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齊桓晉文之事

原文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鍾。”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鍾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說,曰:“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復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詩雲:‘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後快于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為採色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裏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于?” 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闢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製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于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製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譯文
齊宣王問(孟子)說:“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我)可以聽聽嗎?” 孟子回答說:“孔子的弟子之中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後世失傳了。我沒有聽說過這事。(如果)不能不說,那麽還是說說行王道的事吧!” (齊宣王)說:“要有什麽樣的德行,才可以稱王于天下呢?” (孟子)說:“使人民安定才能稱王,沒有人可以抵御他。” (齊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能夠安撫百姓嗎?” (孟子)說:“可以。” (齊宣王)說:“從哪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說:“我聽胡齕說(我從胡齕那聽說):‘您坐在大殿上,有個人牽牛從殿下走過。您看見這個人,問道:“牛(牽)到哪裏去?”(那人)回答說:“準備用它來祭鍾。”您說:“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懼戰傈的樣子,這樣沒有罪過卻走向死地。”(那人問)道:“既然這樣那麽,廢棄祭鍾的儀式嗎?”你說:“怎麽可以廢除呢?用羊來換它吧。”’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 (齊宣王)說:“有這事。” (孟子)說:“這樣的心就足以稱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認為大王吝嗇。我誠然知道您是于心不忍。” (齊宣王)說:“是的。的確有這樣(對我誤解)的百姓。齊國雖然土地狹小,我怎麽至于吝嗇一頭牛?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懼戰傈的樣子,這樣無罪卻走向死地,因此用羊去換它。” (孟子)說:“您不要對百姓認為您是吝嗇的感到奇怪。以小換大,他們怎麽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無罪卻走向死地,那麽牛和羊又有什麽區別呢?” 齊宣王笑著說:“這究竟是一種什麽想法呢?(我也說不清楚),我(的確)不是吝嗇錢財而以羊換掉牛的,(這麽看來)老百姓說我吝嗇是理所應當的了。” (孟子)說:“沒有關系,這是體現了仁愛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沒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對于飛禽走獸:看見它活著,便不忍心看它死;聽到它(哀鳴)的聲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廚房。” 齊宣王高興了,說:“《詩經》說:‘別人有什麽心思,我能揣測到。’──說的就是先生您這樣的人啊。我這樣做了,回頭再去想它,卻想不出是為什麽。先生您說的這些,對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觸動啊!這種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麽呢?” (孟子)說:“(假如)有人報告大王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卻不能夠舉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鳥獸秋天新生細毛的末梢,卻看不到整車的柴草。’那麽,大王您相信嗎?” (齊宣王)說:“不相信。”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獸,而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功德,卻是為什麽呢?這樣看來,舉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氣的緣故;看不見整車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緣故;老百姓沒有受到保護,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緣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是不肯幹,而不是不能幹。” (齊宣王)說:“不肯幹與不能幹在表現上怎樣區別?” (孟子)說:“(用胳膊)挾著泰山去跳過渤海,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這確實是做不到。為長輩彎腰作揖,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統一天下,不屬于(用胳膊)挾泰山去跳過渤海這一類的事;大王不能統一天下,屬于對長輩彎腰作揖一類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進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進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統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轉動東西那麽容易了。《詩經》說:‘(做國君的)給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說的就是把這樣的心推廣到他人身上罷了。所以,推廣恩德足以安撫四海百姓,不推廣恩德連妻子兒女都安撫不了。古代聖人大大超過別人的原因,沒別的,善于推廣他們的好行為罷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廣到禽獸身上,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好處,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用秤稱,才能知道輕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長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這樣。