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登泰山記

原文

泰山之陽,汶(wèn)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裏。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lù)登。四十五裏,道皆砌石為磴(dèng),其級七千有餘。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lì)道元所謂環水也。餘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餘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dèng)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cú lái)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摴(chū)蒱(pú),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採。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jiàng hào)駁色,而皆若僂(loǚ)。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雜樹,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裏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注解

①泰山:在山東泰安北,古稱岱宗,又稱東岳,為五岳之長。本文融考證于辭章,布局精嚴,描寫生動,行文潔凈明快,為描寫泰山景觀的名篇。 ②陽:山南為陽;其:代詞,它,指泰山 ③汶水:今稱大汶河,源于山東萊蕪東北之原山,向西南流,匯入東平湖。 ④濟水:源于河南濟源縣西之王屋山,流經山東。清代末年,濟水河道為黃河所佔。 ⑤陽谷:指山南的谷水。 ⑥古長城:戰國時齊國修築的長城,西起平陰,經泰山北岡,東至諸城。 ⑦日觀峰:泰山頂峰,觀日出之勝地。 ⑧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但十二月初一,已是公元1775年。 ⑨乘:趁,這裏有“冒著”的意思。 ⑩齊河、長清:山東兩縣名,在泰安西北。 (11)限:門檻,這裏指像一道門檻的城牆。 (12)丁未:丁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13)朱孝純:字子穎,號海愚,山東歷城人,當時是泰安府的知府,姚鼐摯友。 (14)四十五裏:古時估測泰山從下至頂四十多裏,但實測約二十餘裏。 (15)酈道元:字善長,北魏範陽(今河北涿縣)人,著有《水經註》。 (16)天門:泰山有南天門、東天門、西天門。 (17)崖限:像門限一樣的山崖。 (18)徂徠(cúlái殂來):山名,在泰安東南四十裏。 (19)“而半山”句:停留在半山腰的雲霧像帶子一樣。 (20)戊申:二十九日。晦:農歷每月最後一日。五鼓:五更。 (21)日觀亭:亭名,在日觀峰。 (22)“亭東”句:亭子以東從腳下始都是迷漫的雲霧。 (23)樗(chū出)蒲:賭博工具,即骰(tóu投)子,俗稱色(shǎi)子。 (24)極天:天的盡頭,天邊。 (25)雲一線異色:一縷雲顏色很特別。 (26)正赤如丹:純紅如同朱砂。 (27)絳:紅色。皜(hào浩):白色。駁:雜。 (28)僂(lǚ呂):曲背。形容日觀峰以西的山峰都低于日觀峰,如同彎腰曲背地站著。 (29)岱祠:一名岱廟,祭祀東岳大帝的廟宇。 (30)碧霞元君祠:祭祀東岳大帝女兒碧霞元君的廟。也叫娘娘廟。 (31)行宮:指乾隆去泰山住過的房宇。行宮,皇帝出巡時的住所。 (32)顯慶:唐高宗李治的年號(656-661)。 (33)漫失:石碑經過風雨剝蝕,字跡模糊不清。漫:磨滅 (34)圜:同“圓”。 (35)石罅(xià下):石縫。

譯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 水都流入濟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長城。最高的日觀峰,在古長城以南十五裏。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從京城裏出發,冒著風雪啓程,經過齊河縣、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過長城的城牆,到達泰安.這月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純從南邊的山腳登山.攀行四十五裏遠,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級,共有七千多級. 泰山正南面有三條山谷,中谷的水環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書中所說的環水(中溪).我開始順著(中谷)進去.道路不到一半,翻過中嶺(黃峴xiàn嶺),再沿著西邊的那條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頂巔.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邊的山谷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峰).這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現在經過的中嶺和山頂,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世上人都稱它為“天門”.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板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登上山頂,隻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雲霧,又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 戊申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穎坐(在)日觀亭裏,等待日出.這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雲霧彌漫,依稀可見雲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天邊雲彩形成一條線(呈現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太陽升起來了,純正的紅色像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蕩著托著它.有人說,這(就是)東海。回首觀望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日觀亭西面有一座東岳大帝廟,又有一座碧霞元君(東岳大帝的女兒)廟.皇帝的行宮(出外巡行時居住的處所)就在碧霞元君廟的東面.這一天,(還)觀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經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對著道路的石刻,都趕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頭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圓形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裏,樹頂是平的.冰天雪地,沒有瀑布,沒有飛鳥走獸的聲音和蹤跡.日觀峰附近幾裏以內沒有(什麽)樹木,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一樣平齊。 桐城姚鼐寫這篇記。

