些詩句含義。

同樣的一本書,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讀出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當年我隻是一個單純而沒有生活壓力的學生;如今,我即將步入而立之年,上面有年邁的父母,下面有需要照顧的孩子,自己在工作中也有很多煩心的事,再讀陶先生的作品,才真切感受到高原老師如此喜歡陶先生作品的真正原因。

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很喜歡陶先生在《飲酒》詩中的這兩句。陶先生生活在一個門第製度森嚴、時局動蕩的東晉末年,他曾幾次“入世”,但每次都是傷痕累累地“出世”。他有一腔抱負,卻得不到統治者的重用,在三十九歲的時候,他最終選擇了他的人生歸宿:歸隱田園生活。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渲染了一種悠遠的意境。 “菊”在中國文學傳統中象征芳潔自持,而陶先生,對菊更是情有獨鍾,在他之後,就再也沒有人像他這樣能寫出菊花的魂,能將菊花愛到骨子裏去;而“南山”象征不得志的儒士退隱山林。這句正寫出了他芳潔自持、退隱山林的人生理想!意境所展示出來的是平凡的生活,但卻蘊含著高潔的人生追求和情操。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對于這句詩,我個人認為陶先生能將想說的話以想說又不說的方式表達出來,給人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意猶未盡”的感覺。

如果在我心情煩躁、因個人的得失而傷感的時候,想到陶先生的這兩句詩,我的心靈似乎就到了一個脫俗去塵的境地,回歸于生命中最初的本質,回歸于純樸寧靜。

我自己的人生格言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是,我幾乎沒有按照這一原則處理過任何一件事。陶先生卻不同,他窮盡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生,在失意中堅毅頑強地爬起來,最終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歸宿。我的人生歸宿又在哪裏?難道是現在的這種生活狀態嗎?

二、“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在《歸園田居》詩一中,陶先生借關在籠中的鳥和困在池塘中的魚來表達自己渴望自由、回歸自然的人生理想。

我從小生在慶陽、長在慶陽,直到高三畢業後,才離開了我的故鄉來到了這裏。對于故鄉,我有著深厚的情感,經常在夢中出現兒時上學的路、春天裏漫山遍野的杏花、守在門口等我放學回來的外婆……一晃整整十年了。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根,我的根就是我的故鄉慶陽,盡管它還是那麽的貧窮、那麽的落後,可它在我的心中,永遠是那麽山花爛漫,留給我的,是一輩子也回憶不完的美好記憶……

我的父親從今年七月查出肺癌晚期至今,經常在嘴邊嘮叨的就是能回趟老家,我們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父親的病情能夠有所好轉,我們陪著他回趟老家。鳥兒、魚兒尚且思戀自己的故鄉,更何況是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呢?我想陶先生在寫這句詩時,是不是也在想念自己夢牽魂繞的故鄉呢?

三、“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這句詩出自先生的《歸去來兮辭》,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萬物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景象,非常形象地體現了自然界自生自化、充足自由的靈韻。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詩,給我我們無窮的想象空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