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傷寒論

辨痓、濕、暍脈證

【原文】
傷寒所致太陽病,痓①濕暍②此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注解】
①痓:一種脊背強直的病症。
②暍(yē):傷暑。

【譯文】
外邪所致的痓、濕、暍這三種病,本應另當別論。但由于此三者與太陽病的表現極其相似,故在本篇一並敘述。

【評析】
本條說明《傷寒論》列入“痓、濕、暍”篇的目的和意義。
痓、濕、暍的病症,初起亦從太陽經開始,所表現的症狀有些頗與傷寒所致的太陽病相似,但其病因畢竟與傷寒不同,病機變化和臨床表現又有各自的特點,不應混同,所以說“宜應別論”。在此處舉出痓、濕、暍,主要為了與傷寒的鑒別,以免發生混淆。

【原文】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

【譯文】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而怕冷的,叫做剛痓。

【評析】
本條講剛痓的症狀。
發熱無汗惡寒,是太陽病傷寒表實症的主要症狀,痓病也有這些症狀,這正是與太陽病的相似處,但是,惡寒不是痓病的必具症狀,所以說“反惡寒”,這是應該註意的。然而痓病必有項背強急的主症,條文中沒有敘及,可能是省文筆法,必須與後面條文合參。否則,單憑發熱無汗惡寒,是不能確診為痓病的。因為無汗,所以名為剛痓。

【原文】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病源雲惡寒》名曰柔痓。

【譯文】
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怕冷的,叫做柔痓。

【評析】
本條講柔痓的症狀。

【原文】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痓。

【譯文】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痓。

【評析】
本條講痓病的脈象。
太陽病發熱,是剛痓和柔痓的共同症狀,前兩條都未提到脈象,本條補充出脈象,因而更富有辨證意義。一般說,太陽表症的脈象多浮,如太陽中風脈浮緩,傷寒脈浮緊,今痓病外見太陽表症發熱,而脈卻沉細。可見不同于太陽病中風、傷寒,乃是裏陰虧虛的標志,征之臨床,痓病的形成,多由于陰液不足,筋脈失卻濡養所致。但是,對于脈沉細有從濕邪解釋的,還有寒濕、裏虛、燥熱等,要在根據全部病情作具體分析,才能避免偏執,從而獲得正確的診斷。

【原文】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

【譯文】
太陽病,由于發汗大多,因而引起痓病。

【評析】
本條講痓病的成因之一。
太陽病本來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但必須註意溫覆微汗,切忌汗出過多。如果汗出太多,就會耗傷津液和陽氣,人體筋脈得不到陽氣的溫煦與陰液的濡養,因而發生拘縮攣急成為痓病。《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難經》“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都是說陰液與陽氣對人體筋脈的關系,所以發汗太多,可促成痓病的發生。

【原文】
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①口噤,背反張者,痓病也。

【注解】
①卒:忽然的意思。

【譯文】
病人身上發熱足部發涼,頸強強急,畏寒,有時頭部烘熱,面部及眼睛發紅,頭部動搖不停,突然出現牙關咬緊不開、背部強直、角弓反張的,即為痓病。

【評析】
本條說明痓病的基本症狀。
首二條是從有汗無汗、惡寒與不惡寒,來辨別剛痓、柔痓的兩種症型,本條所述才是痓病的基本症狀,其中口噤和背反張,尤為辨痓病的確據。由于外邪鬱滯筋脈,化熱傷津,筋脈失養所致。外邪侵表,營衛失和,則身熱惡寒;經脈鬱滯,氣血不暢,筋脈失養而拘急攣縮,則頸項強急,卒口噤,背反張;邪鬱化熱而上壅,因而頭部烘熱,面目紅赤;陽氣上升而不下達,所以兩腳反冷。

【原文】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①者,以丹田②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口燥煩也。

【注解】
①舌上如胎:胎同苔,舌上好像有苔生長。
②丹田:在臍下為下丹田,在心下為中丹田,在兩眉間為上丹田。這裏所稱應是位于臍下的下丹田。

【譯文】
久患濕病的人,出現頭部出汗,背部強硬不舒,形寒怕冷的症狀,想要蓋被或烤火取暖,這是寒濕鬱于肌表,衛陽被遏之症,治當溫陽化濕解表,不可攻下。若誤用攻下,勢必正氣受到損傷,導致陽氣下陷、濕阻于中,出現呃逆、胸悶、小便不通暢、口渴不能飲、舌上生苔等症。

