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智囊 第九部 閨智

閨智·不讓須眉

【原文】
士或巾幗,女或弁冕①;行不逾閾②,謨能致遠;睹彼英英,慚餘譾譾③。集“雄略”。

【注解】
①弁冕:男子所戴之冠。
②閾:門檻。
③譾譾:淺薄。

【譯文】
有時男人裝扮成婦人,有時女人會裝扮成男子;她們的行動完全可以成為楷模,在歷史上產生深遠的影響。看看那些婦女的英雄事跡,我們這些男子都要汗顏三分。因此集為“雄略”卷。

齊姜 張後
【原文】
晉公子重耳出亡至齊,齊桓妻以宗女,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留齊五歲,無去心。趙衰、咎犯輩乃于桑下謀行,蠶妾①在桑上聞之,以告姜氏。姜氏殺之,勸公子趣②行,公子曰:“人生安樂,孰知其他?”姜氏曰:“子一國公子,窮而來此。數子者以子為命,子不疾反國報勞臣,而懷女德,竊為子羞之。且不求,何時得功?”乃與趙衰等謀醉重耳,載以行。
張氏,司馬懿後③也,有智略。懿初辭魏武命,托病風痹不起。一日曬書,忽暴雨至,懿不覺自起收之,家唯一婢見,後即手殺婢以滅口,而親自執爨。
〔評〕五伯桓、文為盛,即一女一妻,已足千古。【注解】
①蠶妾:宮中養蠶的女奴。
②趣:抓緊。
③後:司馬懿的妻子是在晉武帝司馬炎稱帝後被追封為皇後的。

【譯文】
晉公子重耳出奔齊國,齊桓公把宗族中的姑娘嫁給他為妻,並且還送給他二十輛馬車,重耳安然接受了。重耳在齊國住了五年仍然沒有想離開的意思。隨行的家臣趙衰、咎犯等人聚集在桑樹下商議,這時正好有養蠶的女奴在樹上採桑葉,偷聽到了他們的計畫,就將所聽到的告訴了姜氏。姜氏將養蠶女給殺了,並勸重耳離開齊國。重耳說:“人生求的就是安樂,何必去管其他的事情呢?”姜氏說:“夫君是一國公子,被迫出奔到齊國,追隨夫君的臣子個個都願意為夫君效死命。夫君如果不急于重返晉國奪位報答臣子,隻是一味留戀妻子和貪圖享樂,臣妾實在是為夫君感到慚愧。現在如果不回晉國,那什麽時候才會有成功的一天呢?”于是姜氏和趙衰等人合謀,把重耳灌醉抬到車上,離開了齊國。
司馬懿的妻子張氏,聰明有謀略。當初司馬懿推辭了魏武帝曹操的任命,假裝自己中風,臥病不起。有一天司馬家曬書,忽然下起一陣暴雨,司馬懿竟然不自覺地跑去收書,家中隻有一名婢女看見,張氏立即將那名婢女殺了滅口,自己則接替了婢女煮飯的工作。
〔評譯〕春秋五霸中,以齊桓公、晉文公的聲名最盛,靠一女一妻,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劉知遠夫人
【原文】
劉知遠至晉陽,議率①民財以賞將士。夫人李氏諫曰:“陛下因河東創大業,未有惠澤及民,而先奪其生資,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請悉出軍中所有勞軍,雖復不厚,人無怨言。”知遠從之,中外②大悅。

【注解】
①率:計算。
②中外:朝廷內外。
【譯文】
劉知遠到晉陽之後,想要讓百姓按人口交納捐錢來犒賞將士。夫人李氏勸諫他說:“陛下憑借河東而擁有江山。即位初期,還沒有恩惠百姓的措施,就先要剝奪他們的財產,這恐怕不是一位初登帝位的天子拯救百姓的做法。臣妾建議陛下使用府庫中的資財來犒賞三軍,雖然賞賜不算非常豐厚,但是這樣做不會招致百姓的怨言。”劉知遠採納了夫人的建議,朝廷內外都非常高興。

李景讓母
【原文】
李景讓①母鄭氏,性嚴明。景讓宦達,發已斑白,小有過,不免捶楚。其為浙西觀察使,有牙將逆意,杖之而斃,軍中憤怒,將為變。母聞之,出坐廳事,立景讓于庭而責之曰:“天子付汝以方面②,豈得以國家刑法為喜怒之資,而妄殺無罪,萬一致一方不寧,豈唯上負朝廷,使垂老之母含羞入地,何以見汝之先人哉?”命左右褫其衣,將撻其背,將佐皆為之請,良久乃釋,軍中遂安。
〔評〕按鄭氏早寡,家貧子幼,母自教之。宅後牆陷,得錢盈船,母祝之曰:“吾聞無勞而獲,身之災也。天若矜③我貧,則願諸孤學問有成,此不敢取。”遽掩而築之,蓋婦人中有大見識者。景讓弟景庄,老于場屋。每被黜,母輒撻景讓。此事可笑,然景讓終不肯屬主司,曰:“朝廷取士,自有公道,豈可效人求關節乎?”其漸于義方深矣。

