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言文 菜根譚

栽花種竹,心境無我

損之又損,栽花種竹,盡交還烏有先主;忘無可忘,焚香煮茗,總不問 白衣童子。

【譯文】 物質的欲望要減少到最低限度,每天種些花栽些竹,把世間煩惱者交還烏有先生;腦海中了無煩惱沒有什麽可以忘記的東西,每天都面對著佛壇燒 香提水烹茶,不問白衣童子為誰送酒而進入忘我境界。

【註解】 損之又損:減少。老子《道德經》中有:“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 烏有先生:典出《史記司馬相如》中的“烏有先生烏有此事齊之為難”,司馬相如《子虛賦》以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三虛構人物為主角,這就是 通常所說的“子虛烏有”。不問白衣童子:據《續晉陽秋》“陶潛常于九月九無酒于宅東籬之下, 菊叢之中摘菊盈把,坐于其側,未幾,望見白衣人至,乃為王弘送酒,即便 就酌,醉而後歸。”所謂“不問白衣童子”是說並不問送酒的白衣人是何許 人,比喻已經進入完全忘我狀態。

【評語】無為、修省並不是和世事絕緣。做事不宜提倡形式主義,關鍵是思想上 要達到忘我之境。栽花種竹、焚香煮若、閒雲野鶴的生活可以忘我,可以隔 去人世間許多煩惱;談書論道潛心研究學問,也可使一個人完全進入忘我狀 態,孔子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人之忘我境界,不 能以形式而論,要從本質上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