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演講稿 師德演講稿

教師師德演講稿——作為一個會思考的教師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蘇霍姆林斯基的學術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你排憂解難,給你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讓你有著自信。很難想像幾十年前的教育理論,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還有如此深刻的教育實用意義。難怪他要成為廣大教師心中追尋的偶像,成為心中的指明燈。書中談到100條教育理論。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真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尤其是《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蘇赫姆林斯基在學校裏工作了35年,工作了20年後,他明白了,課堂上老師必須做兩件事情:一、要交給學生一定的知識。二、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很多老師認為,教給孩子很多知識就會讓孩子變得聰明,于是把主要的力量用到記憶知識上去了。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學會思考,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這話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在教學中發現,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怕思考了,學習很被動,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其實學習應該是一種樂趣,但凡學習好的孩子,都把做對一道題目當作一種樂趣,把思考所得當作一種發現,于是從中得到很多常人得不到的樂趣,最終成功了,問及他們的學習經歷,無一不說學習過程是一種快樂。

可是為什麽現在很多的孩子還是會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呢?原因也很簡單,孩子沒有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依賴思想嚴重,稍有不會的題目就問家長,或者等待老師的講解,怕動腦筋,即使題目做對了,他也不引以為自豪,因為那是父母或者老師講解的結果,他沒有體驗到思考的樂趣。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秘的感覺;誰缺少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聖的顫傈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認為是死人。”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務。把學習當成一種思考、認識、發現和好奇的需要,這樣的學生才會成為會思考的勞動者。隻有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思考者時,學生才能體驗學習是一種快樂和幸福,而這種快樂反過來促進學生的思考。

沒有問題意味著沒有思考,沒有思考怎麽能提出問題?較多的學生早已不會思考了,忘記了思考的概念,更不知思考的線路,要思考做啥?

那麽,怎樣才能使思考的活動在學校生的頭腦裏佔據統治地位,怎樣才能使思考、認識、發現、理解和求知的需要,成為一個人的最主要的精神需要呢?

首先,需要使用教師的智慧。

教師本身應該是個思想者,用思想去點燃思想,用智慧去碰撞智慧,力求轉變自己的一味填鴨式的教學方式。 蘇赫姆林斯基說:“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裏,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隻有教師的思想才有可能去點燃它。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這就是教師點燃起來的勤學好問、渴求知識的火焰。隻有教師才有可能向兒童揭示出:思考,這是多麽美好、誘人而富有趣味的事。隻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自己,用思考來指揮學生,用思考來使學生折服和欽佩的時候,他才成為年輕的心靈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導者。那種熱愛自己的事業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師,才有力量使教室裏保持肅靜,使兒童特別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傾聽他的每一句話,才有力量激發學生的良心和羞恥心,這種力量才是一種無可爭議的威信。而那些沒有什麽東西好講,學生也感覺出他沒有什麽豐富的思想寶藏的教師,確實是很可憐的。我們依靠思考,也隻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我們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願望。我們的思考能激發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