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話題作文 春節

寫春節的作文600字:小年夜祭灶習俗

何為小年夜?宋代人以臘月(農歷十二月)廿四日為小節夜,三十日為大節夜,今沿襲為傳統節日,稱為小年夜、大年夜。也有以除夕為大年夜,前一日為小年夜的。今北方以農歷十二月廿三日過小年,而南方、港澳台以廿四日為小年,全國沒有統一標準。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過小年在廿三日,一般民家廿四日,水上人家則在廿五日。新會的小年夜祭灶索性廿三、廿四兩天都拜,並賦予不同的意思。廿三日晚的拜祀,是歡送舊一任灶神回天上去;廿四日早上的拜祀,是迎接新一年從天上派來的灶神到任,是否“連任”,凡間的人不知,如果是連任的話,他也夠倉促了,一年隻回天上一晚。

灶神是民間神,在地又稱灶王、灶君、灶老爺、灶神菩薩,按民間說法,他一年到頭在這個家裏,聽到了這家人的各種說話,到小年夜要回到天上玉皇大帝那裏“匯報工作”,專門報告人間善惡,所以,這家人要在他上天之前先給點甜食,讓他滿嘴甜言,隻說好話,以免讓上天給這家人降禍或折壽,因而,祭灶貢品都用甜食品,而沒有人用鹹食品。一般用幾塊炒米餅,或炒米,或粉印餅,全株甘蔗,以及其它水果,也有加炒一碟齋菜。現代有簡單地買來糖果、甜點心“薩其瑪”。

灶神的對聯內容一般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心願,好像灶王也可以賄賂,神也人性化了。拜灶神除“裝香”(上香)外,不少人又還燒紙製的小工藝品“灶櫃”,像燒元寶一樣,兩天祭灶時各燒一個送給灶神。“灶櫃”可自製,但一般是買來的。

拜灶神用的炒米餅又叫“炒米溶糖”,以燒開的紅糖水拌炒米粉,倒入簸箕或盤中,冷卻後粘結成塊,用刀切開成一個個小餅塊。炒米以燒開的紅糖水搓熟炒米粉,拌入炒熟的花生仁、芝麻,也有加入芫荽,捏成粉團,可即食,新會方言是一團、一段的意思,但現在人們怕製作時沾上手汗,又不怎麽好吃,就很少有人做這種炒米粉團了。

新會歌謠:“炒米溶糖果合蔗,趷臀趷(音篤)拜灶爺。”祭灶的理由聽來有點滑稽,在人們心中,神大都嚴肅、庄重,拜神時誠惶誠恐,而拜灶神較為輕松。家家戶戶祭灶,不管窮人富人,體現“民以食為天”,祭灶有感謝、頌揚造物的意義。灶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對“功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災殃”(《敬灶全書·真君勸善文》),告誡人們,“舉頭三尺有神靈”,做好事或壞事不僅“你知、我知”,還有“天知、地知”,客觀上有棄惡揚善的教化作用。

此外,到小年夜,就算進入“年界”了。小年夜至大年夜約有一個星期,要為過大年做準備工作,如“打火鹹酶”(新會方言,搞清潔衛生),籌辦新年物品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