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話題作文 話題作文範文

社會話題:韓寒現象

[話題精選]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上海松江二中學生韓寒,在《萌芽》雜志社等單位舉辦的新概念作文競賽中脫穎而出。後又因陸續出版長篇小說《三重門》以及《零下一度》而蜚聲教育界內外。但他的數理化等六門功課不及格。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不久傳出訊息:韓寒退學了,他要靠寫稿生活,一時成為熱門話題,進而在為一種現象。

請以"韓寒現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問題,隻要與話題相關即為符合題意。

2.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抒發感情、發表議論、展開想象等。

3.題目自擬。

4.不少于800字。[話題精析]這個話題可謂世紀之交我國教育界內外的熱門話題中的熱點,各種報刊對韓寒的報道、分析、評論連篇累牘。歷史上有過對國小生黃帥、大學生張鐵生等的討論,那是有關高層人物作過"批示"之類的。而沒有長官意識,純粹民間掀起的對一個中學生的關註,並且形成一種"現象",可謂空前。

所謂"韓寒現象",即指人們所關註的,已經超越了韓寒其人其事本身,而包括公眾對韓寒其人其事的廣泛議論。

以"韓寒現象"兒為對象,"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因而立意高遠,眼界就開闊,概括能力就培養出來了,可養舉重若輕之大氣。

鑒于各種媒體地韓寒現象的議論已如恆河沙數,故寫作本文無論持贊揚還是批評的觀點,都必須巧立意、深開掘,發他人之所未發。[佳作選萃]偶然與必然的集合

浙江 王琰贇令人肅然、令人驚喜的劉中生韓寒,因其勇于挑戰現行教育體製的弊端,成為了當今眾多青年學生心中的偶像。暫且不論韓寒的行為是否無懈可擊,我要說的是,韓寒給教育界敲響了警鍾,"韓寒現象"的出現,反映出了現行教育體製的諸多弊端。

我國近年來貫徹九年製義務教育方針,據說這是"重視基礎"。且讓我們看一看學校是如何打好基礎的:將一個個未享盡童年樂趣的孩子關入課堂,開始1、2、3數位生涯。各年級各科老師填鴨式地灌輸那所謂的科學文化知識,開始無休止地計算 後第200位是什麽。再讓我們看看這種教育培養出的所謂人才是怎麽樣的。平心而論,這種教育方式,培養出的學生充其量是一個個會速記的無牌照秘書、一台台會加減乘除的電腦,抑或是會背所有單詞與文法卻不懂交談的詞典。

很明顯,教育界舉著"全面發展"的旗幟,可在很多場合、很多時候,仍以分數作為衡量是不是人才的惟一標準,製造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機器"。20世紀初,錢鍾書數學隻考了15分,照樣進入清華大學。現今以分取人的教育製度難道不是在退步嗎?據我一位朋友傳來訊息,杭州有一所著名大學的信電系一位高才生,不堪忍受那種高等教育,憤而跳樓而亡。還有寧波的一位考生考上雲南的一所名牌大學,開學不到一個月,就逃回了老家,原因隻是生活不能自理。諸如此類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難道還少嗎?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首歌謠既是現行教育體製的真實寫照,又是對目前教育體製的無情嘲諷。1996年聯考,河南應屆考生趙佔峰,因為寫錯了考號,其高分被作廢,這說明惟分是舉的聯考製度在某些時候已荒謬到何等的地步!教育界是不是該為浪費了人才而痛心呢?將十多年寒窗苦讀的結果,通過一紙聯考卷來檢驗以決定取舍,這是多麽荒唐的邏輯。一張滿分聯考卷就必定出自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真正有良心的有識之士,確實不能在現行教育製度的弊端面前閉目塞聽了。"萬馬齊喑究可哀",韓寒現象的出現是偶然和必然的集合,韓寒現象給教育界敲響了警鍾。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我眼中的韓寒

浙江 王 贇又看到有人在評論韓寒,沒想到是朱老同志對他的學生的苦口婆心、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隻要不像韓寒那樣放棄,情況會發生變化的。

是啊,韓寒"放棄"了我們可愛的"貭素教育"--是該有人跳起來的;韓?quot;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不合"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家都這麽個活法,憑什麽就韓寒你小子瀟灑?

又聽到有人在唾沫星子亂飛地評論韓寒,沒想到竟是諸多學友的至理名言佳句,循循善誘:我想(or我以為)韓寒這樣是不對的。(很好,夠坦白,實在是聽膩了那些but、and,所謂的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者")他思維跳躍(或者說是邏輯混亂),實在是新新現實主義的典型(或者說是"經典")代表。(評價中心明確,緊扣題眼,層層深入,最後升華主題,總結觀點)所以,我認為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不好,怎麽忘說"綜上所述"、"因為所以,科學道理"了?太可惜了。除去一個最高分,除去一個最低分,最後積分99分,還沒達到100分。100尚未成真,同志仍需努力啊!

