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第八卷

秦紀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

秦紀三 秦二世皇帝二年(癸已,公元前208年)

[1]冬,十月,泗川監平將兵圍沛公于豐,沛公出與戰,破之;令雍齒守豐。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泗川守壯兵敗于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馬得殺之。

[1]冬季,十月,秦王朝名叫平的泗川郡監,率軍將劉邦包圍在豐地,劉邦出兵應戰,打敗了秦軍,即命雍齒守衛豐地。十一月,劉邦領兵去攻薛地,泗川郡守名叫壯的,在薛地吃了敗仗後,逃到戚地。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將他捉住殺掉了。

[2]周章出關,止屯曹陽,二月餘,章邯追敗之;復走澠池,十餘日,章邯擊,大破之。周文自刎,軍遂不戰。

[2]楚國將領周文率軍退出函谷關,到曹陽亭後駐扎下來,過了兩個多月,秦將章邯領兵追擊打敗了楚軍。周文又逃跑到澠池,十餘日後,章邯發起攻擊,大敗周文。周文自殺,楚軍于是不再作戰。

吳叔圍滎陽;李由為三川守,守滎陽,叔弗能下。楚將軍田臧等相與謀曰:“周章軍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圍滎陽城弗能下,秦兵至,必大敗,不如少遺兵守滎陽,悉精兵迎秦軍。今假王驕,不知兵權,不足與計事,恐敗。”因相與矯王令以誅吳叔,獻其首于陳王。陳王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印,以為上將。

吳廣率軍圍攻滎陽,秦朝李由為三川郡守,固守滎陽,吳廣不能攻下。楚將軍田臧等便相互商議說:“周文的軍隊已被擊敗了,秦兵很快就會到來。我們圍攻滎陽城不下,秦軍一到,必將大敗我軍,不如留一小部分兵力圍守滎陽,而調動全部精兵迎擊秦軍。但現在代理楚王的吳廣自高自大,不懂得靈活用兵,不值得與他謀劃對策,否則恐怕會壞事。”因此就一起假傳楚王陳勝的命令殺掉了吳廣,又將吳廣的頭顱獻給陳勝。陳勝派使者把楚令尹的官印賜給田臧,並任命他為上將軍。

田臧乃使諸將李歸等守滎陽,自以精兵西迎秦軍于敖倉,與戰;田臧死,軍破。章邯進兵擊李歸等滎陽下,破之,李歸等死。陽城人鄧說將兵居郯,章邯別將擊破之。人伍逢將兵居許,章邯擊破之。兩軍皆散,走陳,陳王誅鄧說。

田臧于是令李歸等將領繼續圍攻滎陽,自己親率精兵向西至敖倉迎擊秦軍,與秦兵交鋒中,田臧戰死,楚軍大敗。章邯進軍滎陽城下攻打李歸等,擊敗了楚軍,李歸等將領戰死。楚將陽城人鄧說領兵屯居在郯地,章邯的另一路部將擊敗了鄧的軍隊。地人伍逢率軍駐扎在許地,章邯又發兵將伍逢打敗。鄧、伍兩軍都潰散而逃奔陳地,陳勝為此殺了鄧說。

[3]二世數誚讓李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盜如此!”李斯恐懼,重爵祿,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以書對曰:“夫賢主者,必能行督責之術者也。故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為桎梏”者,無他焉,不能督責,而顧以其身勞于天下之民,若堯、禹然,故謂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韓之明術,行督責之道,專以天下自適也;而徒務苦形勞神,以身徇百姓,則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貴哉!故明主能行督責之術以獨斷于上,則權不在臣下,然後能滅仁義之塗,絕諫說之辯,犖然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如此,群臣、百姓救過不給,何變之敢圖!”二世說,于是行督責益嚴,稅民深者為明吏,殺人眾者為忠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積于市;秦民益駭懼思亂。

[3]二世多次譴責李斯:“身居三公高位,如何使盜賊猖狂到這種地步!”李斯頗為恐懼,但他又很看重貪戀官爵利祿,不知怎麽辦才好,便迎合二世的心意,上書應答說:“賢明的君主,必定是能對臣下施行考察罪過處以刑罰的統治術的人。所以申不害說:‘擁有天下卻不肆情放縱,稱之為“把天下當作自己的桎梏”的原因,並不是別的,就在于不能對臣下明察罪過施行懲處,反而以自身之力為天下平民百姓操勞,即如唐堯、大禹那樣,故此稱之為‘桎梏’。不能研習申不害、韓非高明法術,實行察罪責罰的手段,一心將天下作為使自己快樂的資本,反而偏要勞身苦心地去為百姓效命,似此就成為平民百姓的奴僕,不能算是統治天下的君王了。這有什麽值得崇尚的啊!所以賢明的君主能施行察罪責罰之術,在上獨斷專行,這樣權力就不會旁落至下屬臣僚手中,然後才能阻斷實施仁義的道路,杜絕規勸者的論辯,獨自稱心如意地為崐所欲為,誰也不敢抵觸反抗。如此,群臣、百姓想補救自己的過失還來不及呢,哪裏還敢去圖謀什麽變故!”二世十分高興,便更加嚴厲地實行察罪懲處,以向百姓征收重稅的人為有才幹的官吏,以殺人多的官員為忠臣,結果使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受過刑罰的罪犯,死人的屍體天天成堆地積陳在街市中,秦朝的百姓因此愈加驚駭恐懼,思念著發生動亂。

[4]趙李良已定常山,還報趙王。趙王復使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陘,未能前。秦將詐為二世書以招良。良得書未信,還之邯鄲,益請兵。未至,道逢趙王姊出飲,良望見,以為王,伏謁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將,使騎謝李良。李良素貴,起,慚其從官。從官有一人曰:“天下畔秦,能者先立。且趙王素出將軍下,今女兒乃不為將軍下車,請追殺之!”李良已得秦書,固欲反趙,未決;因此怒,遣人追殺王姊,因將其兵襲邯鄲。邯鄲不知,竟殺趙王、邵騷。趙人多為張耳、陳餘耳目者,以故二人獨得脫。

[4]趙國的將領李良已平定了常山,回報趙王武臣。趙王又派他去奪取太原。李良領兵抵達石邑時,秦軍布防在井陘口,趙軍無法繼續前進。秦將偽造二世的書信,用以招降李良。李良接書後沒有相信,率軍返回邯鄲,請求增援兵力。尚未到邯鄲,在途中遇趙王的姐姐外出飲宴歸來。李良望見,以為是趙王來了,連忙在道旁伏地拜謁。趙王的姐姐酩酊大醉,不知道他是將官,僅命隨行騎兵向他致意。李良向來尊貴,起身後,回看他的隨從官員,自覺羞慚極了。隨員中有一人說道:“天下反叛秦朝,有能耐的人先立為王。況且趙王的地位一向比您低,而今一個女流之輩就不肯為您下車還禮,故請追殺她!”李良已得到過二世的書信,原本即想反叛趙國,隻是還未最終作出決斷。于是便借著一時的憤怒,遣人追上去殺掉了趙王的姐姐,並趁勢率軍襲擊邯鄲。邯鄲守兵毫無察覺,致使李良終于殺掉了趙王和左丞相邵騷。趙國人中有許多是張耳、陳餘的耳目,及時通報訊息,二人因此得以獨自脫逃。

[5]陳人秦嘉、符離人朱雞石等起兵,圍東海守于郯。陳王聞之,使武平君畔為將軍,監郯下軍。秦嘉不受命,自立為大司馬;惡屬武平君,告軍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聽!”因矯以王命殺武平君畔。

[5]陳人秦嘉、符離人朱雞石等聚眾起兵,將東海郡守圍困在郯地。陳勝聞訊,即派名叫畔的武平君任將軍,督率圍郯城的各路軍隊。秦嘉不接受此命令,自立為大司馬,並由于厭惡隸屬于武平君而告訴他的軍吏說:“武平君年少,不懂用兵之事,不要聽他的!”隨即假傳陳勝的命令,殺了武平君畔。

[6]二世益遣長史司馬欣、董翳佐章邯擊盜。章邯已破伍逢,擊陳柱國房君,殺之;又進擊陳西張賀軍。陳王出監戰。張賀死。

[6]二世增派長史司馬欣、董翳輔助章邯攻打盜賊。章邯已擊敗伍逢,並攻擊在陳地的楚上柱國房君蔡賜,殺掉了他。接著又進擊陳地西側張賀的軍隊。陳勝親自上陣督戰。張賀還是戰死了。

臘月,陳王之汝陰,還,至下城父,其御庄賈殺陳王以降。初,陳涉既為王,其故人皆往依之。妻之父亦往焉,陳王以眾賓待之,長揖不拜。妻之父怒曰:“怙亂僭號,而傲長者,不能久矣!”不辭而去。陳王跪謝,遂不為顧。客出入愈益發舒,言陳王故情。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陳王斬之。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陳王以朱防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群臣。諸將徇地至,令之不是,輒系而罪之。以苛察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輒自治之。諸將以其故不親附,此其所以敗也。

