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詩大全 傷懷的古詩

村行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hè)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譯文
馬兒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經微微變黃,任由馬匹自由地行走著興致格外悠長。

千萬的山谷回蕩著聲響靜靜聆聽夜晚,看默默無語佇立在夕陽下的數座山峰。

棠梨的落葉紅好似胭脂般紅艷的顏色,香氣撲鼻的蕎麥花潔白的如同雪一般。

是什麽讓我在吟詩時突然覺得很惆悵,原來鄉村的小橋原來像極了我的家鄉!

賞析
《村行》是一首七言律詩,是王禹偁在宋太宗淳化二年(九九一年)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時寫的。寫的是山村的傍晚景色,季節是秋天。詩中的內容大概是說詩人騎在馬上,安閒地欣賞著,沿途的風光,聽黃昏時山谷的聲響。

作者在欣賞風景、吟詠詩歌的時候,突然發現眼前村庄裏的小橋和原野上的樹木,與自己故鄉的十分相似,因而產生了思鄉的愁緒。

詩中首先細致地描寫了秋天的景色,然後再借眼前村庄裏的小橋和原野上的樹木,以觸景生情的寫作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農村的喜愛和家鄉的懷念,這種觸景生情的寫作方法,是先描寫眼前的景物,接著抒發自己因這些景物而產生的思想感情,這樣能令全文結構更有條理,而且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這首詩的首段是寫作者騎著馬,欣賞秋天的風景,本是一件樂事,但後來卻因為看見小橋和樹木,想起故鄉,這樣能使詩中的首段和末段作出對比,使讀者更能體會到作者對家鄉的懷念。

“數峰無語立斜陽”是本詩廣為傳誦的名句。錢鍾書先生《宋詩選註》:“按邏輯說來,‘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題總預先假設著肯定命題。詩人常常運用這個道理。山峰本來是不能語而‘無語’的,王禹偁說它們‘無語’或如龔自珍《己亥雜詩》說:‘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並不違反事實事實;但是同時也仿佛表示它們原先能語、有語、欲語而此刻忽然‘無語’。這樣,‘數峰無語’、‘此山不語’才不是一句不消說得的廢話。……改用正面的說法,例如‘數峰畢靜’,就削減了意味,除非那種正面字眼強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靈,像李商隱《楚宮》:‘暮雨自歸山悄悄’。”

季節(初秋)

這首《村行》是北宋王禹偁即景抒情小詩中的代表作之一。開頭兩句,交代了時、地、人、事。時令是秋季,這是以“菊初黃”間接交待的;地點是山間小路,這是以“山徑”直接點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這是從詩的結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結論;事情是作者騎馬穿山間小路而行,領略山野旖旎的風光,這是從詩行裏透露出來的訊息。這兩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態、濃厚的遊興。

三、四兩句分別從聽覺與視覺方面下筆。前句寫傍晚秋聲萬壑起,這是耳聞;後句寫數峰默默佇立在夕陽裏,這是目睹。這裏,“有聲”與“無語”兩種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發顯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數峰”句寫數峰寧靜,不從正面著墨,而從反面出之,讀來饒有情趣。這正如錢鍾書先生在《宋詩選註》中所說的“山峰本來是不能語而‘無語’的,王禹偁說它們‘無語’或如龔自珍《己亥雜詩》說‘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並不違反事實;但是同時也仿佛表示它們原先能語、有語、欲語而此刻忽然‘無語’。這樣,‘數峰無語’、‘此山不語’才不是一句不消說得的廢話……”

五、六兩句進一步描寫山村原野的景色,作者選擇了“棠梨”與“蕎麥”這兩種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來加以描繪,用“胭脂”和“白雪”分別比喻“棠梨葉落”的紅色與“蕎麥花開”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寫得色彩斑斕,可謂有聲有色有香。

讀完這6句詩,我們自然會產生這樣一種感覺:

在那菊花初黃的時節,人到中年的詩人騎著馬在山間小路穿行,他神態悠然,任憑馬兒隨意行走,盡興地觀賞著秋日黃昏山野的景色:時而傾聽著回蕩在眾山溝裏的秋聲,時而觀看默默無語佇立在夕陽下的數座山峰,時而又將視線投向那紅似胭脂的棠梨落葉與潔白如雪的蕎麥花……

作者在這6句詩裏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富有詩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圖,較好地體現了宋人“以畫入詩”的特點。

詩的最後兩句由寫景轉入抒情。前句設問,寫詩人在吟詩之後不知為什麽忽然感到悶悶不樂;後句作答,寫這原來是詩人因驀然發現村橋原野上的樹像他故鄉的景物而產生了思鄉之情。這樣寫,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寫有了著落,傳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悵然的變化,拓深了詩意。

總之,《村行》這首詩以村行為線索,以多彩之筆逼真地描繪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詩語真切地抒發了詩人拳拳思鄉之情。詩中,寫景與抒情相結合,寫景是為抒情打伏筆,抒情是為寫景作結的。詩人的心情由悠然至悵然的變化過程,正從這“兩結合”中傳神地反映了出來。這是一首風物如畫的秋景詩,也是一支宛轉動人的思鄉曲。從中,可窺見王詩簡淡清新詩風之一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