【注解】
①李景讓:唐時名臣,官至太子少保。
②方面:一方地區。
③矜:憐憫。

【譯文】
唐朝人李景讓的母親鄭氏,是位個性嚴謹、處事明快的人。李景讓顯達時,已是發色斑白,但隻要有一點小過錯,仍會遭到母親的鞭打。當李景讓出任浙西觀察使時,有位副將違反李景讓的命令,李景讓大怒之下,令人鞭打副將,沒想到竟因此將副將打死。士兵們聽說這件事,都感到憤恨不平,想發動兵變。李母得到訊息後,就由後室走到廳堂坐下,要李景讓站在庭下,責備他說:“天子交付給你軍權重責,怎能以個人的喜怒而隨意動用刑法,妄殺無罪之人,萬一因此而導致變亂,你豈不是辜負朝廷厚恩,又使老母含羞入地,要我拿什麽臉面去見你地下的祖先?”鄭氏遂命左右剝去兒子的上衣,要鞭打他的脊背,左右副將都為李景讓求情,過了許久,鄭氏才答應原諒李景讓一次,軍中的情緒也得以平復。
〔評譯〕鄭氏很早開始守寡,家境貧窮,兒子年紀又小,鄭氏親自教導兒子。有一天,家中宅壁突然崩塌,在宅壁間竟然藏有大批錢財,鄭氏祝禱上蒼說:“我聽說不勞而獲會招致災禍,上天若是可憐我身家窮困,請保佑我的兒子日後能學有所成,至于這筆錢財,我不敢動用。”于是仍將這筆錢財用土掩埋,這鄭氏可說是位有見識的婦人。李景讓的弟弟景庄,考一輩子試始終沒有中。每次落榜,李母就鞭打景讓,這事就顯得李母的可笑。但李景讓始終不肯派任弟弟官職,他說:“朝廷任官自有一定原則,我怎可失節學別人說呢?”這句話對標榜正義的人來說,實在值得深思。

洗氏
【原文】
高涼①洗氏,世為蠻酋,部落十餘萬家。有女,多籌略,羅州刺史馮融聘以為子寶婦。融雖世為方伯②,非其土人,號令不行。洗氏約束本宗,使從民禮;參決詞訟,犯者雖親不赦。由是馮氏得行其政。高州刺史李遷仕遣使召寶,寶欲往,洗氏止之曰:“刺史被召援台,時台城被圍。乃稱有疾,鑄兵聚眾而後召君,此必欲質君以發君之兵也!願且勿往,以觀其變。”數日,遷仕果反,遣主帥杜平虜將兵逼南康。陳霸先使周文育擊之,洗氏謂寶曰:“平虜今與官軍相拒,勢不得還;遷仕在州,無能為也,君若自往,必有戰鬥,宜遣使卑詞厚禮,告之曰:‘身未敢出,欲遣婦參。’彼必喜而無備,我將千餘人步擔雜物,昌言輸賧③,得至柵下,破之必矣。”寶從之,遷仕果不設備,洗氏襲擊,破走之。與霸先會于灨石,還謂寶曰:“陳都督非常人也,甚得眾心,必能平賊,宜厚資之。”及寶卒,嶺表大亂,夫人懷集百粵,數州宴然,共奉夫人為“聖母”。
隋文帝時,番州④總管趙訥貪虐,諸俚獠⑤多叛,夫人遣長史上封事,論安撫之宜,並言訥罪狀。上置訥于法,敕夫人招慰亡叛,夫人親載詔書,自稱“使者”,歷十餘州,宣述上意,所至皆降。及卒,謚“誠敬夫人”。
〔評〕智勇具足,女中大將。【注解】
①高涼:在今廣東陽江西。
②方伯:州刺史。
③輸賧:古時指南方的少數民族以財贖罪。
④番州:今廣州。
⑤諸俚獠:指廣東各部族。

【譯文】
南北朝時期,高涼的洗氏,世代都是蠻人的酋長,部落有十萬多家。洗氏有個女兒足智多謀,羅州刺史馮融為兒子馮寶求親,娶該女為媳婦。馮融雖然世為刺史,但是不是當地人,他的號令在當地無人聽從。洗氏入門之後首先做的就是約束本族的族人,使他們遵守當地的風俗;遇到訴訟,雖然親人犯法也不寬恕。從此以後馮氏就能順利地推行政務了。高州刺史李遷仕派使者召請馮寶前往高州。馮寶正要前去,洗氏阻止說:“當初台城被圍困的時候,朝廷征召李刺史去救援,李刺史卻稱病不肯去。現在他鑄造兵器、聚集兵眾,如今又召你去,這一定是想要扣押你做人質,好要挾你發兵幫助他。先不要去,等觀察一段時間再說。”幾天之後,李遷仕果然叛亂,並且派手下大將杜平虜率領軍隊進逼南康。陳霸先派周文育迎戰。洗氏對馮寶說:“杜平虜迎戰官兵,一時間不會回到高州,而李遷仕在高州也沒有辦法救援杜平虜。如果是夫君率軍而去,李遷仕必定會和夫君交戰,夫君不如派人帶上厚禮,言辭謙卑地對李遷仕說:‘我不敢自己率兵,隻好請妻子代替我前往。’他聽後一定會非常高興,松懈了防備,到那時我再率領一千多人徒步擔著雜物,聲稱獻禮贖罪,等到達他營前的時候再發動突然襲擊,一定可以將他擊敗。”馮寶按照妻子所說的去做,李遷仕果然放松了防備,遭受洗氏的突然襲擊之後逃跑了。洗氏和陳霸先在灨石相遇,回家之後對馮寶說:“陳都督器宇非凡又深得人心,一定能平定亂賊,我們應當全力支持他。”馮寶死後嶺南地區發生大亂,洗氏全力安撫百粵各族,數州又恢復了平靜,百姓們共同尊奉洗氏為聖母。
隋文帝時期,番州總管趙訥貪財暴虐,部族紛紛起義反叛。洗夫人請長史上書文帝,建議要安撫部族,並且列舉了趙訥的罪狀。文帝將趙訥治罪之後,特地讓夫人招撫宣慰逃亡或者叛變的部族,夫人親自用車盛載著天子的詔書,親自擔任朝廷使者,遍訪了十多個州,宣揚文帝安撫部族的聖德,所到的州郡,土人都紛紛歸順。她死以後,謚號為“誠敬夫人”。
〔評譯〕洗氏智勇雙全,堪稱女中豪傑。