臘月,陳勝前往汝陰,返歸時到達下城父,他的車夫庄賈將他刺殺,投降了秦軍。當初,陳勝既已作了楚王,他過去的朋友們紛紛前往投靠。陳勝妻子的父親也去了,但陳勝對他卻以普通賓客相待,隻是拱手高舉行見面禮,並不下拜。陳勝的岳父因此生氣地說:“依仗著叛亂,超越本分自封帝王的稱號,且對長輩傲慢無禮,不能長久!”即不辭而走。陳勝急忙跪下道歉,老人終究不予理會。陳勝的一位客人進進出出愈益放縱,談論陳勝的往事。于是有人就勸陳勝道:“客人愚昧無知,專門胡說八道,有損您的威嚴。”陳勝便把這位客人殺了。如此,陳勝昔日的朋友都自動離去,從此再也沒有親近他的人了。陳勝又任命朱防為中正,胡武為司過,專管督察群臣的過失。眾將領攻城掠地到達目的地,凡有不聽從陳勝命令的,即被抓起來治罪。以苛刻糾察同僚的過失為忠誠之舉,對于所不喜歡的人,不送交司法官員審理,即擅自進行處置。眾將領因此都不再親近依附于陳勝。這是陳勝所以失敗的原因。*陳王故涓人將軍呂臣為蒼頭軍,起新陽,攻陳,下之,殺庄賈,復以陳為楚;葬陳王于碭,謚曰隱王。

過去在陳勝左右擔任灑掃的近侍、將軍呂臣建立了一支青巾裹頭的蒼頭軍,在新陽起兵,進攻陳地,克復後殺了庄賈,重又以陳地為楚都,將陳勝葬在碭縣,謚號為“隱王”。

初,陳王令人宋留將兵定南陽,入武關。留已徇南陽,聞陳王死,南陽復為秦;宋留以軍降,二世車裂留以徇。

起初,陳勝命人宋留率軍平定南陽,進入武關。宋留已攻下南陽,聽到陳勝死亡的訊息後,南陽重又被秦軍佔領,宋留領兵投降,二世將他車裂示眾。

[7]魏周將兵略豐、沛,使人招雍齒。雍齒雅不欲屬沛公,即以豐降魏。沛公攻之,不克。

[7]魏國周率軍奪取豐、沛,派人招降雍齒。雍齒平素就不願意歸屬劉邦,于是即舉豐邑降魏。劉邦攻豐邑,沒能克復。

[8]趙張耳、陳餘收其散兵,得數萬人,擊李良;良敗,走歸章邯。

[8]趙國張耳、陳餘收集逃散的士卒,得數萬人,隨即攻打李良。李良兵敗而逃,歸降了章邯。

客有說耳、餘曰:“兩君羈旅,而欲附趙,難可獨立;立趙後,輔以誼,可就功。”乃求得趙歇。春,正月,耳、餘立歇為趙王,居信都。

賓客中有人勸說張耳、陳餘道:“二位作客他鄉是外地人,要想使趙國人歸附,是很難獨立獲得成功的。若擁立故趙國國君的後裔,並以仁義輔助他,便可以成就功業。”二人于是尋求到了趙歇。春季,正月,張耳、陳餘立趙歇為趙王,駐居信都。

[9]東陽寧君、秦嘉聞陳王軍敗,乃立景駒為楚王,引兵之方與,欲擊秦軍定陶下;使公孫慶使齊,欲與之並力俱進。齊王曰:“陳王戰敗,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請而立王!”公孫慶曰:“齊不請楚而立王,楚何故請齊而立王!且楚首事,當令于天下。”田儋殺公孫慶。

[9]東陽人寧君和秦嘉聞聽陳勝兵敗,便擁立景駒為楚王,領兵前往方與,打算在定陶攻擊秦軍,即遣公孫慶出使齊國,想要與齊合力共同進軍攻秦。齊王說:“陳勝戰敗,至今生死不明,楚國怎麽能不請示齊國便自行立王呀!”公孫慶道:“齊國不請示楚國即立王,楚國為什麽要請示齊國後才立王呢!況且楚國首先起事,理當號令天下。”齊王田儋于是就將公孫慶殺了。

秦左、右校復攻陳,下之。呂將軍走,徼兵復聚,與番盜黥布相遇,攻擊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復以陳為楚。

秦朝的左、右校尉率軍再次攻陷陳,呂臣兵敗逃跑,收集散兵重新聚合後,與番陽縣的盜賊黥布相遇,合兵攻打秦朝的左、右校尉,在青波擊敗秦軍,重又以陳為楚都。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坐法黥,以刑徒論輸驪山。驪山之徒數十萬人,布皆與其徒長豪傑交通,乃率其曹耦亡之江中為群盜。番陽令吳芮,甚得江湖間民心,號曰番君。布往見之,其眾已數千人。番君乃以女妻之,使將其兵擊秦。

黥布是六地人,姓英,因犯法被判處黥刑,以刑徒定罪後被送往驪山做苦工。當時赴驪山服勞役的犯人有數十萬,黥布與其中的頭目和強橫有勢力的人都有交往,于是即率領他的一伙人逃亡至長江一帶,聚結為盜匪。番陽縣令吳芮,很受江湖中百姓的愛戴,被稱號為“番君”。黥布便前往求見,這時黥布的部眾已達數千人。番君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黥布,命他率領部眾攻擊秦軍。

[10]楚王景駒在留,沛公往從之。張良亦聚少年百餘人欲往從景駒,道遇沛公,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留不去。

[10]楚王景駒駐居留地,劉邦前往歸附。張良也聚集青年一百餘人,打算去投奔景駒,途中遇到劉邦,就歸屬了他,劉邦授給張良掌廄將之職。張良多次用《太公兵法》的道理向劉邦獻策,劉邦很賞識他,常常採用他的計策。張良向其他人講述《太公兵法》,那些人都不能領悟。張良因此說道:“沛公大概是天賦之才吧!”于是便留下來不再他往。

沛公與良俱見景駒,欲請兵以攻豐。時章邯司馬將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碭。東陽寧君、沛公引兵西,與戰蕭西,不利,還,收兵聚留。二月,攻碭崐,三日,拔之;收碭兵得六千人,與故合九千人。三月,攻下邑,拔之;還擊豐,不下。

劉邦與張良一同去進見景駒,想請求增撥兵力,以反攻豐邑。這時秦將章邯的向北佔領楚的土地,洗劫屠戮相後,抵達碭。東陽人寧君、劉邦隨即領兵西進,在蕭縣的西面與秦軍交鋒,但因出戰失利而退回,收攏兵力聚集在留。二月,劉邦等攻打碭,歷時三日,攻克了該城,收編了碭的降兵,得六千人,與以前的兵力匯合一處,達九千人。三月,劉邦等又率軍攻打下邑,克復後,回擊豐,卻仍然未能攻下。

[11]廣陵人召平為陳王徇廣陵,未下。聞陳王敗走,章邯且至,乃渡江,矯陳王令,拜項梁為楚上柱國,曰:“江東已定,急引兵西擊秦!”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聞陳嬰已下東陽,遣使欲與連和俱西。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東陽少年殺其令,相聚得二萬人,欲立嬰為王。嬰母謂嬰曰:“自我為汝家婦,未嘗聞汝先世之有貴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嬰乃不敢為王,謂其軍吏曰:“項氏世世將家,有名于楚;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其眾從之,乃以兵屬梁。

[11]廣陵人召平為陳勝攻奪廣陵,但沒能攻陷。這時他聞悉陳勝兵敗逃亡,章邯的軍隊就要來到,便渡過長江,假傳陳勝的命令,授給項梁楚上柱國的官職,說:“長江以東已經平定,應火速率軍向西攻打秦軍!”項梁于是就領八千人渡過長江往西進發。聽到陳嬰已經攻克了東陽的訊息,項梁即派出使者,想要與陳嬰聯合起來共同西進。陳嬰這個人,是過去東陽縣的令史,居住在縣城中,為人一向誠信謹慎,被稱作長者。東陽縣的年輕人殺掉了縣令,相聚得兩萬人,欲擁立陳嬰為王。陳嬰的母親因此對陳嬰說:“自從我作了你們家的媳婦以來,還不曾聽說你的祖先中有過地位顯赫的人。而今突然獲得大名聲,不是什麽好兆頭。不如依附歸屬于他人,這樣,事情成功了,仍然得以封侯,事情失敗了,也容易逃亡,因為不是世上被指名道姓的人物。”陳嬰于是不敢稱王,對他的軍官們說:“項姓世世代代為將門,在楚國享有盛名,如今想要辦大事,將帥就非這種人不可。我們依靠名家望族,滅亡秦朝便是必定的了!”他的部下聽從了他的話,即讓部隊歸項梁統帥。

英布既破秦軍,引兵而東;聞項梁西渡淮,布與蒲將軍皆以其兵屬焉。項梁眾凡六七萬人,軍下邳。

黥布已經擊敗了秦軍,便領兵東進。聽說項梁要西渡淮河,黥布和蒲將軍就都將他們的部隊歸屬于項梁指揮了。項梁這時的部眾共達六七萬人,駐扎在下邳。

景駒、秦嘉軍彭城東,欲以距梁。梁謂軍吏曰:“陳王先首事,戰不利,未聞所在。今秦嘉倍陳王而立景駒,大逆無道!”乃進兵擊秦嘉,秦嘉軍敗走。追之,至胡陵,嘉還戰一日,嘉死,軍降;景駒走死梁地。

