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文 散文 散文隨筆

先秦諸子散文

所謂“諸子”,是指春秋戰國時期諸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據有關典籍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主要學派有這樣十一大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軻、荀卿;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宋鉗;法家,代表人物是商鞅、韓非;道家,代表人物是老聃、庄周;農家,代表人物是許行、陳相;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孫龍;雜家,代表人物是呂不韋;縱橫家,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此外,還有陰陽家、小說家。諸子的代表作品有《論語》、《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韓非子》等。

諸子散文大多是哲學著作,故又稱為哲理散文,詳細地論述他們,無疑是哲學家的任務,但諸子散文無論在文體、語言、結構各方面,又都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對後世文學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但是,諸子百家並非文學流派,各學派之間的區別主要是政治觀點的不同,而不是文章風格、流派上的差異。甚至可以說,不周學派的文章,有時在體裁、風格上往往有一些相同之點;而同一學派中各人的文章,卻又常常迥然有別。從文學發展的角度看,諸子散文大致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語錄體階段,代表作是《論語》、《墨子》。後者在語錄體中開始夾雜有樸質的議論。對話體階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前者開始由語錄體過渡到對話式的論辯;後者則開始向論點集中的專題論文過渡了。專題論文階段,代表作是《荀子》、《韓非子》,這些文章篇幅普遍成長,風格也由簡補到開拓。

 諸子散文繁盛于春秋戰國時期,有其政治和歷史的原因。自周平王東遷之後,奴隸製社會已經開始動搖,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階級的鬥爭相當激烈。各個階級、各個階層的代表人物,從維護本階級、本集團的利益出發,對政治問題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觀點。掌權者公開實行自己的主張;無權者也奔走遊說,發表政見;觀點對立者相互爭辯不休,同時各派政治勢力的代表人物又競相著書立說,系統地闡述各自的政治觀點和立場。于是,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對此,《漢書·藝文志》即已作了明確聞述:“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其言雖殊,闢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諸子活躍的思想,單純用詩歌的形式是難以表達的,于是論辯說理的哲理散文就大大發展起來。

先秦諸子十家:

 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農,雜, 小說《論語》《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韓非子》《墨子》

先秦諸子散文發展三階段:

春秋末期:《論語》《墨子》 語錄體為主

戰國中期:《孟子》 《庄子》語錄體向專題論文發展

戰國末期:《荀子》 《韓非子》專題論文

第一階段:《論語》 《墨子》

語錄體為主

《論語》:主要是記孔子言行的書,有孔子弟子所記.語言接近口語(師生談話錄),沒有過多修飾.

《墨子》此書也是墨子弟子所記.文章質樸,較少文採,但邏輯性強,善于運用具體事例說理,是說理文的一大進步.

第二階段:《孟子》 《庄子》 語錄體向專題論文發展

《孟子》:實則仍為語錄體,但《孟子》是當場紀錄,作者就是孟子.是一本集體著作,其中大量採取對話,雙方都有所辯駁,大大促進了散文向論文體發展.

《庄子》:有的仍含有辯駁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帶有駁論,論辯,對答,正面闡明自己的觀點.開始演變為專題論文,中國的論文真正地確立了.

第三階段:《荀子》 《韓非子》專題論文

《荀子》:其文多長篇大論,大抵論點明確,層次清楚,句法整練,辭彙豐富.

《韓非子》:其散文特點鋒芒銳利,議論透闢,推證事理,切中要害

1,擺脫了語錄體,成為專題論著.

2,不是一個學派的集體著註,而是一個學者的個人論文集.