謝小娥
【原文】
謝小娥者,豫章估客①女也。生八歲,喪母,嫁歷陽段氏。故二姓常同舟,貿易江湖間。小娥年十四,始及笄,父與夫皆為劫盜所殺,二姓之黨殲焉。小娥亦傷腦折足,漂流水中,為他船所獲,經夕而活。因流轉乞食,至上元縣,依妙果寺尼凈悟。初,小娥父死時,夢父謂曰:“殺我者,‘車中猿,門東草。’”又數日後,夢其夫謂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小娥不能解,常書此語,廣求智者辨之,歷年不得。至元和八年,李公佐②罷江西從事,泊舟建業,登瓦官寺閣。僧齎物為李述之,李憑欄書空,疑思嘿慮,忽然了悟,令寺童疾召小娥,謂之曰:“殺汝父者申蘭,殺汝夫者申春也,其日‘車中猿’者,車字之中乃‘申’字,申非屬猴乎?草下有門,門中有東,‘蘭’字也。又‘禾中走’,是穿田過,亦是‘申’字,‘一日夫’者,夫上更一畫,下一日,是‘春’字。其為申蘭、申春可明矣!”小娥慟哭再拜,密書四字于衣,誓訪二賊以復其冤。更為男子服,傭保江湖間。歲餘,至潯陽郡,見紙榜子③召傭者,娥應召,問其主,果申蘭也。娥心憤貌順。(邊批:大有心人。)在蘭左右,積二歲餘,甚見親愛,金帛出入之數無不委之。每睹謝之衣物器具,未嘗不暗泣。蘭與春,宗昆弟也,春家在大江北獨樹浦,往來密洽。一日春攜大鯉兼酒詣蘭,至夕,群賊畢至。酣飲,暨諸凶既去,春沉醉臥于內室。蘭亦覆寢于庭,小娥潛鎖春于內,(邊批:賊在掌中,從容擺布。)抽佩刃先斬蘭首,呼號鄰人並至。春擒于內,蘭死于外,獲贓貨至數千萬。初,蘭、春有黨數十人,暗記其名,悉擒就戮。時潯陽太守張公嘉其孝節,免死,娥竟剪發為尼以終。(邊批:還當旌異,豈特免死?)
〔評〕其智勇或有之,其堅忍處,萬萬難及。

【注解】
①估客:商人。
②李公佐:唐朝進士,本篇其實即是他所作的傳奇小說《謝小娥傳》。
③紙榜子:紙做的招貼告示。

【譯文】
謝小娥是豫章商販的女兒。在她八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父親將她許配給了歷陽人段氏,兩家常常同船往來江湖之間做生意。謝小娥十四歲那年正式過門,但是沒有多久父親和丈夫就遇上賊匪被劫殺了,兩家的親友都無一幸免。謝小娥自己也傷了頭,折了腳,掉入江中漂流,後來被其他商船救起,一晚上才活過來。從此謝小娥就開始了流浪乞討的生活,最後來到上元縣,投靠了妙果寺尼姑凈悟。當初,謝小娥父親死的時候,小娥曾經夢到父親對自己說:“殺我的人,‘車中猿,門東草’。”幾天以後,又夢到丈夫說:“殺我的人,‘禾中走,一日夫’。”謝小娥想不出這兩句話有什麽意思,就寫下這些話,到處求訪智者解答語謎,但是過了多年之後仍然沒有解開。唐憲宗元和八年,李公佐辭了江西從事之官後乘船來到建業,登臨瓦宮寺樓閣,寺中的僧人將謝小娥的遭遇告訴了李公佐。李公佐靠在欄桿上用手指不停地在空中比劃,一面沉吟思索,突然解出語謎,趕緊讓寺中小童將謝小娥叫來,對她說:“殺你父親的人叫申蘭,殺你丈夫的人叫申春。所謂‘車中猿’,‘車’的中間是一個‘申’字,而且‘申’不就是屬猴嗎?草下面有門,門中有東,這是個‘蘭’字,而‘禾中走’就是穿田而過,也是一個‘申’字。‘一日夫’,‘夫’上面有‘一’筆,下面有個‘日’字,合起來就是‘春’字。因此殺害你父親和丈夫的人很明顯地就是申蘭和申春。”謝小娥聽後痛哭不止,再次叩頭拜謝李公佐,並在衣服內裏上寫下了‘申蘭申春’四個字,發誓一定要找到這兩個賊人,為自己的父親和丈夫報仇。從此,謝小娥改換男裝,為人傭工。一年以後,謝小娥來到潯陽,看到有人貼出告示招傭人,謝小娥便前去應征,詢問主人的姓名,發現是申蘭。謝小娥心頭涌起一股恨意,但是表面上仍然不動聲色。(邊批:謝小娥是個有心人。)兩年多過去了,謝小娥在申蘭身邊非常得寵,凡是財物收支都要交由她經手。謝小娥每當看到故人的衣物,隻能暗自流淚傷心。申蘭和申春是同宗兄弟,申春住在江北的獨樹浦,兄弟兩個人感情非常好,來往密切。一天,申春帶來一條大鯉魚、水果以及好酒來探望申蘭,兄弟倆以及其他賊人酣飲到半夜,後來其他賊人都相繼離開了,隻剩下申春醉倒在內室中,而申蘭也不勝酒力,醉臥在庭院裏。謝小娥暗中把申春反鎖在內室,(邊批:賊人在掌握之中,可以從容擺布。)抽出佩刀,割下了申蘭的腦袋。然後邀集鄰人幫忙,擒拿下被鎖在內室的申春。經過清理,他們歷年所虜獲的財貨,總共有數千萬之多。申蘭、申春還有數十個黨羽,謝小娥平時早就已經記下了他們的名字,將他們一一擒下斬殺。當時潯陽太守為了嘉勉謝小娥的孝行,免去了謝小娥殺人的死罪。後來謝小娥竟削發出家,終身為尼。(邊批:還應該表彰謝小娥的行為,怎麽能隻免死呢?)
〔評譯〕一般人可能會有謝小娥的智慧和勇氣,但是這份多年來尋訪賊人的堅忍精神,卻是萬萬不及的。