楚王景駒、將領秦嘉駐軍彭城東面,想要抵抗項梁。項梁對軍官們說:“陳勝首先起事,作戰不利,不知去向。現在秦嘉背叛楚王陳勝而擁立景駒,實屬大逆不道!”便進軍攻打秦嘉,秦嘉的軍隊大敗而逃。項梁領兵追擊到胡陵,秦嘉回師對戰了一天,秦嘉戰死,他的軍隊即歸降了。景駒逃跑,死在了梁地。

梁已並秦嘉軍,軍胡陵,將引軍而西。章邯軍至傈,項梁使別將朱雞石、餘樊君與戰。餘樊君死;朱雞石軍敗,亡走胡陵。梁乃引兵入薛,誅朱雞石。

項梁已經兼並了秦嘉的軍隊,就駐扎在胡陵,將要率軍西進。章邯的軍隊這時抵達傈,項梁便命另統一軍的將領朱雞石、餘樊君與章軍交戰。餘樊君戰死,朱雞石的隊伍吃了敗仗,逃奔胡陵。項梁于是率軍進入薛,殺了朱雞石。

沛公從騎百餘往見梁;梁與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將十人。沛公還,引兵攻豐,拔之。雍齒奔魏。

劉邦率百餘名隨從去拜見項梁。項梁給劉邦增撥了士兵五千名,五大夫級的軍官十名。劉邦回去後,又領兵進攻豐邑,攻陷了該城。雍齒投奔魏國。

項梁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坑之,還報。

項梁派項羽從另一路攻打襄城,襄城堅守,一時攻不下。待到攻陷後,項羽即將守城軍民全部活埋掉,然後回報項梁。

梁聞陳王定死,召諸別將會薛計事,沛公亦往焉。居人範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往說項梁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崐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于是項梁然其言,乃求得楚懷王孫心于民間,為人牧羊;夏,六月,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望也。陳嬰為上柱國,封五縣,與懷王都盱眙。項梁自號為武信君。

項梁聽說陳勝確實死了,便將各部將領召集到薛議事,劉邦也前往參加。居人範增,年已七十,一向住在家中,好出奇計,前去勸說項梁道:“陳勝的失敗是本來就應當的。秦朝滅亡六國,楚國最沒有罪過。且自從懷王到秦國後一去不返,楚國人懷念他直至今日。因此楚南公說:‘楚國即便是隻剩下三戶人家,滅亡秦國的也必定是楚國。’如今陳勝首先起事反秦,不擁立楚王的後裔而自立為王,他的勢力不能長久。現在您在江東起兵,楚地蜂擁而起的將領都爭相歸附您,正是因為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國的將領,故而能夠重新擁立楚王後代的緣故啊!”項梁當時認為他說的很對,就從民間尋找到楚懷王的孫子羋心,羋心這時正在為人家放羊;到夏季,六月,項梁即擁立他為楚懷王,以順從百姓的願望。陳嬰任楚國的上柱國,賜封五縣,跟隨懷王建都盱眙。項梁則自號為武信君。

張良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最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司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遊兵潁川。

張良勸說項梁道:“您已經擁立了楚王的後代,韓國的各位公子中,橫陽君韓成最為賢能,可以立為王,以增樹黨羽。”項梁于是便派張良找到韓成,立他為韓王。由張良任韓國的司徒,隨韓王率一千餘人向西攻取過去韓國的領地,奪得數城,但秦軍隨即又奪了回去。如此韓軍便在潁川一帶來回遊動。

[12]章邯已破陳王,乃進兵擊魏王于臨濟。魏王使周出,請救于齊、楚;齊王儋及楚將項它皆將兵隨救魏。章邯夜銜枚擊,大破齊、楚軍于臨濟下,殺齊王及周。魏王咎為其民約降;約定,自燒殺。其弟豹亡走楚,楚懷王予魏豹數千人,復徇魏地。齊田榮收其兄儋餘兵,東走東阿;章邯追圍之。齊人聞田儋死,乃立故齊王建之弟假為王,田角為相,角弟間為將,以距諸侯。

[12]章邯已經打敗了陳勝,即進兵臨濟攻打魏王。魏王派周出臨濟城,向齊、楚兩國求援。齊王田儋和楚將項它都率軍隨周去援救魏國。章邯便在夜間命士兵口中銜枚進行突襲,在臨濟城下大敗齊、楚的軍隊,殺了齊王和周。魏王咎為他的百姓而訂約投降,降約確定後,即自焚而亡。魏咎的弟弟魏豹逃奔楚國,楚懷王給了魏豹數千人,重新奪取魏國的領地。齊國田榮收集他的黨兄田儋的餘部,向東撤退到東阿。章邯隨後追擊包圍了田榮的軍隊。齊國人這時聽說田儋已死,便擁立已故齊王田建的弟弟田假為齊王,田角任相國,田角的弟弟田間為將軍,以對抗諸侯國。

秋,七月,大霖雨。武信君引兵攻亢父,聞田榮之急,乃引兵擊破章邯軍東阿下;章邯走而西。田榮引兵東歸齊。武信君獨追北,使項羽、沛公別攻城陽,屠之。楚軍軍濮陽東,復與章邯戰,又破之。章邯復振,守濮陽,環水。沛公、項羽去,攻定陶。

秋季,七月,大雨連綿不止。武信君項梁率軍攻打亢父,聞悉田榮危急,就領兵到東阿城下擊敗了章邯的軍隊。章邯向西逃跑。田榮于是率軍往東返回齊國。項梁獨自引兵追擊敗逃的秦軍,派項羽、劉邦從另一路攻打城陽,屠滅了全城。楚軍駐扎在濮陽東面,重又與章邯的軍隊交戰,再次打敗了秦軍。章邯重新振作起來,堅守濮陽,挖溝引水環城自固。項梁、劉邦因此撤兵,去攻打定陶。

八月,田榮擊逐齊王假,假亡走楚。田間前救趙,因留不敢歸。田榮乃立儋子為齊王,榮相之。田橫為將,平齊地。章邯兵益盛。項梁數使使告齊、趙發兵共擊章邯。田榮曰:“楚殺田假,趙殺角、間,乃出兵。”楚、趙不許。田榮怒,終不肯出兵。

八月,田榮追擊齊王田假,田假逃奔到楚國。田間在此之間到趙國請求救兵,因此留在那裏不敢回國。田榮便立田儋的兒子田為齊王,田榮自任齊相,田橫為將軍,平定齊國的領地。這時章邯的兵力增大,項梁幾次派使者去通告齊國和趙國出兵共同攻打章邯。田榮說:“如果楚國殺掉田假,趙國殺了田角、田間,我就出兵。”楚、趙兩國不答應,田榮于是大怒,始終不肯出兵。

[13]郎中令趙高恃恩專恣,以私怨誅殺人眾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說二世曰:“天子之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盡通諸事;今坐朝廷,譴舉有不當者,則見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與臣及侍中習法者待事,事來有以揆之。如此,則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稱聖主矣。”二世用其計,乃不坐朝廷見大臣,常居禁中;趙高侍中用事,事皆決于趙高。

[13]秦朝郎 中令趙高仰仗著受皇帝恩寵而專權橫行,因報他的私怨殺害了很多人,因此恐怕大臣們到朝廷奏報政務時揭發他,就勸二世說:“天子之所以尊貴,不過是因為群臣隻能聽到他的聲音,而不能見到他的容顏罷了。況且陛下還很年輕,未必對件件事情都熟悉,現在坐在朝廷上聽群臣奏報政務,若有賞罰不當之處,就會把自己的短處暴露給大臣們,似此便不能向天下人顯示聖明了。所以陛下不如拱手深居宮禁之中,與我和熟習法令規章的侍中們在一起等待事務奏報,大臣們將事務報上來才研究處理。這樣,大臣們就不敢奏報是非難辨的事情,天下便都稱道您為聖明的君主了。”二世採納了趙高的這一建議,不再坐朝接見大臣,常常住在深宮之中,趙高侍奉左右,獨掌大權,一切事情都由他來決定。

高聞李斯以為言,乃見丞相曰:“關東群盜多,今上急益發繇,治阿房宮,聚狗馬無用之物。臣欲諫,為位賤,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諫?”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今時上不坐朝廷,常居深宮。吾所言者,不可傳也;欲見,無閒。”趙高曰:“君誠能諫。請為君候上閒,語君。”于是趙高侍二世方燕樂,婦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閒,可奏事。”丞相至宮門上謁。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閒日,丞相不來;吾方燕私,丞相輒來請事!丞相豈少我哉,且固我哉?”趙高因曰:“夫沙丘之謀,丞相與焉。今陛下已立為帝,而丞相貴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問臣,臣不敢言。丞相長男李由為三川守,楚盜陳勝等皆丞相傍縣之子,以故楚盜公行,過三川城,守不肯擊。高聞其文書相往來,未得其審,故未敢以聞。且丞相居外,權重于陛下。”二世以為然,欲案丞相;恐其不審,乃先使人按驗三川守與盜通狀。

