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詩大全 宋詞精選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注解
①此詞原為唐教坊曲,調名取義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句。又名《鵲踏枝》《鳳棲梧》等。雙調,六十字,仄韻。

譯文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有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不要擔心,)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春天還是會到來的) 圍牆裏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發出動聽的笑聲。圍牆外的行人聽到了笑聲,(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慢慢的,牆裏的笑聲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品評
這首詞寫初夏時節發生于一牆之隔的一次極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悵與嘲諷之餘,卻引出妙理,發人深省。上片為時令背景。盡管柳綿將盡,春事無多。然而燕子低昂,綠水環繞,芳草從生,透露出夏日初臨的大自然的生機。下片是在如此明麗的環境中一個“多情卻被無情惱”的小小插曲。牆裏牆外的兩種人本不相涉。但一方無情,一方多情,導致了一場感情風波。《詩人玉屑》卷二一引《古今詞話》說此詞寫行人多情與佳人無情,“極有理趣”。因為蘇軾借此表達了某種人生哲理,行人與佳人的遭遇固屬偶然。“多情卻被無情惱”卻有普遍性與必然性,在人與物、主觀與客觀的兩者關系中是經常發生的。人們或許有過多次類似經驗,由于不了解“物自無情而人自多情”,許多煩惱由是而起。然而無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它們始終是難以統一的。蘇軾說自已作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能出”。這固然因為他天份高,同時也由于他學養湛深,所以能隨處觸發,皆成妙諦。這首詞寫景、記事、說理均極自然,佳人行人的插曲全如信手拈來,但一經慧光所照,寓庄于諧,就頓成妙解,發掘出其間的哲理內涵。這真是蘇軾作詩詞的一大本領。

賞析
以豪放派著稱的蘇軾,也常有清新婉麗之作,這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就是這麽一首傑作。“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睹暮春景色,而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但東坡卻從中超脫了。“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敝。燕子飛舞,綠水環抱著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用別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傷春與曠達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恐怕隻有東坡可以從容為之。“燕子飛時”化用晏殊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點明時間是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與前後所寫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綿吹又少”,與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本應同屬一組,寫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作者沒有接連描寫,用“燕子”二句穿插,在傷感的調子中註入疏朗的氣氛。絮飛花落,最易撩人愁緒。這一“又”字,表明詞人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見于言外。這是道地的婉約風格。相傳蘇軾謫居惠州時曾命妾婦朝雲歌此詞。朝雲歌喉將囀,卻已淚滿衣襟。

“牆裏秋千牆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說的那個“綠水人家”。由于綠水之內,環以高牆,所以牆外行人隻能聽到牆內蕩秋千人的笑聲,卻見不到芳蹤,所以說,“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不難想象,此刻發出笑聲的佳人正在歡快地蕩著秋千。這裏用的是隱顯手法。作者隻寫佳人的笑聲,而把佳人的容貌與動作,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讀者隨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個牆裏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可以說,一堵圍牆,擋住了視線,卻擋不住青春的美,也擋不住人們對青春美的向往。這種寫法,可謂絕頂高明,用“隱”來激發想象,從而拓展了“顯”的意境。同樣是寫女性,蘇東坡一洗“花間派”的“綺怨”之風,情景生動而不流于艷,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輕,難能可貴。

從“牆裏秋千牆外道”直至結尾,詞意流走,一氣呵成。修辭上用的是“頂真格”,即過片第二句的句首“牆外”,緊接第一句句末的“牆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緊接前一句句末的“笑”,滾滾向前,不可遏止。按詞律,《蝶戀花》本為雙疊,上下闋各四仄韻,字數相同,節奏相等。東坡此詞,前後感情色彩不同節奏有異,實是作者文思暢達,信筆直書,突破了詞律。

這首詞上下句之間、上下闋之間,往往體現出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例如上片結尾二句,“枝上柳綿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處無芳草”,強自振奮。這情與情的矛盾是因在現實中,詞人屢遭遷謫,這裏反映出思想與現實的矛盾。上片側重哀情,下片側重歡樂,這也是情與情的矛盾。而“多情卻被無情惱”,不僅寫出了情與情的矛盾,也寫出了情與理的矛盾。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詞人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滲透著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牆裏、牆外、佳人、行人一個無情,一個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憂憤之情,也蘊含了他充滿矛盾的人生悖論的思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