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詩詞名句 現代詩

西江月井岡山

《西江月·井岡山》是毛澤東的一首詞,這首詞通過對黃洋界保衛戰的描寫,滿懷激情地歌頌了井岡山將士堅守根據地的英勇鬥爭精神,表達了詩人從容不迫,以不變應萬變,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天才般的戰略戰術的思想。

原文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注解

西江月:詞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詞調。

井岡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東部,方圓五百裏。

旌旗(jīng qí)在望:指山下的部分紅軍和井岡山一帶的赤衛隊、暴動隊等地方武裝。這裏用“旌旗”是為了增加詩的鮮明的形象感。作者說,其實沒有飄揚的旗子,都是卷起的。

鼓角:本指古代軍中所用的戰鼓和號角,此處借指軍號。

巋(kuī)然: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也。”

森嚴壁壘:森嚴,嚴整。壁壘,古代軍營中的圍牆,也就是防御工事。指陣容嚴整,不可侵犯。

眾志成城:《國語·周語下》:“故諺曰:眾心成城。”,意思是大家同心協力,就像城牆一樣的牢固。比喻大家團結一致,就能克服困難。

黃洋界: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個是八面山、雙馬石、朱沙沖、桐木嶺。

宵遁(dùn):指敵人乘夜逃跑。

譯文

戰旗在山下搖蕩,戰鼓及軍號聲響徹山頭,任憑敵軍團團圍困,我依然巋然不可撼動。

整飭的防御工事已嚴陣以待,所以更加團結一心如築成的堡壘。黃洋界上紅軍炮火轟鳴,快馬報之敵軍在漸濃的夜色中逃去。

創作背景

1928年7月,湘贛敵軍向井岡山發動第二次“會剿”。為打破敵人“會剿”,在敵前鋒逼近永新時,毛澤東率31團在永新附近將敵圍困在永新縣城30裏內達25天之久,而朱德、陳毅則率領紅軍主力28、29團向敵佔區茶陵、酃縣進攻,迫使來犯之敵慌忙回援茶陵,因而擊破了敵人的首次“會剿”。但正當此時,28、29團向湘南冒進,結果在郴州先勝後敗,紅29團幾乎全軍覆沒,剩餘部隊同28團一起向桂東轉移。毛澤東得知訊息後,親自率31團前往桂東迎還紅軍主力,這時留守井岡山的僅剩31團的一營,敵人正是乘此機會糾集4個團向黃洋界哨口進攻。

黃洋界,距當年紅軍總部機關的茨坪約25華裏,

黃洋界雲海

是寧岡、永新、酃縣進入井岡山腹地的必經通道。當年紅軍在井岡山設有五大哨口,分別控製了井岡山的五條道路,其中黃洋界哨口最關鍵。敵我力量雖如此懸殊,但井岡軍民憑險抵抗,最終以少勝多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

該詞是毛澤東同志為贊揚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而寫的。根據可知的參考資料來看,時間大約是9月5日前後在遂川大汾,當朱雲卿把黃洋界保衛戰的情況向毛匯報後,毛澤東有了感觸,才能欣然命筆寫出《西江月·井岡山》。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井岡山黃洋界保衛戰的贊歌,是一首抒寫井岡山革命鬥爭的光輝史詩,是毛澤東許多以革命戰爭為題材的詩詞中最早的一首詞。這首詞題為“井岡山”,內容卻不是描寫山景,而是通過寫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軍民第二次反“會剿”戰鬥的關鍵一仗——黃洋界保衛戰,熱情歌頌井岡山人民武裝鬥爭的勝利。

