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文 經典文章

人人都想要的黃磊的“教育成功學”

摘要|《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之後,所有人都在狂熱地3向黃磊討要“教育成功學”。年輕的中國父母對于“教育”幾乎是茫然,常常不知道應該是一種掙脫還是一種延續。然而,黃磊並不是很明確孩子應該學什麽,需要學什麽。如果說他對女兒的額期許,他最多能想出“誠實”“平凡”,並希望女兒能按照她自己喜歡的方式活下去。

關于二胎|告訴老大你不特別

在準備生第二個小孩之前,黃磊去征求女兒多多的意見:“生個妹妹好不好?”多多一口回答:“好。”

“要是多多說不好呢?”

“我會問她為什麽不好,妹妹和你是一樣的,你不特別。”黃磊一邊說著一邊用勺子分開碗裏的包子,分了一半給記者。

很難想象在這個人人都要強調獨特徵以驗證自己的存在的時代,黃磊會給多多潑冷水,“你不特別”,其實也是身在娛樂圈的黃磊給自己的警告,這種自知的“不特別”反而讓他在這個特殊的行業裏看起來與眾不同,那半個包子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從長發飄飄的文藝青年變成腆著肚子、常常圍裙加身的父親,按理說這是普通人都會頗有遺憾的人生軌跡,更何況這群熱烈青春被凝視過的人。和黃磊一樣,曾經的搖滾青年鄭鈞也帶著兒子參加真人秀,對家庭生活的陌生映照出他對青春執拗的不舍,而黃磊卻沉迷于這種瑣碎日常中,“我必須悲觀但是冷靜誠實地說我們隻此一生,所以這些最平凡的情感對于我們才是最珍貴的幸福”。

關于女兒|多多就是他的張愛玲

那是北京的一個冬天經過以後,黃磊在院子裏為多多堆的雪人開始慢慢融化。院子裏不正不當地堆著一堆被北京風沙浮土弄髒的冰。在此之前的一整個冬天,黃磊每天都抱著多多和雪人說話,有時候是關于今天幼稚園發生了什麽,有時候是關于今天吃了一顆什麽糖這些重要的事情。一直到雪人徹底消失,黃磊才開始為多多找新的朋友,比如院中人工湖裏的魚和鴨子,花壇裏有名字的花,半夜不睡覺的狗,陪她洗澡的大小黃鴨子,“雪人她似乎已經忘了,起碼我是這樣想的”。

然而在一個快要開冷氣的夜,多多像往常一樣不情願地洗漱完,卻突然對爸爸說:“咱們去看看雪人吧!”黃磊一臉茫然又鎮定地說:“好哇。”就在這三分鍾以後,他覺得多多就是他心裏的張愛玲,他們站在窗前,夜色晴朗,多多目光深情幽遠,神秘地對黃磊說:“它在那兒,雪人躲在月亮上彈鋼琴,它就睡在小鳥的翅膀旁邊。”

關于人生|樂觀一點更輕松

“我沒有想過丁克,也沒有想過生,就是應該順其自然。”“我和她媽媽都沒有去學過育兒法,順其自然。”“我和多多媽媽對她的教育特別簡單,樂觀健康就好。”等等黃磊能講出很多故事,卻講不出任何理論。

黃磊父親帶給過他很多樂趣,小時候常常把絲襪套在黃磊頭上,然後兩人一起去套別人家孩子的頭。這種樂趣還在延續,多多有一次在阿公家,挖開院子裏的土,放進去一個沙琪瑪,阿公問她幹嗎呢,多多回答:“我種個沙琪瑪。”兩個星期之後,再去阿公家,發現阿公竟然買了兩包沙琪瑪拆開,掛在藤上,告訴多多:“你看,沙琪瑪長出來了。”

這種樂觀帶給多多的是,當多多不小心打爛了從西班牙帶回來的小房子玩具時(小房子裏有個雪人),大哭,黃磊告訴她要是不打碎就永遠得不到這個雪人啦。

即便是黃磊,也隻能給到女兒最基本的安全感—吃飽溫暖衛生,他不需要更多的科學為女兒建造一座隔離病毒的房子,因為她遲早會離開。“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團聚,隻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想到這裏,黃磊會心有不甘。關于愛情|去嘗嘗沒關系

黃磊在寫給女兒的信裏說:“我不可能成為你們愛情路途上的向導,也無法替你們真正解除不可避免的苦憂。但是,又是但是,我可以事後告訴你們,這是人生的滋味,去嘗嘗,沒關系。”

18歲,黃磊第一次戀愛時,他的母親也放了一封信在他的床頭:“我知道你戀愛了,媽媽很開心,但是別忘了學習……”這是一個讓彼時的他頗為尷尬的瞬間,現在想來卻有了對母親前所未有的感同身受。

黃磊跟女兒說得有點不同的是:“耽誤學習也沒關系,隻是一切都別著急,愛情的甜美要細細嘗。”和女兒談論愛情,也難免心裏發緊。

雖然已經過了那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但這種對情感細微的體察也順勢轉移到了女兒身上。

關于溝通|孩子的哲學不容小覷

為了表達對黃磊拍戲回家太晚的抗議,兩歲半的多多生氣地在麥當勞門口孤零零地站了40分鍾;在上海拍戲的黃磊和多多影片,問即將出國旅遊的女兒開不開心,多多放下正在手裏搗鼓的iPad,說不想去了,想去上海陪爸爸;晚上睡覺前,多多看到黃磊倒了一杯紅酒,說:“哇,紅酒啊,可惜我已經刷牙了。”如果問到長大後最想給爸爸買什麽,多多會不假思索地說:“買書在書房看,買辣椒吃,還有買紅酒。”黃磊喜歡的東西她從來都記在腦子裏;多多五歲的時候彈鋼琴,問媽媽:“為什麽mi-so聽起來那麽開心,re-fa聽起來就那麽憂傷呢?”黃磊和孫莉都驚訝于多多時常帶給他們的深刻哲學。

關于人格|孩子隻需誠實平凡

多才多藝,乖巧懂事,大人對小孩的誇獎常常陷入這種俗套。可是孩子究竟應該會些什麽?需要會什麽呢?對于她們的期許是什麽?黃磊並不是很明確,他最多能想出“誠實”,平凡最好。“因為我相信你們最需要會的一定不是彈鋼琴這件事,即使你們可以彈得像個鋼琴演奏家一樣,或者遊得像條魚一樣”。或者長大以後,不要再有人居心叵測地問兩個孩子:“你幸福嗎?”如果實在有人問,可以不回答,或者那時候女兒可以堅定地回答:“幸福,因為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活下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