韓寒說教育界很多人在罵他,可是又有什麽用呢?就像一塊饅頭,放在你的面前,你罵它,它還是饅頭,無法變成油條!

韓寒,也有很多人在"勸"他,可是又有什麽用呢?就像一塊有棱角的石頭,放在你面前,你勸它,它還是有棱角,無法變成鵝卵石!

韓寒,你小子招誰惹誰了?

韓寒這種做法到底是錯還是對?

或者說科學一點: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其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的確排隊也輪不到我這個既不仁也無智的家伙發表什麽鬼話。可是就因為有時候不能說--把我弊的。

所以才有欲望一吐為快--真爽!而有時候不說,不是因為不能、不想說,而是不屑于說。

現在,我覺得我有必要再說些什麽,因為又有人在說:韓寒像××,像×××,像××××……

我說:韓寒,就像韓寒他自己!

如果,我是說如果,這樣鮮明的棱角還不足以做他自己,那麽我們"鵝卵石一族"是不是連自己做不了都不算,還得去做"己自"呢?這家伙的棱角尖得都把咱們給刺疼了!--兄弟們,抄家伙上!我們已經因工作疏忽等多方面的原因,沒有將他扼殺在襁褓之中,現在又怎可任他樂逍遙?!

——可"喜"吧?

——這世上快沒有"純種"石頭了。

小議韓寒現象

浙江 沈 軍老實說,現在大多數學生對應試教育咬牙切齒,深惡痛絕。然而,分,分,分,畢竟仍是學生的命根。于是為了最後一場近乎"定生死"的考試,可謂"嘔心瀝血"、"懸梁刺股"一個個弄得精疲力竭。然而得高分的一定是人才嗎?盡管現在已有考能力的趨勢,但我認為仍隻是治標不治本。現在的應試教育使學生們機械地去加強模仿能力,而使真正的人才遭禁錮,甚至被扼殺。終于有韓寒敢于站出來為廣大"受害同胞"抗爭,怎不叫人敬佩?說實話,我對他的精神是十分贊賞的。

然面,我對韓寒的具本做法持否定態度。

韓寒說:"現在理科對我已完全沒有意義。""全面發展隻能導致全面平庸。""現在的學生是穿著棉襖洗澡。"本人在此倒很有興趣對這幾句"名言佳句"批駁一番。

韓寒所謂的"穿著棉襖洗澡"的意思,本人揣測是說全部課程一骨腦兒學了會使各方面不能兼顧周全,反而負擔太重,結果一事無成,導致全面"平庸"。然而我們知道,現在我們所學的有的是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前就已經被發現和進行研究了的。換句話說,它們是現代科學體系中的最基礎的學科知識。所謂最基礎,就像造房子,樣,自然是越扎實越牢固越龐大越好,這樣才能使房子告得又高又結實。現在我們學基礎學科,並不是為了取得什麽巨大科技成果--事實上僅有基礎也不可能有所建樹--自然也就無所謂"全面平庸"了--而是為了有了扎實的基礎而建造高入雲天的知識大樓。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那才是真正的平庸。

韓寒說:"理科對我已完全沒有意義。"可是,文理是不分家的。沒有理科對各種現象的透徹分析,沒有理科對邏輯思維的系統培養,想必文科也不會好到哪裏去。很可惜,韓寒不僅放棄了理科,還放棄了文科,包括他的最愛--語文。聽說他退了學,準備靠著書為生,遊歷山河。對此,我除了祝福已無話可說。然而他究竟能否那樣生活,我有理由表示懷疑。

韓寒勇于抗爭現行教育製度,這說明教育體製改革勢在性行。韓寒的精神可嘉,然而韓寒的做法過于偏激,他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極端,過分追求個性,以至把自己和外界隔絕,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贊賞韓寒的精神,但反對韓寒的做法。韓寒敢為天下先"韓寒現象"確實是教育界值得爭論的問題了。我支持韓寒,反對現行教育製度的種種弊端,其理由是:

原因一,現行教育製度與社會分工情況格格不入。現行教育製度要求的是所謂的"全面發展",即"什麽都懂什麽都通"。從表面上看這不是壞事,但實際上這種"理想狀態"隻能促使學生變得"全面平庸","理想狀態"不僅難以達到,就是連那些原本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長而立足于社會,而並非什麽"全才",倘若我們把培養全才的要求,換成以專帶博的人才,使人才的專長更為突出,為什麽做的貢獻更大些,不是更好嗎?

原因二,以往考試模式太呆板。特別是所謂的標準化考試,把學生的思維方法往既定的模式引,阻礙了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也阻止了創造力的發揮,引導學生死扣教材,放棄課外廣泛的涉獵。韓寒蔑視這種考試,寧願讓自己幾門功課不及格,是事出有因的。事實上,韓寒作品中所體現出來的強有力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令許多專家學者都自嘆不如的才氣,足以證明他完全具備甚至超出了高中生所應達到的思維水準,又何必要強求他在考卷上把自己的思維通過文字和字母的組合表現出來呢?

