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演講稿 節日演講稿

父母怎樣教育兒童的專題講座

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為此我們為大家製作了一個專題節目,主要就兒童的合法權益,權力與職責、父母對子的教育和責任,以及防治外部因素對兒童的不良影響與大家展開討論。希望我們的這一節目能贏得廣大朋友的滿意,下面請看這一內容。

第一:保護孩子的合法權益是每一個做父母的責任。眾所周知,兒童的問題是全世界密切關心的問題,因為他們將是未來的建設者。塑造兒童是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責任。對兒童影響終生的是家庭,這是由親職教育的長期性和密切性決定的,而整個未成年期(即0~18歲)又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是在父母的監護下完成的。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教養方式尤為重要。一個人受到18天的教育可能關系不大,受到18年持之以恆的教育則大不相同,一定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命運。

第二:應明確孩子應有的權利和職責。所有的父母都應該了解和懂得孩子們在生活中應有的權利和職責,以及所希望于孩子的是什麽。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父母可以坐下來,把認為孩子應有的權利和職責,以及對他們的祝願和期望列出。

在長遠的目標中,父母撫養的孩子還應該是在社會中能夠起很好作用的人。他們應該和善,講道理,體諒別人,能有效地解決問題,獨立,自給自足,善于與人合作,與人交往。

要知道,你所期望于孩子的越清楚,孩子們對他們的職責也就越清楚。一定要及早反復地和孩子交談什麽是你希望于他們的。有些父母的實際做法常常與他們所要求于孩子的不相符合。例如,他們期望孩子長大一些有更多的自主權,但在實際做法上,又不允許他們有更多的自由,而且在並不需要的時候,還繼續不斷地向他們提出忠告。 當你把你的期望告訴孩子時,一定不要提高要求,使孩子面臨一個你提高了的標準,因為這種做法是盡善盡美的追求,可能會使孩子感到泄氣和不安。如有的父母,當孩子拿回家的成績單上都是a,隻有一個b,他們卻把所有的a都忽略了,而對一個b嚴肅地進行批評。

要求盡善盡美的父母,通常是期望太多,批評太多,總挑毛病。他們往往忽略孩子較小且積極的行為,而集中于他們的不足之處。 第三:父母應掌握科學合理的教養方式。在親職教育中,粗暴型與溺愛型最危險。一位家長說:“我的性格比較急躁。當孩子犯錯誤而又倔犟不認錯時,我會上火,甚至動手打他,有時打得很重。事後看到孩子委屈、痛苦的神情,心中又很不安。”性格粗暴的父母往往因一時心急氣盛,而造成難以收拾的後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切記要冷靜、理智,要徹底摒棄“孩子不打不成器”的陳腐觀念。

溺愛則是殺人不見血的“家教安樂死”。被盲目的愛子之情所蒙蔽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膿瘡”也看得美如“桃花”,喪失了應有的教育判斷力。 親職教育的目的,在于調控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使他們向父母預期的方向發展。這就是家教控製論的基本思想。如果孩子的發展像天上的浮雲一樣是不可控製的,那麽家都理論的學習與研究就會失去應有的魅力。

當然,家教控製應該是說服引導式的控製,不應該是壓迫式的控製。教子的方法和技術,背靠家教理論,面對孩子實際,旁倚家庭關系,是家教研究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 父母對孩子的調控力產生于兩個方面。一是家庭生活部分給予孩子潛移默化影響,二是對孩子的訓練、管理和要求。後者也可以產生很大的調控力。父母每一項調控措施都應該以孩子的自覺行為為目的,以愉快接受為中介,力爭做到讓孩子心服口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