3,不是以駁論文為主,而是以正面論述為主.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皺國(今山東皺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關于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于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于子思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註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鑒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亡佚了。

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盡管《漢書·文藝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歷代為《孟子》作注解比較重要的有東漢趙岐的《孟子》註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註》。清代的焦循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義》一書,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為變亂,社會更加動蕩不安。同時,思想也更加活躍正當“百家爭鳴”的時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思想。同時,在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孟子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確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為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隨著儒家地位的不斷提高,孔子被尊為“聖人”,孟子也被稱為“亞聖”。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如果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麽《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孟子童年

孟子名軻,鄒(今山東 鄒城市)人,三歲時父親逝世 ,孟子便與母親 相依為命 。孟母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子 ,曾經為了替孟子找一 個舒適的學習環境而三次搬家 ,最後搬到學宮附近。孟子自 小便受嚴格的管教,據說他自從搬到學宮附近,便十分認真讀 書,稍大一點,孟子變得十分貪玩。孟母便剪斷織機上的麻 布,她要孟子勤奮讀書,要不然將會像那塊麻布般,變成一 團廢物。孟子牢記母親的教誨立志成材。

孟子青少年

孟子長大後,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決定離開鄒國到孔子的家鄉魯國深造,其老師正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徒弟。通過學習,孟子認為孔子是有 人類以來最偉大的人,于是他立志發展孔子的思想。

孟子晚年

孟子醉心研究,終于名聲大噪,鄒國和魯國國君也時常向他請教都治國之道 。可惜鄒、魯這樣的小國,很難實施孟子“仁政”的抱負。他決定帶著學生到東方大國齊國去。但是齊國所採取的是鍛煉精兵使國家更為富強的政策,對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後,孟子來到膝國,膝國太子對孟子的 “仁政”十分感興趣,于是孟子便 在膝國實行他“仁政”的思想。遺憾的是,膝國是個小國,時時有被滅亡的危險,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國家宣揚他的“仁 政”思想。 可是沒有一位君主願意實施他的政策。孟子放棄繼續宣揚仁政的念頭,決心寫書建立學說。

墨子和《墨子》簡介

 墨子,中國戰國初期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姓墨名翟,其生卒年月,歷史上無確切記載。

 近代學者一般認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子出生何地,也有爭議。《史記·孟荀列傳》說他是“宋之大夫”,《呂氏春秋·當染》高誘註則認為他是魯國人,也有的說他原為宋國人,後來長期住在魯國。

 墨子自稱“今翟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似屬當時的“士”階層。但他又承認自己是“賤人”。他可能當過工匠或小手工業主,具有相當豐富的生產技能。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長期奔走于各諸侯國之間,宣傳他的政治主張。相傳他曾止楚攻宋,實施兼愛、非攻的主張。他“南遊使衛”,宣講“畜士”以備守御。又屢遊楚國,獻書楚惠王。他拒絕楚王賜地而去,晚年到齊國,企圖勸止項子牛伐魯,未成功。越王邀墨子作官,並許以五百裏封地。他以“聽吾言,用我道”為前往條件,而不計較封地與爵祿,目的是為了實現他的政治抱負和主張。他曾推薦一些門徒到各國去做官,也是為了同樣目的。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兼以易別”是他的社會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體行動綱領。他認為隻要大家“兼相愛,交相利”,社會上就沒有強凌弱、貴傲賤、智詐愚和各國之間互相攻伐的現象了。他對統治者發動戰爭帶來的禍害以及平常禮俗上的奢侈享樂,都進行了尖銳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來充當;而人民則要服從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義”。這些主張反映了小生產者要求參與政權的願望,在客觀上也起了維護封建統治的作用。

《墨子》是中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著作總集。《漢書·藝文志》記載,《墨子》原有71篇,而流傳至今的僅15卷53篇,佚失18篇。學術界一般認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後學在不同時期記述編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後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簡介

主要內容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項,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裏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公輸班 (俗稱 魯班 )相比。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墨子曾做過宋國大夫,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經從師與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後來逐漸對儒家繁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掉了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家學派。墨家是一個宣揚仁政的學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一個學派,並列“顯學”。

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廣收弟子,積極宣傳自己的學說,二是不遺餘力的反對兼並戰爭。

墨家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和嚴密紀律的團體,最高領袖被稱為“巨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指導,聽從指揮,可以“赴湯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旋轉腳跟後退。