重要詞解

其陰,濟水東流。 陰(山的北面河的南面)陽(山的南面河的北面) 當其南北分者 當(在,正在)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以(于,在) 自京師乘風雪 乘(趁著,引申為冒著) 越長城之限 限(界限,這裏指城牆) 是月丁末 丁末(丁末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道皆砌石為磴 為(作為)磴(石級) 其級七千有餘 餘(整數後表不定餘數) 酈道元所謂環水者 環水(泰安的護城河。酈道元《水經註·汶水》:“又合環水,水出泰山南溪。”) 餘始循以入 循以入(順著中谷進去) 道少半(路不到一半) 崖限當道者 當(佔著,擋著) 道中迷霧冰滑 迷霧(雲霧彌漫) 磴幾不可登 幾(幾乎,讀“jī ”) 及既上 及(等到……時) 蒼山負雪 負(背,此解覆蓋) 明燭天南 明(照耀) 亭東自足下皆雲漫 漫(彌漫) 極天雲一線異色 極(盡頭,極點)雲(雲朵)異(奇特的,與眾不同的) 須臾成五彩 須臾(一會兒) 或曰 或(有的人) 或得日或否 或(有的)得(獲得)日(日光) 其遠古刻盡漫失 遠(久遠,指時間漫長) 漫(不可辨認) 僻不當道者 僻(偏僻) 當(面對對著) 皆不及往 及(趕得上) 多平方 方(方形) 少雜樹 少(數量小不多) 生石罅 生(草木生長,長出)罅(縫隙) 世皆謂之天門雲 雲(句末語氣詞)

文章特點

1.“陽”和“陰” 這是一對相反的概念。古代很多事情都分陰陽,用陰陽來解釋萬物,如天地、日月、山水、晝夜、男女以至髒腑、氣血等。古代文學作品中,用陰陽來說山水很常見。本課“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其中的陽、陰分別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是在說山。國中學過的《愚公移山》中有“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這個“陰”說的是水,指漢水的南面。 2.“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 這一句用了“乘”“歷”“穿”“越”四個動詞,“風雪”言“乘”,好像風雪隨作者駕馭,比“冒”“頂”多一份主動;河言“歷”,山谷言“穿”,城牆言“越”,不僅符合描寫對象的特點,準確生動,而且富于變化,筆墨傳神。幾個短句,幾個動詞,使我們仿佛看到作者頂風冒雪、風塵僕僕、不遠萬裏趕來登山的迫切神情。 3.比喻和擬人的運用 本文有幾處使用比喻和擬人手法,各具特點。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著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著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或得日,或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態卻是相同的,所謂“皆若僂”。這一比喻,寫出了西南諸峰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峰的雄峻,且賦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動。

寫作特點

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寫景物很少直接寫出,而是採用側面烘托的辦法。例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餘”暗暗點出,然後借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和在日觀亭時“足下皆雲漫”的圖景從側面加以烘托。又如寫雪,除“冰雪”“雪與人膝齊”等正面描寫外,又以“明燭天南”“白若”“絳皓駁色”等作側面烘托,給人以想像,又生動有趣。 語言簡潔、生動。這篇文章全文隻有八九百字,卻充分表現出雪後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從京師到泰安,隻用“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簡潔生動地點出了季節、路程,並照應了第一段的古長城。又如寫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不僅簡潔,而且生動形象。最後一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最能體現這個特點,寥寥幾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蓋的景色描寫出來了。

內容和結構

本文是一篇山水遊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遊蹤進行,同時穿插對泰山特點的記述和對所見景觀的描繪。全文共有五段。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情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作者採用由“面”到“線”再到“點”的寫法:先寫汶水和濟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兩水的分界線——古長城,是“線”;然後以古長城作為參照物,點明泰山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是“點”。這個“點”,為下文敘述登山路線和觀日出作好了鋪墊。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著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頂後所見的景象。這是本文敘寫的重點之一。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遊覽的時間和節令;再寫由山麓到山頂,詳細記述路程的遠近、山路的石級、經由的路線、古人登山的情況以及相關的一些地理知識;最後寫到達山頂後所見的景象,由遠及近、由上而下地寫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渾和壯闊。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是文章的又一個描寫重點。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的不同景色,展示給讀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畫面。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先以日觀峰為參照物寫其周圍的高山建築群,再寫返回途中所見道中石刻,表現了泰山的古老風貌。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這是作者遊山之後對泰山的整體印象。以“雪與人膝齊”結束,給讀者留下想像的餘地。