紅拂
【原文】
楊素守西京①日,李靖以布衣獻策。素踞床而見,靖長揖曰:“天下方亂,英雄競起,公為重臣,須以收羅豪傑為心,不宜倨見賓客。”素斂容②謝③之。時妓妾羅列,內有執紅拂④者,有殊色,獨目靖。靖既去,而執拂者臨軒指吏曰:“問去者處士第幾?住何處?”(邊批:見便識李靖。)靖具以對。妓誦而去。靖歸逆旅,其夜五更初,忽聞叩門而聲低者,靖啓視,則紫衣紅拂紗帽人,杖一囊,問之,曰:“楊家紅拂妓也。”延入,脫衣去帽,遽向靖拜,靖驚答之,再叩來意,曰:“妾侍楊司空久,閱天下之人多矣,無如公者,故來相就耳。”靖曰:“如司空何?”曰:“彼屍居餘氣,(邊批:又識楊素。)不足畏也。諸妓知其無成,去者甚眾矣,彼亦不甚逐也。計之詳矣,幸無疑焉。”問其姓,曰:“張。”問其伯仲之次,曰:“最長。”觀其肌膚儀狀、言辭氣語,真天人也。靖不自意獲之,愈喜愈懼,萬慮不安,而窺戶者無停履。數日,亦聞追討之聲,意亦非峻。乃雄服乘馬,排闥⑤而去,將歸太原。行次靈石旅舍,既設床,爐中烹肉且熟。張氏以發長委地,立梳床前;靖方刷馬,忽有一客,中形,赤髯如虯,策蹇驢而來,投革囊于驢前,取枕欹臥,看張梳頭。(邊批:便知非常人。)靖怒甚,欲發,張熟視客,一手映身搖示靖,令勿怒。(邊批:又識虯髯客。)急梳畢,斂衽前問其姓,客臥而答之,曰:“姓張。”對曰:“妾亦姓張,合是妹。”遽拜之。問其第幾,曰:“行三。”亦問妹第幾,曰:“最長。”客喜曰:“今日幸逢一妹。”張氏遙呼:“李郎,且來見三兄!”靖驟拜之,遂環坐,問煮何肉,曰:“羊肉,計已熟矣。”客曰飢,靖出市胡餅。客抽腰間匕首,切肉共食,復索酒飲,于是開革囊,取下酒物,乃一人首並心肝,卻頭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曰:“此人乃天下負心者,銜之十年,今始獲之。”又曰:“觀李郎貧士,何以得致異人?”靖不敢隱,具言其由,曰:“然。故知非君所致也,今將何之?”曰:“將避地太原。”曰:“望氣者言太原有奇氣,吾將訪之。”靖因言州將子李世民,客與靖期會于汾陽橋,遂乘驢疾去。及期候之,相見大喜,靖詐言客善相,因友人劉文靖得見。“世民真天子矣!”廢然而返,遂邀靖夫婦至家,令其妻出見,酒極奢,因傾家財付靖,文簿匙鎖,共二十床,曰:“贈李郎佐真主立功業也。”與其妻戎服躍馬,一奴從之。數步遂不復見。靖竟佐命,封衛公。
〔評〕吳長卿曰:“紅拂見衛公,自以為不世之遇,視楊素蔑如矣;孰知又有一虯髯也,視李郎又蔑如矣。惜哉,不及見李公子也!”

