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議論文 國中議論文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籍華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採訪時,曾對很多問題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階段又聽說他在為南航師生作學術報告時,面對同學提問又是“三問三不知”:“您覺得人類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質和反物質嗎?”“不知道。”“您覺得您從事的科學實驗有什么經濟價值嗎?”“不知道。”“您能不能談談物理學未20年的發展方向”“不知道。”三問三不知!這讓在場的所有同學意外,但不久就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也許,一些人在說“不知道”時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聞和無知的表現,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卻體現著一種做人的謙遜和科學家治學的嚴謹態度,不禁令人肅然起敬。韓愈在《師說》中,尖銳地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於從師的陋習:“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惑而不從師,其結果要么迷惑無知,要么就是不懂裝懂。我由此聯想到孔子曾說過的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認為,學習是老老實實的事,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認識上的一種進步。然而,在我們身邊,不懂裝懂,自以為是,因羞於臉面而不敢去問的人卻不在少數,而這種心理和思想就大大抑制了我們的發展,抵消了同學們的才能和努力,使同學們的驕傲自滿心理潛滋暗長,因而就沒有了“無知感”、“求知慾”,“不知”便以為“知”,這才是最可怕的無知。然而,那些真正的學問家,因為懂得學無止境,所以總能看到自己無知的一面。孔子曾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孔子並不否認“生而知之”,但他認為自己不是這樣的人。他多次談到,他的成績得益於虛心好學。正因為如此,孔子對於不懂裝懂、誇誇其談的行為是深惡痛絕的。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位青年對譽滿全球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稱自己“無知”感到大惑不解。於是他向愛因斯坦問了這個問題,愛因斯坦笑著隨手拿出一張紙,在上面畫了一大一小兩個圓圈。然後指著大圓圈說,我的知識圈比你大,當然未知領域的接觸面也比你大。可見,知識越是增加,“無知感”越是強烈,這就是有成就的偉人、學者們的普遍體會。法國數學家笛卡爾說過:愈學習,愈發現自己的無知。由此可知,如今的我們,就更應懂得學問的道理,難道我們還有理由“惑而不從師”嗎?掀開人類的行進史,從遠古到現在,再到將來,都是人們對周圍事物由“不知"到“知”的逐步完善的認識過程,過去如此,將來也是如此,所以人類的發展,既要靠有知來發現,更需要有著“無知感"的有志者去開拓。所以,我們這一代青少年,就更應該總結前人的教訓,要有疑就問,有意識去問,有膽量去問。泰戈爾為自以為是的人畫了這樣一幅像:“青煙對天空誇口,灰燼對大地誇口,都以為它們是火的兄弟。"蒙田則把真正有學問的人比喻成麥穗:“當它們還是空的,它們就茁壯挺立,昂首藐視;但當它到臻於成熟,飽含鼓脹的麥粒時,便開始低垂下采,不露鋒芒。”因此,只有我們有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意識,才能“從而師之”,才會有所發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