趙高聽說李斯對此不滿而有非議,便去會見丞相李斯說:“關東地區的盜賊紛紛起來鬧事,現在皇上卻加緊增征夫役去修建阿房宮,並蒐集狗馬一類無用的玩物。我想進行規勸,但因地位卑賤不敢言。這可實在是您的事情啊,您為什麽不去勸諫呢?”李斯道:“本來是該如此啊,我早就想說了。但如今皇上不坐朝接見大臣聽取奏報,經常住在深宮中,我所要說的話,不能傳達進去,而想要覲見,又沒有機會。”趙高說:“倘若您真的要進行規勸,就請讓我在皇上得空的時候通知您。”于是趙高等到二世正在歡宴享樂、美女站滿面前時,派人通告李斯:“皇上正有空閒,可以進宮奏報事情。“李斯即到宮門求見。如此接連三次。二世大怒道:“我常常有空閒的日子,丞相不來。我正在閒居休息,丞相就來請示奏報!丞相這豈不是輕視我年幼看不起我嗎?”趙高便趁機說道:“沙丘偽造遺詔逼扶蘇自殺的密謀,丞相參與了。現在陛下已立為皇帝,而丞相的地位卻沒有提高,他的意思也是想要割地稱王了。而且陛下若不問我,我還不敢說,丞相的長子李由任三川郡守,楚地盜賊陳勝等都是丞相鄰縣的人,因此這些盜賊敢于公然橫行,以致經過三川城的時候,李由隻是據城防守不肯出擊。我聽說他們還相互有文書往來,因尚未了解確實,所以沒敢奏報給陛下。況且丞相在外面,權勢比陛下大。”二世認為趙高說得有理,便想查辦丞相,但又怕事實不確,于是就先派人去審核三川郡守與盜賊相勾結的情況。

李斯聞之,因上書言趙高之短曰:“高擅利擅害,與陛下無異。昔田常相齊簡公,竊其恩威,下得百姓,上得群臣,卒弒簡公而取齊國,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齊矣,而又貪欲無厭,求利不止,列勢次主,其欲無窮,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韓為韓安相也。陛下不圖,臣恐其必為變也。”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潔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進,以信守位,朕實賢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非屬趙君,當誰任哉!且趙君為人,精廉強力,下知人情,上能適朕;君其勿疑!”二世雅愛趙高,恐李斯殺之,乃私告趙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獨高;高已死,丞相即欲為田常所為。”

李斯聽說了這件事,即上奏書揭發趙高的短處說:“趙高專擅賞罰大權,他的權力跟陛下沒有什麽區別了。從前田常當齊國國君簡公的相國,竊取了齊簡公的恩德威勢,下得百姓擁戴,上獲群臣支持,終于殺掉了簡公,奪取了齊國,這是天下周知的吏事啊。如今趙高有邪惡放縱的心意,陰險反叛的行為,他私家的富足,與田氏在齊國一樣,而又貪得無厭,追求利祿不止,地位權勢僅次于君主,欲望無窮,竊取陛下的威信,他的野心就猶如韓當韓國國君韓安的相時那樣了。陛下不設法對付,我怕他是必定會作亂的。”二世說:“這是什麽話!趙高本來就是個宦官,但他卻從不因處境安逸而放肆地胡作非為,不因處境危急而改變忠心,他行為廉潔向善,靠自己的努力才得到今天的地位。他因忠誠而得到進用,因守信義而保持職位,朕確實認為他賢能。但您卻懷疑他,這是為什麽呢?而且朕不依靠趙高,又當任用誰呀!何況趙高的為人,精明廉潔、強幹有力,對下能了解人情民心,對上則能適合朕的心意,就請您不要猜疑了罷!”二世非常喜愛趙高,唯恐李斯把他殺掉,便暗中將李斯的話告訴了趙高。趙高說:“丞相所擔心的隻是我一個人,我死了,丞相就要幹田常所幹的那些事了。”

是時,盜賊益多,而關中卒發東擊盜者無已。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進諫曰:“關東群盜並起,秦發兵誅擊,所殺亡甚眾,然猶不止。盜多,皆以戌、漕、轉、作事苦,賦稅大也。請且止阿房宮作者,減省四邊戌、轉。”二世曰:“凡所為貴有天下者,得肆意極欲,主重明法,下不敢為非,以製御四海矣。夫虞、夏之主,貴為天子,親處窮苦之實以徇百姓,尚何于法!且先帝起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邊境,作宮室以章得意;而君觀先帝功業有緒。今朕即位,二年之間,群盜並起,君不能禁,又欲罷先帝之所為,是上無以報先帝,次不為朕盡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責他罪。去疾、劫自殺;獨李斯就獄。二世以屬趙高治之,責斯與子由謀反狀,皆收捕宗族、賓客。趙高治斯,榜掠千餘,不勝痛,自誣服。

此時,盜賊日益增多,而秦朝廷不停地征發關中士兵去東方攻打盜賊,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便為此提出規勸說:“關東群盜同時起事,秦朝發兵進剿,所誅殺的非常多,但仍然不能止息。盜賊之所以多,都是由于兵役、水陸運輸和建築等事勞苦不堪,賦稅太重的緣故啊。懇請暫時讓修建阿房宮的役夫們停工,減少四方戌守邊防的兵役、運輸等徭役。”二世說:“大凡所以能尊貴至擁有天下的原因,就在于能夠為所欲為、極盡享樂,君主重在修明法製,臣下便不敢為非作歹,憑此即可駕馭天下了。虞、夏的君主,雖然高貴為天子,卻親自處于窮苦的實境,以為百姓獻身,這還有什麽可效法的呢?!況且先帝由諸侯起家,兼並了天下。天下已經平定,就對外排除四方蠻族以安定邊境,對內興修宮室以表達得意的心情,而你們是看到了先帝業績的開創的。如今朕即位,兩年的時間裏,盜賊便蜂擁而起,你們不能加以禁止,又想要廢棄先帝創立的事業,這即是上不能報答先帝,下不能為朕盡忠效力,如此你們憑什麽佔據著自己的官位呢?!”于是就將馮去疾、李斯、馮劫交給*

司法官吏,審訊責罰他們的其他罪過。馮去疾、馮劫自殺了,隻有李斯被下至獄中。二世即交給趙高處理,查究李斯與兒子李由進行謀反的情況,將他們的家族、賓客全都逮捕了。趙高懲治李斯,笞打他一千餘板,李斯不堪忍受苦痛,含冤認罪。

斯所以不死者,自負其辯,有功,實無反心,欲上書自陳,幸二世寤而赦之。乃從獄中上書曰:“臣為丞相治民,三十餘年矣。逮秦地之狹隘,不過千裏,兵數十萬。臣盡薄材,陰行謀臣,資之金玉,使遊說諸侯;陰修甲兵,飭政教,官鬥士,尊功臣;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立秦為天下。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強。更克畫,平鬥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此皆臣之罪也,臣當死久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願陛下察之!”書上,趙高使吏棄去不奏,曰:“囚安得上書!”

李斯之所以不自殺,是因為他自恃能言善辯,有功勞,實無反叛之心,而想要上書作自我辯解,希望二世能幡然醒悟,將他赦免。于是就從獄中上奏書說:“我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經三十多年了。曾趕上當初秦國疆土狹小,方圓不過千裏,士兵僅數十萬的時代。我竭盡自己微薄的才能,暗地裏派遣謀臣,供給他們金玉珍寶,讓他們去遊說諸侯,同時暗中整飭武裝,整治政令、教化崐,擢升敢戰善鬥的將士,尊崇有功之臣。故而終于能以此脅迫韓國,削弱魏國,擊破燕國、趙國,鏟平齊國、楚國,最終兼並六國,俘獲了它們的國君,擁立秦王為天子。接著又在北方驅逐胡人、貉人,在南方戡定百越部族,以顯揚秦王朝的強大。並改革文字,統一度量衡和製度,頒布于天下,以樹立秦王朝的威名。這些都是我的罪狀啊,早就應當被處死了!隻是由于皇上希望我竭盡所能,才得以活到今日。故望陛下明察!”奏書呈上後,趙高卻命獄吏丟棄而不予上報,並且說道:“囚犯怎麽能上書!”

