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詩大全 唐詩三百首 五言絕句

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昔沒賊中時,潛與子同遊。今歸行在所,王事有去留。

逼側兵馬間,主憂急良籌。子雖軀幹小,老氣橫九州。

挺身艱難際,張目視寇讎。朝廷壯其節,奉詔令參謀。

鑾輿駐鳳翔,同谷為咽喉。西扼弱水道,南鎮枹罕陬。

此邦承平日,剽劫吏所羞。況乃胡未滅,控帶莽悠悠。

府中韋使君,道足示懷柔。令侄才俊茂,二美又何求。

受詞太白腳,走馬仇池頭。古色沙土裂,積陰雪雲稠。

羌父豪豬靴,羌兒青兕裘。吹角向月窟,蒼山旌旆愁。

鳥驚出死樹,龍怒拔老湫。古來無人境,今代橫戈矛。

傷哉文儒士,憤激馳林丘。中原正格鬥,後會何緣由。

百年賦命定,豈料沉與浮。且復戀良友,握手步道周。

論兵遠壑凈,亦可縱冥搜。題詩得秀句,札翰時相投。

作品賞析

【鶴註】此至德二載作,故詩中有行在鳳翔等句。鮑曰:舊註以為韋宙。宙乃宣宗時人,誤矣。《舊唐書》:成州同谷郡,屬山南西道,秦置隴西郡。天寶元年,改為同谷郡。乾元元年,復為成州。《通鑒》:天寶十四載冬,安祿山反,郡當賊沖者始置防御使。

昔沒賊中時,潛與予同遊①。今歸行在所,王事有去留②。

(從交情聚散敘起。去,指韋留自謂。)

①《庄子》:“庄子與惠子同遊濠梁之上。”②《詩》:“王事靡盬。”顧歡詩:“達生任去留。”

逼側兵馬間①,主憂急良籌②。子雖軀幹小③,老氣橫九州④。挺身艱難際⑤,張自視寇讎⑥。朝廷壯其節,特詔令參謀⑦。

(此言評事忠勇,故朝廷命判邊方。)

①《西京賦》:“駢闐逼側。”《後漢·馮異傳》:“夜勒兵馬。”②《範睢傳》:“主憂臣辱。”③《晉·載記》:劉曜討陳安于隴城,安死,人歌曰:“隴上健兒有陳安,軀幹雖小腹中寬,愛養將士同心肝。”④《北山移文》:“霜氣橫秋。”⑤《杜臆》:挺身張目句,讀之令人發指。《谷永傳》:“挺身晨夜,與群小為隨。”顏註:“挺,引也。”⑥曹植《冬獵篇》:“張目決皆。”杜修可曰:視寇讎,借用孟子語。⑦壯其節,令參謀,皆就朝廷言。奉詔二字,當作特詔,語氣方順,且與下文受辭不犯重。

鑾輿駐鳳翔①,同谷為咽喉②。西扼弱水道③,南鎮袍罕陬④。此邦承平日⑤,剽劫吏所羞。況乃胡未滅,控帶莽悠悠⑥

(此言同谷重地,故控馭必須得人。)

①《西都賦》:“乘鑾輿。”《晉書》劉暾表:“人想鑾輿之聲。”②三國楊洪曰:漢中,益州咽喉。③《禹貢》:“弱水既西。”《寰宇記》:弱水自甘州刪丹縣界,流入張掖縣北。④《漢書》:金城郡有枹罕縣。《唐書》:河州治枹罕縣。《唐志》:安昌郡,本枹罕郡,又有枹罕縣,在隴右道,與弱水同道。⑤《詩》:“此邦之人。”《漢·食貨志》:“時據承平之世。”⑥周崔猷書:“控帶京洛。”

府中韋使君①,道足示懷柔②。令侄才俊茂③,二美又何求?

