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範文 演講稿 師德演講稿

師德演講稿 用心去愛

還是在兒時,我的老師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這顆種子在老師愛的雨露和關懷的陽光下,漸漸地在我心中,生了根,發了芽,長大了。它終于結出果實——我也成了一位老師。

做為一名教師,師德是一門必須課,要知道師德是教師必備的基本道德素養和職業要求,是一種有感染力的品行,是一種自覺內化的高尚情感。自古以來,師以德為本,育師先育德。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師,既是一名合格的傳道、授業、解惑者。所以我總在摸索中成長,在老教師的帶領下漸漸學習他們身上所在的亮點。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這樣說過:“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在工作中我逐漸領悟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孩子之間是有差異的,他們性格、氣質不同,特長、愛好不同,在各方面的能力不同,因此,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不同。三年級的孩子自我意識還不成熟,自我行為的調控能力還較弱,更需要別人的理解和尊重,需要不斷地變換教育方式加以指導,使學生樂于接受,那麽作為一名三年級的班導必須具有一顆愛心。愛學生就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要從點滴小事入手關心他們。三年級孩子年齡較小,有時課間貪玩忘記上洗手間。下課時我總是提醒他們先上洗手間,洗手後回來喝點水準備好下節課用具再出去玩。漸漸的學生們養成了習慣,不但自己註意,還經常提醒自己的小同伴。天氣漸涼,室內外溫差大,上操時我不忘提醒學生穿上外衣。有時同學之間還互相提醒:外邊涼,穿上外衣,要不該感冒了。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愛,孩子們也就學會了去傳遞愛。剛開學,我班的的劉慧雪同學就因為開水燒傷了腿,當她來到班內,下課的時候,同學們主動到她的桌前交談,在她上洗手間時,孩子們也主動攙扶著她。孩子是一棵棵幼苗,有了愛的雨露的滋潤他們會更加茁壯地成長。

國小的學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回對他們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教師的道德水準,決定著學生的道德水準。因此,我們做教師的一定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時時處處給學生以楷模之影響。日常工作中註重自身的修養,做到文明、禮貌,善于與人合作,待人真誠,有耐心、不急躁,談吐文雅,樸素,活波大方,端庄、整潔,誠實有自信,表裏如一,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理,以理塑人。

對待學生不體罰,不變相體罰等。變相體罰包含有罰站、辱罵孩子、威脅孩子等等。相對而言,罰站是教師普遍採用的一種體罰方式。從學生習以為常的表情來看,罰站絕不是一種偶然現象。有教師認為:我既不打學生耳光,又不拉學生頭發,更不毆打學生,罰站學生,根本不算體罰。罰站這種教育方法,學生雖然最能看懂,但效果甚微。

而羞辱孩子,不僅傷了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更容易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對學校產生害怕的感覺,甚至是排斥來園上學等。而威脅孩子的行為更是讓孩子產生了反感心理,表面上學生感到無所謂,內心卻是非常痛苦的,勢必會造成學生各種反抗心理的產生,給學校教育帶來負面的影響。體罰和變相體罰不是師德問題,是心理疾病,隻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修煉高尚師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