趙高使其客十餘輩詐為御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斯,斯更以其實對,輒使人復榜之。後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敢更言。辭服,奏當上。二世喜曰:“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及二世所使案三川守由者至,則楚兵已擊殺之。使者來,會丞相下吏,高皆妄為反辭以相傅會,遂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二世乃以趙高為丞相,事無大小皆決焉。

趙高派他的門客十多人假充御史、謁者、侍中,輪番審訊李斯,李斯則翻供以實情對答,于是趙高就讓人再行拷打他。後來二世派人去驗證李斯的供詞,李斯以為還與以前一樣,便終究不敢變更口供,在供詞上承認了自己的罪狀。判決書呈上去後,二世高興地說:“如果沒有趙君,我幾乎就被丞相出賣了!”待二世派出去調查三川郡守李由的人抵達三川時,楚軍已經殺死了李由。使者回來,正逢李斯被交給司法官吏審問治罪,趙高即捏造了李由謀反的罪證,與李斯的罪狀合在一起,于是叛處李斯五刑,在鹹陽街市上腰斬。李斯走出監獄時,與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李斯便回頭對次子說:“我真想和你重牽黃狗,共同出上蔡東門去追逐狡兔,但哪裏還能辦得到哇!”于是父子二人相對痛哭。李斯三族的人也都被誅殺了。二世便任命趙高為丞相,事無巨細,全由趙高決定。

[14]項梁已破章邯于東阿,引兵西,北至定陶,再破秦軍。項羽、沛公又與秦軍戰于雍丘,大破之,斬李由。項梁益輕秦,有驕色。宋義諫曰:“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項梁弗聽。乃使宋義使于齊,道遇齊使者高陵君顯,曰:“公將見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論武信君必敗;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則及禍。”二世悉起兵益章邯擊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

[14]武信君項梁已在東阿擊敗了章邯的軍隊,就領兵西進,等到達定陶時,再度打垮秦軍。項羽、劉邦又在雍丘與秦軍交戰,大敗秦軍,斬殺了三川郡守李由。項梁于是更加輕視秦軍,顯露出驕傲的神色。宋義便規勸道:“打了勝仗後,如若將領驕傲、士兵怠惰,必定會失敗。現在士兵已有些怠惰了,而秦兵卻在一天天地增多,我替您擔心啊!”但項梁不聽從勸告,竟又派宋義出使齊國。宋義在途中遇到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問他道:“您將要去會見武信君嗎?”顯回答說:“是啊。”宋義道:“我論定武信君必會失敗。您慢點去當可免遭一死,快步趕去就將遭受禍殃。”這時二世調動全部軍隊增援章邯攻打楚軍,在定陶大敗楚軍,項梁戰死。

時連雨,自七月至九月。項羽、沛公攻外黃未下,去,攻陳留;聞武信君死,士卒恐,乃與將軍呂臣引兵而東,徙懷王自盱眙都彭城。呂臣軍彭城東;項羽軍彭城西;沛公軍碭。

時值連陰雨,自七月到九月雨落不止。項羽、劉邦攻打外黃,未能攻下,便撤軍,轉攻陳留,聞聽項梁已死,楚兵驚恐,項羽、劉邦就和將軍呂臣一起率軍東撤,並把懷王羋心從盱眙遷出,建都彭城。呂臣駐軍彭城東面,項羽駐扎在彭城西面,劉邦則屯駐碭地。

[15]魏豹下魏二十餘城;楚懷王立豹為魏王。

[15]魏豹率軍攻克了故魏國的二十多個城市,楚懷王即封立魏豹為魏王。

[16]後九月,楚懷王並呂臣、項羽軍,自將之;以沛公為碭郡長,封武安侯,將碭郡兵;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呂臣為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

[16]閏九月,楚懷王合並呂臣、項羽二人的軍隊,由自己統率,任命劉邦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統領碭郡兵馬;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稱魯公;任命呂臣為司徒,他的父親呂青為令尹。

[17]章邯已破項梁,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北擊趙,大破之;引兵崐至邯鄲,皆徙其民河內,夷其城郭。張耳與趙王歇走入鉅鹿城,王離圍之。陳餘北收常山兵,得數萬人,軍鉅鹿北;章邯軍鉅鹿南棘原。趙數請救于楚。

[17]章邯已經擊垮了項梁的部隊,便認為楚地的兵事不值得憂慮,就渡過黃河,向北攻打趙,大敗趙軍,而後率軍抵達邯鄲,將城中百姓全部遷徙到河內,鏟平了邯鄲的城郭。張耳與趙王歇逃入鉅鹿城,秦將王離領兵將鉅鹿團團圍住。陳餘向北收集常山的兵士,獲得幾萬人,駐扎在鉅鹿北面,章邯駐軍鉅鹿南面的棘原。趙于是幾次向楚請求救援。

高陵君顯在楚,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兵未戰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以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

這時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正在楚,就進見楚懷王說:“宋義推論武信君的軍隊必敗,過了不幾天,項軍果然失敗。軍隊尚未開戰就預見到了敗亡的征兆,這可以說是頗懂得兵法了!”楚懷王即召宋義前來商議事情,十分喜歡他,因此便任命他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領兵去援救趙國。各路部隊的將領也都歸宋義統領,號稱他為“卿子冠軍”。

初,楚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之殺項梁,奮願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悍猾賊,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無侵暴,宜可下。項羽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懷王乃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陳王、項梁散卒以伐秦。

當初,楚懷王與各路將領約定:“誰先攻入關中,誰就在關中稱王。”這時候,秦軍還很強大,經常乘勝追擊逃敵,故楚將中沒有一個人認為先入關是有利的,唯獨項羽怨恨秦軍殺了項梁,激憤不已,願同劉邦一起西進入關。楚懷王手下的老將們都說:“項羽這個人,迅捷勇猛、狡詐凶殘,曾經在攻破襄城時,將城中軍民一個不留地統統活埋了。凡是他經過之處,無不遭到殘殺毀滅。況且楚軍幾次進攻,在前的陳勝、項梁都失敗了,因此不如改派敦厚老成的長者,以仁義為號召,率軍向西進發,對秦國的父老兄弟們講明道理。而秦國父老兄弟為他們君主的暴政所苦累已經很久了,如若現在真能有位寬厚的長者前往,不施侵奪暴虐,關中應當是可以攻下的了。項羽不可派遣,隻有劉邦向來寬宏大量,有長者氣度,可以派遣。”楚懷王于是沒有答應項羽的請求,而派劉邦西進奪取土地,收容陳勝、項梁的散兵遊勇,以攻擊秦軍。

沛公道碭,至陽城與杠裏,攻秦壁,破其二軍。

劉邦率軍取道碭,到達陽城、杠裏,攻打秦軍營壘,擊敗了秦軍的兩支部隊。

三年(甲午、前207)

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

[1]冬,十月,齊將田都畔田榮,助楚救趙。

[1] 冬季,十月,齊將田都背叛相國田榮的指令,領兵協助楚援救趙。

[2]沛公攻破東郡尉于成武。

[2]劉邦在成武打敗了東郡郡尉。

[3]宋義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秦圍趙急,宜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疲,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鬥秦、趙。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運籌策,公不如義。”因下令軍中曰:“有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3]宋義帶領軍隊到達安陽,停留了四十六天不進兵。項羽說:“秦軍圍困趙軍情勢緊急,應火速領兵渡黃河,如此由楚軍在外攻擊,趙軍在內接應,打敗秦軍就是一定的了!”宋義道:“不對。要拍打叮咬牛身的大虻蟲,而不可以消滅牛毛中的小蟣虱。現在秦軍攻趙,打勝了,軍隊就會疲憊,我們即可乘秦軍疲憊之機發起進攻;打不勝,我們就率軍擂鼓西進,這樣便必定能夠攻克秦了。所以不如先讓秦、趙兩軍相鬥。身披鎧甲、手持銳利的武器沖鋒陷陣,我不如您;但運籌帷幄、製定策略,您卻不如我。”因此在軍中下達命令說崐:“凡是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倔強不服從指揮的人,一律處斬!”

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飢。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飢民貧,士卒食半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並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舉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掃境內而專屬于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也!”

宋義隨後派他的兒子宋襄去齊為相,並親自把他送到無鹽縣,大擺宴席招待賓客。當時天氣寒冷,大雨不停,士兵飢寒交迫。項羽便道:“本當合力攻秦,卻長久地滯留不前。而今年成荒歉,百姓貧困,士兵吃的是蔬菜拌雜豆子,軍中沒有存糧,竟還要設酒宴盛會賓客,不領兵渡黃河,取用趙地的糧食作軍糧,與趙軍合力擊秦,卻說什麽‘乘秦軍疲憊之機發動進攻’。以秦的強盛攻打新增立的趙,勢必戰勝。趙被攻佔,秦軍便將更加強大,哪裏還會有疲憊的機會可乘!況且我軍新近剛剛吃了敗仗,楚王坐立不安,集中起全國的兵力交付給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現在不體恤士兵,而去屈從于一己私利,不是以國家為重的忠臣啊!”

