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畢業論文 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答辯有助于論文質量的保證

一、論文評閱階段程式設定及對論文質量保證的作用

論文評閱是廣義答辯程式的第一個階段,它最主要目的是鑒定申請答辯人所提交的論文是否達到了申請相應學位的學術水準。對這一小環節的策劃重點在于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的審核。由于論文評閱是答辯環節的第一道關口,各高校在這一階段的程式設定上都盡量做到嚴格、嚴謹、嚴密。目前這一階段的程式設定大多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學術不端行為檢測,或稱機評。這部分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學位論文出現抄襲、偽造、篡改等嚴重學術不端行為,是對論文最低層次的審核;第二部分包括盲評、通信評審、校內專家評審、答辯專家評審等,這幾種評審也可能交叉進行,主要由專家從專業的角度審核論文是否符合相應學位論文的要求,是否具備答辯的資格。學術不端行為檢測是過程檢測和檢查的重點,也是針對近年來抄襲、剽竊、偽造、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愈演愈烈、對過程進行處置和改進的結果,當然也是由于科學技術發展為這種監測和檢查提供了條件,學術不端行為檢測是由公共文獻資料庫開發的快速檢測此類不端行為的系統。目前使用範圍較廣的是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簡稱“tmlc”),它以《中國學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為全文比對資料庫,初步實現了對抄襲與剽竊、偽造、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的快速檢測。大約十年前,在筆者開設的《論文寫作》課中就專門增加了《電腦、internet 與論文寫作》一章,在談到運用電腦、internet 撰寫論文應註意的問題時,強調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抄襲,並預測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資料庫的完善,在辨別雷同文獻方面一定會有所突破,“文抄公”的黑爪就很可能被揪住[1]。

現在大多數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始對提交的學位論文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收到較好的效果。但在這一程式設定和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以下問題:(1)資料庫不完備。目前最突出的問題是圖書資料相對薄弱,早期文獻相對薄弱,這對人文社科基礎學科論文檢測影響嚴重。(2)檢測不及時全面。由于檢測系統使用權等因素,使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檢測的積極性大打折扣,從而影響檢測的實際效果。(3)檢測結果透明度不夠。由于各種人為因素的影響,如本單位形象、領導所指導的學生等,大多數檢測處于密室操作狀態,檢測過程和結果缺乏應有的透明度。當然,即使上述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學術不端行為檢測也不過是保證學位論文質量最低或最起碼的一步,但這一步也必須要做好做扎實,對存在僥幸心理的申請者形成強大的震懾作用。

盲評,或匿名評審,是過程檢查的重要一環,是論文評閱階段最關鍵的程式設定之一。它主要是針對人情風盛行、影響評閱人公正評審而設立的,採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從本專業專家庫選擇論文評閱人,移除被評閱論文作者、指導教師等相關信息,隻留論文主體部分供專家評審。在這一程式設定中,應註意專家庫的範圍,盡量控製在二級學科層次,但必須盡量涵蓋全國;盲評專家的數量應以三位為宜,這樣可以在意見不一致時根據多數意見得出結論;盲評時間要適當提前,盲評結論應及時反饋給培養單位;盲評結論要明確,尤其針對是否具備答辯資格給出明確結論。最好針對不同學科,製定相應的量化標準。盲評是對論文第二層次的把握,盲評的結論直接影響下一程式的進行。通訊評審,特指由培養單位以外的專家對論文進行評審。與盲評不同的是,通訊評審要有針對性,所聘專家一定要對提交論文的領域有較深的研究。通訊評審專家可以由培養單位論文指導教師推薦,本專業負責人確定。通訊評審應在盲評的基礎上進行,重點應集中從更專業的角度發現論文的亮點和不足。校內專家評審,一般由同專業其他導師進行。由于他們對本單位條件和論文撰寫的過程比較熟悉,一般能更具體地提出論文的亮點和不足。通訊評審和校內專家評審是對論文第三層次的把握,對進一步提升論文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其意見應及時反饋給論文導師和作者,以便他們對論文進一步修改潤色。答辯專家評審,本應該是一個獨立的程式,但大多數高校和科研單位把它與通訊評審和校內專家評審相結合。換句話說,就是由通訊評審和校內評審專家擔任答辯委員會成員。

即使這樣,筆者認為也不能將兩個程式合二為一,第一次是作為評閱人,應及時反饋評閱意見;第二次是作為答辯委員會成員,再次評閱論文,是答辯的準備,更是檢查作者是否結合評閱意見進行了必要的修改潤色。答辯專家的評審意見將在正式的答辯中反饋給作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