大王,您請思量一下吧! “還是您發動戰爭,使將士冒生命的危險,與各諸侯國結怨,這樣心裏才痛快麽?” 齊宣王說:“不是的,我怎麽會這樣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這辦法求得我最想要的東西罷了。” (孟子)說:“您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麽,(我)可以聽聽嗎?” 齊宣王隻是笑卻不說話。 (孟子)說:“是因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夠吃呢?又輕又暖的衣服不夠穿呢?還是因為各種色彩不夠看呢?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呢?左右受寵愛的人不夠用呢?(這些)您的大臣們都能充分地供給,難道大王真是為了這些嗎?” (齊宣王)說:“不是,我不是為了這些。” (孟子)說:“那麽,大王所最想得到的東西便可知道了:是想開拓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見,統治整個中原地區,安撫四方的少數民族。(但是)以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就像爬到樹上去抓魚一樣。” 齊宣王說:“像(你說的)這麽嚴重嗎?” (孟子)說:“恐怕比這還嚴重。爬到樹上去抓魚,雖然抓不到魚,卻沒有什麽後禍;假使用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又盡心盡力地去幹,結果必然有災禍。” (齊宣王)說:“(這是什麽道理)可以讓我聽聽嗎?” (孟子)說:“(如果)鄒國和楚國打仗,那您認為誰勝呢?” (齊宣王)說:“楚國會勝。” (孟子)說:“那麽,小國本來不可以與大國為敵,人少的國家本來不可以與人多的國家為敵,弱國本來不可以與強國為敵。天下的土地,縱橫各一千多裏的(國家)有九個,齊國的土地總算起來也隻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這與鄒國和楚國打仗有什麽不同呢?還是回到根本上來吧。(如果)您現在發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當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來做官,種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來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貨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國那些憎恨他們君主的人都想跑來向您申訴。如果像這樣,誰還能抵擋您呢?” 齊宣王說:“我糊塗,不能懂得這個道理。希望先生您幫助我(實現)我的願望。明確的指教我,我雖然不聰慧,請(讓我)試一試。” (孟子)說:“沒有長久可以維持生活的產業而常有善心的,隻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就會)不服從約束、犯上作亂,沒有不做的了。等到(他們)犯了罪,隨後用刑法去處罰他們,這樣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愛的君主掌權,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定老百姓的產業,一定使他們上能贍養父母,下能養活妻子兒女;年成好時能豐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餓死。這樣之後督促他們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隨國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規定人民的產業,上不能贍養父母,下不能養活妻子兒女,好年景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壞年景免不了要餓死。這樣,隻把自己從死亡中救出來,恐怕還不夠,哪裏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為什麽不回到根本上來呢?(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那麽)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織的衣服了;雞、小豬、狗、大豬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養繁殖的)時節,七十歲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要(因勞役)耽誤了農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重視學校的教育,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叮嚀他們,頭發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再背著、頂著東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絲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統一天下,那是沒有的(事情)。”

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孟子遊說齊宣王提出放棄霸道,施行王道的經過,比較系統地闡發了孟子的仁政主張。

 本文中的知識要點
一 通假字 1、無以,則王乎: 以 通 “已 ”, 停止 2、然則廢釁鍾與(本文有多處): 與 通“ 歟” , 語氣詞, 表疑問 3、王說 :說 通“ 悅 ”, 高興 4、為長者折枝:“枝”通“肢”,肢體(一說,折枝,就是折樹枝。) 5、刑于寡妻: 刑 通 型 , 作榜樣 6、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 通 矣 ,語氣詞,相當 了 7、蓋亦反其本矣: 蓋 通 盍 , 何不 ;反 通 返 ,回、歸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塗 : 塗 通 途 , 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愬 通 訴 , 控訴、控告 10、無不為已: 已 通 矣 ,語氣詞, 表示感嘆 11、是罔民也 :罔 通 網 ,張開羅網捕捉、陷害 12、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頒 通 斑 ,頭發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 古今異義 1、吾何愛一牛 愛:吝嗇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用來推及到 3、至于兄弟 至于:推廣到 4、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妻子:妻子和兒女 5、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中國:指中原一帶 6、然後從而刑之 從而:接著就 三 詞類活用 1、無以,則王乎 王(本文有多處):名詞作動詞,行王道,成王業(成就王業,取得天下) 2、保民而王 保:愛護,安撫 