十一月,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籍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使桓楚報命于懷王。懷王因使羽為上將軍。

十一月,項羽早晨去進見上將軍宋義時,就在營帳中斬了宋義的頭。出帳後即向軍中發布號令說:“宋義與齊合謀反楚,楚王密令我殺了他!”這時,眾將領都因畏懼而屈服,無人敢于抗拒,一致說:“首先擁立楚王的是將軍您家中的人,如今又是您誅除了亂臣賊子。”于是就共同推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項羽即派人去追趕宋義的兒子宋襄,追至齊將他殺了。並遣桓楚向懷王報告情況,懷王便讓項羽擔任了上將軍。

[4]十二月,沛公引兵至傈,遇剛武侯,奪其軍四千餘人,並之;與魏將皇欣、武滿軍合攻秦軍,破之。

[4]十二月,劉邦率軍到達傈縣時,遇上剛武侯,奪過他手中的部隊四千多人,與自己的隊伍合並起來,同魏將皇欣、武滿的軍隊聯合攻打秦軍,擊敗了對手。

[5]故齊王建孫安下濟北,從項羽救趙。

[5]故齊國國君田建的孫子田安攻下濟水以北的地區,跟隨項羽援救趙。

[6]章邯築甬道屬河,餉王離。王離兵食多,急攻鉅鹿,鉅鹿城中食盡、兵少,張耳數使人召前陳餘。陳餘度兵少,不敵秦,不敢前。數月,張耳大怒,怨陳餘,使張、陳澤往讓陳餘曰:“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安在其相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軍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陳餘曰:“吾度前終不能救趙,徒盡亡軍。且餘所以不俱死,欲為趙王、張君報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餓虎,何益!”張、陳澤要以俱死。餘乃使、澤將五千人先嘗秦軍,至,皆沒。當是時,齊師、燕師皆來救趙,張敖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來,皆壁餘旁,未敢擊秦。

[6]章邯修築甬道連線黃河,為王離供應軍糧。王離軍中糧食充足,即加緊攻打鉅鹿。鉅鹿城內糧盡兵少,張耳便幾次派人去叫陳餘前來營救。陳餘估計自己兵力不足,打不過秦軍,故不敢到鉅鹿來。如此過了幾個月,張耳勃然大怒,埋怨陳餘,派遣張、陳澤前去責備陳餘說:“當初我和你結為生死之交,而今趙王和我很快就要死了,你擁兵數萬,卻不肯出手救援,赴難同死的精神在哪裏啊!如果真守額度,何不攻擊秦軍而與我們一同戰死,似此還有十分之一二能打敗秦軍保全性命的希望。”陳餘道:“我揣測自己前去終究不能救趙,隻會白白地使全軍覆沒。何況我之所以不和張耳同歸于盡,是想為趙王、張耳向秦軍報仇啊。現在一定要共同赴死,就如同把肉送給餓虎,有什麽好處呢!”但張、陳澤要挾陳餘一同去死,陳餘于是便派張、陳澤率五千人先去試試秦軍的力量,結果是到了那裏就全軍覆沒了。當時,齊軍、燕軍都來救趙,張敖也到北面收集代地的士兵,得到一萬多人,但是來後卻都在陳餘軍隊的旁邊安營所扎寨,不敢進攻秦軍。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崐。戰少利,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于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大破之;章邯引兵卻。諸侯兵乃敢進擊秦軍,遂殺蘇角,虜王離;涉不降,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軍救鉅鹿者十餘壁,莫敢縱兵。乃及楚擊秦,諸侯將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當十,呼聲動天地,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項羽已經殺了“卿子冠軍”宋義,威震楚國,就派當陽君黥布和蒲將軍領兵兩萬渡黃河援救鉅鹿。戰事稍稍有利,即截斷章邯所修的甬道,使王離的軍隊糧食短缺。陳餘于是又請求增援兵力。項羽便率全軍渡過黃河,都鑿沉船隻,砸毀鍋、甑,燒掉營舍,攜帶三天的口糧,以此表示軍隊將決一死戰,毫無退還之意。因此楚軍一到鉅鹿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接戰,經九次交鋒,大敗秦軍。章邯領兵退卻。各國的援兵這時才敢出擊秦軍。即殺了蘇角,俘獲了王離。涉不肯報降,自焚而死。此時,楚軍的雄威壓倒了諸侯軍;援救鉅鹿的諸侯國的軍隊有營壘十多座,卻都不敢發兵出擊。待到楚軍攻打秦軍的時候,諸侯軍的將領都在營壘上觀戰。見楚軍士兵無不以一當十,喊殺聲驚天動地,諸侯軍人人都驚恐不已。這樣打敗了秦軍後,項羽便召見諸侯軍將領。這些將領們進入轅門時,沒有一個不是跪著前行的,誰也不敢仰視。項羽從此始成為諸侯軍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歸他統帥了。

于是趙王歇及張耳乃得出鉅鹿城謝諸侯。張耳與陳餘相見,責讓陳餘以不肯救趙;及問張、陳澤所在,疑陳餘殺之,數以問餘。餘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豈以臣為重去將印哉?”乃脫解印綬,推與張耳;張耳亦愕不受。陳餘起如廁。客有說張耳曰:“臣聞‘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今陳將軍與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張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而陳餘還,亦望張耳不讓,遂趨出,獨與麾下所善數百人之河上澤中漁獵。趙王歇還信都。

此時趙王趙歇、張耳才得以出鉅鹿城拜謝各國將領。張耳與陳餘相見,責備陳餘不肯營救趙王。待問及張、陳澤的下落時,張耳懷疑是陳餘將他兩人殺了,即幾次追問陳餘。陳餘發怒道:“想不到你對我的責怨如此之深啊!難道你以為我就舍不得放棄這將軍的官印嗎?”于是解下印信綬帶,推給張耳。張耳也是愕然不肯接受。陳餘起身去上洗手間,賓客中有人勸說張耳道:“我聽說:‘上天的賜與如不接受,反會招致禍殃。’現在陳將軍給您印信,您不接受,如此違反天意,很不吉祥。還是趕快取過來吧!”張耳便佩帶上陳餘的官印,接收了他的軍隊。而等陳餘回來時,也頗怨恨張耳的不辭讓,就急步走出,隻偕同他手下的親信幾百人到黃河岸邊的水澤中捕魚獵獸去了。趙王趙歇返回信都。

春,二月,沛公北擊昌邑,遇彭越;彭越以其兵從沛公。越,昌邑人,常漁鉅野澤中,為群盜。陳勝、項梁之起,澤間少年相聚百餘人,往從彭越曰:“請仲為長。”越謝曰:“臣不願也。”少年強請,乃許;與期旦日日出會,後期者斬。旦日日出,十餘人後,後者至日中。于是越謝曰:“臣老,諸君強以為長。今期而多後,不可盡誅,誅最後者一人。”令校長斬之。皆笑曰:“何至于是!請後不敢。”于是越引一人斬之,設壇祭,令徒屬,皆大驚,莫敢仰視。乃略地,收諸侯散卒,得千餘人,遂助沛公攻昌邑。

春季,二月,劉邦向北攻打昌邑,遇到彭越,彭越即帶領他的部隊跟隨了劉邦。彭越是昌邑人,經常在鉅野湖沼中捕魚,與人結伙為強盜。陳勝、項梁起事抗秦時,水澤中的青年一百多人聚合起來,前去追隨彭越,說道:“請您出任首領。”彭越推辭說:“我不願意啊。”青年們竭力請求,彭越才答應了,並與他們約定次日清晨太陽出來時集合,遲到的即斬首。第二天日出後,有十多個人晚到,最遲的直至中午才來。彭越于是抱歉地說:“我已經老了,你們執意要推舉我為頭領。如今到了約定時間而許多人遲到,不能夠都殺掉,那麽就將最後到達的一個人斬首吧。”即命校長殺那個人。大家都笑道:“哪至于這樣啊!以後再不敢如此就是了。”彭越這時拉出那人殺了,設立土壇以人頭祭祀,號令所屬部下。部屬們都驚恐萬狀,無人敢抬頭望他。彭越隨後便領兵攻奪土地,收集諸侯軍中的散兵遊勇,得到一千餘人,即協助劉邦攻打昌邑。

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過高陽。高陽人酈食其,家貧落魄,為裏監門。沛崐公麾下騎士適食其裏中人,食其見,謂曰:“諸侯將過高陽者數十人,吾問其將皆握齪,好苛禮,自用,不能聽大度之言。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願從遊,莫為我先。若見沛公,謂曰:‘臣裏中有酈生,年六十餘,長八尺,人皆謂之狂生。生自謂“我非狂生”。’”騎士曰:“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未可以儒生說也。”酈生曰:“第言之。”騎士從容言,如酈生所誡者。

昌邑城沒有攻下,劉邦率軍西進經過高陽。高陽人酈食其,家境貧寒,落魄飄零,做了個看管裏門的小吏。劉邦部下中一名騎兵正好是酈食其的同鄉,酈食其見到他時,對他說:“諸侯軍將領路過高陽的有幾十人,我打聽得這些將領都器量狹小,好拘泥于繁文縟禮,自以為是,聽不進氣度豁達、抱負恢宏的言論。我還聽說劉邦為人傲慢而看不起人,富于遠見卓識,這真是我所願意結交的人啊,可惜沒有人為我引薦。你如果見到劉邦,就告訴他說:‘我的鄉裏中有個酈生,六十多歲了,身高八尺,人們都稱他為狂生。但他自己卻說:我不是狂生。’”這名騎兵道:“沛公不喜歡儒生,每當賓客中有戴著儒生帽子來的,沛公總是脫下他的帽子,在裏面撒尿。與人談話的時候,也常常破口大罵。所以你不可以儒生的身分前去遊說他。”酈食其說:“你隻管把這些話告訴他吧。”騎兵便將酈食其所囑托的話從容地轉達給了劉邦。

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于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酈生因言六國從橫時。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安出?”酈生曰:“足下起糾合之眾,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夫陳留,天下之沖,四通五達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積粟。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聽,足下引兵攻之,臣為內應。”于是遣酈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酈食其為廣野君。酈生言其弟商。時商聚少年得四千人,來屬沛公,沛公以為將,將陳留兵以從。酈生常為說客,使諸侯。