賞析一

作者:肖旭清代的散文和小說、戲劇相比,未免遜色,但也有大家,不乏佳作。清代散文流派不如明代繁多,最大流派“桐城派”。因這派主要作家方苞劉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桐城派創始于清初,延續到清末,它有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論,主張學習《左傳》、《史記》、唐宋八大家古文,講究“義法”。所謂“義”,就是文章的思想內容。桐城派所提倡的思想內容,主要是儒家的一套封建倫理道德。所謂“法”,是指文章的結構和語言的雅潔。這套要求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的寫作理論,使人容易執法遵循,所以有影響。在寫作實踐上,他們務求材料,語言簡明,以闡明中心為原則,文章風格是簡潔有餘,生動鮮明不足。他們的創作取得一定成績,有一些好的作品為人傳誦。 (“桐城派”創始人方苞因“南山集”文字獄牽連被捕,關在刑部監獄。他目睹身受了監獄裏的種種黑幕,名篇《獄中雜記》以大量的事實,栩栩如生的描寫,揭露了監獄中官吏貪贓枉法、壞人逍遙法外,無辜者負屈含冤的真相,抨擊了法務部門的罪惡與黑暗。他的《左忠毅公逸事》記敘了明末東林黨成員左光鬥生前的逸事,以史可法為陪襯,把左光鬥以國事為重,不計較個人生死榮辱的可貴品質寫得慷慨激昂、情真動人。在桐城派作家中,方苞的文章比較深刻,能反映復雜的生活和社會的真實面貌。這個流派除了有明確的理論和一定的創作實績外,作家和追隨作家眾多,因此,在清代文壇上產生了很大影響。 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他有室名惜抱軒,學者稱他為惜抱先生。他少時家貧而體弱多病,學習刻苦。乾隆二十八年(1765)中進士,歷任山東、湖南副考官。 《四庫全書》館開,任纂修員。不久,請病假辭官還鄉,先後主講梅花、鍾山、紫陽等書院,達四十餘年,所到之處,土子都以能入他門為榮幸。他為了宣揚桐城派主張,使青年便于學習古文,選輯了《古文辭類纂》七十四卷,選文七百餘篇。這是現代流傳廣,影響較深的一部古文選本。 姚鼐少年時隨伯父姚範學習經學,以姚範好友劉大櫆為師,學習古文,深受其影響。他發展了方苞、劉大櫆的理論,提出文章要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並重。在學習方法上,主張多讀多做,要從摹仿到自我脫化。姚鼐完成了桐城派完整的理論體系,使這個派別真正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古文流派,他是散文史上一位有較大影響的作家。由于生活經驗所限,他的散文內容較貧乏,偏重形式,寫景文章成就高。作品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說》等。 公元1774年冬,姚鼐遊泰山後寫了《登泰山記》,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我國文學史上膾炙人口的遊記佳作。經作者精心剪裁,全文不足五百字,卻包含了很大容量。介紹了泰山,敘說了登山經過,描寫了泰山夕照和日出佳景,綜述了名勝古跡。文章既再現了隆冬時節泰山的壯麗景色,又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贊頌之情。 全文共四部分。開頭即寫泰山,這第一部分介紹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情勢,用筆概括卻頗耐玩味。