3、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異:意動,對……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遠:形容詞作動詞,遠離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形容詞作名詞,視力 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 老①:形容詞作動詞,尊敬,愛護 ; 老②:形容詞作名詞,老人 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 幼①:形容詞作動詞,愛護 ;幼②:形容詞作名詞,幼兒,孩童 8、刑于寡妻 刑:(通“型”)名詞作動詞,作榜樣 9、為肥甘不足于口與 肥甘:形容詞作名詞,肥美的食物 10、輕暖不足于體與 輕暖:形容詞作名詞,輕暖的衣服 11、危士臣 危:使動,使……受到危害 12、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欲:形容詞作名詞,想要的東西 13朝秦楚 朝:使動,使……來朝見 14、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 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國家 ;大:形容詞作名詞大的國家 15、寡固不可以敵眾 寡:形容詞作名詞,人口稀少的國家 ;眾:形容詞作名詞,人口眾多的國家 16、弱固不可以敵強 弱:形容詞作名詞,弱小的國家 ;強:形容詞作名詞,強大的國家 17、以一服八 服:使動,使……降服 18、然後從而刑之 刑:名詞作動詞,處罰 19、是罔民也 罔:(通“網”)名詞作動詞,張開羅網捕捉、陷害 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詞作動詞,穿 21、樹之以桑 樹:名詞作動詞,種 22、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聞:使動,使……聽到 四 特殊句式 判斷句 1、是乃仁術也 2、夫子之謂也 3、是誠不能也 4、是折枝之類也 5、是罔民也 被動句 1、百姓之不見保 見:表示被動 省略句 1、有牽牛而過(于)堂下者 2、將以(之)釁鍾 3、將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明以(之)教我 5、及(之)陷于罪 6、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賓語前置 1、臣未之聞也(臣未聞之也) 之 2、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也) 之 3、何由知吾可也(由何知吾可也) 何 4、牛何之(牛之何) 之 5、然則一羽之不舉(然則不舉一羽) 之 6、輿薪之不見 輿薪 見 7、何以異 何以 8、未之有也 之有 狀語後置 1、王坐于堂上(王于堂上坐) 2、構怨于諸侯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4、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 5、獨何與 6、樹之以桑 五 一詞多義 ⑴道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談論) 唯恐道途顯晦,不相通達,致負誠托,又乖懇願(道路)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 道芷陽間行(取道)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⑵之 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的)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詞,他) 牛何之(往) 臣聞之胡齕曰(助詞,無意義) ⑶舍 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放) 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停止)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建房) ⑷誠 然,誠有百姓者(的確) 是誠何心也(真的) 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真誠) 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于之地六百裏(果真,如果)

結構層次

本文是一篇談話記錄,齊宣王提問,孟子回答,問與答緊密相連,不容易看出層次。這裏根據內容,把課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王請度之”),主要說齊宣王未實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為。 這部分又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從開頭到“則王乎”),提出並明確話題,以問“霸道”開始,轉入說“王道”。齊宣王一見孟子,就迫不及待地問齊桓晉文稱霸的事,正說明他有稱霸的企圖。齊桓公、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後者曾定亂扶周,破楚救宋,都是當時的霸主。因為他們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憑武力,因此被儒家稱為“霸道”,與“王道”相對立。所以問齊桓、晉文之事,等于問霸道之事,這對于崇尚王道的孟子來說,無異于劈頭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聞也”一句,輕輕把話題岔開,轉而談論王道。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論點,肯定齊宣王能夠保民而王。在孟子看來,王天下的關鍵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張。然後再緊緊抓住齊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這裏,孟子不是空泛的論述,而是抓住了齊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闡發。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認為王是愛財;孟子則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隻是沒有把為仁之事繼續擴展下去。這說明齊宣王已經有了“保民”的基本條件,具備施行王道的基礎。同時也為下文論說宣王沒有實行“王道”,“是不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筆。 第三層(從“王說”到“王請度之”),剖析齊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為”。首先,孟子以一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的結論。其次以“挾太山以超北海”和“為長者折枝”這組對照性比喻,進一步闡明“不為”和“不能”的區別。最後順其理勢,引經據典,加以正面曉喻。說明王道並不難,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為齊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興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從反面論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齊宣王徹底改弦易轍,放棄霸道,實行王道。