【評析】
本條講濕鬱于表的症候及誤下的變症。
濕邪外鬱肌表,衛陽被濕邪所遏,而不達于外,所以身冷欲得被覆向火。內鬱之陽升越于上,所以但頭汗出。濕為黏滯之邪,滯著于太陽經脈,所以項背強硬,《內經》說“諸痓項強,皆屬于濕”,即指此類症候。這時當以溫經祛濕為治,以冀表濕外解,使衛陽得以伸展,則諸症可愈。今反誤用攻下,致胃氣被戕,因而胸滿呃逆,腎氣損傷,故小便不利。胸中陽氣因誤下而下陷,則鬱而為下熱;胸中之陽因陷下而相對不足,則表現為上寒,于是形成上寒下熱的局面。胸陽不振,寒濕鬱阻,所以舌面似有濕潤的白滑苔。濕阻而津不上布,則口渴欲飲,但畢竟不是津傷,所以雖渴卻不能飲,這就表明渴欲飲水僅是口燥煩而已,決不可誤認為是真正的熱邪。由于本症比較復雜,寒熱疑似,對于臨床辨證極有啓發和幫助。

【原文】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雲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譯文】
久患濕病的人,誤服瀉下方葯,以致額上出汗,微有氣喘,小便多的,是死症;若腹瀉不止的,也是死症。

【評析】
本條講濕病誤下,陽越陰脫的危候。

【原文】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雲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譯文】
問:風濕之邪相合,引起渾身疼痛,依照治療法則,應當發汗驅邪,汗出邪散病則可痊愈。但巧遇天陰下雨不止的話,醫生說可以發汗,而發了汗病卻不愈,這是為什麽呢?答:這是發汗太過的緣故,汗出很多,這樣隻驅除了風邪,而濕邪仍然存在,故病未痊愈。倘若用發汗法治療風濕病,隻宜讓病人微微出汗,這樣才能同時解除風邪和濕邪。

【評析】
本條講治療風濕病的原則和註意點。
風濕都屬六淫之邪,但兩者性質有別,風屬陽邪,傷人致病甚速,但亦容易解散,濕屬陰邪,傷人致病較緩,但亦較難祛除,往往留戀不盡。今風與濕合,相互搏結于肌肉筋脈之間,因致周身皆痛,法當治以發汗,以祛邪外出。但是必須註意,發汗不可太過,隻應微似汗出,才能有效;否則,就難收到預期的效果。所謂“但風氣去,濕氣在”,即是對大汗出而病不愈機理的說明。此外,當陰雨不止,則濕病亦難治愈,這表明疾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也是應該註意的。

【原文】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①葯鼻中則愈。

【注解】
①內:同“納”,放入、塞入之意。

【譯文】
常患濕病的人,身體疼痛,發熱,面色黃而氣喘,頭疼鼻塞,心煩不安。病人的脈象大,飲食如常,這表明腹內平和無病,病在頭部感受了寒濕,所以鼻塞不通,可以用葯納入鼻腔中,就可痊愈。

【評析】
本條講寒濕傷上的症治。
感受濕邪而病,由于濕從外受,致表氣壅遏不宣,所以身痛發熱。肺主皮毛,開竅于鼻,濕邪鬱阻肺氣,所以頭痛鼻塞面黃而喘,並且煩悶不安。脈大,自能飲食,是腹中無病,邪勢在表,病位在上,所以治療隻須納葯鼻中,使肺氣通調,而諸症可愈。

【原文】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譯文】
太陽經中暍的病人,發熱身疼且重,而脈象微弱,這是因為夏季傷于冷水,水濕侵入皮膚腠理所致。

【評析】
本條講中暍兼水濕的成因與脈症。

【原文】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①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注解】
①灑灑然:惡寒貌。

【譯文】
太陽中暑症,出現發熱,怕冷,身體沉重疼痛,脈象弦細芤遲,解了小便後,就毛骨悚然、怕冷更甚,手足冰涼,稍微勞動,身體就發熱,口則張開呼吸,門齒幹燥。這是暑濕相兼而又氣陰不足之症,治當清暑益氣化濕,禁用發汗、攻下、溫針。若誤用發汗法治療,則會加重怕冷的病情;誤用溫針,就會使發熱更劇;若屢次攻下,小便則會淋澀不通。

【評析】
本條說明太陽中暍兼濕的脈症及治禁。
本條太陽中暍的病因為暑濕相兼而又氣陰不足,因而病情十分復雜。發熱惡寒,身重疼痛,乃暑濕在表;脈弦細芤遲,為氣陰不足;小便已灑灑然毛聳,因為太陽膀胱之氣被濕邪所困,小便時陽氣隨尿外泄而一時虛脫,所以尿後毫毛聳立灑淅惡寒。手足逆冷,乃陽氣為陰濕所遏,不能外達四末。勞則傷氣,氣虛陽浮,所以小有勞身即發熱。暑熱灼津,津不上承,所以張口則前板齒燥。總之,本症是暑兼濕邪,正虛邪實,治療必須兼顧,既要清暑利濕,又要益氣滋陰。發汗、溫針、攻下皆屬禁例。誤發其汗,則傷陽氣而惡寒甚;誤用溫針,則助暑邪而發熱甚;誤用攻下,則陰液傷而小便淋澀甚。所謂“甚”,當是指原有的症情因誤治而更加嚴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