為宣傳自己的主張,墨子廣收門徒,一般的親信弟子達到數百人之多,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墨家學派。墨子的行跡很廣,東到齊、魯,北到鄭、衛,南到楚、越。

 《庄子》簡介

曹礎基庄周及其後學的著作集。庄周(約前369—前286),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曾任漆園吏。楚威王聞其賢,聘以為相,不就,窮困終生。生平行事,略見于《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庄子》為道家經典之一。據《漢書·藝文志》著錄,《庄子》52篇。今存33篇,分內7篇、外15篇、雜11篇,為郭象註本。內篇的思想、結構、文風都比較一致,一般認為是庄周自著。外、雜篇則兼有其後學之作,甚至羼入其他學派的個別篇章,思想觀點與內篇多有出入。如在哲學上不僅僅有唯心主義的虛無之道,有時還賦予其某些物質性,帶有唯物主義的色彩;在政治上時而主張絕對的無為,時而主張在上者無為而在下者有為;在處世態度上,時而宣揚混世,時而贊成避世;在人生觀上,時而提倡寡欲,時而鼓吹縱欲;在對待其他學派的態度上,時而堅持混合齊同,時而針鋒相對。這些分歧,反映了戰國中葉至秦漢間社會變革情勢下道家學派的發展與分化,也反映了各種學派的相互滲透。但從全書整體說,唯心主義的本體論、相對主義的迴圈論、認識上的不可知論、無為的政治主張、虛無的人生哲學,構成了庄子學派的基本傾向。同時,書中也有不少辯證的因素,尤其對社會黑暗面的揭露、批判,不遺餘力,十分深刻。

 關于庄子思想的淵源,司馬遷指出:“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術”(《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書中對于儒墨等當時顯學,多有詆訾,並表現了憤世嫉俗的精神。

 《庄子》也是一部傑出的文學著作。作者要闡述的雖然是玄虛的天道,但由于其“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庄語”,所以“以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天下》),特別是大量地運用了寓言,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繪得似乎可感可知。其他子書也運用寓言,但多從歷史傳說與民間故事中引用;《庄子》“寓言十九”則多是作者所虛構。其他子書的寓言多為短小故事,插入議論之中,以資譬喻或論證;而《庄子》中的部分寓言,則擴展成篇,將作者的議論,寓于故事人物口中。如《盜跖》《秋水》《說劍》等,都是“作人姓名,使相與語,是寄辭于其人”(劉向《別錄》)。這些類似短篇小說的寓言,虛構了人物與故事情節,有動作、有對話,還有肖像、表情的描繪,與《墨子》《孟子》中基于實錄的一些對話式語錄大不相同。這是中國文學史上自覺地運用虛構手段塑造形象的開端。在塑造形象時,作者擅長于體物入微的描寫。如大鵬的怒飛(《逍遙遊》)、巨魚的奮(《外物》)、鴻蒙的自得(《在》)、山狙的見巧(《徐無鬼》),都栩栩如生;厲風作而萬竅怒號(《齊物論》),黃帝奏鹹池之樂而聲滿天地(《天運》),都聲情並茂;庖丁解牛(《養生主》)、伯樂治馬(《馬蹄》)、佝僂承蜩(《達生》)、庄子彈鵲(《山木》)、眾史畫圖(《田子方》)、原憲居魯(《讓王》),更是形神俱現;至于藐姑射山上的神人(《逍遙遊》)、隱機而坐的南郭子綦(《齊物論》)、能破季鹹看相的壺子(《應帝王》)、臨淵履危而射的伯昏無人(《田子方》)等,這些神乎其神的形象,也可以按照描寫想見其情狀。總之,太空、江海、飛禽、走獸、音樂、風雲,以及人物的肖像、心理、言行的描畫,無一不“指事類情”(《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惟妙惟肖,大大地開拓了藝術的境界。