齊宣王不能實行王道,不是方法問題,而是一心要實行“霸道”。孟子先以“興甲兵”幾句,不直說霸道,卻列舉了霸道的種種害處,使齊宣王不得不說出“吾何快于是”,從而引導他說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寫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閃閃,不那麽理直氣壯的神態,極盡傳神之妙。孟子明知齊宣王的“大欲”仍是霸業,卻故意以口腹聲色之娛來揣度,形成文章的頓挫,然後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爭霸天下,點明齊宣王的“大欲”後,旋即以“緣木求魚”這個生動的比喻,徹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文勢如懸崖墜石,有千鈞之力。宣王不禁驚言:有這麽嚴重嗎?孟子再步步進逼,以鄒與楚戰為喻,說明齊若與天下對抗,強弱不均之勢顯而易見,從而導出小不敵大、寡不敵眾、弱不敵強的結論,以使齊宣王徹底放棄“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講清,孟子再正面鋪寫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齊宣王怦然心動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進于是矣。’”到篇末),闡述施行王道的具體措施。經過上文對王霸利弊的說明,齊宣王表示願意就教,孟子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張:“製民之產”和“謹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恆產,足以飽身養家,然後再對他們施以禮義道德的教育。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對稱說出,說王道製度,極言其利。隻要做到這一點,老百姓歸附,猶如萬條江河歸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勢。全篇最後以一幅王道樂土的美好畫卷作結。

寫作特點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頗能反映孟子散文結構嚴謹、中心突出、論點明確、說理充分、感情激越、氣勢磅礴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對話體議論文,孟子要在與齊宣王的對話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就必須揣摸對方的心理,誘使對方順著自己的思路來談話。因此本文在寫作上比較曲折委婉,層層深入,而且說理既邏輯嚴密,又註意形象生動。 ①迂回曲折,層層深入,跌宕起伏。論述問題先從側面、遠處、外圍入手,逐漸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瀾起伏的論辯風格。本文意在宣揚王道,卻不直言王道,而以齊宣王問齊桓晉文之事發端。這個開頭既避免了平鋪直敘,使文章產生了頓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駁辯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場鮮明的談話。孟子的答語既表明了對霸道的態度,又機智委婉地把談話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談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齊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備行王道的基本條件,借此開啟話題,鼓起齊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興趣。接著又宕開一筆,先言“百姓皆以王為愛”,再為齊宣王辯解,使談話的氣氛趨向緩和,進入談話情境。再以“牛羊何擇焉”,詞鋒一轉,為百姓辯解。齊宣王隻好無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後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齊宣王失去對王道的興趣。于是齊宣王贊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請教。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辯解,孟子的分說,交錯間雜,曲折起伏,頗有意趣,最終把齊王對齊桓晉文之事的註意轉到對仁的註意上。孟子仍不直說自己的仁政學說,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說明齊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為。要使齊王真正傾心王道,必須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對此,孟子明知齊宣王的大欲是什麽,卻故意不直說,欲擒故縱,先說五種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後以緣木求魚和鄒與楚戰,說明齊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氣勢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觀點。行文真是千回百轉,搖曳生姿。 ②氣勢浩然,邏輯嚴謹。本文鋪張揚厲,縱橫恣肆,各段之間又聯系緊密,一氣呵成。孟子散文的氣勢源于他堅毅的人格,他對自己的主張,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廣博的學問,氣盛則言宜,所以談起話來理直氣壯,剛柔相濟,詞鋒犀利。但本文不僅波瀾起伏,氣勢磅礴,而且邏輯上十分嚴密,一環扣一環,表面上散漫無紀,實則始終圍繞“保民而王”這一中心論點,層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齊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礎,進而論述不行王道是不為,而非不能。不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論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開仁政藍圖,令齊王心動目眩,迫切希望實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齊宣王說出了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③取譬設喻。孟子散文長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挾太山以超北海”“為長者折枝”“緣木求魚”“鄒人與楚人戰”等等,非常生動而又言簡意賅地說明了道理。孟子這些比喻,並非實際存在的事物,而是憑空造說,帶有寓言性和誇張性,卻並不給人虛假之感,而是更顯道理之真,情事之實。 此外,本文還在許多方面表現了孟子的論辯藝術和語言技巧。如以“以羊易牛”這種齊宣王親身經歷的事情說服齊宣王,不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動形象,而且也更有說服力,更易被齊宣王所接受。再如文中句式不斷變化,大量運用排比句式,而且單句和排比句交錯使用,既有引經據典之句,更多明白淺顯之語,使全文筆勢靈活,文詞富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