劉邦到了高陽的旅舍,派人召酈食其來見。酈食其一到,即進見。這時劉邦正叉開兩腿坐在床上,讓兩個女子給他洗腳,如此便接見酈食其。酈其食進來,隻是拱手高舉行相見禮而不跪拜,說道:“您是想要協助秦朝攻打諸侯國呢,還是想要率領各路諸侯擊敗秦朝呢?”劉邦罵道:“沒見識的儒生!天下的人共同受秦朝暴政苦累已經很久了,所以各國相繼起兵攻秦,怎麽說是幫助秦朝攻打諸侯呀!”酈食其說:“您若確是要聚集民眾、會合正義的軍隊去討伐暴虐無道的秦王朝,就不該如此傲慢無禮地接見年長的人!”劉邦于是停止洗腳,起身整理好衣服,請酈食其在尊客席上就坐,向他道歉。酈食其便談起了六國合縱連橫的史事。劉邦很高興,賞飯給酈食其吃,並問道:“計策將如何製定啊?”酈食其說:“您從一群烏合之眾中起事,收攏了一些散兵遊勇,部眾還不足一萬人,就想靠此徑直去攻打強大的秦朝,這即叫作用手去掏虎口哇!陳留是天下的要沖,四通八達的樞紐地區,現在該城中又貯存有許多糧食,而我恰與陳留縣令交情不錯,請您讓我出使陳留,勸他向您投降;假如他不聽從勸告,您就領兵攻城,我作內應。”劉邦于是派酈食其出發,自己率軍跟隨,隨即降服了陳留,便號封酈食其為廣野君。酈食其對他的弟弟酈商說了這些事。當時酈商就召集青年,得四千人,前來歸屬劉邦,劉邦任用酈商為將軍,命他率領陳留的部隊相隨。酈食其則常常作為說客,出使各諸侯國。

[7]三月,沛公攻開封,未拔;西與秦將楊熊會戰白馬,又戰曲遇東,大破之。楊熊走之滎陽,二世使使者斬之以徇。

[7]三月,劉邦攻開啟封,沒能攻下;便西進,在白馬與秦將楊熊會戰,又在曲遇東面打了一仗,大敗秦軍。楊熊逃到滎陽,二世派使者去將他斬首示眾。

夏,四月,沛公南攻潁川,屠之。因張良,遂略韓地。時趙別將司馬方欲渡河入關,沛公乃北攻平陰,絕河津南,戰洛陽東。軍不利,南出轅,張良引兵從沛公;沛公令韓王成留守陽翟,與良俱南。

夏季,四月,劉邦向南進攻潁川,屠戮了一番。因得到張良的輔助,攻取了故韓國的領地。這時趙軍所屬部將司馬正要渡黃河進入函谷關,劉邦于是崐就向北進攻平陰,切斷黃河渡口南部地區,在洛陽東面與秦軍交鋒。但因作戰不利,向南撤出轅關,張良領兵跟隨劉邦;劉邦即命韓王韓成留守陽翟,自己與張良一起南下。

六月,與南陽守戰東,破之,略南陽郡;南陽守走保城,守宛。沛公引兵過宛,西;張良諫曰:“沛公雖欲急入關,秦兵尚眾,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于是沛公乃夜引軍從他道還,偃旗幟,遲明,圍宛城三匝。南陽守欲自剄,其舍人陳恢曰:“死未晚也。”乃逾城見沛公曰:“臣聞足下約先入鹹陽者王之。今足下留守宛,宛郡縣連城數十,其吏民自以為降必死,故皆堅守乘城。今足下盡日止攻,士死傷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隨足下後。足下前則失鹹陽之約,後有強宛之患。為足下計,莫若約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與之西。諸城未下者,聞聲爭開門而待足下,足下通行無所累。”沛公曰:“善!”秋,七月,南陽守降,封為殷侯;封陳恢千戶。

六月,劉邦率軍在縣東面與南陽郡守呂交戰,擊敗了秦軍,奪取了南陽郡。南陽郡守敗逃,回保城池,固守郡的治所宛城。劉邦領兵繞過宛城西進。張良勸他道:“您雖然想要盡快入關,但是目前秦軍尚兵多勢眾,且又可據險頑抗,倘若現在不攻下宛城,一旦宛城守敵從背後夾擊,前面又有強大的秦軍阻擋,將是很危險的!”劉邦于是連夜率軍抄小道返回,放倒旗幟,在天沒亮時,將宛城重重圍住。南陽郡守見狀想自殺,他的舍人陳恢說:“想要尋死還早了點兒吧。”就翻越城牆去見劉邦說:“我聽說您曾受楚懷王之約,先攻入鹹陽的即在關中稱王。如今您滯留在這裏攻打宛城,而宛城很大,連城數十座,城內軍民自認為投降也是必死無疑,故都登城堅守。現在您整日停留在這裏攻城,士兵死傷的必定很多,如若您率軍撤離宛城,宛城的守軍又肯定要尾隨追擊。這樣一來,您在前則耽誤了先入鹹陽者稱王的約定,在後則有遭到強大的宛城守軍夾擊的憂患。我為您著想,還不如訂約招降,加封南陽郡守,仍讓他留守郡中,而率領他的軍隊一道西進。這樣,那些沒有投降的城邑,聞訊就會爭先恐後地開啟城門等候您的到來,屆時您就可以通行無阻了。”劉邦說:“好!”秋季,七月,南陽郡守呂舉城投降,劉邦封他為殷侯;並封給陳恢享用一千戶的賦稅收入。

引兵西,無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鰓、襄侯王陵降。還攻胡陽,遇番君別將梅,與偕攻析、酈,皆降。所過亡得鹵掠,秦民皆喜。

于是劉邦率軍西進,所過城邑沒有不降服的。待到達丹水時,高武侯戚鰓、襄侯王陵也歸降了。劉邦又回攻胡陽,遇見番君屬下的將領梅,便與他一同攻打析和酈,二地都投降了。劉邦命令軍隊所過之處不得擄掠,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

[8]王離軍既沒,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未戰。秦軍數卻,二世使人讓章邯。章邯恐,使長史欣請事;至鹹陽,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長史欣恐,還走其軍,不敢出故道。趙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軍,報曰:“趙高用事于中,下無可為者。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功;不能勝,不免于死。願將軍孰計之!”

[8]王離的軍隊已經覆沒,章邯的軍隊駐扎在棘原,項羽的軍隊則屯駐漳水的南面,兩軍對壘相持,尚未交戰。秦軍幾次後撤,二世為此派人去責問章邯。章邯頗為恐懼,遣長史司馬欣前去請示事務。司馬欣抵達鹹陽後,在皇宮的外門司馬門逗留了三天,趙高也不予接見,表示出不信任的意思。長史司馬欣驚恐,奔回他的軍中,不敢再走原路。趙高果然派人來追趕他,但是沒追上。司馬欣回到章邯軍中,報告說:“趙高在朝中專權,下面的人沒有能有所作 為的。現在作戰如果能夠獲勝,趙高必定會嫉妒我們的功勞;不能取勝,便免不了一死。希望您對此仔細斟酌!”

陳餘亦遺章邯書曰:“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坑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裏,竟斬陽周。何者?功多,秦不能盡封,因以法誅之。今將軍為秦將三歲矣,所亡失以十萬數;而諸侯並起滋益多。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使人更代將軍以脫其禍。夫將軍居外久,多內隙,有功亦誅,無功亦誅。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今將軍內不能直諫,外為亡國將,孤特獨立而欲常存,豈不哀哉!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約共攻秦,分王其地,崐南面稱孤!此孰與身伏質,妻子為戮乎?”

陳餘也寫信給章邯說:“白起是秦國的大將,他率軍南征楚國的都城鄢郢,北戰活埋馬服君趙括大軍的降兵,攻城奪地,不可勝數,卻終于被賜死。蒙恬是秦國的大將,他北逐匈奴,開拓榆中之地幾千裏,最後在陽周被斬殺。這是為什麽呢?是因為功績太多,秦國不能全部給以封賞,就趁機按法誅殺了他們。如今您任秦將已經三年了,所傷亡損失的兵力也以十萬計,而諸侯國仍蜂擁而起,越來越多。那趙高一向阿諛奉承,時日已久,現在情勢緊急,他也害怕被二世殺掉,所以就想用秦法殺您,借此搪塞罪責;派人替代您,借此逃脫他的災禍。您領兵駐在外的時間頗久,朝廷內多有仇怨,有功也要被殺,無功也要被殺。況且上天要滅亡秦朝,這是無論愚蠢還是聰慧的人都知道的事情。而今您在內不能直言規勸,在外又將成亡國的將軍,煢煢孑立,卻想要長久地生存,難道不是很可悲嗎!您何不就倒戈與各諸侯軍聯合,約定共同攻秦,瓜分秦朝的土地而稱王,面向南稱孤道寡呀!這與身伏斧砧遭斬殺,妻子兒女被殺戮相比,哪一個結局更好啊?”

