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儀禮

流傳與註本

  《儀禮》,漢代稱《禮》,又稱《士禮》,無《儀禮》之名。晉元帝時荀崧請置鄭《儀禮》博士,但《儀禮》的書名尚未普遍使用。唐文宗開成年間石刻《九經》,以《周禮》、《禮記》與《儀禮》並列為三禮,乃正式標以《儀禮》之名。

西漢經師隻以《儀禮》為禮經,所言《禮》、《士禮》,皆指《儀禮》。東漢鄭玄為三禮作註,始以《周禮》為“經禮”,而以《儀禮》為“曲禮”。以後經師沿習此說,講三禮遂以《周禮》為主。

今《十三經註疏》本,即以《周禮》冠三禮之首。其實,《周禮》本名《周官》,講的是官製,與孔子用以教人的六經無關。《禮記》為七十子後學所記,亦非禮經。孔子六經中的《禮》,就是《儀禮》。關于《儀禮》與《禮記》的關系,朱熹作《儀禮經傳通解》,以《儀禮》為經,以《禮記》為傳,其說可從。《禮記》有很多篇都是為《儀禮》作傳的。此點已詳上文。當然,《禮記》之傳《儀禮》,是巨觀的、義理的解釋,而不是作章句。

西漢傳《儀禮》者十三家,其名世者有:高堂生、蕭奮、孟卿、後蒼、二戴(戴德、戴聖)和慶普。二戴、慶普之學皆傳自後蒼。漢立十四博士,宣帝時立大小戴、慶氏禮。

西漢傳《儀禮》,隻有師授而無注解。東漢馬融僅註《喪服》。第一個為《儀禮》十七篇作註的是東漢鄭玄,鄭玄之後,有王肅註十七卷,唐初已佚。此後北齊黃慶,隋李孟悊曾為之作《疏》。唐賈公彥據鄭註作《儀禮疏》,曾參考黃慶、李孟悊二家之《疏》。今《十三經註疏》本,《儀禮》即用鄭註賈疏。南宋朱熹作《儀禮經傳通解》,未及完成,門人黃榦續之,黃榦去世,楊復最後完成。清儒關于《儀禮》的著作有多種,其中最重要的有:張爾歧《儀禮鄭註句讀》、凌廷堪《禮經釋例》、張惠言《儀禮圖》、邵懿辰《禮經通論》、胡培翚《儀禮正義》等。

《儀禮》註本,以鄭註為最古。無鄭註,則《儀禮》古義,將湮沒而無從索解。古來學者以《儀禮》為難讀之書。清人對《儀禮》的研究,其功甚巨。皮錫瑞說:“讀《儀禮》有三法:一曰分節,二曰釋例,三曰繪圖。得此之法,則不復苦其難。”(《經學通論三·三禮》)張爾歧《儀禮鄭註句讀》,分節簡註,每節加以標題總括一節內容,條理分明。凌廷堪《禮經釋例》,將十七篇歸納為二百餘條凡例,提綱絜領,讀之使人一目了然。張惠言《儀禮圖》,先作宮室衣服之圖,又各分篇分節製圖,附以簡短的文字說明,使讀者對諸禮儀節能有一直觀之了解。此外,邵氏《通論》概論大義,胡氏《正義》集諸註疏大成,極盡其詳。有了清儒的這些著作,一部極難讀的《儀禮》,便大體上可以讀通了。

《儀禮》是一部記述我國古代禮儀製度和行為規範的著作。自來儒家講禮,強調要“陳其數”而“知其義”。《儀禮》所講,是“數”或形式。這些“數”所表現的製禮原則和內在的文化精神,則是其“義”

或內容。儒家主張,禮是“稱情而立文”(荀子語)。因而其精義在于通過禮數對人的自然情感的升華而使“民德歸厚”。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中,禮“數”因時代之變化而有因有革,但其中卻體現著一個一貫的原則和文化的精神。透過其“數”而理解其“義”,從而具體地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這正是我們今天要研讀《儀禮》一書的意義所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