作者開章寫道:“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這一筆把山和水聯系起來了。你看:泰山卓立不群,直逼雲端,山南一條汶水向西流去,山北一條濟水向東流去。這水繞山流,山水相映是泰山的特點。“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的兩個“皆”字,頓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兩條河鋪開成面寫去,點出了山南山北眾多支流縱橫交叉、終歸一河的景色。橫亙在陽谷與陰谷分界處的古長城給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高高聳立的日觀峰突出了山勢的高峻挺拔,又為下面觀日出的主要活動埋下伏筆。作者用粗筆寫出了山、水,古長城,日觀峰幾樣景色,勾畫了泰山有層次,有色彩,動靜交織的總貌。簡略的輪廓勾勒,線條清楚,給讀者留下了大量聯系,想象的餘地。 第二段為第二部分,寫登山的路線和山巔觀晚照。分三層。從“餘以乾隆”到“至于泰安”是第一層,寫作者來泰山的時間和路線。這層和主題關系不大,但必須交代,所以,作者作了簡括介紹。寫自己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動身,冒著風雪,經過齊河、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過長城,來到泰安。這次旅遊路途遙遠,行程並非一日,作者卻用了不足30字作交代。他選用了精確的詞語,用承前省略主語“餘”的短小句子,突出了動作和地點,把旅程路線一氣貫下,簡練傳神。幾個動詞用得很好——“乘風雪”的“乘”字,從人身不由己,隻能隨風雪而行的動作裏,渲染了風狂雪緊的隆冬景象和風雪的巨大威力。“自”、“歷”、“穿”、“越”、“至于”幾個動詞蟬聯而下,既吻合描寫對象,又充分表現了旅途的艱苦、活畫出了作者風塵僕僕的神態,寫出了他急于登泰山的濃厚遊興,真是一字一圖,字精意工。 從“是月丁未”到“磴幾不可登”是第二層,寫登臨泰山的路線。頭兩句幹凈利索地交待了登山時間——十二月二十八日,同遊者——知府朱孝純;出發地點——南面的山腳。關于登山過程,先總寫後分敘。“四十五裏,道皆砌石為磴,共級七千有餘”三句,從四十五裏的山道,七千餘階石砌台階,總寫了登山過程。而山勢高拔,道路漫長,登山難險,興致勃勃諸多內容盡寓于此中了。 從“泰山正南面有三谷”開始,由三谷引出登山路線。“中谷繞泰安城下”的“谷”為谷水。姚鼐、朱孝純開始沿著中間山谷進山,走了一小半,越過中嶺,再沿著西邊的山谷走,他們就到了山巔。作者清楚地敘述了自己登山的具體路線,接著又敘說了古時的登山路線是沿著東邊的山谷進去,他走的不是這條路線,作者交代了自己登山和古人登山路線有異。在寫古今不同登山路線上,作者註意了避平板、講變化。寫自己登山,純寫路線,“始循”、“越”、“復循”、“遂至”等詞,十分明確,敘說很清楚。寫古時路線時,把重點放在介紹有關的地理知識上;東邊山谷的路上有個天門,東邊山谷的水(“東谷者”)古時候叫天門溪水,今天所經過的中嶺以及到了山頂上凡是有高高山崖橫在路上的地方,大家都稱為天門。這些知識隨手帶出,非常自然,給讀者增加了地理知識,有確鑿可靠之長,無考據繁冗之感。最後兩句“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從雲霧障目和冰滑難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艱險,把風雪中登山的特點進一步明朗了。這兩句所見所感應貫串于整個登山過程中,作者在段末總提—句。姚鼐乘風雪來泰安,乘風雪登泰山,真是樂而不知其苦。 