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詩大全 古詩三百首 宋詩

十一月四日同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注解
⑴ 僵臥:靜臥。僵:僵硬,僵直。
⑵ 孤村:孤寂荒涼的村庄。
⑶ 不自哀:不為自己而感到悲傷,不為自己哀傷。 
⑷ 尚:副詞,還,仍然;表示事情的繼續或殘存狀態。
⑸ 思:想著,想到。
⑹ 為:介詞,為,為了;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
⑺ 戍輪台:在新疆一帶防守。戍(shù),守衛。輪台:現在的新疆輪台縣,漢代曾在這裏駐兵屯守。 這裏泛指北方的邊防據點。
⑻ 夜闌:夜將盡。闌(lán):殘盡。
⑼ 臥聽:躺著聽。
⑽ 風吹雨:風雨交加,和題目中“風雨大作”相呼應;當時南宋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風吹雨”也是時局寫照,故詩人直到深夜尚難成眠。
⑾ 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
⑿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區的河流。

譯文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裏,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
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傾聽那風雨的聲音,披著鐵甲的戰馬馳過冰河征戰疆場的情景又進入我的夢境。

創作背景
陸遊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罷官後,閒居家鄉山陰農村。此詩作于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當時詩人已經68歲,雖然年邁,但愛國情懷絲毫未減,日夜思念報效祖國。詩人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在現實中當然已不可能實現,于是,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裏,觸景生情,由情生思,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願望。感情深沉悲壯,凝聚了詩人所有的愛國主義激情。原題有兩首詩,這是其中的第二首。

鑒賞
這首詩以“痴情化夢”的手法,深沉地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讀者展示了詩人的一片赤膽忠心。
詩的開頭兩句,意思緊密相聯:“僵臥孤村不自哀”述訪了作者的現實處境和精神狀態,“尚思為國戍輪台”是對“不自哀”這種精神狀態的解釋,前後照應,形成對比。“僵、臥、孤、村”四字寫出了作者此時凄涼的境遇。“僵”字寫年邁,寫肌骨衰老,“臥”字寫多病,寫常在床蓐(rù,草墊子):“孤”字寫生活孤苦,不僅居處偏僻,而且思想苦悶,沒有知音;“村”寫詩人貧困村居,過著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寫出了作者罷官回鄉後處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現狀。籠罩著一種悲哀的氣氛,讓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緒急轉,又現出一種樂觀豪放之氣。詩人對自己的處境並不感到悲哀,貧病凄涼對他來說沒有什麽值得悲哀之處;詩人自己尚且“不自哀”,當然也不需要別人的同情。他需要什麽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終生不渝的統一之志,理解他為這個壯志奮鬥的一生,理解他的滿腔熱血、一顆忠心,就是“尚思為國戍輪台”的精神狀態。這兩句詩是詩人靈魂和人格的最好說明山河破碎,國難當頭,自有“肉食者謀之”,詩人何必多此一舉呢?另外,詩人不正是因為“喜論恢復”、熱心抗敵才屢屢受打擊,最後罷官閒居的嗎?作為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問心無愧,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盡到了自己的責任,而今後國運如何他可以毫不負責。其次,雖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詩人作為年邁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擔報國殺敵的義務了。作為一個既無責任也無義務的七旬老人仍有“為國戍輪台”的壯志,這就不能不讓人肅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達官貴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們承擔著責任和義務卻無心復國,不就十分渺小和可鄙了嗎!
“夜闌臥聽風吹雨”緊承上文。因“思”而夜闌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風吹雨打聲,由自然界的風雨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想到戰爭的風雲、壯年的軍旅生活……這樣聽著、想著,輾轉反側,終于幻化出一幅特殊的夢境:“鐵馬冰河”。
俗語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鐵馬冰河入夢來”正是詩人日夜所思的結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英雄氣概。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聲,是南宋時代的民族正氣。岳飛有“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的詞句;辛棄疾有“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的豪情;張元幹有“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同樣魂牽夢縈的語言。……這些不朽的精神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