【注解】
①西京:隋朝以長安為西京。
②斂容:改作鄭重的臉色。
③謝:表示歉意。
④紅拂:紅色的拂塵。
⑤排闥:撞開門。

【譯文】
隋朝的楊素鎮守長安的時候,李靖以平民身份求見楊素,楊素坐在椅子上,態度傲慢地接見了李靖。李靖向楊素深深行禮之後,說:“天下將要大亂,英雄群起。楊公身為國家重臣,理應謙恭下士,網羅豪傑引為心腹,怎麽能坐在椅子上接待客人呢?”楊素聽完這番話後,就急忙改變了態度道歉。當時楊素身邊圍繞著好幾名侍妾,其中一位手拿紅拂的侍妾長得最漂亮,她對李靖的言行特別註意。當李靖告辭離開之後,她特地跟隨李靖出去,站在台階上手指小吏說:“趕快去問問剛才離去的那位客人,他科舉功名第幾,現在家在哪裏?”(邊批:見第一面就知李靖不是一般人。)李靖都詳細回答了小吏,那侍妾在一旁聽完之後,又默默復誦了一遍才進入屋子。李靖回到旅店後,睡到半夜五更天時,突然聽到有人敲門,並且很小聲地叫他的名字。他開啟房門一看,看到一位身穿紫衣,頭戴紗帽,拄杖拿一隻口袋的人。李靖詢問,回答說:“楊家拿紅拂的侍妾。”便請她進入屋中。侍女脫去外衣、紗帽,向李靖行禮,李靖驚慌答禮,並問明她的來意,她說:“我服侍楊司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也看到過不少天下豪傑,可是從來沒有一位可以和閣下相比,因此特別前來投靠。”李靖聽了這番話後,就問她楊素的為人,她回答說:“他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罷了,(邊批:又了解楊素。)不值得去害怕。許多侍女眼看日後沒有指望,都紛紛離開他,已經很多了。而楊公也不怎麽追究她們的離去,我的計畫很周密,閣下不必懷疑。”李靖問她的姓名,她隻回答說:“姓張。”再問她家中排行,她回答說:“排行老大。”李靖看她的容貌舉止,以及說話的語氣,簡直如天人一般。李靖意外得到紅拂女,心中既高興又害怕,然而下意識中又總感覺不妥,總感覺門外有偷聽者的腳步聲。幾天之後,傳出追捕紅拂女的訊息,但是言辭還不是非常的嚴峻。李靖覺得事不宜遲,立即讓紅拂改扮成男裝,騎馬沖出大門,奔向太原。兩人途中經過靈石,投宿在客堆裏。一天,廚房的爐火上正在燉著一鍋肉,肉要熟了,紅拂女披散著一頭及地的長發,站在床前梳頭,李靖在客堆外洗馬,突然有一位客人來到客堆門口,他中等身材,蓄著滿腮紅胡子,騎著一匹跛腿驢,下了驢之後,把行囊丟在驢前,然後就進入客堆,取過一隻枕頭斜躺在床上,一雙眼睛卻一直盯著紅拂女梳頭。(邊批:一看便知不是一般人。)李靖見到後非常生氣,正想要發火,可紅拂女在觀察這位客人的舉動之後,卻用身體擋住那個人的視線,搖手製止了李靖,讓他先不要發脾氣。(邊批:又知虯髯客不是常人。)紅拂女趕緊梳完頭,整理好衣裳,然後上前行禮,問客人姓名,客人躺在床上回答說:“姓張。”紅拂女說:“我也姓張,算起來應是你的妹妹了。”急忙參拜。又問虯髯客在家中的排行,虯髯客答:“排行老三。”又問紅拂女的排行,紅拂女說:“我排行老大。”虯髯客高興地說:“今天有幸認了一個妹妹。”紅拂女招呼說:“李郎,來見三哥。”李靖向他行禮致意,于是三個人圍坐著閒談,虯髯客問李靖爐上燉的是什麽肉,李靖答:“是羊肉,好像快熟了。”虯髯客說肚子餓了,李靖出去買來胡餅,虯髯客從腰中抽出一把匕首切肉,三個人一面配著餅吃肉,又要酒來喝,虯髯客從皮囊中拿出下酒菜,原來是一顆人頭和一副人的心肝,虯髯客把人頭放回袋中,用匕首切開心肝,邀李靖一起吃,並且說:“這個人是天底下最忘恩負義的人,我花了十年的時間,才找到他並砍下了他的頭。”接著又說:“我怎麽看李郎你都隻是一個窮書生的樣子,你是怎麽得到這位絕世美人的呢?”李靖不敢有所隱瞞,就將結識紅拂女的經過說給了虯髯客聽。虯髯客笑著說:“原來是這樣啊,我想光憑你自己,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獲得美人心,那麽今後你有什麽打算呢?”李靖回答:“想暫時去太原避一陣子。”虯髯客說:“據術士觀察星象,說太原上空有股不尋常的雲氣,我也想要去太原看一看。”于是李靖談到自己將去拜訪李世民,並和虯髯客約在太原汾陽橋碰面,說完虯髯客就騎上驢走了。到了兩個人約定的日期,虯髯客和李靖都依約而來,兩個人再度碰面都十分高興,李靖假稱虯髯客會看相,托友人劉文靖介紹去見李世民,兩個人一見面,“李世民是個真命天子。”虯髯客說,就頹喪地回家。于是虯髯客邀請李靖夫婦來到自己家中,介紹妻子和他們認識,酒宴十分奢華,另外變賣了家中的財物,將變賣的錢財,裝了滿滿二十床的東西,說:“贈給李郎輔佐真主建功立業。”他自己卻和妻子穿著軍服跨上快馬,帶著一名奴僕飄然而去了,一眨眼便看不到蹤影了。後來李靖輔佐李世民統一了天下,被封為衛國公。
〔評譯〕吳長卿說:“紅拂女見李靖,以為遇見當世奇才,把楊素看得一文不值;日後又碰上虯髯客,那氣度又遠勝李靖了。可惜啊,當時紅拂女未能遇見李世民。”