這段餘下的部分是第三層,寫姚鼐等到了泰山之巔,看到青山上馱著白雪,白雪明亮地照耀著南方的天空。他們極目遠眺,隻見夕陽照著城郭汶水,徂徠山,懸色美奶畫,而山間停留著的雲霧像帶子一樣。作者用最經濟的筆墨描繪的泰山夕照圖,景色逼真,意境開闊,有風雪初霽的光輝,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還有那“半山居霧若帶然”。這一句是神來之筆,它使這幅雪山晚晴圖神採頓現,寫出了泰山安詳、明媚,肅穆中有溫柔飄逸美的特殊風韻,這一筆給整個畫面以無限的生機和情趣。作者寫景攝取了大自然的靈魂,達到神真,不愧為寫景的達人。這夕照圖是第二部分的重點。 在日觀亭觀日出,是作者此行的主要活動,所以單列一段,著力描寫。第三段即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寫在日觀亭所見的日出前後的景象。 “十二月二十九日,五更時分,姚鼐與子穎坐在日觀亭裏,等待日出。這時,大風刮起山上積雪撲打在臉上,亭子以東從山腳下起都是雲霧彌漫著。”作者寫日出,先造聲勢,用五更時分的風雪交加、雲霧彌漫來襯托日出景象的瑰麗引入,接著寫日出。日出景色在有限的時間裏呈現出千姿百態的變化,極難狀寫。作者能捕捉到急速變幻中的景色特點,依次寫出日出景象的絢麗多彩。 太陽出來前是,“稍見雲中白若樗蒲數十立者,山也。”作者從山巔向下俯視,眾山如骰子,這是從對面落筆寫出日觀亭位于最高處。“白”字寫出了白雪覆蓋群山的概貌。“稍見”呼應了“五鼓”,說明天色尚暗,一切景象還不清晰,隻是朦朧可辨。這太陽未出的昏暗景象對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 太陽將出時的景色是“極天,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這是說,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線雲層,顯現出奇異的顏色.霎時間成為五彩繽紛。這時夜色已退,晨曦初蔬太陽的形體未現,光芒已可見。很快這一線異色不斷擴張、變幻,成五彩紛呈。天宇散綺鋪錦,一派燦爛奪目。這滿天霞光的背景為噴薄欲出的太陽蓄足了勢。 太陽出來時是“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這幾句描寫了太:陽正出來,赤紅赤紅的象丹砂一樣,下面有幌動著的紅光承托著。有人說,這就是東海。作者沒有寫紅雲幻成半圓形,以極快速度躍出海面的景象,隻用如丹砂一般紅的色彩,寫出朝陽的無限生氣和令天地一變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輝映,一片紅艷艷,海浪翻滾,紅波搖動,猶如承托著太陽一般。這富有想象力的描寫,把太陽躍動而雄渾的形象表現得氣勢磅礴,奔放豪邁,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作者精筆細繪了太陽的形象後,就從日觀峰以西的群山景象著筆,描寫日出後的景色,“回視日觀以西諸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這是說群山中有的山得到陽光照射,呈紅色,有的得不到陽光照射,現白色。這兩種顏色錯雜相問。所有的山峰都像彎著腰一樣。作者用群山的外圍形象進一步開拓太陽這個中心形象,紅白雜間的山景渲染了日上後的遼闊境界,表現了太陽的效果。群山“皆若僂”的想象裏,帶有作者的主觀感受成分,這些山也和作者一樣,被日出的壯景所陶醉折服了。 這一部分描寫,色彩鮮明,形象生動,動靜俱觀,把太陽未出、將出,正出,出後的一系列連續畫面描繪出來了,再現了日出前後瞬息萬變的奇幻景色。 