詞的上闋寫戰前氣氛和敵我雙方的態勢。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這兩句概括了紅軍士氣高昂,嚴陣以待的雄壯聲勢,栩栩如生,為全詞的雄偉氣勢以及詞的結尾與紅軍的勝利作了鋪墊。黃洋界處在井岡山上很高的位置,從這裏向下遠望各山頭,到處是紅軍迎風招展的戰旗;到處軍號高鳴,戰鼓齊奏。說明紅軍早已嚴陣以待。1964年1月27日,毛澤東回答《毛主席詩詞》英譯者的解釋是:“‘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旌旗’和‘鼓角’都是指紅軍。黃洋界很陡,陣地在山腰,指揮在山頭,敵人仰攻。山下並沒有都被敵人佔領,沒有嚴重到這個程度。‘旌旗在望’,其實沒有飄揚的旗子,都是卷起的。”“山下旌旗在望“喻指山下的部分紅軍即袁文才、王佐領導的三十二團,以及井岡山一帶的赤衛隊、暴動隊等地方武裝也在堅守井岡山,山下並沒有都被敵人佔領。“山頭鼓角相聞”,喻指守衛黃洋界的紅軍第三十一團第一營,以不足一營的兵力,利用懸崖峭壁的地形頑強抵抗敵人的進攻。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這兩句用誇張的手法寫敵人人多勢強,氣焰囂張,紅軍被敵人重重包圍;但在這敵強我弱的嚴峻情勢下,英勇的紅軍毫不畏懼,視萬千敵人如蟲蟻,沉著應戰,泰然自若,巋然不動。襯托了紅軍英勇善戰的大無畏英雄氣概。雖然敵人在數量上佔了很大的優勢,把紅軍一層又一層地包圍起來,巋然”一詞,充分表現了紅軍巍然屹立的雄姿。

下闋寫戰鬥經過,軍民萬眾一心,粉碎了敵人的圍攻,戰鬥取得勝利。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這兩句寫紅軍已預料到了敵人會乘虛前來圍攻,早就做好了充分準備,築好了防御工事,戒備森嚴,軍民團結一致,眾心成城,英勇抗敵的情景,寫出了紅軍戰勝敵人的原因。這裏“森嚴壁壘”、“眾志成城”,與“巋然不動”前後照應,既顯得典雅雄壯,又韻味深長。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這兩句寫具體的戰場(黃洋界)和戰鬥結果(有人報告說,敵人聽到了紅軍在黃洋界打的炮聲,驚慌地在夜晚逃走了),即戰鬥取得了勝利。這勝利是通過“炮聲”傳報的,陳毅說:“在戰爭中嘗有炮聲雷鳴而敵已開始逃跑。此敵之起身炮也,我之送行炮也。不可不知。”這兩句極為形象地描繪了這次保衛戰,巧妙地嘲笑了敵人,有力地鼓舞了紅軍民,同時與上闋軍軍民的備戰與巋然不動的情景照應,前後貫通,無懈可擊。

這首詞匠心別運,畫意盎然。作者採用對比的手法、善用古語和成語,描寫景象宏偉,敘事清晰凝練,極富感染力,典型與高度概括了井岡山鬥爭的情勢和特點。典型概括是這首詞一個突出的寫作手法。作者在詞裏熱烈贊頌了井岡山的黃洋界保衛戰。黃洋界保衛戰是紅軍以弱克強、以少勝多的一個戰例,雖然這次保衛戰隻是井岡山紅軍軍事戰爭中的一次戰鬥,卻具有十分典型的意義。它是整個井岡山鬥爭的一個縮影。它高度概括了整個井岡山鬥爭的情勢和特點,敵強我弱,敵眾我寡,但紅軍民最終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同時也概括了在白色的政權包圍中,小塊紅色政權區域能夠存在和發展的情勢,生動地表明堅持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對于爭取革命勝利的重要意義。它是所有革命根據地能夠勝利發展的生動寫照。作者在這首詞中沒有寫戰鬥的具體過程,也沒有渲染戰場的慘烈景象,隻寫了戰鬥的重要地點和戰鬥的結果,以根據地軍民歡慶戰鬥勝利,敵人連夜逃遁結束,可謂別具一格。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從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被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