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文 經典美文

為什麽知乎上極力推崇讀書的人 不把上知乎的時間用來讀書

我們覺得吧,讀書上網,都是學習。

“為什麽知乎上極力推崇讀書的人,不把上知乎的時間用來讀書?”最近,看到知乎網上的這個問題,我立即感覺到了提問者隱藏的笑意,並開始追蹤這個好問題如何“被解答”。

對了。先來科普一下什麽是“知乎”,這是一個神奇的藍色網站,匯集了可能是中國知識水準最高的一批網民。如果你在知乎上扔出一個問題,立馬就會有感興趣的人來回答你,或理論派,或經驗黨,或調侃圍觀。常常會有精彩的回答受到眾人追捧,獲得點贊無數;甚至被截圖,被復製貼上,在全網迅速傳播。這個網站上曾有過“閱讀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等推崇讀書的問題帖,基本都是熱門帖,另外,還有開書單、讀書的技巧、讀書的意義……各式各樣有關讀書的問答特別多,好像知乎的使用者都是愛讀書的人。

那麽,上面這個問題對于這些推崇讀書的人來說簡直是啪啪打臉。題主可能覺得,每天的自由支配時間是有限的,既然如此推崇讀書,為什麽不把有限的時間都放在讀書上,而要混跡在知乎呢?這當然難不倒喜歡抖機靈的知乎使用者,以下是近期點贊數較多的熱門解答。

答案一:學而不裝則罔,裝而不學則殆

這裏的“裝”是裝腔作勢的意思。雖然知乎大神們貢獻了很多精彩的答案,但他們的慣用腔調已經成了網民們調侃的對象。

知乎有“邀請回答”的功能,任何人都可以邀請他人來關註並回答某個問題。于是就能在很多回答的開頭看到“謝邀”兩個字。這個詞是由人稱“知乎第一大才子”的知乎使用者張佳瑋普及的,本來他隻是出于回應他人邀請的基本禮貌,而現在卻被人們添上了“別人認為我在這方面很牛”、“我在知乎上很有名氣”的賣弄意味。後來更是衍生出“瀉葯”、“蟹腰”等變體詞。就算是不請自到的人,也會打上“謝邀”裝一下喔。

除了“謝邀”以外,“一覺醒來……一節課結束……一杯水的工夫……突然多了這麽多贊,真是受寵若驚”這樣的話也是經常出現的一種。有的答題者還會在點贊多的情況下繼續更新答案內容。

話說顏值不夠、智商來湊。能依靠自己美麗的大腦成為網紅,對于智識豐富的人來說,是多麽好的刷存在感的機會啊。

答案二:讀書就像吃飯,上知乎,純屬吃飽了撐的

這個答案還有個姐妹篇:“讀書和分享,二者像呼吸,隻吸進去不吐出來,憋死你。”

因為聚集了很多不同人的看法和觀點,知乎更像一個百家爭鳴的圓桌會議,逛知乎的人多是來交流、討論的。跟這種和許多人進行互動的行為比起來,讀書就成了“安靜的美男子”,是一個人的、封閉式的學習。隻吸收,不分享;隻接受,不交流。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上知乎和看知乎又不一樣。大神們在知乎上更多是在寫答案,在散播自己的經驗學識。他們有的認為上知乎是一種思考方式,是鍛煉自己邏輯思維能力和促進知識運用的方法之一,讀書是學,而上知乎,是學以致用。還有人隻是在觀察問題本身,不同角度和深度的問題更能開發大腦,也可以迅速了解年輕人的關註所在。

答案三:和減肥同理,知易行難

說白了就是懶囉!

答案四:推崇××不等于把時間都用在××上

我覺得吃西紅柿好,那我要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吃西紅柿嗎?這個邏輯不對。

換句話說,上知乎和讀書並不是兩廂矛盾的事情呀。其實知乎也是一本好書,或者說,是一本好書的目錄,是碎片化的知識。如果隻對于某一領域來說,上知乎可能抵不上讀幾本專著能獲得的知識量大,但若能發現興趣所在也不失為一個好的啓蒙方式。

至于時間嘛,魯迅說過,像海綿裏的水,擠擠就有了。

答案五:學習金字塔理論(其實跟學習沒半毛錢的關系)

還是理論派最唬人,拿出幾張資料圖,丟出個專家的名字,就有了科學金鍾罩護體,獲得了最多的點贊。

這條回答很扯地搬出了美國教育學家埃德加·戴爾的“學習金字塔”理論,說通過閱讀所獲得的知識,90%的內容會在兩個星期之後被忘記,所以閱讀和聽講是效率最低的學習方式,而實幹(教授、實踐、討論)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書一定要讀,討論、實踐和教授是鞏固書中知識的途徑,而知乎是一個運用知識教授他人、解答問題的平台,是種受益自身、更立體的學習方式,所以,上知乎並不是不好的。

但這個答案很快就被另一位的回答推翻了。原來這個理論其實不叫“學習金字塔”,而是“經驗金字塔”理論,研究的根本不是學習效果。這個號稱是“學習金字塔”的理論,卻用“兩周後還記得多少”來測量。難道記住了就是學會了嗎?這大大忽略了對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也忽略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在那條被轉發兩萬多次的“閱讀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的精彩回答中,最熱門的一條回答是這樣的:“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麽?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麽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為我的骨頭和肉。”

還是好好讀書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