晚照固然媚麗動人,但日出更壯美,更有氣勢,更激發人向上。這是自然景物本身在對比中所表現出來的豐富含義,也是作者所以要長途跋涉、頂風冒雪登臨泰山一睹日出的原因吧。 文章的最後兩段是第四部分,寫泰山的名勝古跡和景色特點。前一段寫名勝古跡,泰山上的名勝古跡很多,為我國名山之首,作者隻選了日觀亭附近的一些古跡,加以簡要記敘。寫時,以日觀亭為中心,把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的方位記敘得清清楚楚,構成了以日觀峰為中心的一組風景圖。這些古跡的簡介,突出了日觀峰自古以來就是泰山的重要遊覽勝地,遊人甚眾,周圍的古跡也隨之而起。關于石刻記得較多,作者說這一天(即觀日出的十二月二十九日)看見路上的各種石刻,都是從唐顯慶以來的,那些更古的碑石都模糊不清了。另外一些比較偏僻不在路上的石碑,都來不及看。在石碑部分的描寫中作者是以有限的露景寫出無限的藏景。“慢失”概說了石碑的磨滅缺損,包含了種種不同情況和無盡的具體內容。“僻不當道者”把無數石刻于不言中表達出來。這些記敘言簡意豐,體現了桐城派的風格特點。 第四部分的後一段從作者遊蹤所及,綜合敘述泰山景色的特點。說泰山上多石頭,少泥土。石頭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的,圓的少。山上雜樹少,松樹多,生長在石縫裏,都是平頂松。到處是冰雪,沒有瀑布,沒有鳥獸的聲音和痕跡。靠近日觀亭幾裏內沒有樹,而雪深得與人的膝蓋相齊。這段文字,前幾句扣住“多”和“少”這組反義詞,寫出泰山的三多三少:多石,石多平方狀,多松樹,少土,石少圓狀,樹少雜樹。在三多三少的醒目排列中,著重寫了山石的蒼黑顏色和平方形狀,著重寫了松樹生于石縫之中和平頂的狀貌。這樣,用短句寫出了鮮明形象,突出泰山蒼勁峻峭的面貌。後幾句,以“無”字組成的短句,突出了泰山無瀑布,無鳥獸蹤跡與聲音,數裏內無樹,隻有冰封雪飄的深冬景象。 這一部分,以概述和歸納的寫法,寫出泰山的一些古跡和景色特點,這是對泰山全貌的必要補充。作者工于結局,結句“雪與人膝齊”,把作者在深雪中邁步賞景的形象與風雪彌漫的泰山形象融為一體,煞住全篇,收得似盡而不盡,給人留下的印象既是完整的又是大有回味的餘地,讀者盡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補充體味此中境界,作藝術的再創造。 最後一句“桐城姚鼐記”,交代作者,這是遊記常見的格式。 《登泰山記》洋溢著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贊頌之情。文中泰山那雄偉多姿的景色,美不勝言,使人心曠神怡,作者不顧條件惡劣,克服種種困難,登山一覽的高昂情緒也很感人。在姚鼐筆下,隆冬時節風雪彌漫的泰山優美絢麗,毫無冷落蕭條之感,遊覽者頂風冒雪,豪情滿紙,胸襟開闊,既無孤芳自賞的清高寄托,也沒有“獨釣寒江雪”的凄楚孤寂情懷。文章的基凋積極、樂觀、豪邁,使人讀了不僅能欣賞到自然的美,也多少能領略一些人生的真諦。古代遊記散文能收到這樣的效果,是很可貴的。 《登泰山記》的寫作技巧是高超的。 首先,結構“言有序”,章法嚴明。全文由介紹泰山到記敘登泰山經過,進而描寫登泰山所見之景,圍繞泰山逐層推進,井然有序。作者猶如一個訓練有素的導遊,先向大家介紹遊覽地點的概貌,使人對它有總印象,然後帶領大家登山觀景。途中,說古道今,介紹有關地理知識,發表對泰山景色的看法。全文除第一段以時間為順序外,以遊者行蹤為線索,寫清了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轉換,有條不紊,前後呼應,作者很好地實踐了“言有序”的寫作理論。 其次,文章剪裁得體,重點突出。