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散文 經典散文

釣魚,“釣”上了散文

寫出了很多優美的釣魚散文的萬伯翱,也是一個釣魚好手。 照片由邱國鷹提供

邱國鷹

日前,第八屆全國海釣錦標賽在洞頭舉行,應邀前來指導大賽開幕式的中國釣魚運動協會副主席、第三屆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長萬伯翱,向洞頭區圖書館贈送了他新近出版的釣魚散文精選本《名人垂釣記》和《紅牆內外》。

今年72歲的萬伯翱是萬裏委員長的長子,雖已退休多年,卻仍寶刀不老,熱衷于民眾體育和文學活動。除了擔任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的職務,還是中國網球協會副主席、中國弱智人體協副主席、桌球聯誼會副會長以及多家雜志的名譽職務,還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許多人愛叫他萬老大,不僅是因為他在家中排行老大,還因為他在許多方面走在了別人的前頭,他獨樹一幟的釣魚散文就是一例。

“寫得最暢快的,還是釣魚散文”

採訪的話題從萬老大怎麽會想到寫釣魚散文開始。

萬老大說:“我寫過許多散文,也得過獎。自己覺得,最願意寫,寫得最暢快的、是流出來而不是擠出來的,還是釣魚散文。”

釣魚散文之所以能“流”出來,自然是他個人的生活經驗使然。他從小生活在紅牆的圈子裏,聽到過不少有關開國元勛、將帥等的釣魚趣聞。長征路上,朱德在戎馬倥傯的間隙,也時而掄竿釣魚,除了補充口糧的缺乏,有時還周濟了任弼時的孩子等,當時就有“任弼時的孩子在長征時是喝朱老總的魚湯活的命”一說。三年困難時期,賀龍、羅榮桓、聶榮臻三位元帥合力,在龍潭湖釣到了一條10多斤重的大草魚,互相推讓,最後給了掌竿的羅榮桓;回來後,羅帥又讓工作人員把魚送給了鄧小平,說他家孩子小,正長身體。 “于細微處見精神”,萬伯翱為偉人、將帥在釣魚中表現出的高風亮節所感動,銘刻于心,揮之不去,遂付諸筆端。

1996年3月,應《中國釣魚》雜志之邀,他的第一篇釣魚散文《賀龍元帥龍潭湖擒大鯇送總理》寫成,立即被《中國釣魚》《中國體育報》《運動與休閒》和英文版《中國體育》等報刊相繼轉載,大獲成功。繼而一發不可息筆,國家主席、人大副委員長、元帥、將軍的釣魚風採在他的筆下栩栩如生,開國十大元帥,他寫了6位。近20年來,他陸續發表了30多萬字的釣魚散文。釣魚散文集《元戎百姓共垂竿》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大受讀者歡迎,四次再版,印數高達5萬多冊。他寫賀龍元帥釣魚的散文,還被北影廠拍攝成電視片《賀帥釣魚》,在央視播映,成了我國第一部以元帥釣魚為題材的電視藝術片。

縱觀中國文壇,寫散文的多,寫釣魚散文的少;釣魚散文中,寫一般垂釣者有之,寫偉人將帥的,則是鳳毛麟角。萬老大獨樹一幟,開偉人釣魚散文之先河,讓人們從另一個視角,看到叱吒風雲的老一輩革命家與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他寫釣魚,筆墨在釣魚中,情韻在釣場外,很是難能可貴,這也是他的作品能為讀者喜歡的原因所在。

著名學者、作家蘇叔陽曾語帶詼諧地評價萬伯翱在釣魚散文寫作上的成就:“或許體育散文、釣魚散文將來會流成一條江河,形成一條大道。溯源而上,會發現站在源頭的,是一個已經謝頂的個子不高的樸實漢子萬伯翱。”

“沒有過得硬的‘料’,我是不會下筆的”

也許有人會覺得,萬老大能寫出這樣獨特的釣魚散文,和他特殊的身份有關:全國人大委員長萬裏的長公子。以這樣的身份,獲得偉人、將帥、名人的信息,還不是易如反掌?但是,這僅僅說到了原因的一部分。