沈小霞妾
【原文】
錦衣衛經歷沈煉①,以攻嚴相得罪,謫佃保全。時總督楊順、巡按路楷皆嵩客,受世蕃指:“若除吾瘍,大者侯,小者卿。”順因與楷合策,捕諸白蓮教通虜者,竄煉名籍中,論斬,籍其家。順以功蔭一子錦衣千戶,楷侯選五品卿寺。順猶怏怏曰:“相君薄我賞,猶有不足乎。”取煉二子杖殺之,而移檄越②,逮公長子諸生襄。至則日掠治,困急且死。會順、楷被劾,卒奉旨逮治,而襄得末減問戍。襄之始來也,隻一愛妾從行,及是與妾俱赴戍所,中道微聞嚴氏將使人要而殺之,襄懼欲竄,而顧妾不能割,妾曰:“君一身,沈氏宗祧所系,第去勿憂我。”襄遂紿押者:“城中有年家某,負吾家金錢,往索可得。”押者恃妾在,不疑,縱之去。久之不返,押者往年家詢之,雲:“未嘗至。”還復叩妾,妾把其襟大慟曰:“吾夫婦患難相守,無傾刻離,今去而不返,必汝曹受嚴氏指,戕殺我夫矣。”觀者如市,不能判,聞于監司,監司亦疑嚴氏真有此事,不得已,權使妾寄食尼庵,而立限責押者跡襄③。押者物色不得,屢受笞,乃哀懇于妾,言:“襄實自竄,毋枉我。”因以問亡命去。久之,嵩敗,襄始出訟冤,捕順、楷抵罪,妾復相從。襄號小霞,楚人江進之有《沈小霞妾傳》。
〔評〕嚴氏將要襄殺之,事之有無不可知。然襄此去實大便宜,大幹凈。得此妾一番撒賴,即上官亦疑真有是事,而襄始安然亡命無患矣!順、楷輩死,肉不足喂狗,而此妾與沈氏父子並傳,忠智萃于一門,盛矣哉!

【注解】
①沈煉:進士出身,性格剛直,嫉惡如仇,因得罪嚴嵩父子被害。
②越:紹興,沈煉的家鄉。
③跡襄:追查沈襄的蹤跡。

【譯文】
明朝錦衣衛經歷沈煉因批評丞相嚴嵩而獲罪,被沒收田產才得以保全一命。當時總督楊順、巡按路楷都是嚴府的座上客,嚴嵩的兒子嚴世蕃指使他們說:“隻要你們能為我除去心頭痛,功大者封侯,功小者封卿。”楊順和路楷商議,拘捕有通敵嫌疑的白蓮教徒,將沈煉也列入名單中,斬首抄家。楊順因謀害沈煉有功,庇蔭兒子當上錦衣千戶;路楷卻晉升為侯選五品卿寺。因此楊順滿心不高興地說:“丞相是否認為我不夠盡力,不然為什麽對我的封賞這麽少?”于是再下令殺沈煉的兩個兒子,並且發公文逮捕沈煉的孫子沈襄。公文一到,官府立即逮捕沈襄。沈襄命在旦夕,正巧此時楊順與路楷分別遭到彈劾,皇帝下令逮捕兩人治罪,因此沈襄得以減罪,隻發配邊地戍守。當初逮捕沈襄時,他的一名愛妾也要求隨行,而今沈襄也帶著愛妾前往戍地。走到半途,沈襄聽到嚴嵩派人來殺他的傳聞,心中害怕,想趁機逃逸,但又舍不得丟下愛妾。愛妾說:“夫君身系沈氏一門香火,隻管逃命,不要顧慮我的安危。”于是沈襄就騙押解的吏卒,說城中有戶年姓人家,欠沈家錢,隻要去就能討得債款,願將討得的債款分送押解的大哥。吏卒見他愛妾在自己手上,就放心地答應他去討債。過了許久,不見沈襄回來,吏卒便前往年家詢問,年家的家人說根本沒看見沈襄來過。吏卒找不到沈襄,再回到住所,愛妾一把揪住吏卒衣領,大哭著說:“我們夫妻二人患難相守,從不曾有片刻的分離,今天我丈夫出門後就不見他回來,一定是你們受了嚴嵩的指使,殺了我的丈夫。”在旁圍觀的人很多,眾人也無法斷定誰是誰非,隻好請監司裁奪,監司心中也懷疑是嚴嵩指使,但又沒有確實證據,隻好暫時命沈妾寄住尼姑庵,而下令吏卒在限期內找到沈襄。吏卒遍尋不著沈襄,又多次遭到鞭打,隻有哀求沈妾,強調沈襄是私自逃逸,表明自己的無辜,接著吏卒也棄職逃亡。後來,嚴嵩終于遭到彈劾,這時沈襄才露面申冤,官府將楊順、路楷下獄治罪,沈襄與愛妾兩人又再度團圓了。沈襄號小霞,楚人沈進著有《沈小霞妾傳》。
〔評譯〕獄中囚私出入,非法也,詔獄甚矣。方群邏押至,不以宰為奇貨哉!言膽薄堅其志,言多金中其欲,忍謔以堅之,空橐以餌之,怠守者而逸宰,固已在吾算中矣。出其不意,持一弱以羈眾強,假令身斃老拳之下,罪人其免乎?至群凶先我死,而目可瞑也。婦之智不必言,獨其猝不亂,死不怵,從容就功,有丈夫之智所不逮者!惜傳者逸其名,雖然,千秋而下,知有一邑宰妾在浣紗女、銳司徒妻、車中女子之儔,斯不為無友也已!

崔簡妻
【原文】
唐滕王極淫。諸官美妻,無得白①者,詐言妃喚,即行無禮。時典簽崔簡妻鄭氏初到,王遣喚。欲不去,則懼王之威;去則被王之辱。鄭曰:“無害。”遂入王中門外小閣。王在其中,鄭入,欲逼之,鄭大叫左右曰:“大王豈作如是,必家奴耳。”取隻履擊王頭破,抓面流血,妃聞而出。鄭乃得還。王慚,旬日不視事。簡每日參候,不敢離門。後王坐,簡向前謝,王慚,乃出。諸官之妻曾被喚入者,莫不羞之。
〔評〕不唯自全,又能全人,此婦有膽有識。