(此言幕府同事之賢。韋使君,蓋指防御使,必評事之叔也。)

①《前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府中,幕府之中也。《前漢·王?傳》:“使君顓生殺之柄。”顏師古註:“為使者故謂之使君。”②《漢書·段會宗傳》:“總領百蠻,懷柔殊俗。”③揚雄《蜀都賦》:“宗生族攢,俊茂豐美。”

受詞太白腳①,走馬仇池頭②。古色沙土裂③,積陰雲雪稠④。羌父豪豬靴⑤,羌兒青兕裘⑥。吹角向月窟⑦,蒼山施篩愁⑧。鳥驚出死樹⑨,龍怒拔老揪⑩。古來無人境(11),今代橫戈矛(12)。

(此言同谷凄涼之景。上六記風土,下六記屯兵。旌旆愁,謂帶愁慘之容。鳥驚龍怒,兵馬震動故也。)

①太白,註見前。②曹植詩:“走馬長楸間。”《舊唐書》:成州上祿縣,白馬羌所處,州南八十裏有仇池山。《辛氏三秦記》:仇池山上廣百頃,地平如砥。其南北有山路,東西絕壁萬切,上有數萬家。一人守道,萬夫莫向。山勢自然有樓櫓卻敵之狀。東西二門,盤道可七裏,上多岡阜泉源。③《前漢書音義》:“沙土曰漠,即今磧也。”④陸機《苦寒行》:“凝冰結重澗,積雪披長巒。陰雲興岩側,悲風鳴樹端。”⑤《長楊賦》:“搤熊羆,拖豪豬。”《山海經》:“豪彘,狀如豚而白毛。”註:“能以脊上豪射物,江東呼為豪豬。”⑥宋玉《招魂》:“君王親發兮憚青兕。”《說文》:“兕如野牛,青色,皮厚,可為鎧。”⑦吹角,註見《遣興詩》。月窟,西極之地。《長楊賦》:“西壓月崛。”⑧揚雄《蜀都賦》:“蒼山隱天。”⑨後漢唐羌疏:“鳥驚風發。”何遜詩:“百年積死樹。”趙曰:吳平為句章州,門前忽生一侏青桐樹,上有歌謠之聲,平惡而斫之。平隨軍三年,死樹欻自還立于故根上,樹頭空中歌曰:“死樹今更青,吳平尋當歸。”⑩《水經註》:龍怒當時大雨。洙曰:湫水在涇州界,興雲雨土俗亢旱,每于此求之,相傳雲龍之所居,天下山川限曲有之。(11)《天台賦》:“卒踐無人之境。”(12)《詩》:“修我戈矛。”

傷哉文儒士①,憤激馳林丘②。中原正格鬥③,後會何緣由④。百年賦命定⑤,豈料沉與浮⑥。且復戀良友,握手步道周⑦。論兵遠壑靜⑧,亦可縱冥搜。題詩得秀句⑨,札翰時相投⑩。

(未敘臨別繾緒之情。上八送韋,下四望韋。文士馳林,公未受職也,故雲浮沉難料。吳論:論兵既定,使遠壑清靜,亦可冥搜得句,投寄相慰也。此章,起首中腰皆四句,前二段各八句,後二段各十二句。)

①《論衡》:“上書白記者,文儒也。”《晉·儒林傳》:“迄于考武,蔚為文儒。”②謝安詩:“寄傲林丘。”③《漢書·武五子傳》:“主人遂格鬥死。”註:“相抱而殺之曰格。”④《孔叢子》:“後會何期。”⑤王粲《傷夭賦》:“惟皇天之賦命。”《抱樸子》:“賦命宜均。”⑥浮沉,謂此後遭際難知。司馬遷書:“從俗浮沉,與時俯仰。”⑦《詩》:“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師氏曰:道,邊也。⑧《吳越春秋》:孫子一旦與吳王論兵。江淹詩:“夙齡愛遠壑。”⑨鍾嶸《詩品》:“奇章秀句,往往遒警。”⑩劉楨詩:“投翰長嘆息。 

-----------仇兆鰲 《杜詩詳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