的確,萬老大曾經和許多開國將軍如陳錫聯、楊成武、傅崇碧等多次釣過魚;也和著名藝術家馬季、王鐵成、于洋,運動員鄧亞萍、李大雙、喬紅等在釣場試過高下,寫這些人釣魚,當然得心應手。可是,寫已經辭世的老一輩革命家、老帥,自己並沒有親身參與,難道僅僅憑幾句道聽途說,就能寫出打動人的好文章?當然不可能。其實,紅牆之內,南征北戰浴血奮戰的,嘔心瀝血運籌帷幄的,心系民生製定大政的,感人故事何其多!選擇釣魚這麽一個看似細小的事象,已是慧眼識珠。而為了能夠通過寫釣魚,寫出偉人、將帥們的個性、品格和節操,萬老大更是不辭辛勞。他一次次地採訪這些偉人的夫人、子女、秘書,直至警衛員;一次次地到他們垂釣過的釣場察看,了解周邊的地形、地物,有時連一道彎、一棵樹也不放過。萬老大說:“沒有深入艱苦的採訪和現場踏勘,沒有過得硬的‘料’,我是不會下筆的。”可見,他的特殊身份隻是基本條件,是特殊的眼光和特殊的努力,才成就了他釣魚散文先行者的殊榮。

萬老大的釣魚散文,寫得有聲有色。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對他的釣魚散文評價甚高:“萬伯翱親切質樸的文章風格,有一種不事雕琢的灑脫之風和清新澄澈的寧靜之美。”

他寫偉人垂釣,從紅牆聖壇,到釣場閒坐,氣定神閒中不失領袖風範。在《劉少奇主席垂綸中南海》中,他寫道:

“劉主席身穿背帶褲,料子是灰色的‘派力司’,會議室離釣魚地很近,天氣不涼,他隻穿了白布襯衣就出來了。劉主席扔掉煙蒂並把它踩滅,集中精力垂釣,頻頻起竿,中間也有咬不牢的,拉上岸時掉在水裏,主席微笑:‘拉竿時機掌握不好,魚兒沒有咬住啊!’他一直站著,不讓警衛人員搬椅子:‘我站著釣一會兒就行了,我又不是姜太公,穩坐什麽釣魚台呀!’”

看似不動聲色的描寫,卻令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再看賀龍元帥釣魚:

“賀老總憑經驗判斷:‘大家伙!’他四十五度握穩,魚拼命逃竄時,竿如滿月。他含著煙鬥,隻是早已放了線,‘突突突’就放出幾十米,然後拉回,又放線,鬥了幾個回合,這家伙還是‘死不回頭’……”

“從小就喜歡釣魚,8歲那年拋的第一竿”

看萬老大的釣魚散文,其中有關釣竿、釣線、魚餌、抄網的描寫,垂釣時如何做食、下鉤、看漂、揚竿的敘述,是如數家珍、花樣翻新。單是釣法,就有“台釣法”、“橫八字遛魚法”“以防轉攻法”等等,儼然行家派頭!一問,萬老大笑了:我是有60多年釣魚經歷的“老手”了。

萬老大說,自己從小就喜歡釣魚,8歲那年拋的第一竿。那是用蚊帳竹做的釣竿,蚯蚓做魚餌,花三分錢買了魚漂,在北京一座廢棄磚窯的水窟,居然也釣上了幾條小魚。以後,10年知青磨煉,20餘載部隊鍛打,他雖然沒能再握釣竿,釣技卻未忘。調到體育部門工作後,他終于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江河湖泊的不計,單是在大海垂釣,國內,到過青島、大連、海陽、北戴河、香港、澳門;國外,去了希臘、智利、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有了這麽豐富的釣魚實踐,難怪他的釣魚散文,能寫得如此生動形象,引人入勝。

這次,他來洞頭區指導海釣大賽,其間因天公不作美,風急浪大,賽手們的戰績並不理想。萬老大一時技癢,也乘興出海,登上了南策島。兩個小時下來,陪同的幾位比他年輕得多又熟悉釣場的在地老釣手,空竿而歸,望洋興嘆,唯獨他釣到了一條白鯧。他那甩收自如、蹲扎堅實的瀟灑模樣,一顯 “老釣竿”本色,更看不出他已年過古稀。真可謂是:寫得了美文釣得上魚,令人佩服!

萬老大的釣魚散文,從領袖到元帥,從將軍到名人,涉獵甚廣。如今,他的筆觸,又延伸到古代,延伸到國外,正在撰寫的“列寧垂釣西伯利亞”、“乾隆揮竿西湖畔”,又將會給讀者帶來什麽樣的閱讀感受呢?我們期待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