本文的重點是寫景。介紹泰山,簡略處理,寫旅遊情況,一筆帶過後,作者筆墨立即深入中心寫遊覽泰山,很快展開了重點部分的記敘。寫景的中心是寫觀日出,作者是如何突出這個全文的重點的呢?一是寫夕照圖和名勝古跡,惜墨如金,略作勾勒點染,對日出著墨較多,以示突出。在寫幾樣景物中,詳略分明,安排合理。二是在寫日出時,把從二十八日觀晚照後到二十九日的再度登山一段經過,一概略去不提,整個第三段純寫日出情況,非常鮮明突出。本文在剪裁上充分體現了作者的深厚功力和桐城派的風格特點。 《登泰山記》的語言簡潔而形象。全文450多字,寫盡了泰山景色的多姿及作者的豪興,做到了篇無冗句,句無冗字。全篇以短句為主,適當夾用長句,達到簡潔爽朗而不局促,明確形象卻不呆板。作者用字精妙,狀物傳神。“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兩句,寫泰山夕照,神形俱真。前一句用擬人法寫出了雪之厚,“負”字用得神奇,寫出了山有坡度、層次,遠望如人之脊梁。積雪甚厚,山如不勝負重,寫出了積雪的深厚感。“燭”字名詞動用,形象地寫出了雪光的晶瑩明亮。“居霧若帶然”設喻頗新,把半山雲霧寫活了。“居”字寫出了山腰間的雲霧不斷簇擁、流動而又基本凝聚成形的動態,使景物有生命地跳動于紙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附:薛福成《登泰山記》  同治四年(1865年),福成參曾公(曾國藩)莫府(幕府)事于徐州;明年,移往濟寧(山東濟寧),以巡閱河防,紆道(繞道)泰安觀情勢,遂登泰山,餘與李榕申甫、黎庶昌蒓霽、方宗誠存之、王安定鼎丞(四人均為曾國藩幕客)皆從。 四月既望(十六日),乘山轎,出郡北門三裏入山。盤曲上(躋;ㄐ|;上登),將四十裏,經名跡尤著者十數,皆縱覽徘徊始去。越南天門(泰山近頂的隘口),折而東行,有碧霞宮、東岳廟。又北上為岱頂(泰山頂,泰山又稱岱宗),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勢,桐城姚姬傳先生嘗記之(請參考第318篇),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當道者(偏僻不在主要道路的景點),俱不往,所歷未逮茲山百一(遊歷未及這座山的百分之一);然其景之淑,氣之靈,各擅勝概(美好的景物或境況),意象迥殊,則狀之不可勝狀也,餘故弗著。 方餘未至南天門時,級道陡聳,巍轟天半;仰睎(仰望剛升起的陽光)岩隙,白雲孤翔,歷階可升,不知所極;俯視則一線危蹬(險峻的石階),窈深莫測,目眩神駭,趑趄(ㄗ ㄐㄩ;想前進卻又不敢)卻顧;屏息釋慮,鼓勇復前。 俄(不久)登天門(南天門),道忽坦夷,異境頓闢,睹所未睹(看到從未看過的景象),方自幸響(向;剛才之不遽止也。乃(乃)趨岱頂,極目四眺;諸峰起伏環列,相背相倚,若拱若蹲,皆如培塿(ㄆㄡˇ ㄌㄡˇ ;小土山;汶水東來,蜿蜒似帶;徂徠(山名,在泰安東南)傑峙其上,高出群岫(ㄒ|ㄡˋ;山巒),其巔仿佛可及山半;而郡城(指泰安府)居原野,殆如方罫(ㄈㄤ ㄏㄨㄚˋ;正方格子;棋盤);遙睇(ㄉ|ˋ;註視)穹碧(ㄑㄩㄥ ㄅ|ˋ;深遠青碧的天空),渺若無外;俯視雲煙,瞬息變滅。然後知不登泰山之巔,不知眾山之非高也。 是夕宿碧霞宮。四更後,與蒓霽、鼎丞趨岱頂東之日觀峰,候日出;風雨馳至,寒甚;良久雨止,極東紅光一縷,橫亙凝雲之下;俄而瑞璨耀目,日輪晃漾(太陽如輪,剛由雲端午露出,搖拽不定),若自地面涌出,體不甚圓,色正赤,可逼視;其上明霞五色,如數百匹錦;顧視女牆(城上的矮牆),日景(日影)甚微;忽又不見。曾公以陰雨竟夕,未觀日出,笑曰:“君等識之!天下事未閱歷者,不可以臆測;稍艱難者,不可以中阻也。” 越三日,馳還濟寧,遂為之記。

