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演講稿 感恩演講稿

感恩思進講話稿

什麽是感恩,感恩就是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帶來的恩惠和方便在心裏上產生認可並意欲回饋的一種認識,一種情懷和行為,說白了就是知恩,報恩,對恩惠心存感激之心的表示。

在當今社會,已經快要成為“獨生子女”主導的時代,由于部分家庭對獨生子女的嬌慣和溺愛、滋長了他們孩子們的自我意識,一切活動都以自己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學校則目空一切,眼中隻有自己。一部分同學已失去起碼的道德準則和歷史責任,不懂得感恩了。在家裏,吃飯時最好的菜他一人獨享,電視遙控器他一人主宰,時不時還給父母臉色,不知感恩父母;在學校,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生活在花園式的校園,不知感恩社會;在課堂上,教師上課他打瞌睡,甚至在說悄悄話,傳小紙條,教師苦口婆心的規勸,他視為耳邊風,不知感恩教師。據報道:四川一位84歲的老人王儒臣捐資助學,XX年來先後資助了40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其中有10名是大學生,如今他雙目失明,臥病在床,卻從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學業的大學生來信,更別說來人探望了;沈陽一名17歲的少年韓磊,為了救一名溺水的20歲的青年,獻出了寶貴生命,而被救者卻悄無聲息地離開了,英雄家庭明確表示不要賠償,隻希望對方能提供證明,可被救者始終不肯露面;張家口的一位67歲的趙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學門口拉小提琴,為在北京讀書的兒子籌集學費,老頭在街頭賣藝三年,兒子卻在大學“玩瀟灑”,進舞廳,到高檔酒吧。而這些行為已嚴重踐踏了我們社會道德準則,讓社會、家長、學校痛心萬分。

大家都知道:西方國家有個“感恩節”,在英國 ,很多古老的教堂石碑上都刻著:思考與感謝。實際上就是在提醒人們:思考我們有的,並培養感謝的態度。我們中華民族更具有“感恩”的傳統,有著幾千年的文明禮儀之史。“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知恩圖報是我們中華民族美德。父母養育了你,你應該懂得感恩;老師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你,你應該懂得感恩;祖國給了你幸福的童年,你要懂得感恩,地球母親給了我們燦爛的笑臉,我們要愛護他,更應該懂得感恩。

感恩,是一個人的基本貭素。一個缺乏愛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長大後不可能懂得體諒、關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也難以與人交往、融入社會,更說不上愛同學、愛母校、愛國家、愛民族;感恩,是一種禮儀,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做人的境界,也是一種社會進步、現代文明的體現。因為感恩可以讓這個世界一天天美麗起來,讓人與人之間一天一天更加溫馨起來。感恩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是一個人的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何談對社會和人民有責任感呢?一個連感恩意識都不具備的人,何能成為一個有高尚道德品質的人呢?孔子曰:“仁者愛人”隻有懂得愛的人才會懂得珍惜,才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隻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會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回報社會,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于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便能對落難者或絕處求生的人們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也會逐漸原諒那些曾和你有過結怨甚至觸及你心靈痛處的那些人。常懷感恩之心,我們更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才能對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才會理智地面對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從容地面對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帶來他人對自己的尊重與感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