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勵志人生 人生感悟

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

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

人生旅途,山重水復,坎坷挫折,在所難免。智者如水,智者長樂。普通人做事情太容易想當然,他的做法總顯得過于用力,在普通人的頭腦裏,似乎靠決心和勇氣便可達到任何目的。面對凄風苦雨,有人仰天長嘆,有人頹唐畏縮,惟智者不害怕,不躲避,含笑面對。《愚公移山》是上國中的時候就學過的了。近日閒來無事,又重讀了兩遍,覺得用大智若愚來評價愚公再合適不過了。事實上,愚公到了九十高齡才決定移山,是他幾十年來策劃的一個計謀。愚公幾十年來一直在揣摩天帝的脾氣,終于在垂暮之年摸準了天帝的脾氣,知道天帝會被什麽樣的情形所感動,所以就策劃出一幕專為天帝而設計的“移山”大戲,從而輕而易舉地實現了他“搬山”的夢想。經歷一次磨難,深刻一次領悟,增加一份明智。機遇和等待的重要是因為它屬于自然的規律,人隻能借助而很難創造。因此,總是標出銳氣的人,就沒有認識這種規律,客觀現實便會很容易地摧毀一個銳者。

生活之所以豐富多變,多是因為有這個空間。人生活在一個空間裏,既然是空間,就有上下左右。空間裏的上下左右存有無數個空隙,人走好運或是背運,都想沿著一種‘縫隙’在運行。大智慧的人一般都沒有這種銳氣,因為他們知道,刀磨得過于鋒利,刀刃很快就會翻卷而失去作用。他們懂得世間任何事情的形成,自己隻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全部。一個智者總是考慮周圍的事物,而銳者多考慮的是自己。我們處在一個越來越開放的時代,人人爭先恐後地顯才露能,人人夢想著出人頭地、揚名立萬。在這大好情勢下,如果你也耐不住寂寞,處處顯山露水,爭著炫耀自己,想盡辦法成為別人妒羨的目標,那麽,在你的虛榮心不斷得到滿足的時候,你就離失敗越來越近了。過激的人比平常人首先遭到挫折;一個火暴性格的人總要比其他人吃很多虧;一個滿身銳氣的人,總是比其他人更容易垮下來。大智者從來不顯出力量,因此他也從不會因為力量的反饋而被擊倒,也從不會因為力量的碰撞而落入陷阱。大智慧的人無論多麽年輕都是生活的老者。大智者無論怎樣不動,都能促成其事物的成功或發展。這是因為他的柔性和餘地中潛藏著足夠的變通。“怎麽都可以”才是至高無上的,而不是非要怎樣才行。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你很難見到他有什麽銳利之處,因為大智者從來不以大刀闊斧慷慨激昂表現自己,也從來不刻意顯示自己有強大的力量,因此他也不會因為強大力量的反作用力而被擊倒。

所謂智者不銳,是說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你很難見到他有什麽銳利之處,因為一個真正的智者是不會輕易去做那些過激的事情的。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給人以很愚笨的感覺。三國時,楊修可以說是才華橫溢,假如他能“笨”一些,至于被處斬嗎?在空城下,司馬仲達若能“糊塗”點,何愁他孔明不坐以待斃。智者做事,或在生活中處理問題,偏執一面的時候是很少見的。似乎總是起到一種化合物的作用。化合其他,也化合自己,使事情盡量彼此柔和。于是很多人看不出智者有什麽大智慧或高明之處。他們常常保持緘默,不顯山不顯水,永遠站在最低點仰視別人,俯瞰自己。他們是最謙虛的,是隨和的。貌似普通,隨大流;而絕不追求個性,猶如大海般的深沉和不可及。隻有毫無知識和沒頭腦的人才會誇誇其談,口無遮攔。這種人想通過侃侃而談來打發自己的無聊同時來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結果恰恰相反。智者的不聲不響也就在很多時候顯出了軟弱和沒有力量。智者為人,心平氣和,遇亂不懼,得寵不驚,受辱不躁。智者處事,含而不露,隱而不顯,自自然然,平平淡淡,實實在在,普普通通,從從容容,看透而不說透,知根而不亮底。大智若愚,此之謂也!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一個真正的智者,他絕不會誇誇其談以顯示自己的高明和睿智。有智慧的人是不會隨便高談闊論的。宋代大文豪蘇軾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是混混沌沌與天地一體,秉承天地間的靈氣,為造物主所呵護。明代學士呂坤在《呻吟語》中說:“愚蠢的人,別人會譏笑他;聰明的人,別人會懷疑他。隻有既聰明而看起來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大智若愚者,一般是一些得道高人,他們永遠似睡非睡,對什麽事都不感興趣,態度總是淡淡的、傻傻的,一幅與世無爭的樣子。他們或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或者身居鬧市,仍心涼如鏡。就算身居官場商界,仍能以出世的精神幹入世的事業,一切功名利祿,他們拿得起,放得下。

中國成語大都是古人對經驗和教訓的總結,是智慧的結晶。不圖虛名是樹的性格。而人的復雜正是為虛名所累還如:樹怕拔高,人不怕拔高,樹拔高一寸,會死。“一棵樹,固然是一本書,再往深處探究,但更像一個人。樹和樹相處,天空很高,大家一齊向上生長,人和人相處,地盤有限,難免就要磕磕碰碰。因此,讀樹以後,再來讀人的話,就會懂得老人再老,也不能因年紀的包袱,而囂張跋扈,同樣,擁有優勢的新一代,隻有在藍天白雲的上升空間裏,才能大展宏圖。有些人總愛自作聰明,總怕被人當作傻瓜,常常上演一幕幕作繭自縛、自掘墳墓的悲劇。人這本書,沒有樹這本書厚實,但是,樹這本書,卻沒有人這本書復雜,這就是人和樹的不同處。樹絕對是個偉大的智者,樹的厚實,是因為根扎得深,扎得穩,在不斷長高、長粗的同時,亦在不停地延伸向下的深度、圍度。“唯恐人不知”,這是人的性格。結果呢,樹“年年常綠,歲歲更新”;人,不管顯赫、卑微,最終都有老病死亡,“伸腿瞪眼,退出舞台的那一刻”。通覽人生,放眼歷史,做人該有怎樣的抉擇?太廟裏的古樹不是一本無言的教科書嗎?樹的厚實,不在地面上裸露的偉岸、挺拔,而在深藏不露的“一圈圈深深淺淺的歲月隱秘”中。這些人可能會一招得逞,一時得勢,但玩的終究是小聰明,是大愚若智。人的歷史,是一本可讀的書,樹的歷史,也是一本可讀的書。

一個懂得留有餘地並充分利用餘地的人,最有可能成為成功者。反之,一個倔強單純愛鑽牛角尖的人,往往最容易失敗。大智者雖然看似不強大,卻能促成事物的成功或發展,這是因為他的柔性中潛藏著足夠的變通。“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水有至柔的一面,以柔克剛,所向無敵。真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也許就是英雄很難過“柔情似水”這一個檻吧!古語說“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智者的智慧是因為他的柔性中潛藏著足夠的變通。智者知足,不做非分之想,用不著催眉折腰,更不必溜須拍馬。所以智者大都活得輕松瀟灑,自由自在,有一份自主的人格和一份悠然自得的樂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