賞析二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有室名惜抱軒,學者因此稱他為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他是清朝著名的古文家,桐城派重要首領之一。他早年跟隨伯父姚範學習經學,又跟同鄉劉大 學習古文。三十二歲中進士,進入翰林院,曾擔任過四庫全書館的纂修官。後來辭去官職,主持江寧(今江蘇南京)、揚州等地書院四十餘年。著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說》等。他所編選的《古文辭類纂》是近代流傳很廣、影響很深的一部古文選本。他發展了方苞、劉大櫆 的“義法”說,使得他們的文論才成為體系。他們又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稱他們這一文學流派為桐城派。姚鼐的《登泰山記》是體現桐城派“義法”(言有物曰義,言有序曰法)的代表作之一。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歲。他參加纂修的《四庫全書》于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記名。此年以養親為名,告歸田裏,道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穎)同上泰山。泰山氣勢雄偉,風景壯麗,歷代文人騷客多在春秋佳日,聯袂登山,吟喔題詠,留下了許多優秀的篇章,姚鼐的《登泰山記》把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象和日出的壯觀場面真實動人的描繪出來。且記述的是冬日的遊歷,有別于餘縉、李健吾諸公的文字,因而顯得不落窠臼、更具特色。 作者從地理環境著筆,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濟水東去,名山傍水,分外壯觀。作者巧妙的利用介紹山谷而引出齊國修築的古長城,從古長城又引出“最高日觀峰”的所在位置。為下文描寫登山所見,做好了必要的準備。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長城置于廣闊的天地之中。從大處著眼,高屋建瓴。接著,作者寫自己由京師至泰安的沿途經歷,交代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動身起程那天,“乘風雪”出發,氣候十分惡劣,這似乎是一巧合,其實這正是作者的匠心獨運之處。他悄悄的埋下一條貫穿全文的伏線,以便為描寫登山的艱難、遊覽的豪興而創造出有利條件。接著他記敘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腳處登山,誰知那山竟高達四十五裏,石階竟有七千餘級,這用數位來顯示峰巒險峻的手法實在高明。作者選擇的路線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顛”。看似輕描淡寫,但讀至下文,“所經中嶺及山顛崖限當道”,“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頓有“成如容易卻艱辛”之感。登上山顛,廣闊的視野中,山、水、城郭盡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皚皚白雪,照亮南天,鳥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徠山,沐浴在夕照中;環繞山間的雲霧,就像輕柔的腰帶。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組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夕照圖,真可謂尺幅千裏,呼之欲出。 作者于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頂,第二天即除夕(當年十二月小)五更時分,與子穎至日觀峰之日觀亭,坐候日出。他不惜濃筆潑墨,分三個步驟:一曰日將出,“雲一線異色”。二曰日正出,“須臾成五彩”。三曰日已出,“日上,正赤如丹”。日出之景,變幻莫測,形諸文字,有些棘手,他卻能窮形盡相地正面描摹旭日升騰時燦爛的光彩和跳躍的歡態,而且還把長天、雲彩、大海作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壯觀。寥寥數語,氣勢磅礴的日出就宛然在目。詩仙李白也在此看過日出,“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雖有特色,卻稍有遜色。杜甫途經泰山,賦有《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成為千古絕唱。這和姚鼐的 “稍見雲中白若數十立者,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之後,作者又欣然回視西峰,見雪後初晴,日光照射,顏色相雜。這一筆,似乎可削,但她卻表現了日出的效果和影響,是絕不可缺少的。 山頂的建築,山道中的石刻,記敘收放自然,詳略有序。這都與登山活動的對象的主次、個人感受的深淺息息相關。最後綜述泰山冬景的特點:石峰峻峭,青松蒼勁,冰雪覆蓋,眾鳥飛絕。用凝練的語言把自己的遊覽所見歸結為“三多”、“三少”、“三無”。結句照應冰雪,嘎然而止,令人回味。 桐城派古文以簡潔著稱。姚鼐的《登泰山記》是其代表作之一。登泰山,可記可寫的東西很多,要是信馬由韁,洋洋幾千字亦不為多。以本文而論,登泰山路見何物,路遇何人,與子穎有何談論,泰山有何傳說,有何感慨,可挑可揀。但作者卻隻寫了“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和“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兩句,算是路途所見。他把重點放在登山路徑和山頂景物上。他覺得路徑復雜而艱難,為後來者著想,需詳細交代。山頂奇觀,乃眾人向往,不可不細細描摹。名勝古跡,土石動植冰雪,自有特色,作“記”自然不可忽略。 歷來的大家都講究起承轉合,講究扣題,文章達人總是為突出題“目”而或收或放。作者從始至終緊扣“登”這個“目”,本文開始介紹泰山的山水情勢,為“登”字作鋪墊,寥寥幾十字收筆。作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點,。但用這個標準來衡量本文卻發現,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無非在取材上較為自由罷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沒有離開泰山,二沒有離開“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在表現方法上,也以記敘為主,兼有描寫,沒有議論。故本文取材和表現方法上的聚和凝,是桐城派簡潔的文風“言有物”的有力註腳。 用語準確,不事渲染,更無鋪陳。以記登山經過而言,“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乘、歷、穿、越、至”五個動詞,把從京師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並能讓人悟出作者當時冒風雪,過縣城,穿山越嶺的艱辛。以描寫山頂景色而言,七句話描繪了七個畫面:①“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②“大風揚積雪擊面”;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④“稍見雲中白若 數十立者,山也”;⑤“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⑦“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可見作者用語何等準確。如寫山頂的風,作者不用烘托或渲染的方法,隻用“大風揚積雪擊面”七個字,便可使人想見。不但寫出了“風揚積雪”的視覺,而且寫出了“擊面”的觸覺。“揚”、“擊”二字把風力描繪得十分突出,使讀者有感同身受的體會。日觀亭以東,“自足下皆雲漫”,“漫”寫雲霧之大。雲中山“白若 ”,抓住了形狀的特點。“極天雲”細如一線是其特點。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抓住了它瞬間的變化。而且靜動有序,有張有弛。堪稱“有物有序、清新簡潔”的典範。 中心  記敘了作者在農歷除夕氣候惡劣的條件下與友人一起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描繪了在泰山頂上所見的壯麗雄渾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