章邯狐疑,陰使候始成使項羽,欲約。約未成,項羽使蒲將軍日夜引兵渡三戶,軍漳南,與秦軍戰,再破之。項羽悉引兵擊秦軍水上,大破之。章邯使人見項羽,欲約。項羽召軍吏謀曰:“糧少,欲聽其約。”軍吏皆曰:“善!”項羽乃與期洹水南殷虛上。已盟,章邯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項羽乃立章邯為雍王,置楚軍中;使長史欣為上將軍,將秦軍為前行。

章邯狐疑不決,暗地裏派遣名叫始成的偵察官出使項羽軍中,想要簽訂和約。和約未達成,項羽派蒲將軍領兵晝夜兼行地渡過漳水三戶渡口,駐扎在漳水南面,與秦軍交鋒,再次打敗了他們。項羽隨後又統領全軍在污水邊進攻秦軍,大敗敵兵。章邯于是派人求見項羽,想訂立和約。項羽即召集軍官們商議說:“現在軍中糧食短缺,我想就答應他們議和的要求。”軍官們都說:“可以。”項羽便與章邯約定在洹水南面的殷墟上會晤。訂立盟約後,章邯進見項羽,流著淚向他訴說趙高的所作所為。項羽就立章邯為雍王,將他安頓在楚軍中,並命長史司馬欣任上將軍,率領秦軍為先頭部隊。

[9]瑕丘申陽下河南,引兵從項羽。

[9]瑕丘人申陽去到河南,領兵追隨項羽。

[10]初,中丞相趙高,欲專秦權,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過。

[10]當初,中丞相趙高想獨操秦朝大權,但又擔心群臣不服,于是便先進行試驗,牽來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啊。”二世笑道:“你錯了吧?怎麽把鹿叫作馬?”即詢問侍立左右的大臣們,群臣有的沉默不語,有的說是馬以迎合趙高,有的則說是鹿。于是,趙高暗中借秦法陷害了那些明說是鹿的人。此後群臣都畏懼趙高,沒有人敢談他的過錯。

高前數言“關東盜無能為也”;及項羽虜王離等,而章邯等軍數敗,上書請益助。自關以東,大抵盡畔秦吏,應諸侯;諸侯鹹率其眾西鄉。八月,沛公將數萬攻武關,屠之。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乃謝病,不朝見。

趙高以前曾多次說“關東的盜賊成不了大事”,待到項羽俘獲王離等人,而章邯等人的軍隊也多次被打敗,趙高才上書請求增兵援助。這時自函谷關以東,大體上全都背叛秦朝官吏,回響諸侯;諸侯也都各自統率部眾向西進攻。八月,劉邦率幾萬人攻打武關,屠滅了全城。趙高恐怕二世為此發怒,招致殺身之禍,就托病不出,不再朝見二世。

二世夢白虎嚙其左驂馬,殺之,心不樂,怪問戰夢。卜曰:“涇水為崇。”二世乃齋于望夷宮,欲祠涇水,沈四白馬。使使責讓高以盜賊事。高懼,乃陰與其婿鹹陽令閻樂及弟趙成謀曰:“上不聽諫;今事急,欲歸禍于吾。欲易置上,更立子嬰。子嬰仁儉,百姓皆載其言。”乃使郎中令為內應,詐為有大賊,令樂召吏發卒追,劫樂母置高舍。遣樂將吏卒千餘人至望夷宮殿門,縛衛令僕射,曰:“賊入此,何不止?”衛令曰:“周廬設卒甚謹,安得賊,敢入宮!”樂遂斬衛令,直將吏入,行射郎、宦者。郎、宦者大驚,或走,或格;格者輒死,死者數十人。郎中令與樂俱入,射上幄坐幃。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擾不鬥。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內,謂曰:“公何不早告我,乃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早言,皆已誅,安得至今!”崐閻樂前即二世,數曰:“足下驕恣,誅殺無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為計!”二世曰:“丞相可得見否?”樂曰:“不可!”二世曰:“吾願得一郡為王。”弗許。又曰:“願為萬戶侯。”弗許。曰:“願與妻子為黔首,比諸公子。”閻樂曰:“臣受命于丞相,為天下誅足下;足下雖多言,臣不敢報!”麾其兵進。二世自殺。閻樂歸報趙高。趙高乃悉召諸大臣、公子,告以誅二世之狀,曰:“秦故王國;始皇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復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為帝,不可;宜如故,便。”乃立子嬰為秦王。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

二世夢見一隻白虎咬他的左驂馬,並把馬咬死,但因此心中悶悶不樂,頗覺奇怪,便詢問佔夢的人。佔夢人卜測說:“是涇水神在作祟。”二世于是就在望夷宮實行齋戒,想祭祀涇水神,將四匹白馬沉入河中。並為盜賊的事派人去責問趙高。趙高愈加害怕,即暗中與他的女婿鹹陽縣令閻樂、他的弟弟趙成商議說:“皇上不聽規勸,而今情勢緊急,便想加禍于我。我打算更換天子,改立二世哥哥的兒子子嬰為皇帝。子嬰為人仁愛儉樸,百姓們都尊重他說的話。”隨即命郎中令作為內應,詐稱有大盜,令閻樂調兵遣將去追捕,同時劫持閻樂的母親安置到趙高府中。又派閻樂率領官兵一千多人來到望夷宮殿門前,將衛令僕射捆綁起來,說:“大盜進裏面去了,為什麽不進行阻攔?”衛令道:“宮牆周圍設定衛後,防守非常嚴密,怎麽會有盜賊敢溜入宮中啊!”閻樂就斬殺了衛令,帶兵徑直闖進宮去,邊走邊射殺郎官和宦官。郎官、宦官驚恐萬狀,有的逃跑,有的抵抗,而反抗者即被殺死,這樣死了幾十人。郎中令和閻樂于是一同入內,箭射二世的蓬帳、帷帳。二世怒不可遏,召喚侍候左右的衛士,但近侍衛士都慌亂不堪,不上前格鬥。二世身旁隻有一名宦官服侍著,不敢離去。二世入內對這個宦官說:“你為什麽不早告訴我呀,競至于到了這個地步!”宦官道:“我不敢說,所以才能保全性命;倘若我早說了,已經被殺掉了,哪裏還能活到今日!”閻樂這時走到二世面前,數落他說:“您驕橫放縱,濫殺無辜,天下人都背叛了您,您還是自己打算一下吧!”二世說:“我可以見到丞相嗎?”閻樂道:“不行!”二世說:“我希望得到一個郡來稱王。”閻樂不準許。二世又道:“我願意作萬戶侯。”閻樂仍不答應。二世于是說:“那麽我甘願與妻子兒女去作平民百姓,像各位公子的結局那樣。”閻樂道:“我奉丞相的命令,為天下百姓誅殺您,您再多說,我也不敢稟告!”隨即指揮他的兵士上前。二世就自殺了。閻樂回報趙高,趙高便召集全體大臣、公子,告訴他們誅殺二世的經過情形,並說道:“秦從前本是個王國,始皇帝統治了天下,因此稱帝。現在六國重又各自獨立,秦朝的地盤越來越小,仍然以一個空名稱帝,不可如此。應還像過去那樣稱王才合適。”便立子嬰為秦王,並用平民百姓的禮儀把二世葬在了杜縣南面的宜春苑中。

九月,趙高令子嬰齋戒,當廟見,受玉璽;齋五日。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乃詐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分王關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高使人請子嬰數輩,子嬰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廟重事,王柰何不行?”子嬰遂刺殺高于齋宮,三族高家以徇。

九月,趙高讓子嬰齋戒,到宗廟參拜祖先,接受國君的印璽。齋戒五天後,子嬰與他的兩個兒子商量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了二世皇帝,害怕群臣將他殺掉,才假裝依據禮義擁立我為王。我聽說趙高曾經與楚軍約定,消滅秦朝的宗室之後,在關中分別稱王。如今他讓我齋戒,赴宗廟參拜,這是想乘朝見宗廟之機殺了我啊。我若托病不去,丞相必定會親自前來請我,他來了就殺掉他。”趙高派了幾批人去請子嬰,子嬰就是不動身。趙高果然親自前往,說道:“參拜宗廟是重大的事情,大王您為何不去啊?”子嬰即在齋宮刺殺了趙高,並誅殺趙高家三族的人以示眾。

遣將兵距關,沛公欲擊之。張良曰:“秦兵尚強,未可輕。願先遣人益張旗幟于山上為疑兵,使酈食其、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秦將果欲連和;沛公欲許之。張良曰:“此獨其將欲叛,恐其士卒不從;不如因其懈怠擊之。”沛公引兵繞關,逾蕢山,擊秦軍,大破之藍田南。遂至藍田,又戰其北,秦兵大敗。

子嬰調兵遣將到關增援,劉邦就想去攻打關的秦軍。張良說:“秦軍還挺強大的,不可輕視。希望您先派人上山去多多張掛旗幟,作為疑兵,再命崐酈食其、陸賈前往遊說秦朝的將領,對他們加以利誘。”秦將果然想與劉邦的軍隊聯合。劉邦打算準許他們聯合的請求。張良道:“這還隻是那些將領想要反叛秦朝,恐怕他們的士兵還不會服從。不如就乘著秦軍麻痹大意時攻擊他們。”劉邦于是便領兵繞過關,越過蕢山,襲擊秦軍,在藍田的南面大敗秦軍。隨後抵達藍田,又在藍田北面與秦軍交戰,秦軍土崩瓦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