【注解】
①得白:得以保持清白。

【譯文】
唐朝的滕王李元嬰貪淫好色,見到哪位官員的妻眷稍有姿色,就假傳王妃召喚,等到官員的妻眷入府之後,就對其加以染指。當時典簽崔簡的妻子鄭氏初來乍到,滕王派人召喚鄭氏前往王府。崔簡不願意讓自己的妻子前去,但又畏懼王爺的權威,去又害怕妻子遭到王爺的侮辱。鄭氏說:“不必擔心。”鄭氏來到王府之後,就被帶到王府中門外的閣樓,這時王爺已經在閣樓等候她了,鄭氏進來,王爺就想要強行逼鄭氏就範。鄭氏大叫來人,一面說:“這哪裏是王爺會做的事呢,你肯定是王爺府中的奴僕!”說完脫下鞋,照著王爺的頭猛打,並用手將王爺的臉抓得到處都是血。王妃聽到打罵的聲音,跑到閣樓上來一探究竟。于是鄭氏安然脫身返回家中。王爺覺得非常羞慚,十多天都不敢到官府處理公事。崔簡每天都站在王府門外面守候,不敢離開半步。後來王爺坐著,崔簡上前謝罪,王爺慚愧,這才出來。那些曾經被王爺召入王府的妻眷,都羞慚得不敢見人了。
〔評譯〕崔簡的妻子不僅僅保全了自己的名節,也使別的婦女不再遭受王爺的逼迫,鄭氏不但有膽量,更有見識。新婦
【原文】
某家娶婦之夕,有賊來穴壁。已入矣,會其地有大木,賊觸木倒,破頭死。燭之,乃所識鄰人。倉惶間,懼反餌禍。新婦曰:“無妨。”令空一箱,納賊屍于內,舁至賊家門首,剝啄①數下,賊婦開門見箱,謂是夫盜來之物,欣然收納。數日夫不還,發視,乃是夫屍。莫知誰殺,因密瘞之而遁。【注解】
①剝啄:敲門。

【譯文】
有一民家娶媳婦的那天晚上,有小偷挖牆想入宅偷東西,不巧碰倒了屋內的一根大木柱,竟然被大木柱給壓死。夫婦倆點燃燭火一看,原來是熟識的鄰居,驚異之下,新郎倌反而害怕會惹禍上身。新婦說:“不要怕。”她要丈夫挪出一隻空箱,將鄰人的屍首放在大箱中,抬到鄰人的家門口,然後輕敲幾下大門,立刻走開。鄰婦聞聲開啟大門,見門口有一隻大箱子,以為是丈夫偷來的財物,就很高興地把箱子抬進屋內。幾天後,見丈夫還不回來,開啟箱蓋,赫然發現箱中裝的竟是丈夫的屍體,也不知道是誰殺的,隻好秘密埋了遠走他鄉。

遼陽婦
【原文】
遼陽東山虜①,剽掠至一家,男子俱不在,在者唯三四婦人耳。虜不知虛實,不敢入其室,于院中以弓矢恐之。室中兩婦引繩,一婦安矢于繩,自窗綳而射之。數矢後,賊猶不退,矢竭矣,乃大聲詭呼曰:“取箭來。”自綳上以麻秸一束擲之地,作矢聲,賊驚曰:“彼矢多如是,不易製也。”遂退去。
〔評〕婦引繩發矢,猶能退賊。始知賊未嘗不畏人,人自過怯,讓賊得利耳。

【注解】
①遼陽東山虜:指明朝時東北地區的女真族人。

【譯文】
明朝時期遼陽女真人南下剽掠,到了一戶人家中,這戶人家中的男人都不在,隻有三四名婦人在室內。但是山賊不明白屋內的狀況,因此不敢貿然闖入,于是先在院子中向屋內發箭恐嚇,屋內的兩名婦人分別拉著繩的兩端,另一名婦人把箭放在繩子的中央,從視窗向外射箭還擊,發射了幾箭之後,山賊仍然沒有退卻,但是婦人手中已經沒有箭可以發射了,于是就故意大聲喊道:“拿箭來!”接著就將一捆麻稈丟在地上,乍聽之下仿佛是箭。山賊聽後大吃一驚:“他們箭多,不容易製服。”于是退走。
〔評譯〕幾位婦人牽繩發箭,居然將賊人擊退了。看來賊人沒有不害怕人的,人有時候就是本身太過于怯懦了,才會讓賊人得利。

木蘭 韓保寧 黃善聰
【原文】
秦①發卒戍邊,女子木蘭憫父年老,代之行。在邊十二年始歸,人無知者。
韓氏保寧,民家女也。明玉珍亂蜀,女恐為所掠,乃易男子飾,托名從軍,調征雲南。往返七年,人無知者。雖同伍亦莫覺也,後遇其叔,一見驚異,乃明是女,攜歸四川,當時皆呼為“貞女”。
黃善聰,應天淮清橋民家女,年十二,失母。其姊已適人,獨父業販線香。憐善聰孤幼,無所寄養,乃令為男子裝飾,攜之旅遊廬、鳳間者數年,父亦死。善聰即詭姓名曰張勝,(邊批:大智術。)仍習其業自活。同輩有李英者,亦販香,自金陵來,不知其女也,約為火伴。同寢食者逾年,恆稱有疾,不解衣襪,夜乃溲溺。弘治辛亥正月,與英皆返南京,已年二十矣,巾帽往見其姊,乃以姊稱之。姊言:“我初無弟,安得來此?”善聰乃笑曰:“弟即善聰也。”泣語其故,姊大怒,(邊批:亦奇人。)且詈之曰:“男女亂群,玷辱我家甚矣!汝雖自明,誰則信之?”因逐不納,善聰不勝憤懣,泣且誓曰:“妹此身苟污。有死而已。須令明白,以表寸心。”其鄰即穩婆②居,姊聊呼驗之,乃果處子,始相持慟哭,手為易去男裝。越日,英來候,再約同往,則善聰出見,忽為女子矣,英大驚,駭問,知其故,怏怏而歸,如有所失,蓋恨其往事之愚也,乃告其母,母亦嗟嘆不已。時英猶未室,母賢之,即為求婚,善聰不從,曰:“妾竟歸英,保人無疑乎?”邊批,大是。交親鄰裏來勸,則涕泗橫流,所執益堅。眾口喧傳,以為奇事,廠衛③聞之,(邊批:好媒人。)乃助其聘禮,判為夫婦。
〔評〕木蘭十二年,最久;韓貞女七年,善聰逾年耳。至于善藏其用,以權濟變,其智一也。
若南齊之東陽婁逞、五代之臨邛黃崇嘏,無故而詐為丈夫,竄入仕宦,是豈女子之分乎?至如唐貞元之孟嫗,年二十六而從夫,夫死而偽為夫之弟,以事郭汾陽;郭死,寡居一十五年,軍中累奏兼御史大夫。忽思煢獨,復嫁人,時年已七十二。又生二子,壽百餘歲而卒。斯殆人妖與?又不可以常理論矣!