 《庄子》還以想像豐富、結構靈活見長。“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奇見之也。……其書雖瑋而連無傷也;其辭雖參差而詭可觀”(《天下》)。這是作者寫作特色的自白。憑空虛設,海闊天空,放縱自由,宏偉壯麗,詼諧怪異。大鵬展翅萬裏,北海虛懷若谷(《秋水》),盜跖聲色俱厲(《盜跖》),庄周化為蝴蝶(《齊物論》),凡此種種,都說明作者並不按現實生活的本來面目去再現生活,而是用豐富的想像,離奇的誇張,以及大量的比喻與擬人手法去寫意抒懷。在行文構思上,放得開,收得住,首尾不落套,轉接無痕跡。文思跳躍,散而有結,開闔無端,令讀者恍惚迷離,正如劉熙載所說:“文之神妙,莫過于能飛。庄子之言鵬曰‘怒而飛’,今觀其文,無端而來,無端而去,殆得‘飛’之機者。”(《藝概·文概》)

富于抒情意味,也是《庄子》散文的一大特色。當作者在描述道家的理想人物或發表議論時,必定帶著滿腔熱情。如稱“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天下》)而對于昏君亂臣、虛偽君子、名利之徒,則表現得疾惡如仇,常常給予辛辣的諷刺,無情的揭露。他敢說“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直叫“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殫殘天下之聖法”(《篋》)。把曹商求官視為舐痔(《列御寇》),將惠施專攬相位比作嗜食腐鼠(《秋水》)。或愛或憎,或褒或貶,嘻笑怒罵,鞭闢入裏。《庄子》行文千變萬化,總離不開作者的自我表現。櫟樹、遊魚、蝴蝶、漁父、野馬、海鱉等等,都具有庄周的性格,體現了庄周某種精神狀態。所以盡管是論理文章,讀來卻覺得韻味無窮。其中《馬蹄》《胠篋》諸篇簡直可作抒情雜文視之。此外,辭彙豐富,句式靈活,構思精巧,多用韻語,善作連類比喻等,也是同時代作者所不及的。所以魯迅認為:“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

 《庄子》在文學上的影響很大。自宋玉、賈誼、司馬遷以來,歷代大作家幾乎無一不受到它的熏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憤世嫉俗、不與統治者為伍;或隨其悲觀消極,自解自嘲。對于《庄子》的藝術,或者贊嘆,或者仿效,或者從中取材而化為己意。阮籍、陶淵明、李白、蘇軾,在思想和藝術上都從《庄子》那裏吸取了許多營養。

 《庄子》中《列御寇》《山木》兩篇,都明寫庄周有弟子,但姓名不傳。《管子》中《心術》《白心》等篇,《韓非子》中《主道》《揚權》等篇,尤其是《呂氏春秋》與《淮南子》的許多篇章,都可見到庄子學派痕跡。似乎楚、秦一帶,其學曾頗為流傳。秦代專行法治,漢代獨尊儒術,所以對《庄子》一書不甚稱道。自三國時何晏、阮籍、嵇康出,此書才盛行。陳壽《三國志·魏書·曹植傳》說到何晏好老、庄之言,《王粲傳》說到阮籍以庄周為模則,嵇康好老、庄之說,“于是崔、向秀、郭象、司馬彪等接踵為之註,而風俗亦此移矣”(洪亮吉《曉初書齋初錄》)。隋唐之際,尊庄周為“南華真人”,奉《庄子》為“南華真經”,註《庄》之風日盛。成玄英承郭註作《南華真經註疏》著重于文字訓詁。以後宋代有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明代有焦《庄子翼》,清代有郭慶藩《庄子集釋》、王先謙《庄子集解》,都分別為各時期《庄子》註的代表作。

庄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戰國時代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曾在漆園當過小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當時諸侯混戰,爭霸天下,他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便辭官隱居,潛心研究道學。他大大繼承和發展了老聃、楊朱學說,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庄”,他們的哲學為“老庄哲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