原因三,教學模式太呆板。正如韓寒所言:"現在學校裏寫作文開頭如何,中間如何,結尾如何都模式化了,符合這種模式的就得高分。所以作文一天到晚就是"撿皮夾子"。"其實也難怪,從小到大一直受著"看到蜜蜂就想到勤勞,看到老黃牛就想到憨厚"的學生,又能寫出幾個"新概念"?而韓寒的語文老師對他的作文評定為"一般",也正應了這個道理。

原因四,現行教育製度的弊端壓製人才,束縛人才,扼殺人才。像韓寒這種在創作上極有天賦的學生非但在文學上得不到發展,反而要他去浪費時間算一些脫離實際的、于今後無益的、諸如"靠在牆邊的大米有幾噸"、"一個水箱進水出水幾次用幾時"之類的問題。韓寒很明智地選擇自己的所走的路,不僅是對教育製度的反抗,而且還喊出了我們學生的心裏話。但是這樣一個"敢為天下先"的學生卻要受到如此強烈的批判,每天還要提心吊膽地防著媒體的"狂轟濫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真是不公!試想錢鍾書當年若也因為數學隻考了15分而受到如此待遇,那麽中國還會有《圍城》這部優秀的小說嗎?

所以,如果說在現行教育製度下能出什麽"全才",那不是"應試教育"的幸運,而隻能是社會的"悲哀"!

其實,韓寒反抗現行教育製度的弊端正如新文化運動一樣,隻有"矯枉"才能"達正"啊!韓寒以他那種"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勇氣給教育界帶來了一絲曙光。但可悲的是,那些自以為"知書達理",卻隻知逆來順受的"學者",在對于中國教育的一番"誇誇其談"後,面對突如其來的事實卻不知所措,接著便不論是"靈芝"還是"毒蠍",一概予以"處決"了。中庸之道正是中華民族在衰弱中徘徊,且永遠走不出的"圍城"!

羅素說過:"參差多態乃是幸福原本!"教育,是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又一個有個性有才華的人被迫磨平棱角、埋沒于冥冥之中好呢,還是把它改成能幫助每個人發揮其特長的貭素教育好?答案當然是後者。[評析拓展]《偶在與必然的集合》的立意很有勢頭,從近百年來中國教育的典型表現及發展演變,說明時代對應試教育已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于是韓寒挺身而出,勇敢地對現行教育製度的弊端質疑問難。本文並不停留在上述層面上,而是指出韓寒現象是偶然之中包含必然,這就使文章有了厚度,有了立體感,有了歷史深度。

美中不足的是,思維尚有點兒滯澀,未達酣暢淋漓的佳境。

奇文共欣賞!從《我眼中的韓寒》的內容看,作者是鐵桿擁韓派,其語言形式也很受韓寒影響:詼諧,嬉笑努罵,辛辣深刻。作者要表達的看法是:韓寒的思想行為是值得稱贊的。文章的喜人之處、過人之點,在于用意識流的方法、形象化的語言來說理。面對輿論界對韓寒的非議。用"唾沫星子"逼真寫出;概述韓寒所反對的陳腐的課堂教學模式,則摘取了程式化的教學過程中的幾個點:"綜上所述","99分";而謳歌韓寒的勇氣時,用了饅頭和油條的比喻。作者明知自己的擁韓或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義無反顧。風趣的語言是為尖銳深刻地思想內容服務的,從血管裏流出來的肯定都是血。

贊其抗爭精神,批評他的具體做法,這是《小議韓寒現象》的立意。如此見解,比較精到,且論證有辯證的特點,避免了呆滯。此文已經不錯了。但是,韓寒的抗爭精神和退學做法又怎麽能夠分開呢?他最能迸現某種"光彩"的"精神"正是退學這種做法!如果能再深入一步分他對多少"紅燈"不以為然,已經充分體現了他的抗爭精神。凡事該有個度,開了"紅燈",成了"新聞人物",懸崖勒馬,改過反正,從根本上說,切合教育的終極目的,也合時代的需求方向。現在他走到了極端,可謂過度,而"過猶不及"。這樣論述,或許更有說服力。

《韓寒敢為天下先》立意不同凡響,贊賞韓寒是個英雄(雖然不貼"英雄"標簽,這更好),稱他勇敢地向現行教育製度的弊端發起沖擊,連自己成為犧牲品也在所不惜。文章尤其值得稱道的是論述韓寒現象畢竟對新世紀的教育帶來了一絲曙光,豐富的材料歸結到這一個點,又促發了讀者由此及彼,由表及裏,思想上生發出新的點:社會應該"萬水千山",千姿百態,爭奇鬥艷。文章本論部分一、二、三、四,並列式結構,比較老套,不及層進式有立體感。但由于觀點較新穎,論證較深刻,尚能彌補結構老套之不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