【注解】
①秦:花木蘭的故事發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不易確定。此處或指十六國時的前秦。
②穩婆:接生婆。
③廠衛:東、西廠和錦衣衛的合稱,明朝的特務機關,勢力極大,百姓不敢不從,所以邊批稱之為好媒人。

【譯文】
前秦時期,有一位老人接到了戍守邊疆的命令,女兒木蘭可憐父親上了年紀,就裝扮成男子代替父親從軍,戍守邊疆十二年後才返回了家鄉,但是沒有人知道她的女兒身。
韓保寧是位民家的女孩。元末時期明玉珍在蜀地叛亂,韓保寧害怕被賊兵俘獲受到侮辱,就裝扮成男子,更換姓名從軍。她被調往雲南作戰,前後共七年,無人知她是女扮男裝。就連一起打仗征戰的伙伴也沒有察覺到。後來在路上遇到她的叔父,見面十分驚異,才道破她是個女兒身,于是叔父帶她回到四川,當時鄉人都稱韓保寧是“貞女”。
黃善聰是應天府懷清橋畔的一位民家女,在她十二歲的時候母親去世,當時姐姐已經嫁人了,父親以賣線香為生。看到黃善聰年紀尚小,沒有人照顧她,于是就將她改扮成男孩子的模樣,跟隨自己在廬州、鳳陽等地販賣線香。幾年以後,黃父也去世了,于是黃善聰就改名換姓叫張勝,(邊批:智術高明。)仍然承襲了父親的舊業,賣香生活。同行中有個叫李英的人,從金陵來,不知道張勝是個女子,兩人結伴一起賣香,一年多來同寢共食。隻是張勝常常稱自己有病,不脫下衣襪,到半夜的時候才盥洗凈身。弘治辛亥年正月,張勝和李英一起回到南京,這時她已經二十歲了。一天黃善聰頭戴巾帽前去探望姐姐。姐姐初見一名男子稱呼自己姐姐,就說:“我沒有弟弟,你怎麽會來?”黃善聰笑著說:“弟弟就是善聰。”哭著說明原因。姐姐生氣了,(邊批:也是位奇人。)並且罵道:“男女同住在一起,簡直是敗壞我們家的門風!你雖然自稱是清白的,但是有誰會相信你呢?”要將黃善聰趕出門。黃善聰不由得心中產生了恨怨,一面哭一面發誓說:“如果妹妹的身子遭到了玷污,願意一死表明心意。”剛好鄰居是一名有經驗的產婆,姐姐請來產婆驗身,證明妹妹仍然是處女,這時姐姐才抱著妹妹痛哭起來,親手為妹妹脫去了男裝。過了一段時間,李英前來探望她,想要約張勝一起再去賣香,結果看到回復女兒身的黃善聰,不禁大吃一驚,問明原因之後,才若有所失地回家了。或許是李英在心中埋怨自己過去反應太過遲鈍了,回到家後,就將黃善聰改扮男裝的事情告訴了自己的母親,他母親聽後也是驚嘆不已。李英尚未成家,他母親是位賢德的婦人,就托人說媒,黃善聰卻拒絕說:“如果我嫁給李英,還有人會相信我的清白嗎?”(邊批:說得很對。)兩家的親友,鄰裏紛紛勸說,但是黃善聰流著眼淚,堅持不肯答應。事情傳開以後,鄉人都認為這是件奇事,廠衛聽說這件事之後,(邊批:好媒人。)資助李英娶妻的聘禮,判決二人成為夫婦。
〔評譯〕三個人中木蘭裝扮成男兒的時間最長,共十二年,韓貞女是七年,黃善聰是一年多。但是三個人能不露任何痕跡,避人耳目的智慧是相同的。
但說起像南齊時期東陽婦人婁逞,五代時期臨邛婦人黃崇嘏,沒有理由地去裝成男子,去爭取功名,這又怎麽是女子該守的本分呢?唐朝貞元年間有位姓孟的婦人,二十六歲時嫁人,丈夫死了以後,假稱是丈夫的弟弟,在郭子儀的手下當差,郭子儀死後十五年時間裏,她竟然官至御史大夫。有一天又突然想要嫁人了,當時她已經七十二歲了,婚後生下了兩個孩子,活到一百多歲才死。我想這婦人恐怕是人妖吧,天下有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按照常理去推斷的。

返回頂部